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展歷史,印象派的誕生,印象派的勝利,小結,風格特點,創作方法,藝術觀點上,重要地位,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珍品展,現代藝術展,印象派音樂,表現手法,代表人物,印象派文學,龔古爾兄弟,印象主義詩派,印象主義批評,印象派攝影,印象派電影,
來源
印象派繪畫(法語:L'impressionnisme,英語:Impressionism,德語:Impressionismus,荷蘭語:Impressionisme,義大利語:impressionismo)也叫
印象主義,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
藝術流派,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畫派。
當時因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畫《
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這幅畫面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由於畫家要在很短的瞬間,將早晨的美景在光線還沒有變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畫面不可能描繪的很仔細。當
學院派的畫家們看到這幅作品時,認為很粗糙,過於隨便,就用譏諷的語言嘲笑“
巴比松”的畫家,意思是說: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繪畫的畫家,《
日出·印象》完全就是憑印象胡亂畫出來的,其他人也附和著說,這些畫家統統都是“
印象主義”,沒想到,這些挖苦的話,反而成全了這批畫家,“印象派”隨之誕生,“
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發展歷史
印象派的誕生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家參展。來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
莫奈、
雷諾瓦、
畢沙羅、
西斯萊、
德加、
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內的畫家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的反對派鬥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誌的諷刺文章作家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19世紀的時候,法國巴黎是歐洲油畫的中心。這個時候的風格是以學院派的
新古典主義為主導的,他們每年都要舉辦官方的展覽,叫做“沙龍”,多數人都出自於皇家美術學院,他們有著深厚的素描基礎,並且精通人體解剖,畫風嚴謹、細膩。
而在這個時候,還有著另外一大批充滿著理想的年輕畫家,他們來自於各個
階層,大多數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對學院派的教學方式及繪畫風格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古典主義千篇一律,缺乏個人風格,他們更崇尚
現實主義,並提倡戶外寫生。由於大家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觀點,他們逐漸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個名叫
巴比松的小村莊,來描繪那裡迷人的風光,他們被稱為“巴比松”畫派。“巴比松”村就是現在巴黎的衛星城之一的
楓丹白露鎮。
印象派的勝利
1863年,學院派畫家拒絕在叫做“沙龍”的官方展覽會上展出莫奈的作品。他們跟著就進行煽動,慫恿當局在叫作“落選者沙龍”[Salon of the Rejected]的特別展覽會上展出所有遭到評判團擯棄的作品。公眾到那個展覽會去,主要是為了嘲笑那些不肯服從上級裁決的、誤入歧途的可憐新手。
過了一段時間,公眾才知道要想欣賞一幅印象主義的繪畫就必須後退幾碼,去領略特殊的突然色塊各得其所、在我們眼前活躍起來的奇蹟。創造出這一奇蹟,把畫家親眼所見的實際感受傳達給觀眾,這就是印象主義者的真正目標。
這些藝術家感覺自己有了新的自由和新的能力,那必然是地地道道的賞心樂事,一定大大地補償了他們所遭受的嘲弄和敵視。整個世界驟然間都給畫家筆下提供合適的題材了。色調的美麗組合,色彩和形狀的有趣排序,陽光和色影[coloured shade]的悅人而鮮艷的搭配,不論他在哪裡有所發現,都能安下畫架盡力把他的印象摹繪到畫布上。“高貴的題材”、“平衡的構圖”、“正確的素描”,這些古老的魔鬼統統被拋到一邊。
回顧這場鬥爭時,相對而言,青年藝術家的那些觀點遭到抵制大概並不奇怪,而它們很快被視為理所當然卻令人驚訝。因為儘管鬥爭是那么劇烈,當事的藝術家是那么艱苦,然而印象主義獲得了完全的勝利。那些青年造反者中有一些人,明顯的是莫奈和雷諾瓦,至少有幸活到享受這一勝利果實的時候,在整個歐洲享有盛名,受到人們尊敬。他們親眼看到他們的作品進入公家的藏畫室,成為令人垂涎的富戶藏珍。這個變化給藝術家和批評家留下了同樣不可磨滅的印象。過去嘲笑印象主義的批評家結果證明他們確實容易出錯。如果他們當初去買下那些畫而不是嘲笑,他們就會變成富翁。評論家的威信從而遭到損害,再也無法恢復。
印象主義者的鬥爭成為所有藝術革新者珍惜的傳奇,他們什麼時候都可以指出公眾失於賞識新奇手法這一突出的事例。在某種意義上,這一名聲狼藉的大失敗跟印象主義方案最後的勝利在藝術史上有同樣重大的意義。
小結
總之,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衛,更不是抽象,他是將科學的色彩學理論運用於繪畫,中國高考藝術專業的色彩考試,也是以這種色彩規律作為標準。
風格特點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1874-1886):不依據可靠的知識,以瞬間的印象作畫。畫家們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作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作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
印象主義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以思維來揣摩光與色的變化,並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這種對光線和色彩的揣摩也是達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極致。
創作方法
主張根據
太陽光譜所呈現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印象主義的作品選擇的題材面比較廣泛,無論是在城市或是在鄉村,畫家都試圖捕捉到瞬息多變的大自然。
藝術觀點上
印象主義畫家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
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Romanticism),而是在C.
