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相,教義名詞。相對“唯識性”言。指唯識“所變”的現象,包括阿賴耶等八識,以及八識各個識體變現生起的“相”(認識對象)、“見”(認識主體)等分。因此,它...
《成唯識論》(梵文:Vij?āptimātratāsiddhi),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祖師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揉合...
如此唯識相續不定,離塵得成。(白話)如同餓鬼相續不定能夠成立。為什麼能夠成立呢?河中滿是濃液,所以叫它濃河。如同酥、瓮,因為餓鬼們的業報和地位相同,所以...
【五重唯識】 法相宗所修的觀行,從淺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識觀。第一重是遣虛存實,即遣除遍計所執的虛妄計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的實體。第...
唯識是一個梵語 (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譯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語倒置,稱為識唯,漢土譯為唯識。唯識宗立論,以我人心識之外的萬有現象,皆是由我人心...
有相唯識派指的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之一。與“無相唯識派”相對。產生於4、5 世紀,以唯識新學的陳那、護法為代表。因他們都肯定相分的真實性,故稱。陳那...
唯識學派,又被稱為瑜伽行派,是大乘佛教兩大思想流派之一。因為創始人重視瑜伽行,瑜伽行派因此得名。世親菩薩造《唯識二十論》 、 《唯識三十論》 ,宣說“...
唯識五位,亦稱“唯識修道五位”。佛教用語,法相宗指悟入“唯識真如”的五個階位。...... 唯識五位,亦稱“唯識修道五位”。佛教用語,法相宗指悟入“唯識真如”的...
唯識派,亦稱“瑜伽行派”。中同傳統稱為”大乘有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與“中觀派”並行。其理論於4一5世紀時為無著、世親所創立。主要經典有《瑜伽師...
法相宗之慈恩 釋義2 法相宗於一切諸法悉稱唯識 簡介(一)法相宗之慈恩,將諸經論所說唯識之文義總攝為五種,即:(一)境唯識,就所觀之境而闡明唯識之義者...
唯識說指的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基本理論。主張外境非有,內識非無。世界一切現象只是心識的變現,心外無獨立的客觀存在。主張有情的心識可分為八種:眼識、耳...
唯識學是大乘佛學的三大體系之一,是繼大乘中觀學之後印度佛學的主流與核心。從3到7世紀的500年中,唯識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優勢,對其他各種思想與學說產生了很大的...
境唯識為佛學術語, 五種唯識之一。...... 法相宗將散見於諸經論中之唯識文義,總攝為五種,其中,境唯識即就所觀之境界以闡明唯識之義者。如阿毗達磨經所說...
《法相唯識學》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收入釋太虛闡述法相唯識學的重要講演和文章57篇,書前有王恩洋、張化聲等人為其中《法相唯識學概論》所作的10篇序。全書內容...
《唯識研究(第2輯)》是唯識研究領域國際上唯一的學術專刊,旨在搭建有關唯識研究的學術交流平台,介紹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動態,推進並擴大唯識學的研究深度及影響...
性唯識是佛學術語,對生滅變化下八識之相唯識,稱常住無相之真如曰性唯識。...... 性唯識是佛學術語,對生滅變化下八識之相唯識,稱常住無相之真如曰性唯識。...
“萬法唯識”是佛教用語,也稱“一切唯識”。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唯識宗的主要教義之一。 三界中之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無漏有為法,皆因八識心王而有;...
佛學術語,對諸法唯識之教理所提出之九種疑難。成唯識論卷九予以答釋。...... 佛學術語,對諸法唯識之教理所提出之九種疑難。成唯識論卷九予以答釋。...
唯識中道,佛學術語,法相宗所立。...... 唯識中道,佛學術語,法相宗所立。一切萬有,唯識所變,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遍計所執者,以情有故為非空,以理無故為...
《唯識秘法》是2008年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信如。...... “唯識秘密法”之說:讀者通過本書不但可以深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掌握法相唯識學的基本...
唐仲容(1920 - 2002),四川巴中市石城鄉人。當代盲人佛學家,師承近代佛學大師王恩洋先生,一向以學修一體化的方式精研佛典,造詣頗深,尤其對唯識法相之學更有獨到...
指法相宗所依據的主要經論。即《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雲(大正43·229c)︰‘今此論爰引六經,所謂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磨、楞伽、厚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