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

《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是為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服務水平,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特制定的方案。

《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2023年3月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吉政辦發〔2023〕11號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文字號:吉政辦發〔2023〕11號
  • 成文日期:2023年3月24日
發文通知,方案全文,

發文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吉政辦發〔2023〕11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駐吉中直有關部門、單位:
《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方案全文

吉林省鄉村暢通工程實施方案
鄉村要振興,交通需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我省農村公路建設起步較早、建設標準不高、後期管養投入不足,路網等級、通達深度、路況水平與鄉村振興發展需要還存在一定差距。為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服務水平,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聚焦服務“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等重大工程,加強“暢返不暢”公路整治,強化連通聯網公路建設,完善客貨運輸網路,提升現代治理能力,深度推動融合發展,加快構建高質量農村交通運輸體系,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省地協同。建立“省級統籌、市縣落實、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省級強化政策引導,市級做好組織推動,縣級全面履行主體責任,統籌各有關部門加強協同聯動,共同推進任務落實。
——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考慮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鄉村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因素,堅持規劃先行,科學精準施策,合理確定建設養護標準,宜寬則寬、宜窄則窄,不搞齊步走、不作“一刀切”。
資源整合共享,統籌建管養運協調發展,不斷增強融合發展的疊加效應、聚合效應。
——堅持綠色安全。把生態環保理念貫穿建設、養護、管理、運營全過程,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實現路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堅持改革創新。破除制約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完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數字資源賦能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村交通領域的套用。
(三)工作目標。利用三年時間,通過實施鄉村暢通工程,實現“三網優、一提升”,即建成更加安全暢通的農村公路網、便捷舒適的農村客運網、集約高效的農村物流網,農村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到2025年,整治“暢返不暢”公路17047公里,新改建公路8943公里,改造危橋561座,實施安防工程5800公里,99%的鄉鎮通三級以上公路,97.1%的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優良中等路率達到90%以上,消滅既有危橋,完成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330條,建設農村物流服務網點5500個。
2023年,實施“暢返不暢”公路整治5957公里,新改建公路3000公里,完成危橋改造150座,實施安防工程1800公里,完成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100條,建設農村物流服務網點1500個。
2024年,實施“暢返不暢”公路整治6082公里,新改建公路3566公里,完成危橋改造211座,實施安防工程1942公里,完成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110條,建設農村物流服務網點1800個。
2025年,實施“暢返不暢”公路整治5008公里,新改建公路2377公里,完成危橋改造200座,實施安防工程2058公里,完成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120條,建設農村物流服務網點2200個。
二、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強化建設,著力推動農村公路拓網升級提質。
1.建設通鄉鎮公路140公里,全省具備條件的鄉鎮全部通三級以上公路。(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設通自然村公路1466公里,中西部地區50戶以上、東部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建設鄉村聯網路6164公里,加強鄉鎮與村、村與村間的互聯互通,完善農村公路網,保障糧食運輸能力。(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建設旅遊路、產業路、資源路1173公里,全省A級以上旅遊景區、產業園區和主要農牧產區全部通硬化路。(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圍繞收割機等大型農機裝備連片作業需求,對腳踏車道路段按需求合理設定錯車道,對重載交通路段,路面結構採用加強型標準。急彎路段要做路側加寬處理,平交道口要設定加鋪轉角。推行利用公路和城市建築垃圾,無害化處理後填築路基。(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加強質量管理,嚴格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六方質量責任終身制,建立以農村公路質量為核心的信用評價機制,構建農村公路質量監管長效機制。(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進一步強化養護,著力改善提升農村公路路況水平。
7.整治“暢返不暢”公路17047公里,徹底消除現有存量次差路。各地年均養護工程實施里程比例不低於5%,有效遏制“暢返不暢”增量問題發生。(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精準實施群專結合的農村公路日常養護,鼓勵沿線民眾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乾等方式積極參與公路保養,強化路面小修保養,避免“小病害”變成“大病害”。加強惡劣天氣巡路工作,及時開展公路鏟冰除雪防滑作業。(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加強路域環境整治,常年保持路面整潔,因地制宜開展公路綠化美化,做到路與自然環境、風土人文和諧交融。統籌考慮“四溝”“四渠”整治和鄉村公路排水設施建設,有序實施農村公路平交道口改造。(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縣級政府要足額保障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分別按照縣、鄉、村級公路每年不低於10000元/公里、5000元/公里、3000元/公里標準安排小修保養資金;市級要加強指導監督,完善支持政策和養護資金獎補機制;省級按縣級實際投入的30%落實日常養護獎補資金。(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鼓勵開展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將幹線公路養護與農村公路養護捆綁招標,積極推行農村公路建養一體化。(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推動農村公路“人工+自動化”檢測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檢測效率、精準度和自動化檢測比例,基本實現農村公路路面自動化檢測全覆蓋。(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進一步強化管理,著力提升農村公路現代治理能力。