柯羅、
巴比松畫派和G.
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家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
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
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顏色。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表現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由此
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印象派繪畫用點取代了傳統繪畫簡單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的描繪。具體的說,當我們從近處觀察印象派繪畫作品時,我們看到的是許多不同的色彩凌亂的點,但是當我們從遠處觀察他們時,這些點就會像七色光一樣匯聚起來,給人光的感覺,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
由於個人的興趣不同,印象主義畫家又分為重光和色彩與重造型和
素描兩種類型,前者以莫奈、
雷諾瓦為代表,後者以
德加為代表,
卡米耶·畢沙羅則介於兩者之間。
由於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現,印象主義畫家主要把身邊的生活瑣事和直接見聞作為題材,多描繪現實中的人物和自然風景。在構圖上多截取客觀物象的某個片斷或場景來處理畫面,打破了寫生與創作的界限。這些畫家在長期的寫生過程中發現,光線對色彩的影響很大: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同樣的景物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調,再加上物理光學,也被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規律,他們對空氣中的色彩變化有了新的、科學的認識。比如說,同樣是教堂,畫家在不同的時間就描繪出不同的色彩效果,陽光燦爛的時候,物體被陽光照射的部分受光源影響,會偏光源的色調,而背光或投影也並不是灰色的,而是有豐富的色彩構成;再比如說,秋天的森林,一片金黃色,而籠罩在金黃色里的樹幹和石頭展現的並不是它原有的固有色,而是偏紫色的,等等。畫家們將這些色彩規律運用到繪畫裡,“色彩學”也就應運而生。
重要地位
印象主義畫家先後舉辦了8次展覽,前兩次均受到當時輿論界的猛烈抨擊,以後逐漸成為具有很大影響的美術流派,並擴大到其他藝術領域。印象主義繪畫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得到E.馬奈的支持與鼓舞。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
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或大或小的影響。
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
莫奈、
馬奈、
畢沙羅、
雷諾瓦、
西斯萊、
德加、
科羅、莫里索、巴齊約等。他們繼承了法國
現實主義(Realism)前輩畫家
庫爾貝“讓藝術面向當代生活”的傳統,使自己的創作進一步擺脫了對歷史、神話、宗教等題材的依賴,擺脫了講述故事的傳統繪畫程式約束,藝術家們走出畫室,深入原野和鄉村、街頭,把對自然清新生動的感觀放到了首位,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尋求並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準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恆圖像。這種取自於直接外光寫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種種生動印象以及其所呈現的種種風格,不能不說是印象派繪畫的創舉和對繪畫的革命。印象派美術運動的影響遍及各國,獲得了輝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們的作品仍然是人們喜愛的藝術珍寶。
代表作品
珍品展
2004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是法國文化年的開場大戲。此次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
法蘭西共和國文化通訊部主辦,中國美術館、
上海美術館和
奧賽博物館承辦。展覽在北京結束後將去上海美術館和
香港藝術館繼續展出。
現代藝術展
2016年,莫奈逝世90周年之際,國際知名藝展品牌《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繼在韓國、日本多地展出後,由深圳市小橙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引入中國開啟中國巡展之旅。屆時,將以成都時尚地標IFS國際金融中心為首站,依次走過成都、北京、上海和廣州四大主辦城市。
一汽豐田全新CROWN皇冠《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預計將在中國累計完成十個城市巡展,覆蓋400萬高淨值家庭。將利用世界最前沿的數字成像技術展現400多幅莫奈珍貴名作,生動再現著名的《
