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太極術語(其他武術也可能用此術語),指的是一種姿態,比如你往椅子上一座,身體放鬆,雙手放在腿上,兩側肩胛骨向下松再向左右略撐開,之後再微向前。從側面看像含著胸一樣。這就是含胸,含者,內含也,是謂含胸,此時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圓弧狀,這就是拔背。

不能用力,要自然,還有就是頭頂與尾椎上下這兩個點要在一條直線上。含胸拔背的目的,就是使背部有一個向外的圓形,將來練出手臂的松沉勁後,會感覺手臂的外部和背部合起來有一個向外撐的圈,這才是太極拳的撐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胸拔背
  • 類型:太極術語
  • 解釋:一種姿態
  • 目的:使背部有一個向外的圓形
定義,目的,原因,機理探索,太極的身法,含胸、拔背身法,好處,因素構成,套用,

定義

含胸拔背是太極術語(其他武術也可能用此術語),指的是一種姿態,比如你往椅子上一座,身體放鬆,雙手放在腿上,這時胸部是往裡凹的,這就是含胸,含者,內含也,是謂含胸,此時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圓弧狀,這就是拔背。不能用力,要自然,還有就是頭頂與尾椎上下這兩個點要在一條直線上。

目的

含胸拔背的目的,就是使背部有一個向外的圓形,將來練出手臂的松沉勁後,會感覺手臂的外部和背部合起來有一個向外撐的圈,這才是太極拳的撐勁。

原因

太極拳一般是採用腹式深呼吸的,因此胸部採用“含胸”的方式,是為了在不增加呼吸頻率情況下來加強呼吸的強度和深度,藉以減輕運動中氣喘的現象。它跟採用胸式呼吸的運動項目的挺胸方式正好相反。含胸不同於凹胸的緊張內收,含胸是胸部要有寬舒的感覺。含胸在健身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它在肩鎖關節放鬆、兩肩微向前合、兩肋微斂的姿勢下通過動作,使胸腔上下徑放長,使橫膈有下降舒展的機會。含胸不是隨著動作的變化而變動的,是固定的。一般都是胸部平正,不凹,不凸的,可以很自然地形成橫膈式深呼吸。同時由於橫膈的張縮,使腹腔和肝臟受到時緊時松的腹壓作用,對輸送血液和促進肝臟機能活動很有幫助。由於胸肌上下左右地旋轉活動,使含胸在技擊上.起了重要作用,凡是要運用化勁(即走勁)的手法都離不開含胸的輔助。所以《拳論》說:“兩膊相系”,“緊要全在胸中腰問運化”。含胸即是胸部的“蓄勢”。
含胸拔背含胸拔背
練拳功力加深後,以身領手,以手領身,順勢轉圈,“胸亦隨手轉圈”,這時胸肌不但起到伸縮的作用,而且起到上下左右弧形旋動的作用,健身和技擊的作用也就更大了。
初學拳時,大多數人都不習慣於含胸,只有把挺胸的念頭完全打消,慢慢地在坐身的動作里微微含胸來適應動作的需要,日久自然會越含越充分。不善於運用含胸的,容易形成凹胸、駝背的病態姿勢,這是應該注意避免的。對胸前的兩根鎖骨,要用全神貫注來固定它,加上“護腦”(即在胸肌松沉而外往前合,肋骨節節松沉情況下)的姿勢,上身身法就正而不散,身有主宰。胸的虛實管兩手,胸微內含,兩鎖骨微松沉,運動時左右胸肌交替變換虛實,就能夠正確有效地發揮“上下兩膊相系”的攻防作用。
含胸”和“拔背”是聯在一起的,能含胸就能拔背。含胸是胸部中正自然,不凹不凸,兩肩骨節微向前提,隨著動作的變化,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拔背是當胸略內含時,背部肌肉往下松沉,而兩肩中間的脊骨似乎有鼓起上提、不是向後拉之意(特別是頸下脊椎第三根骨節)。
含胸的作用是為了有利於化勁,而拔背的作用則是為了有利於卷勁和放勁,所以它們在技擊上是蓄髮相變的關係。“力由脊發”,“若問此中真訊息,須尋脊背骨節中”,都說明拔背在卷勁和放勁時的主要作用。
拔背活動幅度小,最多不超過30度。活動脊柱的胸椎,能夠做到從前弓形轉向後弓形的調劑活動,使脊髓神經獲得良好的鍛鍊。其次,是在運動時能使肩背部分的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脊椎骨有力和富於彈性。

