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名人傳
- 外文名:Celebrity biography
- 書名:名人傳/讀經典名著
- 譯者:陳筱卿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三達文化
- 作者:羅曼·羅蘭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頁數:267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著名作家。生於法國中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880年全家遷至巴黎。1889年高等師範院校畢業後,寫了不少劇本,其中《群狼》《丹東》和《七月十四日》合稱為“革命戲劇”。1903年,羅曼·羅蘭發表《貝多芬傳》,引起當時公眾的廣泛關注。隨後他開始撰寫古今名人傳記,宣揚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英雄主義,先後發表《米開朗琪羅傳》《彌萊傳》《托爾斯泰傳》《甘地傳》等名人傳記。他的小說代表作有《約翰·克利斯朵夫》和《母與子》。1915年,為了表彰“他在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及對真理的熱愛”,羅曼·羅蘭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媒體推薦
——約翰·彌爾頓英國詩人、《失樂園》作者
沒有別的事情能比閱讀古人的名著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精神上的樂趣,這樣的書即使唯讀半小時也會令人愉快、清醒、高尚、剛強,仿佛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
——叔本華 德國著名哲學家
大師們的作品在我們心靈紮根,詩人們的佳句在我們血管中運行。我們年輕時讀了書,年老了又把它們記起。
——亨利·赫茲利特 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專欄作家
拜讀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辯之才。
——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圖書目錄
序言/001
貝多芬傳/003
貝多芬的遺囑/030
書信集/035
思想集/046
米開朗琪羅傳
序言/050
米開朗琪羅傳/053
這便是他那神聖痛苦的一生/142
托爾斯泰傳
序言/143
托爾斯泰傳/144
托爾斯泰的遺作簡析/246
亞洲對托爾斯泰的反響/253
托爾斯泰逝世前兩個月寫給甘地的信/265
文摘
“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
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
——貝多芬
(1792年手冊)
他矮小粗壯,一副運動員的結實骨架。一張土紅色的闊臉龐,只是到了垂垂老矣臉色才變得蠟黃,病態,特別是冬季,當他被困於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他額頭突起,寬大。頭髮烏黑,極為濃密,似乎梳子都從未能梳通過,毛戧立著,似“墨杜薩頭上的蛇”。雙眼閃爍著一種神奇的力,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會弄錯其細微差異。由於兩隻眼睛在一張褐色悲壯的臉上放射出一道粗野的光芒,人們一般都以為眼睛是黑的;其實不是黑的,而是藍灰色。這兩隻很小而又深陷的眼珠興奮或激忿時會突然變大,在眼眶裡轉動,反映出它們夾帶著一種奇妙真理的全部思想來。它們常常朝天投去一抹憂愁的目光。鼻頭寬大短方,一張獅面臉。一張細膩的嘴,但下唇趨向於超出上唇。牙床可怕至極,好像連核桃都能咬碎。右下頦有一個深深的酒窩,使臉極其地不對稱。莫舍勒斯說:“他笑起來很甜,交談時,常帶著一種可愛而鼓舞人的神情。與之相反,他的笑卻是不對勁兒的、粗野的、難看的,但笑聲並不長。”——那是一個不習慣歡樂的人的笑。他平素的表情是陰鬱的,是“一種無法醫治的憂傷”。1825年,雷斯塔伯說看見“他溫柔的眼睛及其揪心的痛苦”時,需要竭盡全力來忍住流淚。一年後,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在一家小酒店碰到他,他正坐在一個角落裡,抽著一支長菸斗,雙目緊閉,仿佛隨著死神的臨近,他越來越這樣了。有個朋友跟他說話。他悽然地微微一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小的談話本,並用其聾子常有的尖聲讓對方把想要他乾什麼寫下來。——他的臉色經常變化,或是突然有靈感出現,甚至是在街上,會使行人大驚失色,或是他正彈琴時被人撞見時候。“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變得格外地嚇人;嘴唇發抖;一副被自己召來的魔鬼制伏的巫師的神態。”那如同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利烏斯·貝內迪克特說:“像李爾王。”
