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儒林列傳

西漢司馬遷撰寫的儒生傳記。也是一部簡明的儒學發展史。載於《史記》卷六十一。

篇中勾勒了自先秦孔子至漢武帝時期的儒學傳授系統,以及儒家五經即《周易》、《書》、《詩》、《禮》、《春秋》的傳授系統,描述了漢興至武帝時期儒道互黜的史實,記載了儒學代表人物的事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記·儒林列傳
  • 作者司馬遷
  • 出處:《史記》
儒學傳授系統,五經傳授系統,儒道互黜,儒生傳記,歷史地位,

儒學傳授系統

孔子鑒於王道廢、邪道興而“論次《詩》、《書》,修起禮樂”,並“因史記作《春秋》,以當王法”。孔子卒後,弟子“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有的“為王者師”。儒學其後衰落,秦始皇時期儒術被黜,然齊、魯之間仍有學者信奉。齊國威、宣之際,孟子、荀子繼承發展孔子學說,“以學顯於當世”。秦始皇焚書坑儒,六藝缺失。秦末陳勝起義,魯國儒生“以秦焚其業”,“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孔子八世孫“孔甲為陳涉博士”。漢興,“諸儒始得修其經藝,講習大射鄉飲之禮”。大儒叔孫通制定禮儀,儒生潛心於學。漢文帝稍用文學之士,但其“本好刑名之言”。漢景帝不任用儒生,景帝母親竇太后好黃老,不悅儒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武帝即位,儒生趙綰、王臧得志,講論五經的學者遍布齊、魯、燕、趙。竇太后去世後,丞相田蚧黜道弘儒,“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天下之學士靡然向風矣”。公孫弘為學官,奏請以文學禮義為官,得到武帝批准,“自此則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矣”。

五經傳授系統

篇中概述了武帝時期儒家經典五經(見六經)的傳授系統。言《詩》,在魯為申培公,先後受業者百餘人,著名的有趙綰、王臧等;在齊為轅固生,“諸齊人以《詩》顯貴,皆固之弟子也”;在燕為韓生,“燕趙間言《詩》者由韓生”。言《書》者,為濟南伏生,曾授業朝錯。伏生以《書》教於齊魯之間,“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禮》則諸學者多言之,“而魯高堂生最本”。言《易》,則由孔子而魯商瞿而齊田何。漢興,田何弟子傳於楊何,主父偃等“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言《春秋》者,有胡毋生、董仲舒、公孫弘等,而以董仲舒為最:“漢興至於五世之間,唯董仲舒名為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

儒道互黜

篇中記敘了漢興以後至武帝時期,為了爭奪意識形態主導地位,儒道之間的相互爭鬥,突出了儒學的價值和地位。惠帝、呂后時,“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儒生未被重用。文、景時期,文帝重刑名,竇太后“好黃老之術”。黃老道家思想地位甚高。武帝即位,始重儒學,“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儒學得到闡揚。但喜好黃老道家之術的竇太后堅持己見,藉故害死了名儒趙綰、王臧。竇太后去世後,朝廷“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布衣公孫弘以儒家經典《春秋》而晉身三公之位,影響了整個士林風氣。公孫弘採取一系列措施,宣揚儒學價值,延用儒生為官,鞏固了儒學的地位。

儒生傳記

篇中為轅固生、伏生、申培公、趙綰、王臧、公孫弘、董仲舒等人立傳,而以董仲舒的傳最為詳盡,且評價最高。

歷史地位

《史記·儒林列傳》既是司馬遷儒學思想的反映,也是司馬遷對儒道諸家思想的文化價值的評判體現,更是儒學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