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影響

同伴影響

心理學家把特定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稱為“同伴影響”(Peer influence)。在兒童進入青春期後,朋友和同伴開始變得尤為重要,人們處於同伴群體中,會不斷地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

同伴影響與青少年的發展密切相關,這種心理現象也被套用於企業管理和市場行銷中。同伴影響並不只有積極的一面,吸菸酗酒、違法犯罪等消極行為的影響也會在同伴群體中產生。關於同伴影響已有多方面的學術研究,包括生成機制、影響因素等,行為遺傳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也對與其相關的生理因素作出了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修正)等法律法規從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心理健康與品德教育角度幫助未成年人積極面對同伴影響。《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修訂)等教育類檔案也強調了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體育的必要性,幫助孩子以獨立的人格處理人際關係並作出負責任的決定。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積極應對同伴影響,避免消極的同伴影響,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伴影響力
  • 外文名:peer influence
  • 所屬學科:心理學、社會學
  • 適用範圍:青少年發展、市場行銷、企業管理
定義,同伴影響的成因,同伴影響的理論解釋,同伴影響的積極與消極兩面,積極影響及套用,消極影響,同伴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生理學角度,發展心理學角度,社會心理學角度,相關研究,同伴影響機制,同伴影響過程的影響因素,行為遺傳學、神經科學關於同伴影響的研究,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教育法》(2015修正),《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相關國際檔案,《兒童權利公約》(1989),全面性教育中的教學內容,學習目標,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與同伴關係相關的教育,全面性教育中與同伴影響相關的常見疑問,典型案例,中學生身材焦慮:國中生為減肥一天催吐5次,

定義

人是群居動物,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己的同類或同伴的影響。當人們發現某一行為成為了其同伴中的流行行為,他們往往也會跟著做。心理學家把這種特定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稱為“同伴影響”(Peer influence)。

同伴影響的成因

當人們不斷地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通過這種方式來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適當,這時就產生了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在兒童進入青春期,努力建立獨立於父母的自我身份時,也會出現類似的影響模式。在這個身份形成的過程中,同伴群體、同輩中的榜樣等就為孩子提供了重要的社會參照,對他們產生影響、提供經驗。同時,青少年群體中共同發生著生理上的變化、個人期望和社會需求的轉變,因此他們特別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
許多不同的個人和群體都可能對青少年的行為和態度產生強大的影響,例如朋友、戀人、兄弟姐妹等。除了這些可以直接產生影響的二元關係,在更大的同伴關係網路中,也有著更加複雜的同伴選擇和影響過程。身處不同的同伴環境中,青少年可能受到各種不同的同伴影響,這些影響也有可能互相衝突。例如一個青少年很有可能會從好朋友、戀人、同齡人中的榜樣、和自己敵對的人、不同的小團體成員那裡收到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影響力的信息。

同伴影響的理論解釋

關於同伴影響的理論解釋主要有差異聯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平衡理論和社會認知理論:
(1)差異聯結理論:差異聯結理論認為,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是源於模仿他人,特別是模仿朋友。
(2)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在差異聯結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認為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不僅僅是由於模仿他人,還要考慮青少年觀察到其同伴實施偏差行為後的反饋。如果其同伴實施偏差行為後得到了正向反饋,那么青少年才會習得偏差行為。
(3)平衡理論:平衡理論認為青少年會傾向於使自己和群體之間的差異最小化,也就是說,青少年會根據群體偏差的平均水平來增減自己的偏差行為。
(4)社會認知理論:社會認知理論進一步闡釋了同伴影響的發生機制,認為同伴群體通過群體規則和群體壓力等因素來影響青少年的態度、信念、思維等,進而導致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

同伴影響的積極與消極兩面

積極影響及套用

青少年發展
在青春期,同伴影響非常重要,這是青少年學習如何在其社會文化環境中表現出適當舉止的一種方式。相關研究也已證明,親社會行為等一些積極行為的發展與同伴影響有關,例如朋友的親社會行為越多,個體也可能越追求親社會目標;朋友喜歡上學,積極完成作業,個體對於學習也可能更加投入。同伴的積極行為在個體的社會化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助於影響個體塑造正面的信念和價值觀。學校組織學習互助小組,父母希望子女和“好孩子”交友,積極的同伴影響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企業管理
管理者可以利用同伴影響的存在,使用“勸導技巧”強有力地改變人們的行為。曾有一家酒店希望客戶重複使用毛巾,最開始,酒店在告示牌上要求顧客這樣做,並給出三個理由:顧客應該保護生態環境;為了下一代而節能;要求顧客配合酒店節約開支。然而,告示牌的作用非常有限,毛巾的浪費仍然不小。後來,實驗者在不同的房間放置了三個不同的告示牌,上面分別寫到“為了保護環境,請重複使用毛巾”、“請重複使用毛巾,與我們一起保護環境”、“請跟其他顧客一起,重複使用毛巾,保護環境”。第三種告示牌就是採用了同伴影響力的策略。最後,結果表明,在放置了第三種告示牌的房間,重複使用毛巾的比率提升了34%。這說明在企業管理中,同伴影響可以成為一個促進變化的有力槓桿。
市場行銷
當消費者對於一個新品牌或新產品、新服務的認識比較少時,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購物手推車的發明和使用就說明了這一現象。最初,手推車的發明者把手推車放在商店的顯眼位置,並設定標識牌提示人們注意,但沒有收穫很好的效果。後來,他改變策略,專門招募了一些顧客推著購物手推車在超市走來走去,結果,其他顧客紛紛效仿,這一發明也很快席捲了美國。如今被稱為“蜂鳴行銷”(Buzz marketing)的行銷策略也是基於同伴影響建立起來的。

