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國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小說家、傳記文學家、音樂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1899年,羅曼·羅蘭畢業於法國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通過會考取得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其後入羅馬法國考古學校當研究生。歸國後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和
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並從事文藝創作。這時期他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
托爾斯泰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
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
戰爭與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1847 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
戰爭與和平》。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
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
黑暗的勢力》(1886)、《
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
魔鬼》(1911)、《
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
克萊采奏鳴曲》(1891)、《
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
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內容簡介
托爾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於
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今屬圖拉省曉金區)。他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父親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參加過1812年
衛國戰爭,以中校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托爾斯泰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1841年他的監護人姑母阿·伊·奧斯堅—薩肯去世後,改由住在
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監護。於是他全家遷到喀山。
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親職教育。1844年考入
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俄羅斯殖民地)準備當外交官。期終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興趣,喜愛
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受到盧梭、
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1847年3月退學,回到亞斯納亞·波利亞納。這是他母親的陪嫁產業,在兄弟析產時歸他所有,他的漫長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這裡度過。
回到莊園後,他企圖改善農民生活,因得不到農民信任而中止。(結果這件事被果戈理諷刺後寫在《死魂靈》中)1849年4月曾到
彼得堡應法學士考試,只考了兩門課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
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於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1851年,
托爾斯泰來到
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
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
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51年4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升為準尉。1854年3月,他加入
多瑙河部隊。
克里木戰爭開始後,自願調赴
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棱堡任炮兵連長,並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後防禦戰。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強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1855年11月到
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
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
托爾斯泰出國,看到
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
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
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
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體現在其中篇小說《
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2年
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
戰爭與和平》(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
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
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
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
拿破崙的
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
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
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但是,
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社會影響
“一百年前,俄羅斯一位偉人為我們這一代點燃了一支最純真的火炬,照亮了我們的青春。”他,就是
列夫·托爾斯泰。 1828年列夫·尼古拉耶維奇出生在莫斯科南部的小村里,直到八十二年後去世,他一直沒有離開家鄉。
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有兩位熱心腸的女人照顧托爾斯泰和他的四個兄弟姐妹。 他曾親吻一匹老馬,為了曾經使它受苦而求它原諒。此時他未來的才華已露出端倪:他有想像力,常為自己想像的故事傷心落淚;他那從不休息的大腦總是努力去思索人們內心之所想;他早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他銳利的目光,能在喪禮參加者的臉上看出他們是否真的悲痛。 他自己說,他五歲時便已經第一次感到,“人生並非一種享樂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他的成績平平。他稱自己的少年時代為荒漠時期:“一片黃沙,吹來陣陣熾熱的狂風。”他很孤獨,頭腦總處於狂熱狀態。他自知長得醜,為了和別的“體面人”一樣,他也去賭博,糊裡糊塗得欠了一身債。“那真是徹頭徹尾的放蕩。”
羅曼·羅蘭評價道。 “絕對的真誠”救了他,在他行為最放蕩的時候,他也能頭腦清醒地對自己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這種獨立判斷的做法,在他念大學時候已經用來批判社會習俗上和思想上的迷信。他看不起大學傳授的知識,不願做正規的歷史研究,因思想大膽而被停學。 1852年,
托爾斯泰的天才初次開花結果,他寫出了:《童年》、《一個地主的早晨》、《襲擊》、《少年》。 《童年》對他的成名頗有幫助。而凌駕在這一切作品之上,成為這第一道山脈最高峰的作品,是托爾斯泰最美的抒情小說之一,也是他的青春之歌的
高加索詩篇——《
哥薩克》。正如他自己所說:“青春萬能之神,逝而難再的衝動。”從這一點來看,此書是獨一無二的。 托爾斯泰的婚姻美滿,使他在十到十五年間嘗到了多年沒有的和平與安寧。於是,他在愛情的庇護下從容考慮和實現他腦子裡的傑作——十九世紀小說之牛耳的鴻篇巨製《
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妮娜》。 在隨後的作品中,
托爾斯泰又將這些保持精神健康的訓誡加以補充。《我們該怎么辦?》,《我們的信仰是什麼?》,《藝術批評》,《什麼是藝術》……一種以愛來締造人類的聯合,另一種則向愛的人敵人作戰,他寫下了:《
伊凡·伊里奇之死》、《民間故事集》、《黑暗的勢力》、《克萊采鳴奏曲》和《主與仆》。這個藝術創作階段的巔峰和終極,出現了《復活》。“仿佛一座又兩個塔樓的聖母院,一個象徵著永恆的愛,另一個象徵著對世界的憎恨。” 《復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時托爾斯泰已經七十歲。在彌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己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於是,1910年11月20日早上,他稱之為“解脫”的時刻來了,“死亡,值得讚美的死亡……”
羅曼·羅蘭把
托爾斯泰的一生比喻為“八十二年的生命為戰場的戰鬥”。“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過和德行都參與了這場既光榮又具有悲劇性的混戰。——一切罪過,除了一種,就是他窮追不捨,即使到了
最後的避難所也不肯放過的謊言。” 他有一個最美最溫馨的名字,就是“我們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