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研究與美學探尋》是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典研究與美學探尋
- 作者:王柯平
- 出版時間:2023年10月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342985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古典研究與美學探尋》是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古典研究與美學探尋》是202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古典研究的學術意義類似一種知識考古學,可藉此洞察和預測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過去、現狀以及未來的可能走向;但就其現實意義而言,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我們了解古...
《中國古典美學範疇“觀”研究》是201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海倫。內容簡介 “觀”作為一個在審美活動中具有關鍵意義的美學範疇,在中國古典美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觀”這個詞出自中國哲學,“觀”有多重含義,“觀”在美學中的套用是指審美觀照,作為審美觀照的“觀”在中國美學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理論...
《中國古典文藝美學“表現”範疇及命題研究》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中的幾個重要“表現”範疇和命題進行了進一步探索,旨在彰顯中國古典文藝美學與西方文藝美學的不同審美趣味。主要觀點如下:一、“詩中有畫”是蘇軾從文人畫與山水詩相融通的角度對王維山水詩意境的準確概括,是對重“表現”的中國文藝精神的明晰觀照,是...
《中國古典美學的生態智慧研究》是2016年6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政。內容簡介 本成果以多年來的理論探索和史料研究為基礎,遵循傳統學術研究文史哲統合的思路,點、線、面結合,即以個案研究(古代美學家和經典美學文本的生態觀)為點,以古典美學生態智慧的變化發展為線,以儒、道、釋等各派美學的...
《中國古典繪畫美學與現代轉型研究》是文化藝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士新,,張強 內容簡介 張強,1962年生於山東肥城,曾任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主任,重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當代視覺藝術中心主任。 2013年獲得“兩江學者”終身榮譽,現任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學與水墨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張強藝術學體系》...
《中國美學現代意義的探尋》內容包括:中國現代美學的路向、中國現代美學研究的兩維拓展、梁啓超解釋學接受美學的情感論構造、中西詩學會通的解釋學檢討、中國現代美學的美育思想、美育與人的存在方式、中國古典美學範疇的美育內涵、中國美學的抒情傳統、作為抒情美學美典的文人畫、作為文化認同的抒情傳統等。內容簡介 《...
《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是由郭浩、李健明編著的色彩學著作,於2020年10月首次出版。該書發掘了中國傳統藝術美學、色彩美學。從中國古代漢語中重新發掘和整理中國古代顏色辭彙,並以故宮文物提取的色值對應,形成中國傳統色的合輯。該書是一次對古代漢語顏色詞和其中蘊含的美學、藝術的梳理。中國古代漢語中顏色...
作者博採東西文化,爬梳經史子集,融合博物學、詩學、神話傳說和社會學,探尋草木背後的文化意蘊,挖掘先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特點,借自然風物抒發內心之感,建構了一個耐人尋味、意趣盎然的草木天地。全書以物說文,以實涉虛,圖文並茂,透露著博物學式的審美情趣和雅致清麗的古典韻味。內容簡介 《古典植物園:傳統文化...
一直發展到清代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和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的書法美學思想,劉熙載的《藝概》中提出的“寫字者,寫志也”、“書當造乎自然”等,則是中國古典書法的終結。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書法理論著作如汗牛充棟,難以勝數,是我國研究書法美學的重要思想資料。書法研究如何按照美的...
鄧、朱、宗這三大美學家在現代美學史上都有著巨大的貢獻,他們在古典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美學理論與藝術實踐融通的基礎上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積澱。這裡就宗白華先生與“中國美學史”的研究與撰述談一些感想。撰史情結 大凡學者窮畢生之力治專門之學,學之累積,情之獨鐘,往往生出著“史”的宏願,即寫作本學科...
本書是“當代中國美學思想研究叢書,之一,它是國內第一部系統地研究蔣孔陽美學思想的論著。全書共由八個部分組成,分別闡述了蔣孔陽美學思想的一般特色,他對於美學研究的對象、美的本質、美與勞動實踐的關係、美與藝術、形象與形象思維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以及他在德國古典美學和中國古代美學研究方面的貢獻。作者認為...
《墨戲研究》是谷疏博創作的藝術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2年4月。墨戲屬於文人畫的傳統,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個特有現象。該書以墨戲作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中國古典美學、西方藝術理論、文藝美學等理論,對墨戲從名實考辨、脈絡梳理、成因探析、美學特徵及哲學價值五個維度進行系統性研究,旨在揭示墨戲在中國繪畫...
不僅像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一書中圍繞“美感經驗的特徵”這一核心問題,詳細論述了想像、情感、美感、意象等在康德《判斷力批判》中被創造性提出並有深入探討的概念;而且,正由於對康德美學的自覺或不自覺接受,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美學學者有關審美心理學的研究開始同中國古典美學重視藝術經驗的研究傳統發生...
古典詩詞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生活來講,是一個活的、巨大的、根本性的存在。詩詞始終在我們的閱讀中、在我們的心裡,它要不斷變成一個新的東西,變成一個我們自己的東西。作家畢飛宇:這是一種以詩詞的元素寫自己的解讀詩詞的方式,潘向黎的寫作讓我最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更像一個詩詞美學的考古,在考古的...
第四章 情感:盧梭美學思想的特質(上)/121 第一節 啟蒙運動的理性觀念與盧梭的問題/121 一 啟蒙運動的理性觀念/121 二 盧梭的問題/128 第二節 盧梭的情理之辨/135 一 以道德論為根基的情感觀/136 二 有關情理之辨/138 第三節 藝術審美中的情感表現論/141 一 新古典主義:理性至上的藝術原則/...