13.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路長制”組織體系,細化各級路長職責和責任清單,制定“路長制”具體工作制度,完善“路長制”考核獎懲措施,確保“路長制”相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原則,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明確鄉級政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權利和責任清單,完善建制村交通運輸管理議事機制。(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推進執法許可權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依法釐清基層行政執法權責邊界,認真履行賦予鄉鎮政府的部分行政處罰職責,加強行政執法能力建設,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加強路警聯合執法,嚴厲查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及各類破壞、損壞農村公路設施的行為。(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6.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擴大實施範圍和受益群體,優先吸納低收入民眾參與日常養護,帶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建設農村公路信息管理和農村客運信息服務平台,實現農村公路道路巡查、日常養護、路況評定、統計分析和績效考核數位化管理,客運服務站點班次“一鍵可查”,車輛位置“一鍵可知”,預約服務“一鍵可約”。(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以鄉村暢通工程為引領,深入開展美麗農村路創建活動。持續開展“四好農村路”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四好農村路”建設品牌。(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郵政管理局、省鄉村振興局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建立完善鄉村暢通工程標準規範體系,修訂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技術指南,編制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標準示例、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操作手冊,分區分類有序指導各地開展鄉村暢通工程。(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進一步強化運營,著力提升農村運輸服務品質。
20.以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實施縣鄉(鎮)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推動城市公交向周邊延伸,採取區域經營、預約回響等多種方式,鞏固建制村100%通客車成果,保障農民民眾基本出行需求。推動運輸服務品牌向農村客運拓展,實施品牌化經營、標準化服務。(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1.積極推動交通、農業、商務、郵政、供銷等農村物流資源高效整合,實現多站合一、資源共享,培育名稱、標識、外觀、功能、服務“五統一”的鄉鎮運輸服務站品牌,到2025年實現縣鄉村物流服務網點全覆蓋,構建布局完善的農村物流體系。(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2.聚焦農忙時節、返鄉返崗等重點時段,開通“春耕秋收班車”“果農班車”“集市班車”“農民工返鄉直通車”,滿足農民民眾出行新需求、新期待。(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進一步強化安全,著力夯實農村交通安全基礎。
23.深入開展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以高風險鄉村道路段為重點,全面完善安全防護設施,抓緊改造既有危橋,進一步完成鄉村道安全隱患治理。以公路穿村過鎮區域事故多發的平面交叉為重點,通過持續開展通視條件改善、減速標誌設定、渠化交通設計等綜合整治措施,提昇平交路口本質安全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紮實開展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深入實施農村公路“千燈萬帶”工程,在交通違法行為多發村屯道口等重點部位增設信號燈、電子抓拍設備及減速帶。加強穿村過鎮農村公路靜態交通管理,推動同級政府部門硬化路外街面,合理施劃停車泊位;推動馬路市場遷址改造,嚴禁占道經營;實施亮化工程,提升公路夜間交通安全水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落實農村客運班線聯合審核機制,壓實農村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摸排安全風險隱患,強化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加大對農村麵包車、客運班車、三輪車、拖拉機等重點車輛的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維護農村運輸市場安全穩定。(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6.對農民民眾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安全出行意識。(省公安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進一步強化融合,著力構建互促互補發展格局。
27.深入推進“農村公路+生態”融合發展,全面落實綠色公路建設要求,新改建公路要儘量減少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減少對自然環境影響,整合舊路資源,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運輸車輛。(省交通運輸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8.深入推進“農村公路+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園區、糧食倉儲基地、果蔬基地、畜牧養殖基地和冷鏈基地對外聯通的公路建設與運輸服務水平,助力以千億斤糧食、千萬頭肉牛、千萬噸林特產品為重點的農村產業發展。(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9.深入推進“農村公路+旅遊”融合發展,穩步改善旅遊景區道路通行條件,升級完善旅遊公路標誌標識標線,合理設定港灣式停車區、觀景台、休閒驛站等服務設施,實現以路引景、以路為景、以景串線,建設一批特色鄉村旅遊風景線。推動客運班線向景區延伸,積極開通冰雪游、草原濕地生態游等旅遊專線,拓展“車票+門票”服務模式。(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0.拓展完善公路服務設施,嚴格落實農村公路服務設施建設規範,新建項目要同步規劃建設安防、排水、照明、標誌標牌、候車站點等基本服務設施,具備條件的還要增設停車、充電、休息等個性化服務設施,老舊路項目要根據實際需求,區分輕重緩急,逐步進行完善。(省交通運輸廳及各市、縣級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鄉村暢通工程全面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地政府要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全面做好鄉村暢通工程組織實施工作。實施過程中,要進一步最佳化細化建設、養護工程項目,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增加。
(二)加強資金保障。省級落實車購稅資金、成品油轉移支付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輸,支持各市、縣級政府將暢通工程項目納入一般債券予以優先保障。各地要將鄉村暢通工程作為支出的重點領域,多渠道籌集資金,保障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基本投入,涉農資金要適當向鄉村暢通工程傾斜。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支持,鼓勵社會力量採取捐助、捐款等方式,積極參與農村公路建設養護。
(三)加強要素保障。加強農村公路用地政策與國土空間規劃、鄉村建設規劃的銜接,節約集約用好原有老路用地,積極探索針對鄉村建設的混合用地模式。最佳化農村公路用地審批流程和用地手續,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計畫,保障農村公路發展需要。簡化鄉村公路前期工作程式,可用建設方案替代可研報告。兼顧環境保護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必要的碎石、砂礫等地產材料供應,穩控建設成本。
(四)加強督導考核。健全完善省對市、市對縣、縣對鄉鎮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三級監督考核機制,考核結果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目標體系。建立任務清單和考評台賬,落實分片督導工作機制,對各地推進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定期通報,並與農村公路獎補資金掛鈎。對違規操作、虛報瞞報、截留挪用資金的行為,堅決責令糾正,並依法依規查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