消極影響

青少年發展
兒童和年輕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同伴、媒體等渠道的有害信息的影響。同伴影響也被普遍認為是導致青少年產生良好或不良行為、態度、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原因。負面的同伴影響容易導致或增加反社會行為、越軌行為和危害自身健康的行為的發生,例如酗酒、吸菸、無保護性行為、違法犯罪等。這些行為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和公眾福祉具有消極影響,因此也得到了社會和學界更多的關注。近年來,隨著研究的開展,人們發現同伴影響的範圍越來越廣,例如自傷行為、抑鬱症狀、青春期女孩之間可能會傳播的對飲食問題和身體形象的擔憂等。
父母應該從孩子小時候起,與之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否則孩子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情感需求、情感認同寄託到其他人身上。如果孩子的正常情感需要無法通過家庭獲得,內心孤獨,一旦遇到可以理解他/她的同齡人,可能就會在交往中失去原則。父母要注重孩子價值觀的培養,讓他們從國小會分辨好壞善惡,提高擇友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避免由於同伴影響變成“壞小孩”。
企業管理
“同伴影響”對管理者而言可以是一個作用顯著而成本很低的勸導資源,如果正確使用這種資源,就能在管理過程中以很小的代價收穫較大的成效。但如果沒有足夠重視這種影響的存在,也很有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失。美國亞利桑那州國家森林公園的矽化木一度失盜率月月攀升,管理人員就在公園的顯眼位置放置了標識牌,上面寫著:每年大約有14噸矽化木被盜,你們的財產每天都在遭受巨大損失。管理人員的本意是希望通過顯示令人生畏的數字來使人們警醒,阻止潛在罪犯,沒想到卻適得其反——有些人潛意識會認為很多人都在盜取矽化木,那么大家最好也應該拿走這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同伴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

生理學角度

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後,青少年的體形、外貌及生理功能都會發生急劇的變化。身體發展的需要拉近了同輩之間的距離,在物以類聚的群聚效應下形成同輩團體,給個體提供相似性的安全感。從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青少年在青春期對愛與歸屬感、尊重等高級需要的追求較為強烈。青少年渴望被愛和愛人,希望隸屬於某個團體從而享有歸屬感,期待被同輩尊重而更有自尊。同伴團體則能滿足青少年上述心理需求,助其培養健康的人格。

發展心理學角度

同伴群體是由一群年齡相近的人所組成的團體,出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同伴群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最為突出。早期的青少年友誼延續了他們童年期的特徵,即主要選擇與之相似的同伴建立友誼,比如選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夥伴等。這種相似性有利於青少年自尊的維持。然而青春期早期的友誼很不穩定,易受不穩定的自我意識和情緒的影響。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發展自我與獨立意識,所以會被動或主動地承受來自同伴的影響和壓力。同伴可促使青少年去主動探索個人興趣和思想意識等。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青少年會獲得一種歸屬感,從而不再像小時候一樣依賴父母,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獨立性。

社會心理學角度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人作為一種社會性的群居動物,在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會自然地形成一個個群體。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們往往會選擇與自己相似的人作為朋友。青少年不僅在性別、種族、社會經濟地位等人口學特徵方面會出現相似性吸引,而且在人格特質和態度等多個領域也會出現相似性吸引。
如果自己和同伴在態度或行為上出現了不一致,他們就會去尋找新的同伴,或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保持自己和同伴的一致性。尤其是當青少年的同伴群體一旦形成,群體的排他性就會自然而然產生,群體成員會共同排斥與群體本身不相容的特性,從而維持群體的特殊性和統一性。
2014年,一項關於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研究發現,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過程並非對立存在,而是共存共生的關係。在友誼形成階段,青少年會根據偏差行為選擇與自己相似的同伴建立友誼;在友誼穩定階段,青少年會受越軌同伴的影響而產生偏差行為。
此外,根據社會心理學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建立自我認同是青少年階段的重要發展任務。青少年在這個時期通過不斷地自我探索、角色認定,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產生自我價值感、做決定的能力及自尊,從而達到自我認同。而此階段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同伴團體,所以同伴團體對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發展有重要影響。

