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具有溫里散寒,祛濕止瀉之功效。主治寒濕內盛。泄瀉注下,腹脹疼痛,肢冷;面色蒼白,舌苔白膩,脈沉細弦。
基本介紹
- 名稱:七棗湯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 組成:茴香、川烏、縮砂、厚朴、乾薑、益智、甘草
- 功用:溫里散寒,祛濕止瀉
- 主治:寒濕內盛。泄瀉注下,腹脹疼痛,肢冷;面色蒼白,舌苔白膩,脈沉細弦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茴香(去土,炒)、川烏(炮,去皮臍)、縮砂(取仁)各八兩,厚朴(去粗皮,姜制)一斤,乾薑(炮)四兩,益智(去皮)半斤,甘草六兩。
用法用量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破),同煎至七分,去渣,食前、空心溫服。
功用
溫里散寒,祛濕止瀉。
主治
寒濕內盛。泄瀉注下,腹脹疼痛,肢冷;面色蒼白,舌苔白膩,脈沉細弦。
方義
方中烏頭為君,溫里除濕,散寒止痛。乾薑溫中回陽,散寒止痛;益智仁溫暖脾腎以止瀉哼厚朴行氣燥濕除滿,共為臣藥。佐以小茴香祛寒止痛,理氣和中;砂仁行氣溫中,化濕醒脾,大棗益氣健脾。甘草為使,益氣補中,調和渚藥。全方配伍,共收溫里散寒,祛濕止瀉之功。
加減化裁
若氣虛明顯,症見乏力氣短者,當加人參、黃苠、白朮等藥。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七棗湯。治脾胃虛寒,泄瀉汪下,水谷不分,腹脅脹滿,臍腹療痛,胸膈痞悶,氣逆嘔惡,不思飲食方。炒茴香、炮川烏、砂仁各八兩,厚朴一斤,炮姜四兩,益智仁半斤,甘草六兩。共為粗末,每服二錢,加大棗七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