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頓原理

哈密頓原理

哈密頓原理,是英國數學家W.B.哈密頓1834年發表的動力學中一條適用於完整系統十分重要的變分原理。它可表述為:在N+1維空間(q1,q2,…,qN;t)中,任兩點之間連線上動勢L(q,t)(見拉格朗日方程)的時間積分以真實運動路線上的值為駐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密頓原理
  • 外文名:Hamilton's principle
  • 別名:最小作用原理
  • 提出人:W.B.哈密頓
  • 提出時間:1834年
  • 所屬領域:物理學
定義,原理驗證,

定義

亦稱最小作用原理.力學中的一個變分原理.拉格朗日函式L是質點組的動能勢能之差,即L=T-V。
哈密頓原理是以變分為基礎的建模方法,設系統的動能為T,勢能為V,非保守力的虛元功為δw時,則哈密頓原理可以表示為
哈密頓原理
哈密頓原理常用來建立連續質量分布和連續剛度分布系統(彈性系統)的動力學模型。
哈密頓原理斷言:在一切容許的運動中,質點組的真實運動滿足積分
哈密頓原理
極值必要條件δJ=0.
如同一般變分原理一樣,從哈密頓原理可以等價地推出相應的質點組的運動方程,通常是微分方程.如果力學系統處於靜力平衡穩定狀態,則因動能為零,位能與時間無關,哈密頓原理轉化為最小位能原理:
哈密頓原理
在力是保守力的情況下,對任何有限粒子組,對於更一般的動力系統以及連續介質,這一原理的推廣同樣適用.哈密頓原理還可推廣到電磁學、量子學說以及相對論中的基本定律.量子學說的創立者普朗克(Planck,M.)這樣評價哈密頓原理,“物理學中最崇高且最為人們殷切追求的目標,是把業已觀察到並行將觀察到的一切自然現象縮並成單獨一個原理……在那些標誌著過去幾百年物理科學成就的,多少帶有一般性的定律中,最小作用原理,就其內容和形式而論,可能最接近於理論研究上這一理想的最終目標.”

原理驗證

因為
式1式1
所以
式2式2
由分部積分關係並考慮到固定點A,B的變分δq1為零,有
式3式3
式3式3
代人式2,得
哈密頓原理
根據變分原理,歐拉方程為
式5式5
式5就是在勢力作用下的拉格朗日方程,即當
哈密頓原理
的情況.在對積分極限加上一些限制條件,使真實運動的作用量的二階變分δ2H為正值時,真實運動作用使H取極小值,此原理稱為哈密頓最小作用量原理.因而拉格朗日方程5是哈密頓原理的充要條件.
當完整質點系統所受主動力中包含有勢力和非有勢力兩部分時,哈密頓原理有如下形式:
式6式6
式中,
δ
為非有勢力
的虛功之和.上式與一般形式的拉格朗日方程
式7式7
是等價的,
式9式9
時,式7即是式
哈密頓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