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自唐堯、下至秦穆公的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儒家經典,六經之一。又稱《尚書》、《書經》。現存的《書》,大部分是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之語。號令一般稱為“誓”或“誥”。其區別是:平時的一般號令稱“誥”,戰時有關軍事的號令稱“誓”。君告臣的話多稱為“命”,臣告君的話似無定名,偶而有稱為“謨”的。《尚書》 宋刻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書
  • 定義: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
  • 別稱:《尚書》、《書經》
形成,主要內容,流衍,地位,

形成

《書》的本義是記錄的意思,大概是當時的—些歷史檔案(見圖)。《尚書緯》稱《書》“凡三千二百四十篇”,孔子刪定為102篇。這些話雖不可信,但說明古代此類文字甚多,主要是記言,也有小部分記事。記言或為當時史官所記,或為後人追記。記事部分一般認為是戰國末的作品。這些歷史檔案在孔子、墨子之前大概已經成書。《墨子》中引到《書》的篇數達25篇。孔子以《書》教弟子,相傳他曾刪定《詩》、《書》。實際上《書》是經過多次編輯、整理而成的,已非古貌。在《書》的形成史上,有四種傳本值得注意:①《今文尚書人史》載,秦王政三十四年,採用李斯之言,禁民間藏書,“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史記·秦始皇本紀》)。至漢孝惠帝,始除挾書令。文帝時,傳《書》者只有伏生一人。據《史記·儒林列傳》載:“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又說:“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伏生所傳的書,是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的,故稱《今文尚書》。②《古文尚書》。史載,漢景帝的兒子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屋壁中發現一種用先秦文字寫的《尚書》,共45篇,比伏生所傳之本多出16篇。這16篇被稱為《逸書》。此書後歸孔安國所有,孔安國傳授之本被稱為《古文尚書》。漢代典籍沒有孔安國為《尚書》作傳的記載,至《經典釋文》和《隋書:經籍志》,方說孔安國曾受詔為《尚書》作傳。③百兩篇《尚書》。《漢書·儒林傳》中說,漢成帝時,張霸獻“百兩篇《尚書》”。這百兩篇,實際是離析29篇為百篇,又把百篇的《書序》編為兩篇。當時以中古文相校,知為偽造,便被廢黜,但百篇《書序》卻流傳下來了。④偽《古文尚書》。孔安國所傳《古文尚書》本,在西晉永嘉之亂後,與《今文尚書》俱散亡。東晉時搜求典籍,豫章內史梅賾獻了一部《古文尚書》,此書有經文58篇,其中包括西漢今文28篇,但已析為33篇。又從百兩篇《書序》中採取了18個篇題,從當時流行的一些古籍中蒐集《尚書》零星文句,編綴而成22篇。該書有孔安國作的傳,並附孔氏序一篇。這部《尚書》傳本原為梅氏偽造,破綻百出,但由於它對《尚書》每篇都有解釋,因此廣泛流傳下來。

主要內容

《今文尚書》按歷史順序編為虞書、商書、周書3部分。《虞書》含《堯典》、《皋陶謨》、《禹貢》、《甘誓》4篇,《商書》含《湯誓》、《盤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5篇,《周書》分《牧誓》、《洪範》、《金滕》、《大誥》、《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無逸》、《君奭》、《多方》、《立政》、《顧命》、《呂刑》、《文侯之命》、《費誓》、《秦誓》等19篇,分別記載遠古、商、周時代的政治、地理、歷史、征伐、祭祀等各種大事,記錄了二帝三王的風範,成為儒家社會理想和品評人物的標準。