日出·印象》、《睡蓮》以及神秘的莫奈花園, 實現藝術作品的“觸手可及”,被譽為“全球最大的莫奈作品展”“一座流動的莫奈博物館”。
印象派音樂
印象主義音樂由法國作曲家
德彪西首創。印象主義一詞在音樂中首次出現於1887年,法蘭西美術研究院的評審指責德彪西在羅馬進修時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響組曲《春天》結構不明確,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義”。1894年他的《弦樂四重奏》在布魯塞爾首演時,評論家開始用“印象主義音樂”加以讚揚。以後此詞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風格與他接近的音樂,並不再帶有貶意。
表現手法
印象主義音樂的產生是從後期浪漫主義和
民族樂派中演變出來的,同時也吸取了東方音樂的養料。
其藝術表現手法有:
①以短小的曲調細胞組合成一種新穎的動機語彙。
②在節奏上喜歡復節拍與復節奏,節拍不規則地細分減弱了推動力,呈現鬆散流動的狀態。
③重視調式的表現力,根據形象要求採用相應的調式。擴大調性概念,常避免出現明確的收束式。全音音階的運用使調式中的每一個音居同等地位,減弱了調中心感,出現多調性因素。
④由於喜好對不同色彩與音響作平面的、繪畫式的並列,
和聲成為最重要的表現手段。通過增加和弦結構的可能性與減弱和聲進行的功能性,得到極其豐富的和聲色彩。
⑤音色豐富、獨特而新穎。在聲樂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戲劇力量的低音區。廣泛運用各種樂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⑥配器與織體安排新穎。
⑦結構往往鬆散模糊,但許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輪廓。
德彪西以後,雖然難於將某個作曲家截然歸入印象主義的行列,但是,印象主義音樂風格與手法的實際影響已遍及整個音樂世界。
代表人物
德彪西
世人總是稱德彪西為印象派作曲家,但是他本人對此說法卻非常憤怒,事實上印象派的詩人(像是馬拉美、魏倫、梅特林克等)對德彪西的意義遠比印象派的繪畫要來得大。
印象派畫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覺,而德彪西就像這些畫家一樣,他嘗試以音樂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緒,而且要用最經濟的方式把某個念頭的正確本質凝塑下來。
德彪西可說是一位革命性的音樂家,他創新和聲與旋律,在他的音樂中,色彩、音色與節奏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和聲與旋律。雖然他的作品還存在著調性,但是幾乎已經瀕臨潰散的地步。經過德彪西創新之後,音樂創作就不再被既定規則所限制,改革風氣從此
一發不可收拾。
德彪西的樂曲幾乎都有標題,但並不表示他有意創作標題音樂,他從不說故事的,寧可給聽眾一個印象,他的音樂只是暗示人們某種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說:“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諾諾企圖製造意義的音樂”。
德彪西早年相當崇拜
華格納,但在
薩蒂的影響下這股狂熱很快就消逝,他自稱為“法蘭西作曲家”,意義在表達反華格納立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更進一步表明反德意志。他將法國固有的清新可愛、高貴典雅與德意志的冗長繁瑣、厚重笨拙相比較,他認為:法國子民將精緻與色彩視為掌上明珠,所以法國音樂家若以堆砌響度為能事就不是法蘭西風格了。
拉威爾
著名的法國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傑出代表之一。早期印象派音樂熱衷於明暗對比、光明與陰影中神秘的遊戲,而自我陶醉在冗長的印象中;而
拉威爾作為印象派音樂家則大大發展了印象派音樂的表現力,他喜愛噴射出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的人造煙火,喜愛富於詩意的洪亮的聲響。他既是樂曲形式的大師,又賦予音樂豐富的色彩,另外他嚴守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戒律,而以獨創的手法運用這些傳統戒律來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和作品形式。對於音樂的描述性,他主張不注重事物的外部,而是關注事物的本質和濃郁的色彩,並認為真正的詩不能是長篇大論,而是在於真正的感情。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劇《達芙妮與克羅埃》,
芭蕾舞劇《鵝媽媽》,
小提琴曲《茨岡》和管弦樂曲《波萊羅舞曲》。另外,他將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獨奏曲《圖畫展覽會》改編為同名管弦樂組曲,使得此曲廣為流傳。作品:波萊羅舞曲、茨岡、 《達芙妮與克羅埃》組曲。
印象派文學