機理探索

太極的身法

這是一項獨特的人體運動。關於軀幹、上肢和下肢的操練有著特定的要領和法則,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時也統稱為身法。身法是歷代太極拳家根據實踐經驗和集中民眾智慧而提煉出的某些外形合內動的要旨。在世世代代的太極拳傳授過程中,名家們都非常重視身法的教學和習練。郝少如說:“太極拳藝是在身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身法’是組織內形、產生內勁的關鍵環節,所以身、手、步必須按照太極拳的特定要求進行運 動,才能做到相互間的協調配合,達到以內形來支配外形的目的。”又說:習練太極拳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學習拳架;第二階段,學習身法;第三階段,學習內勁。此三個階段也可分別謂之初級、中級、高級。學習太極拳自然由初級開始,而每個有志於太極拳事業者或太極拳愛好者都希望能達到高級階段。為了能達到太極拳的高級階段,必須要在身法訓練上狠下功夫,這中級階段是由初級通向高級的階梯,不可逾越。
含胸拔背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身法

太極拳的身法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中將“含胸”與“拔背”分別列為第一、二條,而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則將“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沈於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依此逆推楊氏之精闢論述,豈不更易領悟出箇中奧妙:要所向無敵,先要力(勁)由脊發,要力(勁)由脊發,先要拔背,而要拔背則須能含胸。由此觀之,楊氏之至理名言不僅指出了“含胸”與“拔背”的重要性及相互關係,還道出了太極夫臻至上乘的一個竅門。人體的胸和背即胸廓的前壁和後壁,是前後對應的兩個部位。胸廓是由12個胸椎、12對肋骨肋軟骨,1塊胸骨以用關節和韌帶裝置構成。成人的胸廓近似前後略扁的圓錐形,上窄下寬,其結構有相當的穩定性和牢固性。在胸廓中,2----7肋軟骨與胸骨構成胸肋關節。肋骨的肋結關節面與胸椎橫突凹構成肋橫突關節,其肋頭與相鄰椎體旁上下肋凹構成肋頭關節。胸椎相鄰椎體之間由椎間盤連結。每個胸椎的1對上關節突與上位胸椎的下關節突相關節,還有1對下關節突與下位胸椎的上關節突相關節。整個胸廓除了12個椎體間的椎間盤連結之外,其關節多達80餘個。眾多關節多屬微動關節,聯合關節;某一環節的運動 通常會引起另一關節的運動;各個環節的運動都有著力學上的相互關係,正是”一動無有不動“。因此,楊澄甫將“含胸”與“拔背”合二為一,提出了“含胸拔背”之說,這完全符合機能解剖學原理。然而,因胸廓結構的牢固和穩定,故含胸並不簡單易行,拔背也非輕而易舉。為了尋覓太極拳的真諦,必須從人體內部去找那些“極精微巧妙”之處。因此,把太極拳身法和人體機能解剖學結合起來研究和習練,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好處

(1) 起著支持和調節體重的作用。
(2) 在主宰於腰的前提下同腰部聯合起來帶動四肢運動,使全身“一動無有不動”。
(3) 維持姿勢和動作的正確性以及中正不偏。
(4) 在發勁技巧上同腰部聯合起來能起發動機的作用,使內勁起於腳跟,通於脊背,形於手指,因此說“力由脊發”,“腰脊為第一主宰”。經絡學說督脈下起自骶骨尾部中央尾骨末端長強穴,沿督脈上行至頸部背面的大椎穴,而腧穴也都在背部,腧穴是人身氣血的總匯,臟腑經氣都由輸穴而相互貫通。太極拳重視脊背的鍛鍊,可以起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開通閉塞的作用,從而達到陰平陽秘(陰平指體質適宜,陽秘指官能相稱,即陰陽對立,互用並存的陰陽相對平衡),對機體消化機能、吸收機能和物質代謝等,都有顯著良好作用。

因素構成

1 在外部體表,由腰背胸腹的督脈任脈縱向構成的橢圓形拋物線,由手陽明經、手太陰經與胸、背貫通的橫向拋物線相交於大椎穴而構成的形體,使腰椎平直,血氣貫通,大、小周天順暢的“含胸拔背”。
2 在內部,由胸背兩支陰陽拋物線構成的空間容量所產生的一種脹滿感使氣息下沉,丹田堅實的背部體感構成的“含胸拔背”。
3 由內外諸因素構成的背部形態而產生的虛領頂勁體感,以足部至背部穩實的根基,使頸部產生向上引伸、懸吊狀態,從而使脊柱平直貫通,濡浸全身的“含胸拔背”。

套用

在生活中,含胸拔背隨處可見。比如拉二胡者,其姿勢是十足典型的含胸拔背。以含胸拔背的姿勢與氣息的配合來推弓拉弦,按音揉韻:指揮者,以含胸拔背的身法,通過手勢和眼神,傳遞情感信息,時而含情脈脈,時而激越奔放,時而細流涓涓,時而大江翻騰,這情這意都來自含胸拔背,這是含胸拔背產生的魅力;歌唱者、吹奏者,靠的更是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的妙法;書畫家運筆走勢亦是如此,甚至騎自得車、機車者乃至舉重者的起勢,無不是含胸拔背的見證。所以要讀懂含胸拔背這句話,不但可以在練拳中去摸索、去領悟、去感覺、去意會,而且還可以從生活中去聯想、去想像、去體會。一切真諦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踐,更來源於用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