流衍

伏生所傳《今文尚書》,經過數傳,在西漢有歐陽生和大小夏侯三家,漢宣帝時,三家均列於學官,三家都有自己的解詁和章句之作。此派後來失之繁瑣,如小夏侯派一個叫秦恭的人為《堯典》二字篇名就寫了百餘萬字的解說,對開篇首句“曰若稽古”四字寫了三萬多字解說。漢成帝時,又出現了緯書。《尚書》的緯書有《尚書中侯》、《尚書璇璣玲》等多種。漢成帝、漢哀帝間,劉向、劉歆父子整理中秘書,曾將《今文尚書》和古文有關篇目相對照,發現今文中有兩篇脫三簡,約六七十字,還脫去單字幾十個,另有700餘字彼此不同。這說明西漢今文和古文已有很大不同。劉歆重視古文經,希望立於學官,遭到博士們反對。他又移書太常博士,指責他們抱殘守缺,但古文經學,包括《古文尚書》最終還是沒能立於學官。漢哀帝以後,王莽掌權時,《古文尚書》才被立於學官。東漢時,只有《今文尚書》立於學宮,《古文尚書》派受到冷遇。《今文尚書》學者桓榮為漢明帝老師。桓家世傳歐陽《尚書》,一家三代連任五個帝王老師,各代弟子人數以千計。東漢後期,從桓氏受業的楊震家族,一連幾代位至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全國,大、小夏侯學雖不及歐陽《尚書》顯赫,但也立於學官。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到光和六年(183),有7種經書刻石立碑,立於洛陽太學講堂前,其中《尚書》以歐陽為主,而校以大、小夏侯本,於是今文經學有石經文字出現,但不到10年,由於董卓之亂,熹平石經遭到破壞,石經殘片拓本僅存809字。當時《古文尚書》只在民間流傳,有一位學者杜林,因戰亂避地隴西,在那裡得到一卷漆書《古文尚書》,回到洛陽後,鄭興、衛宏同杜林學習,並有著作問世。此後賈逵為《古文尚書》作訓,打亂了今古文家法。東漢後期,馬融為《古文尚書》作傳,此外許慎也在所著《說文解字》中引用《尚書》字句159處,所引用的大多是孔安國傳本。東漢末年鄭玄遍注群經,也為《古文尚書》作了注。他兼采古今文兩派說法,自此鄭注流傳起來。三國曹魏時,鄭注《尚書》立於學官,風靡一時,但由於鄭注有許多地方有別於賈逵、馬融的注釋,註解中尚存在一些缺失和牴牾不通處,有少數學者曾提出異議,如魏國的王粲、吳國的虞翻、蜀國的李撰等,但並未起多大作用。真正同鄭玄抗衡的是魏晚期的王肅。王肅是司馬昭的妻父,他的《尚書注》有意和鄭玄相抗衡,凡是鄭注不合賈逵、馬融舊說處,王肅大多採用賈、馬之說,並且還提出了一些獨到見解。王肅的《尚書注》後被立於學官。魏正始年間(240~249),又刻了一次石經,此次石經用三種文字寫成,《尚書》採用古文本子,現殘存110多字。西晉時,賈逵、馬融、鄭玄、王肅的《尚書》注都立於學官。永嘉之亂(311),《今文尚書》全部失傳,東晉時只有鄭玄注和孔傳本流傳,並立於學官。東晉末年,范寧對傳授《尚書》起過很大作用,他講授《尚書》基本依從鄭注。到南朝齊時,孔傳本也失傳了。北朝只通行鄭玄注。南朝梁時,偽孔傳開始流傳,蔡大寶、巢猗、費甝等,都為偽孔傳作疏,有取代鄭注之勢。到陳朝陸德明作《經典釋文》,其中《尚書》的音注就採用偽孔傳本為底本,同時附有馬融、鄭玄、王肅三家不同的文字。後來偽孔傳傳到北朝,有不少學者為之作疏,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劉炫和劉焯,特別是劉炫的疏本,影響更大,到隋代廣泛流行起來。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命顏師古考訂五經,於貞觀七年,公布新的定本,其中《尚書》則為劉炫編定的偽《古文尚書》本。後來孔穎達撰《尚書義疏》,就是以偽孔傳為底本,抉擇南北朝後期各家舊有疏本,如費甝、劉炫、劉焯等釋義,加以綜合發揮而成。從此,《尚書》偽孔傳就流傳下來了。唐玄宗天寶三年,又命衛包把偽《古文尚書》全部改成楷書。開成二年(837)又刻了一次石經,所用本子即衛包改寫的楷體本。以後翻刻的本子大都以開成石經為根據,此本一直流傳至今。宋代慶曆新政後,經學進入史家所稱的“變古時代”,出現了議經、疑經現象。南宋初年吳棫作《書裨傳》,提出梅賾所獻《古文尚書》為偽造。朱熹亦疑之,但朱熹弟子蔡沈在朱熹授意下作的《書經集傳》沒有全從朱子之說。而朱子也把偽《古文尚書·大禹謨》中的“危微精一”等十六字定為聖人傳授心法,寫於《中庸》注中。元代吳澄作《書纂言》,繼續對偽《古文尚書》提出質疑。明代學者梅鷲,提出許多證據,證明偽《古文尚書》為偽書。清代樸學盛行,閻若璩作《古文尚書疏證》,羅列128條例證,論偽《古文尚書》為偽作,於是閻氏之論成為定讞。儘管毛奇齡撰《古文尚書冤詞》,為偽《古文尚書》辯護,也有某些地方擊中閻文的不足之處,但終究未能證明偽《古文尚書》不偽。此後惠棟著《古文尚書考》,又提出不少證據,證明偽《古文尚書》25篇中某句抄自某書、某文,徹底暴露了偽《古文尚書》的作偽方法。此後王鳴盛、江聲、戴震、段玉裁、孫星衍、焦循都支持閻若璩意見。清代今文學興起,魏源作《書古微》,認為不僅閻若璩所攻擊的《古文尚書》為偽作,就是東漢馬融、鄭玄的《古文尚書》也不是孔安國真說。康有為著《新學偽經考》,把古文經典一概指為偽經,雖起到振聾發饋作用,但未免失之武斷。

地位

《書》為中國政治思想的源頭。歷代統治者都從《書》中吸取思想精髓。儒家所鼓吹的二帝三王之治,大都來自《書經》之中,為歷代帝王所效法。宋儒宣揚十六字心傳,也來自《書經》,其心性之說,也從《書經》中尋求根據。所以它對中國的政治史、思想史影響很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