相關研究

同伴影響機制

青春期的轉變具有以下標誌:(1)同伴互動頻率增加;(2)人際關係行為越來越複雜,出現新的社會角色和經歷;(3)發展穩定的自我認同感的動機增加;(4)依靠同伴的反饋以及感知到的自己所處的同伴地位作為自我認同和評價的來源。簡而言之,同齡人的相處情境在青春期尤為突出,在同齡人中獲得成功變得至關重要。
在這一基礎上,有兩個理論有助於解釋同伴影響的機制。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人通過聯結、強化和觀察學習來習得新的行為。例如一名青少年觀察到一名受歡迎的同齡人喝酒,那么他就會被激勵去模仿這一行為,如果通過採取這樣的行為得到了外部的正向強化,就會進一步鞏固這一過程。而在社會心理學領域,關於自我認同的理論表明,青少年將同伴作為自己社會和情感支持的主要來源,同時將同伴的反饋和接納作為自我概念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模仿理想化的他人的行為、遵守在自身認同的群體中感知到的規範,有助於青少年發展出良好的自我認同感。
高社交地位同伴的行為
社會影響理論(Socialimpact theory)指出,影響源對目標受體的影響是影響源的影響力(影響源的社交地位越高,對目標受體的影響力越大)、直接性(影響源與目標受體在時間或空間上的親近性)、及影響源數量的乘積函式。由此,具有更高社交地位的個體所產生的同伴影響通常會更大。
許多與同伴影響特別相關的行為,如攻擊行為和存在健康風險的行為,與高社交地位,尤其是受歡迎程度有關。如果青少年認為某種行為得到具有較高地位的同齡人的認可,那么他們更有可能參與這些行為。如果這些行為被同伴地位較低的同齡人認可,他們則可能會採取相反的態度,不積極參與或者排斥這些行為。
受青少年重視的群體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是青少年行為的有力調節因素。並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額外關注高社交地位的同伴行為,某些青少年可能會特別受到在同伴網路中處於次要地位的同齡人行為的影響。例如,受到過同伴排斥和有過攻擊行為的青少年可能與同樣具有偏差行為的同齡人建立聯繫,他們拒絕整個同伴群體的行為規範,只採用自己熟悉和有利於自身的規範。
社會規範主要建立在青少年對彼此的價值觀和行為的理解上。從干預的角度來看,糾正錯誤的行為規範可能可以改變負面的同伴影響,但這一策略能否成功實施,取決於青少年是否認同該群體內遵守“正確”規範的同齡人。
同伴間的強化行為
“越軌行為訓練”(Deviancytraining)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過程,兩個同齡人在一起談論某一個和反社會行為有關的話題時,可能會通過聊天中的積極互動、互相表示認同等反覆對某一消極觀點進行強化。這種“越軌行為訓練”很可能發生在青春期的友誼中,並產生持續性的影響,導致成年後的犯罪、濫用藥物、暴力等情況的增加。
有助於形成良好自我認同的行為
同伴間的一致性有助於青少年培養積極的自我概念。青少年首先確定自己所欣賞的同齡人群體的規範,並確定哪些行為將被這些同齡人認可。這種評估首先增加了青少年參與這些行為的意願,通過與受歡迎的同伴的價值觀保持一致,青少年自身也會發展出更高水平的自我意識。另一種可能性是青少年通過參與和多數人價值觀相反的行為,認為自己發揚出了自我個性,這也是一種自我認同。

同伴影響過程的影響因素

首先,同伴影響的效果與目標青少年(即受影響的青少年)自身的特徵有關,其中包括人口統計學因素,如年齡、性別,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質特徵等。例如,對同伴影響的抵抗能力可能隨著年齡增大而增強;父母的干預和管教可能會降低女孩受到某些不良同伴影響的可能,但對男孩的影響可能相反;具有社交焦慮的個體順應同伴影響的可能性更高。
其次,影響源(產生影響的個體)的特徵也可能會起到一定影響。影響源包括個體和群體。例如高社交地位的同齡人比低社交地位的同齡人更有可能在越軌行為/健康風險行為和抑鬱症狀等方面發揮同伴影響。在同伴網路中,占據核心地位的群體可能具有更強的影響力。
第三,被影響者與影響者之間的關係類型或特徵。親密的朋友關係可能在某些行為上的同伴影響力更強,如藥物濫用。如果青少年希望與一個陌生的同伴建立聯繫,那么他們也可能在建立和維持關係的過程中更傾向於順應該同伴的行為。
最後,行為類型,例如越軌行為、中立行為或親社會行為,也可能與對同伴影響的易感性有關,這些因素還可能產生互動影響。研究表明,反社會行為和不健康的行為最容易受到同伴影響,例如吸菸、酗酒;正向行為中的同伴影響則相對較弱,比如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內在學習動機易受同學影響,但他們預期的學習成就或對學習重要性的看法不易受同學影響。

行為遺傳學、神經科學關於同伴影響的研究

對同伴影響的研究已經開始納入相關的生物學因素。如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方法已能夠識別與對同伴影響的敏感性有關的神經特徵,從而進一步了解與同伴影響有關的生物學因素。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發現,在抗同伴影響力測試中,得分相對較高的人與得分較低的人相比,表現出了不同的神經活動模式,這表明人們對同伴影響的抵抗能力與大腦的特定特徵有關。綜上,基因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共同干預了同伴影響的過程。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