路德維希·馮·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生於科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屋的可憐的閣樓上。他祖籍弗朗德勒。其父是個無才華而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個女傭,系一廚師的女兒,第一次嫁給一個男僕,喪夫後改嫁貝多芬的父親。
苦難的童年,缺少被家庭溫馨呵護著的莫扎特那樣的家庭溫情。自一開始起,人生就向他顯示出似一場悽慘而殘暴的戰鬥。他父親想到用他的音樂天賦,把他炫耀得如同一個神童。四歲時,父親就把他一連幾個小時地釘在羽管鍵琴前,或給他一把小提琴,把他關在房間裡,壓得他透不過氣來。他差一點因此而永遠厭惡藝術。父親必須使用暴力才能使貝多芬學習音樂。年少時的他就得為物質生活而操心,想法掙錢吃飯,為過早的重任而愁煩。十一歲時,他進了劇院樂團;十三歲時,他當了管風琴手。1787年,他失去了他崇敬的母親。“對我來說,她是那么善良,那么值得愛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啊!當我會喊‘媽媽’這個甜蜜的稱呼,而她又能聽見的時候,誰能比我更幸福呀?”她死於肺結核,貝多芬以為自己也染上了這個病,他也常常覺得不適,再加上比病痛更加殘酷的憂鬱。十七歲時,他成了一家之主,擔負起對兩個弟弟的教育的責任。他羞愧地被迫要求酗酒成性的父親退休,後者已無力掌管門戶:人家把父親的養老金都交給了兒子,免得他亂花。這些悲慘事在他心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痕。他在波恩的一家人家找到了一個親切的依託,那是他始終珍視的布勒寧一家。可愛的埃萊奧諾雷·德·布勒寧小他兩歲。他教她音樂,並領她走向詩歌。她是他童年的夥伴,也許二人之間有了一種挺溫柔的感情。埃萊奧諾雷後來嫁給了韋格勒醫生,後者也是貝多芬的好友之一;直到最後,他們之間的一種恬靜友情都一直保持著,韋格勒和埃萊奧諾雷與忠實的老友之間的書信可資為證。當三個人都垂垂老矣時,友情更加地動人,而且心靈仍如從前一樣地年輕。 儘管貝多芬的童年是非常地悲慘,但他對童年,對童年呆過的地方,始終留有一種溫馨而淒涼的回憶。他被迫離開波恩,前往幾乎度過了其整個一生的維也納,在大都市維也納及其無聊的近郊,他從未忘懷過萊茵河谷以及他稱之為“我們的父親河萊茵河”的莊嚴的父親河,它的確是那么地活躍,幾乎帶有人性,仿佛一顆巨大的靈魂,無數的思想和力量在河裡流過,沒有任何地方比親切的波恩更加地美麗,更加地威武,更加地溫柔,萊茵河以它那既溫柔又洶湧的河水浸潤著它濃蔭掩映、鮮花遍布的堤坡。在這裡,貝多芬度過了他的頭二十年;在這裡,他少年心靈之夢形成了——那一片片的草原好似懶洋洋地漂浮在水面上,霧氣籠罩著的白楊、矮樹叢和垂柳,以及果樹,都把它們的根浸在平靜但湍急的水流中,——還有那些村莊、教堂、甚至墓地,懶洋洋地睜著好奇的眼睛俯瞰著河岸。——而在遠處,泛藍的七峰山在天穹里繪出昏暗的身影,山上已成廢墟的古堡矗立著,瘦削而古怪的輪廓顯現。對於這片土地,他的心永遠地維繫在上面;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夢想著再見到它,但始終未能如願。“我的祖國,我出生的美麗的地方,在我眼裡,始終與我離開它時一樣地美麗,一樣地明亮。”
P3-5
序言
少年時代的羅蘭以斯賓諾莎和古希臘的所謂“先蘇格拉底派”哲學家與他所反對的種種唯心主義潮流相抗衡。
自青年時代起,他便非常喜愛莎士比亞、雨果和歌德等作家的作品,並在許多地方模仿過雨果的創作手法。但在他的思想和藝術的形成過程中,列夫·托爾斯泰對他有著極大的影響。當他在大學求學期間,他就給其作品在法國廣為流傳的這位偉大的俄羅斯作家寫信,向後者提出自己所關心的問題,並且很遵從托爾斯泰對他的勸告。
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他選擇了音樂史作為自已的專業。1912年前,他一直作為音樂史教師在高等師範學校和巴黎大學任教。
19世紀90年代下半期,法國第三共租國與進步力量之間的社會衝突激烈。羅蘭與著名作家左拉、法朗士等一樣,積極投入到社會生活之中。他參加了為德雷福斯案件辯護的鬥爭;他宣稱自己擁護社會主義。當然,他當時所說的社會主義還帶有朦朧的浪漫主義幻想的色彩。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他在瑞士居住,在報刊上發表了一系列的政論文章,呼籲交戰各國的知識分子團結起來,積極反對戰爭。其文章明顯的反戰熱情在民族主義者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瑞士,他接觸了一些俄國僑民,了解到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的活動。自1917年起,他同高爾基保持了多年的通信聯繫。到大戰後期,他對民眾的革命力量的信心更加增強了,在《先聲》集中收入的他的1916年的文章中,他直接地向交戰各國的人民——而不像一開始時那樣,只向其知識分子們——呼籲,期望他們能夠採取堅決果斷的反戰行動。
