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的倒影

哥倫比亞的倒影

《哥倫比亞的倒影》是2006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木心。

基本介紹

  • 書名:哥倫比亞的倒影
  • 作者:木心
  • ISBN:7563358242,9787563358243
  • 頁數:167 頁
  • 定價:¥22.00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姍姍來遲,畢竟還是來了。木心,被陳丹青(《退步集》作者)尊稱為“吾師”的前輩,《南方周末》專版評論並由陳子善、陳村、何立偉等名家共薦的文學大師。木心是個“異數”,雙重性質的“異數”。木心自身的氣質、稟賦,落在任何時代都會出類拔萃,而偏偏落在最宿命地湮沒個人才具的歷史時期,本是注定了要枯萎夭折的,但他存在,而且成熟,沉默幾十年,終於揚名海外。專題評論木心的文學活動,是後事,是大事,是盛事。
他的文字,是那么樣的一種富有人類感情與文化表情的中國漢字,優雅、從容、洗鍊、蘊藉,極為講究。洋粹他也懂,國粹他也懂,但他不是簡單的中西合璧,弄出個“三明治”來,就像他用水墨來描畫他的風景,他是用純粹的中文書寫思維,來表述他對世界的體認與感懷。
木心寫過一則談張愛玲的隨感,因為沒有點名,只寫“她”,不大為人知。“她是亂世的佳人,世不亂了,人也不佳了。”起首就石破天驚,木心對張愛玲的點評可謂一針見血。
驚異於他的熨帖。他也用漢賦般的奇字,但不怪。他的文字有節奏,一讀就發現標點的重要。他可以東一個棋西一個棋地走,到後來平平服服。
我這輩子讀過無數中文,結識許多作家,至於業餘愛好寫作的文友更知道得無邊無際,毫不誇張地說,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依然活著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一不留神,堆積在我們周圍的“大師”太多了,時不時還要諾貝爾一下。真正熱愛中文的朋友,讀讀木心吧,他們立刻矮下去癟下去並好笑起來。我日前破例看電視,拍的是上海的作家。看的時候不由嘆氣,如果木心仍在上海,哪裡輪得到我等說嘴?
——陳村

作者簡介

木心,1927年生,原籍中國浙江烏鎮。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一九八二年定居紐約。重拾被中輟十餘年的文學寫作,並陸續刊載於美國東部地區的《中國時報》、《世界日報》、《華僑日報》、《北美日報》、《中報》。1984年,台灣《聯合文學》創刊號推出“木心散文個展”專刊,震動彼岸文壇。該刊編者按:如此描述:“木心作品在文壇甫一出現,即以迥然出塵拒斥流俗的風格,引起廣大讀者強烈矚目,人人爭問木心是誰,為這一陣襲來的文學狂飆感到好奇。”著名詩人瘂弦並在台北文學會議中親自擊鼓朗誦木心先生的篇章。此後及至1990年代,台灣相繼出版木心先生文集共十二冊。著作: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一集》、《即興判斷》、《素履之往》、《馬拉格計畫》、《魚麗之宴》、《同情中斷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巴瓏》、《我紛紛的情慾》、《會吾中》;小說集《溫莎墓園》、《The Windsor Cemetery Diary 》。

編輯推薦

一位年近八旬的中國作家,其作品成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範本讀物。作為唯一的中國人,與福克納海明威作品編在同一教材中。但是這位作家的名字對於大多數國內讀者而言,非常陌生。這位老人,叫做木心。作為木心先生的學生,作家陳丹青這樣評價道:木心先生可能超越了魯迅構建的寫作境界,是我們時代惟一完整銜接古典漢語傳統與五四傳統的文學作者。我稱木心先生是一個大異數,是一位五四文化的“遺腹子”,他與傳統的關係,是彼此遺棄的關係……

目錄

上 輯
九月初九
童年隨之而去
竹 秀
空 房
論美貌
遺狂篇
同車人的啜泣
帶根的流浪人
兩個朔拿梯那
林肯中心的鼓聲
哥倫比亞的倒影
明天不散步了
下 輯
從前的從前
繁華巔峰期
弄堂風光
亭子間才情
吃出名堂來
只認衣衫不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