有效利用積極的同伴影響和避免消極的同伴影響,需要家庭、學校、相關行政部門和服務機構等共同努力,做好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護工作。我國一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對此有諸多相關的規定。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2015修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從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和品德教育等角度進行闡述,《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2019)則從心理健康的實操角度進行闡述。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旨在保障未成年人能夠獲得適當的教育和保護。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第十一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發現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
第二十九條
學校應當關心、愛護未成年學生,不得因家庭、身體、心理、學習能力等情況歧視學生。對家庭困難、身心有障礙的學生,應當提供關愛;對行為異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幫助。
第三十條
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第三十九條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給予必要的親職教育指導。
第四十條
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的未成年人,學校、幼稚園應當及時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第五十八條
學校、幼稚園周邊不得設定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第五十九條
學校、幼稚園周邊不得設定煙、酒、彩票銷售網點。任何人不得在學校、幼稚園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公共場所吸菸、飲酒。
第九十條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問題的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機制。衛生健康部門應當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治療、心理危機干預以及精神障礙早期識別和診斷治療等工作。
第九十九條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培育、引導和規範有關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親職教育指導服務,為未成年人的心理輔導、康復救助、監護及收養評估等提供專業服務。

《教育法》(2015修正)

第四十五條
教育、體育、衛生行政部門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完善體育、衛生保健設施,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十六條
國家機關、軍隊、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為兒童、少年、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第五十三條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社會文化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有益於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會文化教育活動。

《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第三十六條
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於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

第一條
心理健康宣教行動。各類媒體要對兒童青少年及家長、學校教師等加強心理健康宣傳,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全社會進一步樹立“身心同健康”意識,掌握應對心理行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有條件的家長學校或親職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面向家長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開展兒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倡導兒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狀態、科學運動、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減少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誘因。
第二條
心理健康環境營造行動。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會同教育等部門,倡導實施“心理滋養1000天”行動,共同營造心理健康從娃娃抓起的社會環境,重點關注孕產婦、2歲以內嬰幼兒及家長心理健康狀況,開展0~6歲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徵象篩查。學校、村(居)委會、婦聯、關工委、共青團等機構和組織要密切關注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建立完善教師或家長暴力行為、學生欺凌行為、兒童青少年受虐待問題的舉報渠道,發現相關問題或可疑情況時,及時採取措施,向有關部門報告,並注重保護兒童青少年隱私。
第三條
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各級各類學校要實施傾聽一刻鐘、運動一小時“兩個一”行動,即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引導學生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體育運動。教育部門要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調查,督促學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以積極導向將結果反饋學生家長。
第四條
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學校要對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生及家長開展心理輔導。對貧困、留守、流動、單親、殘疾、遭遇校園欺凌、喪親等處境不利學生給予重點關愛,必要時開展心理干預。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子女,開展家庭關愛教育、輔助成長。對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和批評教育。對疑似有心理行為問題或精神障礙的學生,教育部門要指導家長陪同學生到醫療機構尋求專業幫助。對患有精神障礙的學生,教育部門應當協助家庭和相關部門做好心理服務,建立健全病情穩定患者復學機制。普通學校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招收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精神障礙兒童入學。
第五條
心理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各地教育部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納入“國培計畫”和地方各級教師培訓計畫,加強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培訓。學前教育機構、中國小結合家長會等活動,每年對學生家長開展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提高家長預防、識別子女心理行為問題的能力。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大精神科醫師培養培訓力度,探索開展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專科醫師培訓。已建有熱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及12320公共衛生熱線、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等,要對工作人員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培訓,保障提供專業化服務,並向兒童青少年廣泛宣傳熱線號碼,鼓勵其有需要時撥打求助。
第六條
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完善行動。各級各類學校要設立心理服務平台(如心理輔導室等),或通過培訓校醫、引入心理學專業教師、購買專業社工服務等形式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並加大中國小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配置力度。高等學校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4000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並切實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條件的學校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組織作用,積極開展同伴教育,增強同伴支持。

我國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

同伴影響是青少年人際關係中的常見現象。在教育中,有關同伴影響的內容通常涉及學生的安全保障、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我國各部委發布的相關教育類檔案中,《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2007)、《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從身心健康保障的角度強調了安全教育與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修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分別從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與人格培養的角度強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效應對同伴影響也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

《中國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

國小1~3年級
模組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與同學、老師友好相處,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動、遊戲中造成誤傷的意識。
國小4~6年級
模組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
  • 自覺遵守社會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以及公共場所的安全規範。
模組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形成和解同學之間糾紛的意識。
  • 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時及時向教師、家長、警察求助的意識。
國中年級
模組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
  • 增強自律意識,自覺不進入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 不參加影響和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形成社會責任意識。
模組六: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了解校園暴力造成的危害,學習應對的方法。
  • 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 學會在與人交往中有效保護自己的方法,構築起堅固的自我心理防線。
高中年級
模組一: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
  • 自覺遵守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行為規範。
  • 了解考試泄密、違規的相關法律常識。養成維護考試紀律和規範的良好行為習慣。
  • 自覺抵制影響和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活動,提高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
模組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
  • 掌握亞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預防措施,了解應對心理危機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發展。
  • 自覺抵制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具備潔身自好的意識和良好的衛生公德。
  • 學習健康的異性交往方式,學會用恰當的方法保護自己,預防性侵害。當遭到性騷擾時,要用法律保護自己。
模組五: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自覺抵制校園暴力,維護自己和同學的生命安全。
  • 樹立正確的安全道德觀念,在關注自身安全的同時,去關注他人的安全,並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