羅蘭從蘇維埃俄羅斯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成了它的朋友,不過,他對蘇聯的國內政策也存有某種戒心。20世紀20年代,他徒勞地試圖以甘地和托爾斯泰的道德觀與世界革命的原則相抗衡。20世紀30年代,他成了一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是反法西斯人民陣線的領導人之一,參加了國際反戰和反法西斯大會。他與巴比塞、法共領導人多列士、高爾基的友好關係在加強,其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侵占法國和維希政權的建立對羅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年邁多病的他在敵占區法西斯政權的監視下,基本上只是作一些關於貝多芬多年研究的收尾工作及寫點傳記、回憶錄等。
羅蘭在二戰結束前,於1944年12月逝世,未能活到徹底戰勝法西斯侵略者的那一天,但活到了法國從法西斯鐵蹄下解放出來的日子。歡迎多列士回國是他在報刊上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1944年11月,他出席了蘇聯駐巴黎大使館慶祝偉大的十月革命勝利二十七周年的紀念活動。
羅蘭是作為劇作家登上文壇的,他的早期作品有悲劇《聖路易》(1897年),是收入其戲劇集《信仰悲劇》的卷首篇。收入該集的還有《阿埃爾》(1898年)和《時間會到來》(1903年)。但從1898年到1938年,他幾乎花了畢生的心血在創作《革命戲劇集》。其中包括:《群狼》(1898年)、《理性的勝利》(1899年)、《丹東》(1899年)、《七月十四日》(1901年)等。
羅曼·羅蘭在中國讀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因是他的那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1902年至1912年)早就在中國翻譯出版,且頗受讀者青睞。羅蘭的現實主義才華通過該小說的篇章強有力地顯示了出來。無論是半封建的德國及其小市民的因循守舊習氣,還是資產階級的法國,都成了羅蘭激烈抨擊的對象。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羅蘭的功績在於他不僅以來自人民和接近人民的知識分子的可愛形象與這一切相抗衡,而且還表現了正是在這些普通人的身上所體現的真正的民族精神。這些普通人包括克利斯朵夫的朋友、詩人奧利維,他的姐姐、女家庭教師安多娜特、工人埃瑪努爾、女僕茜多妮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人。 《七月十四日》完成之後,羅蘭開始寫傳記體裁作品。後來,他把不同時期寫的三個傳記——《貝多芬傳》(1902年)、《米開朗琪羅傳》(1905年)和《托爾斯泰傳》(1911年)——匯集成一冊,題為《英雄傳記》,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名人傳》。
羅蘭打算通過這些傳記來恢復20世紀文學崇高的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該書描寫了處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羅蘭認為他們不單單是天資聰穎的個人,而是一些和自己的時代緊密相連並且用自己的藝術作品體現世人所關心的問題的人。這一點特別清楚地表現在《貝多芬傳》中。羅蘭筆下的貝多芬對自已所處的時代具有廣泛的興趣,他為法國革命的英雄壯舉而歡欣鼓舞。羅蘭寫道:“革命吸引著全世界和貝多芬。”所以,儘管貝多芬經受了許多的痛苦:愛情希望的破滅,貧困,以及最後對於一位音樂家來說是最致命的打擊——耳聾,但是,在精神上,貝多芬仍然堅強不屈,最後在歡樂的凱歌聲中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的樂章。
關於中譯本的譯名,似應題為《三大師傳》更為貼切。題為《名人傳》有些欠妥。首先,羅蘭在將三位大師的傳記匯集成一冊時,只是稱作《英雄傳記》(Vies heroques),也沒有說是《名人傳記》。“名人”一詞比較泛泛,即所謂“著名人物”的意思。按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出了名的人”。而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當然是“著名人物”,但他們更是在自己專業方面的獨樹一幟的大師,一位是音樂奇才,一位是雕塑繪畫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一位是文學巨匠。所以題名為《三大師傳》更貼切,使讀者一看書名即可知曉是三位大師級人物的傳記。但鑒於《名人傳》已通用,改了反而不利,所以仍用了這個譯名。
陳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