啟黃中學

啟黃中學

武昌起義爆發,黃州府中學堂與省內各府學堂一樣,無形中停辦,民國元年改辦第三區啟黃中學。 民國建立後,廢除府、州建制,乃就舊有之十府一州領域劃為十一學區,黃州府為第三學區。當時,"各區中學率用原府有書院舊名,如武昌府中改為勺庭中學,漢陽府中改為晴川中學,安陸府中改為蘭台中學,德安府中改為漢東中學,惟黃州府中,不用河東書院舊名,改稱啟黃中學,是特例耳。"(夏元漂《最近湖北教育一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啟黃中學
  • 校址武昌胭脂山朱家巷
  • 首任校長:陳鴻翼
  • 知名校友:梅龔彬等
  • 原名:河東書院
  • 時期:民國時期
校址,學制,改制,校長,校資,校友,

校址

啟黃中學,校址設在武昌胭脂山朱家巷。
武昌朱家巷校址是前黃州府師範學堂所購置。宣統三年,夏壽康被委任為黃州府師範學堂監督,當即如集黃州八縣旅省紳商,會議辦學方法。當由湖北咨議局議長浠水湯化龍提議:黃州作屬,濱江者五縣,輪般到省其他便,其不濱江者三縣,到府到省路費相差無幾,宜在省垣購買校址,於聘請名師,採辦教材,收集圖書,購借標本,均稱便利,並可以開通風氣,一正鄉村士人塞野之習俗。當時到會紳商一致贊成。於是在當年二月購買廢撫標營房屋基地一所,計價紋銀1200兩,由師範學堂及八縣紳商分攤。後因武昌起義,黃州府師範學堂停辦。元年,湖北教育司規定,就黃州八屬劃為第三區,辦理區立中學,並委陳鴻冀為校長。陳校長遂查照原案,將第三區啟黃中學辦在武昌朱家巷。

學制

啟黃中學的學生全部招收原黃州府屬八縣子弟,學制為四年,春季始業,每兩年招收一班,約50餘人,常年維持在校學生兩班。總計招收六班學生,分別是:民要元年第一班;為原府中未畢業的學生;民國二年第二班,民國四年第三班;民國六年第四班(50人);民國八年第五班(58人);民國十年第六班(58人)。開設的課程有:修身、國文、外語、歷史、地址、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制、經濟、圖書、專工、樂歌、體操共十五門。學校管理很嚴格。招收的新生名冊,招生考試的成績及新生國小畢業文憑,均須報教育廳審核備案。平時每個學生的學年成績,以及每年的休學、復學、轉學、插班生的名冊,都要報教育廳備案。畢業考試由教育廳派人監考,考試成績必須報教育部核准,有一門不及格,就不能畢業,須待下一班畢業考試時參加補考,及格了才能畢業。

改制

民國十二年(1923)由省政府增加對各區中學補助費,遂冠以省立名義,改啟黃中學為湖北省立第六中學。學制改為三年,每年招一班,人數不等,共招了三班,即十二年第七班57人;十三年第八班(人數不詳);十四年第九班,78人,十五年又招第九班插生10人,共88人。
民國十五年(1926)秋,北伐軍攻克武漢,湖北省教育廳將省立各學校同時改組。命省立六中遷回黃州辦理,武昌朱家巷校舍改辦省立第三國小,原六中學生歸併省立一中上課。至此結束了黃州府(區)級中學僑居武昌十五年的歷史。

校長

啟黃中學和朱家巷時期的六中歷任校長是:
陳鴻翼(達九)(民國元年--三年)
湯丙南(民國十年--十一年)
帥培寅(畏齊)(民國四年--九年)
蔡光青(謙存)(民國十二年--十三年)
王柏霖(民國九年--十年)
鐘圖南(鵬程)(民國十四年--十五年)

校資

啟黃中學經費主要依靠原黃州府屬八縣的五嫠學捐,八縣紳學界為監督校款、輔助校務,民國十三年曾組織校董事會,每縣三名董事,共24人,董必武同志是董事之一。 啟黃中學的教師都是聘請學有專長的人擔任,後來以武昌高師、外國語專門學校畢業者居多。董必武同志1920年創辦武漢中學後,也在啟黃中學兼課,利用教授國文課的便利,宣傳革命思想,並在學生中發展黨員。