水平一(國小1~2年級)
心理健康
  • 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與同學友好相處技能。
水平三(國小5~6年級)
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
  •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心理健康
  • 保持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水平四(國中階段)
疾病預防
  • 判斷安全行為與不安全行為,拒絕不安全行為的技巧;學會如何尋求幫助的途徑和方法;與預防愛滋病相關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識。
心理健康
  • 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調控情緒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狀況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異性交往的原則。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正確對待青春期心理變化。
水平五(高中階段)
心理健康
  • 合理宣洩與傾訴的適宜途徑,客觀看待事物;
  • 人際交往中的原則和方法,做到主動、誠懇、公平、謙虛、寬厚地與人交往;
  • 緩解壓力的基本方法;
  • 認識競爭的積極意義;
  • 正確應對失敗和挫折;
  • 考試等特殊時期常見的心理問題與應對。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國小低年級
  • 培養學生禮貌友好的交往品質,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 使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初步學會自我控制;
  • 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樹立紀律意識、時間意識和規則意識。
國小中年級
  • 樹立集體意識,善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國小高年級
  • 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
國中年級
  • 積極與老師及父母進行溝通,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高中年級
  • 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了解正確的愛情方式。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

小學生
自我認識教育
  • 認識自己的基本特徵,逐步發展主體與自主意識;了解關心自己身體的變化,能以自然,良好的心態適應和處理身體發生的變化;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認識到自己和他人優點,不足和獨特性,悅納自己,包容他人;逐步發現,了解和體驗自己情緒、情感的變化,提高初步控制與調節情緒的能力;增強對行為的判斷力,能初步約束自己的言行,有一定的自控力。
人際交往教育
  • 樂於與身邊的同學、老師溝通交往,不膽怯,不封閉,能傾聽別人的談話。能在活動中與人合作,尊重夥伴,初步掌握與人交往的基本規則;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想問題,能對他人同情,諒解。學會自己處理與同學交往中的矛盾與挫折;建立集體意識,有初步的集體歸屬感。
社會適應教育
  • 能發現、了解自己身邊學習、生活環境的主要與明顯變化,關係自然環境的變化;能較快地熟悉周圍的人和事,容易融入新的集體,熟悉新的生活;適應班級與學校環境,與同學、老師建立自然、正常的適應關係;懂得和遵守基本的社會生活規則,親近社會生活;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有向師長求助的意識,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中學生
人際交往教育
  • 培養良好的自我意識,悅納自己;認識到人際關係對人生的重要意義,了解成功的人際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掌握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途徑與方法,排除社交恐懼等心理問題。
社會適應教育
  • 正視現實,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認識挫折的雙重性;增強自制力;樹立樂觀向上,不斷進取的積極人生態度。
健全人格教育
  • 認識自己的氣質類型與性格取向,培養自我發展的意識,增強自我發展的主動性;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客觀地分析,評價社會,正確處理與社會和他人的關係;平衡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大學生
情緒管理教育
  • 認識情緒的功能,了解情緒變化特點,學會體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形成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能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檢測,評估,調整;學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克服自卑,焦慮、抑鬱恐懼等不良情緒;掌握科學地調控情緒能力,合理髮泄消極情緒,避免心理失衡;培養積極的情緒狀態,適應自身、環境及社會的各種變化。
人際交往教育
  • 掌握人際交往的特點,基本規範和技巧;善於在群體中發揮自己的才幹,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他人和社會。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水平一(1~2年級)
模組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 體驗體育活動對情緒的積極影響。體驗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變化。如體驗體育活動前後情緒變化的感受等。
  • 在體育活動中適應新的合作環境。在新的合作環境中愉快地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育遊戲,與同學友好相處。如在重新分組後很快地和新夥伴一起愉快地活動等。
  • 在體育活動中愛護和幫助同學。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同學的關心與愛護,樂於幫助同學。如當同學在體育與健康學習中遇到困難或需要保護時能夠主動提供幫助等。
水平二(3~4年級)
模組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 在體育活動中樂於交流與合作。在體育活動中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如樂於與同伴共同參加並完成體育活動等。
水平三(5~6年級)
模組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 在體育活動中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在體育活動中遇到挫折時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出自制能力。如比賽失利時不消極、不氣餒、不諷刺對方,採用自我激勵等方法控制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
  • 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意識和行為。對體育道德具有一定的認識並能努力實踐。如表現出勝不驕、敗不餒,尊重同伴,尊重對手,尊重裁判等道德行為。在體育活動中尊重相對較弱者。正確對待體育活動中的相對較弱者。如在體育活動中不歧視並能幫助比自己運動技能水平差的同學和其他弱勢群體(如肥胖生和學困生等)。
水平四(7~9年級)
模組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
  • 具有堅決果斷的決策能力。積極應對各種困難,並果斷作出決策。如在籃球比賽中,根據場上的形勢變化果斷作出決策行為等。
  • 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行為並遷移到日常生活中。在體育活動、比賽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良好的道德行為。如表現出公平、誠實、友愛、禮貌、尊重等行為。

相關國際檔案

1989年聯合國發布的《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保護了兒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尊重和保障了兒童發展的權利和自由,具體內容如下:

《兒童權利公約》(1989)

