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吉林省為個案,對組成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政策法規體系、組織體系、人才隊伍體系、監督體系和技術體系進行系統研究,找到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發展的規律,提出促進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 第二章 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及其成效 |
---|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依據 | 第一節 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發展歷程回顧 第二節 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現存的主要問題 | 第四章 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
---|
第一節 法規政策供給不足 第二節 組織發展結構失衡 第三節 人員素質亟待提升 第四節 監督呈現碎片化 第五節 技術創新與服務需求相脫節 | 第一節 陳舊思想觀念制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建設 第二節 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增速放緩增加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難度 第三節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限制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建設 |
第五章 完善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 |
---|
第一節 加快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法規與政策建設 第二節 有效發揮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中多元主體的作用 第三節 加強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人才隊伍建設 第四節 強化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監督 第五節 整合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技術與信息資源 |
創作背景
中國是人力資源大國,但人力資源的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快速發展。而人力資源服務正是以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與開發為目標的服務。加快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市場的促進作用以及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為各類人員發揮聰明才智、建功立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這既是實踐部門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更是學術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基於此,《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調研,該書作者發現,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得到強化、組織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人才隊伍建設初見規模、監管體系建設愈加完善、技術體系建設更新升級。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政策法規供給不足亟待強化、公共與私營機構的發展失衡、城鄉發展失衡、人力資源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失衡、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監督呈現碎片化、技術創新與服務需求相脫節,等等。究其根源,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導致觀念落後,政府尚未擺脫計畫經濟思維的束縛,強調“管理”多了一些,強調“治理”和服務少了一些;民眾囿於“熟人社會”的行動邏輯,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調整等。
在調研的基礎上,作者運用實證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提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推進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一要健全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政策法規,尤其是要制定體現地域特點的政策措施;二要促進多元主體共同發展,突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鼓勵非營利組織參與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三要積極培育、吸納專業人才;四要搭建全方位監督體系,加大政府監督強度、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擴大社會監督範圍;五要進行技術創新,更新理念,學習運用新技術、整合資源打破“信息孤島”、提升創新能力。
該書強調,人力資源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人力資源服務體系作為人力資源開發與使用的載體和平台,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引導作用。雖然在中國地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客觀條件下,各地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各有長短,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的建設很難套用一個或幾個簡單模式,但是吉林省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表明,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些規律對其他省份的人力資源建設是有借鑑意義的。立足吉林,放眼中國,進一步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必須要遵循如下規律:先進的理論和觀念是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在動力、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根本指針、經濟結構的調整是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基礎。唯有把握規律,將巨觀總體性視角與微觀可操作標準有機結合,才能真正促進中國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楊妮娜(1980—),女,吉林長春人,管理學博士,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政府管理創新、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