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

口腔黏膜白斑一般指本詞條

口腔白斑病是指僅僅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發生,但以頰、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澤除了白色以外,還可表現為紅白間雜的損害。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為癌前損害的特徵—上皮異常增生。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見。

基本介紹

  • 又稱:口腔白斑
  • 英文名稱:oralleukoplakia,OLK
  • 就診科室:口腔科
  • 多發群體:中老年男性
  • 常見病因:吸菸
  • 常見症狀:斑塊狀,顆粒狀,皺紙狀,疣狀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發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菸是常見原因,白斑患者有吸菸習慣的占80%~90%,且發病部位多與煙的刺激部位一致。其他如咀嚼檳榔、酒、不良修復體、殘冠、殘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線、口乾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關係。

臨床表現

1.斑塊狀
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損害形態與面積不等,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損害大小同癌變的可能性之間並無平行關係,有時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時已發生癌變。
2.顆粒狀
亦稱顆粒-結節狀白斑,口角區黏膜多見。損害常如三角形,底邊位於口角;損害的色澤為紅白間雜,紅色區域為萎縮的赤斑;赤斑表面“點綴”著結節樣或顆粒狀白斑。本型白斑多數可以發現白色念珠菌感染。
3.皺紙狀
多見於口底和舌腹,又稱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本病既可同時發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單獨發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損害面積不等,甚至可累及舌側牙齦。表面高低起伏狀如白色皺紙,基底柔軟,可見皺紙狀的“峰狀突起”。除粗糙不適感外,初起無明顯自覺症狀。
4.
損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頭狀或毛刺狀突起,觸診微硬。除位於牙齦或上齶外,基底無明顯硬節,損害區粗糙感明顯,通常因潰瘍形成而發生疼痛。
以上各型在發生潰瘍時可冠以“潰瘍型”。潰瘍實質上已是癌前損害;其次,各型的臨床診斷必須得到病理檢查的驗證,以作為選擇治療方法的依據。

診斷

白斑的好發部位是頰、舌背、舌腹、唇、齶、口底、牙齦等部位的口腔黏膜,但有時也可發生在其他部位。某些類型具有比較特定的部位:顆粒狀白斑多見於口角區頰黏膜;皺紙狀白斑多見於口底舌腹;狀白斑多見於牙齦。白斑發病部位與白色角化病的好發區域不同,而且在形態和質地上也無共同之處,從發病部位和損害質地以及損害邊界的清晰度,可以區別白斑與白色角化病。白色念珠菌白斑除了微膿腫及上皮異常增生外,還可用過碘酸雪夫染色或培養等方法查明組織內有病原體,組織學檢查更為明確。

鑑別診斷

1.白色水腫
中年以上男性較女性多見,面頰部豐滿者發生的可能性更多。白色水腫少自覺症狀,故極少因此而就診。雙側頰黏膜呈半透明蒼白色,狀似手指在水中浸泡過度後的皮膚。觸診柔軟也無壓痛。白色水腫一般不需治療。
2.白色皺襞性齦口炎
本病在出生時已經存在,但不明顯,至青春期開始迅速發展,但不隨年齡的增長而加重。皺襞性齦口炎是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除了口腔黏膜外,還可發生在鼻腔、肛門與外陰。
3.白色角化症
長期受到機械或化學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黏膜白色角化斑塊。臨床表現為灰白色或白色的邊界不清的斑塊或斑片,不高於或微高於黏膜表面,平滑,柔順。刺激去除後,病損逐漸變薄,最後可完全消退。組織病理為上皮過度角化,上皮層有輕度增厚或不增厚,固有層無炎細胞或輕度炎細胞浸潤。
4.此外還應與迷脂症、白色海綿狀斑扁平苔蘚、黏膜下纖維化、梅毒黏膜斑等鑑別。

治療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菸,禁酒,少吃燙、辣食物等,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等。嚴禁用苛性藥物如酚類、硝酸銀等處理白斑。
2.對已經糾正吸菸等有害習慣後而損害尚未消失者,可考慮選用藥物治療,並進一步尋找致病因素。
3.口服維生素A,初服時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可酌減劑量,通常在幾天后即可適應。常見的副反應有口唇乾燥、脫髮等。冠心病、肝腎功能異常與高血脂者忌用。0.2%維甲酸溶液適用於局部塗布,但不適用於伴有充血、糜爛的損害。塗布時先拭乾唾液,以最細毛筆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區域塗布,慎勿塗在唇紅黏膜。
4.可長期使用魚肝油塗擦白斑,每天2~3次,1~2個月為一個療程,但不能用力過重。也可內服魚肝油,或用維生素A。在保守治療期間應密切隨訪。
5.經久不愈,治療後不消退者,白斑區發現皸裂、潰瘍或基底變硬、表面增厚顯著時,或已證明具有癌前改變的損害,應及早予以手術切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