第十九條
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的立法、行政、社會和教育措施,保護兒童在受父母、法定監護人或其他任何負責照管兒童的人的照料時,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殘、傷害或凌辱,忽視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剝削,包括性侵犯。
第二十七條
締約國確認每個兒童均有權享有足以促進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會發展的生活水平。
第二十九條
締約國一致認為教育兒童的目的應是:最充分地發展兒童的個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養對人權和基本自由以及《聯合國憲章》所載各項原則的尊重;培養對兒童的父母、兒童自身的文化認同、語言和價值觀、兒童所居住國家的民族價值觀、其原籍國以及不同於其本國的文明的尊重;培養兒童本著各國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體以及原為土著居民的人之間諒解、和平、寬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會裡過有責任感的生活。
第三十二條
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受到保護,以免受經濟剝削和從事任何可能妨礙或影響兒童教育或有害兒童健康或身體、心理、精神、道德或社會發展的工作。
第三十三條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社會和教育措施,保護兒童不致非法使用有關國際條約中界定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並防止利用兒童從事非法生產和販運此類藥物。

全面性教育中的教學內容

學習目標

正確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係,與同伴形成良好的互動,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尤為重要。有效應對同伴影響,保障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與“同伴影響”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5“健康與福祉技能”下的第1個主題“社會規範和同伴對性行為的影響”,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四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核心概念5:健康與福祉技能
主題1:社會規範和同伴對性行為的影響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同伴影響以各種形式存在,並產生或好或壞的結果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同伴壓力(知識);
  • 舉例描述好的或壞的同伴影響(知識);
  • 認識到同伴影響可能會帶來好或者壞的結果(態度);
  • 展示應對同伴壓力的方法(技能);
  • 示範可以產生積極同伴影響的行為(技能)。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同伴可以影響與青春期和性行為有關的決策和行為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同伴如何對與青春期和性有關的決策和行為產生積極和消極影響(知識);
  • 認識到同伴能夠影響與青春發育期和性有關的決策和行為(態度);
  • 質疑來自同伴的影響(技能)。
要點:在青春期和性方面,有應對消極同伴壓力的措施,也有接受和促進積極同伴影響的方法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在青春期和性方面,應對消極同伴壓力和促進積極同伴影響的方法(知識);
  • 認識到有能力應對與青春期和性有關的消極同伴壓力(態度);
  • 展現對不想做的事說“不”的能力(技能);
  • 展示如何接受和促進積極的同伴影響(技能)。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社會和性別規範以及同伴會影響性決策和性行為
學習者將能夠:
  • 定義社會性別和社會規範(知識);
  • 描述社會性別和社會規範以及同伴如何影響決策和性行為(知識);
  • 認識到性決策和性行為受到社會性別和社會規範以及同伴的影響(態度);
  • 展現集體主張彼此包容、支持和尊重的方法(技能)。
要點:同伴能夠影響性決策和性行為
學習者將能夠:
  • 比較和對比同伴對性決策和性行為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知識)。
要點:有一些策略能夠應對同伴對性決策和性行為的負面影響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當同伴影響對性決策和性行為產生消極作用時,保持堅定和自信意味著什麼(知識)。
  • 努力挑戰同伴對性決策和性行為的消極影響(態度);
  • 展現在遇到欺凌或被迫做出不情願的性決策時,能夠果斷自信,大膽發聲(技能)。
學習目標(15~18歲以上)
要點:對性行為做出理性決策是可能的
學習者將能夠:
  • 比較受到和未受到社會和性別規範或消極同伴壓力影響的年輕人所做出的性行為決策有何不同(知識);
  • 評估是哪些因素使人更容易或更難做出理性的行為(知識);
  • 渴望在性行為方面做出理性決策(態度);
  • 展現在性決策中如何應對消極的社會和性別規範以及同伴影響(技能)。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進行與同伴關係相關的教育