校友

這一時期學生中比較著名的有宛希儼 、梅龔彬、陳學謂、董毓華、黃焯、胡風等。
?>宛希儼梅龔彬都是黃梅人,1917年入啟黃中學第四班學習。他們在校組織"人社",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及進步書刊,研究中國革命問題。1921年畢業後,宛希儼考入南京東南大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國共全作時,任國民黨江辦少委執行委員兼青年部長,赴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調任中共武漢地委宣傳部長,協助董必武辦《楚光日報》、《民國日報》,任主編。後任江西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參與南昌起義準備事宜。1928年兼任贛南特委書記,領導大余於都信豐萬安等地農民暴動,被捕犧牲。梅龔彬考入上海東亞同人書院,1924年任上海學生聯合會副會長,1933年參與組建福建人民下放。後利用在中國公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香港達德學院任教授之便,團結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鼎、蔡廷楷等上層愛國民主人士。解放後任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民革中央秘書長。
陳學渭,黃岡人,也是第四期學生,在校期間加入惲代英的"互助社",又與林育南等在漢黃岡籍學生在武昌抱冰堂成立"黃社"。1919年參加武漢地區的"五四運動",是學生運動的骨士成員。畢業後參加革命活動,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教書為掩護,在黃岡建立中共特別支部,發展黨員,擔任地方委員會書記。領導黃岡農民運動,秋收暴動期間參加了黃岡"回龍山暴動"、"揚鷹嶺暴動",因不同意左傾盲動主義作法,被盲動主義者殺害,年僅29歲。
董毓華,字寶存,蘄春人。1924年入省立六中第八班讀書。關心國事,思想活躍,積極從事學生運動,"五州"慘案時,他組織滬案後援會,發動同學遊行示威。1926年經董必武介紹加入共產黨。北伐軍進軍武漢,他奉命回鄉從事農運,建立農民武裝。1933年考入北平中國大學,1935年任該校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主席,北平學聯負責人之一,與姚依林蔣南翔等組織領導"12·9"運動。1936年任全國學聯主席。平津淪陷後堅持華北敵後武裝鬥爭,發動冀東22縣大暴動,任華北抗日聯軍司令員,1939年病逝於淶水
胡風,原名張光人,蘄春人,1921年考入啟黃中學。在校期間,接觸到全國如火如荼的新文化運動,被新文學強烈地吸引,開始試寫新詩。1923年,與同鄉摯友陳方,方瀚(何定華)等組織"新蘇春學會",出版《新蘇春》,並在創刊號上發表了他的處女作。同年,改入南京東南大學附中,“五州”運動中,他是南京學生運動領袖之一。後入北平預科,又改讀清華大學英語系,不久即退學,回蘇春參加革命運動。1929年赴日本留學,參加左翼文化運動。1933年回國,任"左聯"宣傳部長、常務書記,從事文藝理論批評工作,主編《海燕》,與魯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抗戰期間,創辦《七月》《希望》等大型文藝刊物,出版《七月詩叢》《七月文叢》,團結大批文學青年,形成著名的"七月詩派",成為國統區最有影響的新文學理論家,被譽為"中國的別林斯基"。
陳方是蘄春共產黨的早期組織者和領導者,後留學蘇聯。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長征,1937年在新疆被軍閥盛世才關押殺害。何定華後來參加大革命,1929年赴日留學,與胡風一起參加左翼文化運動。1934年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任湖北省委秘書長,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
黃焯,字耀先,蘄春人。1921人入啟黃中學第六班學習。1924年考入武昌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南京大學任教。教學之餘,在叔父黃侃指導下研究語言文字學。後為武漢大學教授傳統語言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經黃譯文匯校》、《毛詩鄭箋平議》、《蘇春黃氏文存》等。
民國十八年(1929)原黃州府八縣代表帥培寅等呈文湖北省政府,認為朱家巷啟黃校舍校址是黃州八縣公有財產,屬區有性質,非省有性質,請求發還。省政府議決同意發還。但教育廳藉口三小校舍無法解決,一直拖延不退。直到二十三年後才退還。黃州八縣旅漢紳商利用這些校舍創辦私立啟黃中學,校長方達智。1938年日寇進攻武漢,私立啟黃中學遷至團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