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劑局方
- 類型:官修方書
- 朝代:宋代
- 全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民局之設:元豐年間(1078~1085)
- 1925:上海校經山房石印本
宋代官修方書。全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已有惠民局之設,專司民間醫藥,並詔醫中高手進獻秘方。到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藥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編寫,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中醫方劑學著作,全書共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
全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 。宋神宗元豐年間已有惠民局之設,專司民間醫藥,並詔醫中高手進獻秘方。到徽宗崇寧年間藥局擴增至七局,匯集名方,擬定製劑規範...
《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宋陳承、裴宗元、陳師文原撰,宋許洪增廣,[日]橘親顯等校正;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三卷、《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精要》是貴州科技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柴金苗、張東波。...
附子理中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具有①《雞峰普濟方》:養胃氣;②《北京市中成藥規範》:溫脾散寒,止瀉止痛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寒,食少...
觀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具有補養脾胃,進美飲食之功效。主治小兒外感風冷,內傷脾胃,嘔逆吐瀉,不進乳食,漸至贏瘦。...
妙香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紹興續添方)。具有補益氣血,安神鎮心的功效。主治心氣不足之驚悸,失眠,盜汗,血汗,舌衄,黃疽,遺精,溺血,淋濁...
《局方發揮》,醫論著作,元·朱震亨撰,一卷。朱氏因宋代之《和劑局方》不載病源,只在各方之下條列證候,“立法簡便,而未能變通”,因對該書成藥配伍使用原則...
牡丹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續添諸局經驗秘方)。主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
太平惠民和劑局為宋代官辦藥事機構,由國家實行對醫藥購銷的專賣,對當時的醫藥發展及人民醫療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特別是整理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訶黎勒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具有溫中澀腸,理氣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內挾冷氣,心脅臍腹,脹滿刺痛,嘔吐噁心,飲食減少,腸鳴泄利...
十全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續添諸局經驗秘方)。具有養氣育神,醒脾止渴,順正辟邪,溫暖脾腎之功效。主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
丁香半夏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具有溫中降逆,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益氣健脾,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噁心,吞酸噫...
鐵刷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續添諸局經驗秘方)。具有快氣之功效。主治胃氣不和,心腹疼痛;飲酒過度,嘔噦噁心,脾痛翻胃i內感風冷,腸鳴...
和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具有溫和脾胃,調進飲食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中脘氣痞,心腹脹悶,不思飲食,嘔吐痰逆,噫氣吞酸,面色萎黃,...
木香流氣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具有行氣調中,健脾化痰之功效。主治諸氣痞滯,胸膈脹滿,嘔吐少食,腹脅刺痛,痰...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方之十全大補湯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
參苓白朮散,中藥方劑,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人參、白朮、白茯苓、桔梗、蓮米、薏苡仁、淮山藥、扁豆、甘草組成。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主治:飲食不化,...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參養營湯:溫補氣血,主治氣血不足,虛勞咳嗽,食少遺精,腳膝無力,瘡瘍不斂,婦女崩漏等。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積散:順氣化痰,...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失笑靈脂與蒲黃,等分為散醋煎嘗,血瘀胸腹時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組成 五靈脂、蒲黃。 用量 五靈脂(酒研,淘去沙土)、...
安胎飲是中藥配方,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安胎飲安胎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編輯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益氣虛餌,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組成 人參、白朮、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悸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
七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具有溫里散寒,祛濕止瀉之功效。主治寒濕內盛。泄瀉注下,腹脹疼痛,肢冷;面色蒼白,舌苔白膩,脈沉細弦。...
功用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 濕痰證 分類 祛痰劑-燥濕化痰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氣和中兼燥濕,一切痰...
如選自《直訣》的導赤散,嚴氏增加了黃連、麥門冬、半夏、地骨皮、茯神、赤芍、黃芩,加強了該方的清心瀉火作用;《和劑局方》的省風湯,嚴氏增加了半夏、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