幼稚園性教育中有關內容
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於同伴關係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處理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並理解自己的權利上。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彩虹心情》《歡樂的六一》兩冊中都涉及同伴關係相關的教育內容。
《彩虹心情》一冊主要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情感和情緒,使他們在同伴關係中能夠感知並應對緊張、失望、嫉妒這幾種情緒帶給自己的感覺。同時幼兒也將學會理解和接納他人對於自己的愛的表達,並對同伴傳達給自己的關愛表示感謝。
同伴影響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歡樂的六一》一冊主要幫助幼兒理解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喜好的權利,能夠表達接受、拒絕、需求和渴望。同時幼兒還會發展交流的技能,並懂得在交流中尊重他人的權利。
同伴影響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國小性教育中有關教學內容
國小的性教育不單純局限於同伴關係帶來的情感和情緒,而是逐漸開始從兒童生活的學校(但不限於學校)角度輻射出如何與同伴相處,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以消除人際關係中的不平等、歧視和欺凌,以及如何面對同伴影響並作出負責任的決定。以劉文利主編的讀本為例,幾乎每個年級的“家庭與朋友”和“生活與技能”單元中都有相關的內容。
一年級“家庭與朋友”單元“珍視朋友”主題中,通過“我們需要朋友”“我們多交朋友”“我們和朋友友好相處”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有朋友會很快樂;能夠理解朋友多真幸福;能夠做到朋友間相互欣賞、尊重、分享、關心、幫助和諒解。
二年級“友誼是常青藤”主題中,通過“朋友需要信任”“朋友需要真誠”“朋友需要溫暖”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信任讓友誼更牢固;能夠理解真誠讓友誼更純潔;能夠懂得溫暖讓友誼更美好。
四年級“認識人際關係”主題中,通過“健康的人際關係”“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健康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我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個性品質;能夠理解緊張、對立、貶低、衝突、欺凌、暴力都是不健康人際關係的表現;能夠懂得健康的人際關係是我們快樂成長的沃土。其中還著重強調如果遇到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同學不應參與其中,也不能做旁觀者,要極力阻止,並告知老師或學校。如果被傷害,一定要堅決表達不滿並積極尋求必要的幫助。
五年級“建立並增進健康的友誼”主題中,通過“友誼滿足人的情感需要”“發現共同點建立友誼”“殘障不是建立友誼的障礙”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朋友在人的生命中非常重要;能夠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點越多,越容易成為朋友;能夠懂得年齡、性別、地域、文化、是否殘障,都不能成為建立友誼的障礙。
在“生活與技能”單元中,“規範和同伴對性行為的影響”這一主題下第一階段的學習目標是“能夠給‘同伴壓力’下定義”,下面的兩個要點是“同伴影響以多種不同形式存在”“同伴會對一個人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第二階段的學習目標是“能夠描述一些社會規範以及它們對行為的影響”,下面的兩個要點是“社會規範會影響價值觀和行為,其中包括性價值觀和性行為”“堅定而自信的行為和其他手段可以抵禦負面的社會規範和同伴壓力的影響”等。
二年級“正確對待同伴影響”主題中,通過“我們是同伴”“面對同伴的積極影響”“面對同伴的消極影響”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什麼是同伴;懂得同伴之間可以相互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可以產生消極的影響;掌握處理同伴間消極影響的辦法,如堅持己見、抵制誘惑、避開危險等。
三年級“認識自我與他人”主題中,通過“每個人都有優點”“每個人都有不足”“培養良好性格”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更加自信;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快進步;培養誠實、尊重、負責、友善等良好的品格。
六年級“了解社會規範”主題中,通過“社會規範特點”“社會規範類型”“社會規範作用”“抵禦負面社會規範”四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社會規範是衡量個人社會行為的標準、具有明顯的制約性、隨歷史發展而變化;懂得社會規範有不同類型,包括生活規範、學習規範、道德規範、法律規範等;理解社會規範會影響個體的價值觀、行為、性價值觀和性行為;分辨負面的社會規範。
兒童在國小階段自主獨立的意識發展不完善,因此受到周圍的人的影響很大,有時懷疑自己多於懷疑他人,需要培養他們發現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堅定自信的品質。“生活與技能單元”鼓勵兒童堅定自己合理的性價值觀和行為,同時清楚社會文化對於價值觀的影響,致力於讓他們定位自我,了解社會,採取理性的性決策和性行為。“家庭與朋友單元”則為學生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奠定早期的認知基礎,訓練相關技能,樹立平等、尊重、包容、多元的價值觀,並為學生未來的幸福人生奠基。國小階段是確立人生價值觀並建立同伴關係的重要階段,而全面性教育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國中性教育中有關教學內容
國中階段的性教育則是在國小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同伴會影響性決策和性行為”的要點。在了解同伴影響的基礎上,國中生要能夠有策略應對同伴對性決策和性行為的負面影響,並在遇到欺凌或被迫做出不情願的性決策時能夠堅定自信。同時,在國中階段同伴影響也經常會和“正確的身體意象”、“媒介中的虛假形象”等話題共同被提及。

