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諮詢

夥伴諮詢是利用學生之間互動所產生的正面影響,通過培訓樂於助人且善於啟發、誘導、解決問題的學生擔任夥伴諮詢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諮詢的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夥伴諮詢
  • 外文名:Partner consultation
一、理論依據,二、實踐操作程式,三、優勢,

一、理論依據

根據皮亞傑的觀點,兒童之間的相互合作跟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合作同樣重要。如果兒童不能了解彼此相對的立場和觀點,那么他們將長久地停留在本質上是自我中心的立場,在同一認知水平上的其他兒童,似乎比成人更能促進兒童從自我中心解脫。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也提示我們,進入青春期以後,個體對父母、老師的信任度逐步下降,而對同伴的信任度上升 ,同齡群體的作用逐漸加強。有研究對高中剛入學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79.8%的學生遇到問題首先會尋找同伴商量。這是因為學生往往認為教師、家長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居高臨下,學生的心靈很難敞開,也就很難溝通、理解,自然效果就不太好。而夥伴則不同,我們的關係是平等的,溝通起來極為容易,加上他們常會站在現實基礎上理解我們並為我們出謀劃策,能夠和他們敞開心懷交談、討論,從而得到啟示。

二、實踐操作程式

1、進行宣講,說明工作內容及意義後,由學生自願報名擔任夥伴諮詢員。
2、對夥伴諮詢員進行培訓:了解夥伴諮詢的定義、意義、注意事項及引導技巧等。
3、根據報名同學的經歷以及個人喜好、自願選擇諮詢內容,然後進行分組培訓。
4、在夥伴諮詢前,由諮詢師介紹諮詢員及夥伴諮詢的優勢,努力為其樹立形象,增加新生對夥伴諮詢的信任度。
5、夥伴諮詢員要隨時與心理老師進行溝通商討解決難題。

三、優勢

1、夥伴諮詢易於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諮詢者在年齡相仿並有一定共同語言的夥伴諮詢員前比較樂於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
2、易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同學間的相互發問、討論,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說,夥伴諮詢良好效果取得就是利用青少年認同同輩的心理,發揮同伴資源的正向影響力的結果。
3、對於諮詢員和被輔導者來說都非常有收穫。被輔導者可以從同伴中汲取積極的情緒,建立同伴榜樣;而對於小諮詢員來說,可以看到自身的價值而且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善於解剖自己,從而提升自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