文學史家認為印象主義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進入文學 ,但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表現如何 ,哪些作家和詩人屬於印象主義,卻眾說不一。能夠確定的只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歐一些文學家的確有類似印象派繪畫和音樂的那種創作方法,即致力於捕捉模糊不清的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由於文學創作的特殊性質,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者更注意這種瞬間感覺經驗如何轉化為感情狀態。他們與繪畫和音樂中的印象主義者相同,也反對對所描寫的事物之間的聯繫進行合乎邏輯或理性的提煉加工,於是他們本人也成了傳達外界刺激與本能反應之間的中介。
印象主義文學與
象徵主義文學之間有類通之處,它們都是
形式主義的文學流派;但兩者也有不同,主要在於印象主義反對使用象徵手法表達思想,而傾向於感覺的描述。通常被認為象徵主義的某些詩人,實際上更傾向於印象主義,例如象徵主義領袖之一保爾·魏爾蘭的《詩藝》一詩,與其說是在談象徵主義,不如說是一篇印象主義宣言。
龔古爾兄弟
法國文學史家把
龔古爾兄弟作為印象主義小說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義代表人物的法國詩人、小說家
皮埃爾·洛蒂,他的某些詩歌的確如印象派畫家那樣在“捕捉瞬間的感覺印象”,但並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紀法國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義的嚴重影響,某些小說中只剩下感覺印象的朦朧的追求。
英國19世紀末的
王爾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
印象主義的傾向比較明顯。1912~1918年在倫敦的一部分英美詩人組成的意象詩派,與印象主義一樣強調感覺印象的描繪,但他們自稱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們認為形象的模糊與不明確是浪漫主義的餘風,因而全力加以攻擊。但理論上的分歧在創作實踐上有時卻很難覺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國詩人艾·洛威爾、希·杜利特爾、約翰·高爾德·弗萊徹等人的許多作品與印象主義的詩無分彼此。
印象主義詩派
在德國文學中情況也相似,文學史家無法確認界線分明的印象主義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龍為首,包括理查·戴默爾、古斯塔夫·法爾克等人,被認為是德國印象主義傾向最明顯的詩派,但他們強調如實記錄事物給詩人的感覺經驗,因此接近自然主義。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爾和阿爾諾·霍爾茨等人的許多詩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義傾向。
印象主義批評
印象主義一詞同時還指一種文學批評,稱為印象主義批評,亦即感受式批評。這種批評拒絕對作品進行理性的科學的分析,而強調批評家的審美直覺,認為最好的批評只是記錄批評家感受美的過程,至多指出這美的印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在哪種條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義批評是一種朦朧的、沒有明確論證的“以詩解詩”式的批評,而且往往寫成散文詩的格式,文學批評就成為一種與文學創作沒有本質區別的藝術門類,寫這種批評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詩人或作家。
印象派攝影
一八八九年,英國舉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繪畫主義派攝影家羅賓森在其影響下,提出“軟調攝影比尖銳攝影更優美”的審美標準,提倡“軟調”攝影。該流派是繪畫印象派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開始,他們運用軟焦點鏡頭進行拍攝,布紋紙洗印,追求一種模糊朦朧的藝術表現效果。隨著“溴化銀洗相法”和在顏料中混入重鉻酸膠洗相紙法的出現,印象派作品從對鏡頭成象的控制發展到暗房加工。他們提出“要使作品看起來完全不象照片”,並且認為“假如沒有繪畫,也就沒有真正的攝影”。
在這種理論指導下,
印象派攝影家還用畫筆、鉛筆、橡皮在照片畫面上加工,特意改變其原有的
明暗變化,追求“繪畫”的效果,如拉克羅亞在一九零零年創作的《掃公園的人》,就象是一幅畫在畫布上的炭筆畫。印象派攝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喪失了攝影藝術自身的特點,所以有人又把它稱之為“仿畫派”。可以說它是
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個分支。
這一流派的
藝術特色是調子沉鬱,影紋粗糙,富有裝飾性,但缺乏空間感。其著名攝影家有杜馬希(?-1937)、
普約(1857-1933)、邱恩(1866-1944)、瓦采克(1848-1903)、
霍夫梅斯特兄弟(1868-1943;1871-1937)、杜爾
柯夫(1848-1918)、埃夫爾特(1874-1948)、米尊內(1870-1943)、辛吞(1863-1908)、奇里(1861-1947)等。
印象派電影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就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繫,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
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