全面性教育中與同伴影響相關的常見疑問

常見疑問1:父母應鼓勵孩子交什麼類型的朋友?
(一)孩子需要有共同點的朋友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包括性格、行為和興趣等方面。雖然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但是卻總有在某些特點上相同或相似的孩子。他們大都年齡相仿,可能是鄰居家的小朋友,也可能是學校的同學。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主動與周圍的同伴交往,積極發掘與同伴之間的共同點,比如,找到那些性格相似或興趣愛好相近的小夥伴成為好朋友,一起學習和玩耍,共同成長。
在和這樣的朋友相處過程中,孩子能夠找到自己與朋友之間的契合點,因而不會感到孤獨。這是父母之外的重要支持,也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之一。試想如果孩子的周圍總是跟他想法、性格差異很大的朋友,孩子難免會覺得沒有歸屬感,甚至變得沉默,語言和行為發展上也受到制約。如果因為孩子較為靦腆,接觸的小夥伴比較少。父母應該更多地領著孩子走出家門,到人群中去,在交流時賦予孩子話語權,並鼓勵他們和小朋友們相處。當然,共同點除了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也可以是地域上的,比如生活在一個社區環境下,都可以成為朋友。
此外,父母需要做好教育引導,讓孩子在有共同優點的朋友身上看見自己的長處,在有共同不足的朋友身上明白自己的不足。比如,父母可以多誇獎孩子和朋友的共同長處,讓孩子明白朋友身上的閃光點,也學會在欣賞別人的過程中肯定自己。又如孩子指出朋友的不足,卻沒有察覺自己也存在相同的不足。這時父母切勿跟著孩子一味指責他(她)朋友的錯誤,也不要過分指責孩子對於朋友的批評。而應該耐心地和孩子交流,讓他明白自己也可能犯相同的錯誤。如果這些錯誤是可以避免卻沒有避免的,就應該想辦法去改變。幫朋友出出好主意,也為自己想想好點子。總之,孩子需要有共同點的朋友。一方面他們可以獲得寶貴的心靈支持,一方面他們在與這些朋友的相處中易於實現對自己的認知和提升——當然,這些都離不開父母的適時引導和教育。
(二)孩子需要互補的朋友
孩子需要互補的朋友,因為孩子需要在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有所習得。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習得”最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孩子一定需要去照搬別人的行為方式、需要被同化成具備某種特定優點的人,也不意味著孩子一定要刻意避免某一類錯誤、避免成為某一類人——這些既不是父母的權利,也不是孩子的義務,畢竟每個孩子都太獨特了,而且孩子有做出自己選擇的權利;而是要幫助孩子打開了解世界的視窗,讓他們了解多元的人、和他們身上多元的特點。孩子在與互補朋友的相處過程中,可以了解性格的多樣、行為方式的多樣、優缺點的多樣(甚至可以相互轉換),從而視野變得開闊、心靈變得豐富而包容。
首先,父母要培養孩子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相關、相近事物表現出更大興趣的本能,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激起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他們就更願意去結交有互補特點的朋友;其次,父母要言傳身教,讓孩子在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尊重和接納,在不違背原則的基礎上做到體諒別人和悅納自己;最後,父母可以多和孩子交流這些朋友的趣事,讓孩子體味到這種相識、相處帶來的快樂和用以分享的美好體驗。
(三)鼓勵孩子走近殘障朋友
很多父母能夠意識到鼓勵孩子結交學習優秀、活潑開朗的朋友,卻往往忽視了讓孩子走近殘障朋友。事實上,同情心和同理心是一個人社會情感發展的重要部分。孩子需要學會平等的關懷和付出,當孩子用友誼的小太陽照亮殘障朋友,他們也照亮了自己的善良,為友誼世界打開了一扇通往心靈深處的大門。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走近殘障朋友,並告訴孩子:“他們(殘障朋友)只是在發展的某些方面有障礙,這並不影響你和們成為朋友。他們有各自的長處和能力,也需要有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此外,他們和所有同齡小夥伴一樣需要朋友,一樣成長,一樣有優點和不足,一樣有快樂和不快樂的時刻,一樣可以成為你的朋友。”如果一個孩子在幼年成長期,身邊有殘障小朋友,他們有交往、了解、相識、相知的機會,那是這個孩子的福氣。我們真誠地希望父母能讓自己的孩子交到殘障朋友,培養平等、關愛、包容和友善的良好品德。
朋友是重要的選擇,父母引導孩子交友的過程,也是引導孩子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因此,父母自己要做到敞開心扉,給孩子更為寬泛的朋友的定義範疇,傳遞給孩子平等、民主、尊重等價值理念,比如告訴孩子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孩子都有互相學習的地方,都可以成為朋友。
常見疑問2:父母應該干預孩子的同伴關係嗎?
當孩子遇到與朋友相處的煩惱和問題時,父母要及時察覺,幫助孩子作分析,但切忌過多的干預,要指導孩子自己解決。有時候當父母拿不定主意時,可以主動與孩子朋友的父母建立聯繫,了解孩子與朋友相處的實情,這樣協商之後具體問題更容易得到解決。孩子間、父母間的同步交往不僅能夠增加父母對孩子生活的捲入度,更能穩固孩子的友情,促進孩子合理交往模式的形成。我們的孩子需要朋友,需要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增長能力。父母在指導孩子交友時,既要做方向性的引導,又要適度,不做過分的干預,讓孩子在自主、美好的友誼中茁壯成長。

典型案例

中學生身材焦慮:國中生為減肥一天催吐5次

據《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12月30日報導,14歲初二女生小玥進入國中後,因身材問題遭到同學嘲笑而進行節食減肥並陷入催吐,被確診為進食障礙,現休學在家。小玥因過度節食導致暴食行為,曾最多一天催吐5次,導致其食道受損、脫髮、月經失調。她說:“我擔心自己的進食狀況會被當作異類,如果看到別人吃得比我少,我會很焦慮。”在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以及積極地接受治療後,小玥已經逐漸從暴食催吐的怪圈中走出來。
小玥表示,學校里的風氣就是“以瘦為美”。那些原本就比她瘦的女生,也沒有停止過減肥的念頭。她們不吃晚飯,或者一天只吃一頓,每次吃完飯都要上秤稱體重。下課的課間,女孩們還會模仿社交網路上流行的“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等展現身材的視頻,並一起效仿網路上沒有科學依據的快速減肥法。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表示,進食障礙群體多為青少年及年輕女性,12~35歲居多,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對於還處於觀念塑造期的中小學生,他們只能通過網路和同伴的影響一步步地改變自己,來迎合大眾審美。陳珏認為,在國小、中學以及大學的心理衛生健康課程中,應該加入對於美、減肥、飲食等問題的討論,“應該從學校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每個人應該有不同的美,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瘦就是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