第四節 審美準則的歷史延續 一、沉浸在美的光輝里 二、不可企及的模本 結語 第二章 走向崇高——古羅馬造型藝術美學 第一節 歐亞大陸的征服者 一、歷史的腳步 二、古典的延續與實用的文化精神 三、展開思想的翅膀 第二節 探尋美的真諦 一、美的哲學思考 二、崇高的帝國美學 三、造型藝術的轉變 ……第三章 ...
不僅像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一書中圍繞“美感經驗的特徵”這一核心問題,詳細論述了想像、情感、美感、意象等在康德《判斷力批判》中被創造性提出並有深入探討的概念;而且,正由於對康德美學的自覺或不自覺接受,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美學學者有關審美心理學的研究開始同中國古典美學重視藝術經驗的研究傳統發生...
十一由中國古典美學探尋文藝評論的根脈與未來——訪美學家劉綱紀 後記 學術年表 編後記 作者簡介 劉綱紀,1933年生,貴州普定人,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和美術史論家。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到武漢大學哲學系工作至今。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
歐麗娟,女,1965年生。畢業於台灣大學,文學 博士 。現任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歐麗娟主要研究領域為 唐詩 、《紅樓夢 》、中國文學史。代表作《大觀紅樓》、《杜詩意象論》、《唐詩的樂園意識》、《李商隱詩歌》、《詩論紅樓夢》、《紅樓夢人物立體論 》、《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唐詩的...
其意就在用最少的筆墨表現最豐富的黑白。筆者頓悟,這與中國古典美學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與乃師潘天壽先生對他的諄諄教誨,甚至與人人皆知的“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審美主張都達到了契合一致,但張立辰的貢獻在於,他以理論化、系統化的美學見解使中國畫的創作和審美再開生面。作品賞析 部分作品欣賞:
《論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戲曲小說的審美趣味》,《文學遺產》1987年第5期。《論元雜劇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6期。《論湯顯祖文化意識的悲劇衝突》(與李真瑜合作),《戲曲研究》1987年12月。《半世清狂,一生情種——談沈起鳳〈才人福〉中張幼於和祝希哲形象》,《古典文學知識》1988年...
以學科化與跨學科、傳承性與疊代化的視野,致力於中國傳統雕塑藝術文化與社會美育研究,探尋藝術史的新書寫、藝術教育的新路向。以持續的研究項目與藝術活動為依託開展人才培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等項目7項,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等項目5項,在《美術觀察》《태동고전연구》(韓國...
《二十四詩品》是唐代詩人司空圖創作的一部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詩組成,因此又名“詩品二十四則”。這是探討詩歌創作,特別是詩歌美學風格問題的理論著作。它繼承了前人的美學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為雄渾、沖淡、纖穠...
張兆羽先生擅長大寫意花鳥、山水及古典人物,廣泛得吸取了古人之長而融會貫通,工寫兼長,提倡崇尚古典、回歸自然,體現真、善、美和中國畫以文為體、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兼修國學、研讀詩詞、工修書法,書法得力於秦漢木簡及懷素狂草,善將草、篆、隸結為一體,自取一格,大俗大雅。創作多取於古典題材之經史...
人類的藝術永遠在追求崇高的理性精神,永遠在追求真善美統一的偉大審美理想。構圖 《雅典學院》取材於柏拉圖舉辦雅典學院的逸事。不過,當時柏拉圖辦的雅典學院是設定在戶外的森林中,但是拉斐爾卻把它移到高大恢弘的古典建築里。毫無疑問,拉斐爾的意圖是想憑藉能夠引起人們崇高感的古典建築來營造環境的高貴氛圍,以便更有...
《中國美學的後古典時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參撰《大學美育》、《文科研究生治學導論》等。美學的命運並不取決於流變的時尚,高熱不等於繁榮,冷落也不意味著荒蕪。在浮華與沉潛之間,美學只能選擇後者,或者不如說它就是後者。切入歷史的真實脈動,傳導大地的深情呼喚,探尋人性的最高境界,這是它常新的...
日新其德:中國古典美學的創新意識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1.1.我與審美文化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3.15.B6版 文化政治與德希達的解構理論 江蘇社會科學2011.2.文化政治三維度 求是學刊2011.2.文化政治與文學理論的後現代轉折 文學評論2011.3.說“是”談“非”論“去”——前現代、現代、後現代...
三、2007—2010年:回歸古典成熟期 自2007年之後,朱健翔開始思考其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重要轉變期——回歸古典成熟期,回歸古典是現代藝術發展中的重要現象,也是畫家另闢蹊徑尋找一種新的現代藝術創作的策略和途徑,即在古典藝術中探本求源尋找自己的現代語彙。旨在打破當下審美趣味的風潮化、怪誕化、低俗化、世俗化,歸...
應國外學者之邀,合作撰寫《中國當代哲學》、《幸福的再發現》、《神化與邏各斯》、《比較美學探索》、《跨文化美學新論》、《廣島之後的哲學》,《全球化的挑戰》、《在全球暴力與和平倫理之間》,《探尋和諧之道》等英文著作。開設課程:《西方美學專題》,《中國古典美學基本範疇》和《柏拉圖詩學研究》等。主要...
哥德式建築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有重大影響,其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這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