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法國巴黎的一批青年畫家在1874年4月舉辦了一次新作品展,這些作品對色彩運用進行了新的嘗試,其中《
印象·日出》(
莫奈作)尤為引人注目,於是人們就稱這些畫家為“印象派”。著名人物有莫奈、德迦、
雷諾瓦等。印象派畫家吸取自然科學家對光學的研究成果,在寫生實踐中充分正確地表現物體的色彩變化,反映光線、周圍環境對物體色彩的影響。
印象派繪畫(Impressionism)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
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製,除了這次來華展出的著名畫作外,
馬奈的《
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的《
日出·印象》、
梵谷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歷史沿革
印象派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
莫奈、
馬奈、
卡米耶·畢沙羅、
雷諾瓦、
西斯萊、
德加、莫里索、巴齊約以及
保羅·塞尚等。他們繼承了法國
現實主義(Realism)前輩畫家
庫爾貝“讓藝術面向當代生活”的傳統,使自己的創作進一步擺脫了對歷史、神話、宗教等題材的依賴,擺脫了講述故事的傳統繪畫程式約束,藝術家們走出
畫室,深入原野和鄉村、街頭,把對自然清新生動的感觀放到了首位,認真觀察沐浴在光線中的自然景色,尋求並把握色彩的冷暖變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隨意實則準確地抓住對象的迅捷手法,把變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記錄在畫布上,留下瞬間的永恆圖像。這種取自於直接外光寫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種種生動印象以及其所呈現的種種風格,不能不說是
印象派繪畫的創舉和對繪畫的革命。印象派美術運動的影響遍及各國,獲得了輝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們的作品仍然是人類最受歡迎的藝術珍寶。印象派,也叫
印象主義,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畫派。當時因克勞德·
莫奈的油畫《
印象·日出》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1874年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裡舉辦,有31位印象派畫家參展。
1874年,有一群年輕的畫家在巴黎組織了一個他們自己的畫展,來向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
雷諾瓦、
畢沙羅、
西斯萊、
德加、
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內的畫家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向,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歷,並且向同一的反對派鬥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誌的諷刺文章作家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吹短笛的男孩》,又稱
吹笛少年,1866年,160x98cm,布 油彩,巴黎
奧賽博物館,
愛德華·馬奈法國 《吹笛少年》畫中描繪的是
近衛軍樂隊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畫家在探索形與色的統一時,注意到人物個性特徵的刻畫。在色彩上追求一種穩定的、幾乎沒有變化的亮面,然後突然轉入暗部,將人物置於淺灰色、近乎平塗的明亮背景中進行描繪,用比較概括的色塊將形體顯示出來。在這幅畫中沒有陰影,沒有
視平線,沒有
輪廓線,以最小限度的主體層次來作畫,否定了
三度空間的深遠感。
杜米埃說過
馬奈的畫平得像
撲克牌一樣。自然主義作家
左拉曾在這幅《
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讚嘆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簡單的手段獲得比這更強烈的效果的了。”雖然現在看來,這幅畫給人帶來的震撼並未見得有多強烈。然而在馬奈那個時代,這幅畫的好處恰恰在於叛逆,不合當時的禮教。第一沒什麼內容,第二沒有什麼深意,就是個小男孩,什麼都不代表,什麼都不說明。而且馬奈畫的時候非常快,完全變革了以前的畫法!當時官方沙龍展的評審們都不願意收這幅作品,誰又想到100多年後,這幅畫市值8億人民幣。權威評價:19世紀60年代,剛剛擺脫第一任老師庫
圖爾的權威的馬奈,又遭到同時代人的不理解,他在沙龍中經歷了好幾次失敗。他在室內作的與實體同樣大小的人物繪畫給人一種奇怪的印象,遭到許多批評,例如這幅《
吹短笛的男孩》,被1866年的官方沙龍展的評判委員會拒絕。 這幅畫表現一個皇家衛隊的年輕輕騎兵正在吹短笛,這是一種聲音尖銳的木製小笛子,它用於引導士兵投入戰鬥,笛子的名稱成了畫的題目。由一兒童在畫家的
畫室里扮演的樂師占據了畫的中心位置。他清楚地顯現在色調細微變化的灰底色上,畫底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空間,僅僅給人一種空氣在他的周圍流動的印象。畫家在他的肖像畫中常常使用的這種中性的不可觸知的背景,是受
黃金時代的西班牙畫家,尤其是
貝拉斯克斯和
牟利羅的啟迪,
馬奈不久前去
馬德里旅行期間,對他們大加讚揚。由於想讓被畫對象看起來是孤立的,避免造成這是在遊行或軍事訓練現場創作的印象,馬奈沒有加進任何軼事性背景成分。孩子、服裝及短笛構成畫的惟一主題。畫是在
畫室的冷光線中完成的,這一點從投到地上的短影可以得到證實。 馬奈很早就參軍了,是一名
水兵,他以憐憫的目光看著這個孩子兵,為因畫畫需要而穿上的這身行頭感到驕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這身由紅、黑、白、金色裝飾的完美軍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屬套上。用白色布帶束住的樂管在男式緊身短上衣的深色呢絨上和褲子的茜紅色呢上閃閃發亮,短上衣上飾有銅紐扣。緊束孩子的上半身的布帶形成一道亮光,與白色的鞋罩相映襯。只有孩子的臉和手有生氣,與有點僵硬、看不出細節的側影形成明顯的對照。
馬奈的同時代人指責這缺少厚度,處理過於簡單,像是厄比納爾城印出來的天真的民眾像。背景與人物之間沒有配景,也沒有聯繫,這些也使人物顯得不真實。人物用大色點處理,很像撲克牌上的人頭像和日本的銅版畫。馬奈的《
吹短笛的男孩》今天普遍受到好評,這幅畫是馬奈對很少被印象派畫家畫的軍隊主題的一個無視
傳統觀念的挑戰。
印象主義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1874-1886):不依據可靠的知識,以瞬間的印象做畫。畫家們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做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做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外表草率的畫法。印象主義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光色變化中表現對象的整體感和氣氛的創作方法,主張根據
太陽光譜所呈現的
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印象主義的作品選擇的題材面比較廣泛,無論是在城市或是在鄉村,畫家都試圖捕捉到瞬息多變的大自然。在藝術觀點上,
印象主義畫家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Romanticism),而是在C.
柯羅、
巴比松畫派和G.
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家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
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顏色。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表現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由此
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印象派繪畫用點取代了傳統繪畫簡單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的描繪。具體的說,當我們從近處觀察印象派繪畫作品時,我們看到的是許多不同的色彩凌亂的點,但是當我們從遠處觀察他們時,這些點就會像七色光一樣匯聚起來,給人光的感覺,達到異想不到的效果。
由於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現,印象主義畫家主要把身邊的生活瑣事和直接見聞作為題材,多描繪現實中的人物和自然風景。在構圖上多截取客觀物象的某個片斷或場景來處理畫面,打破了寫生與創作的界限。
印象主義畫家先後舉辦了8次展覽,前兩次均受到當時輿論界的猛烈抨擊,以後逐漸成為具有很大影響的美術流派,並擴大到其他藝術領域。印象主義繪畫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得到E.
馬奈的支持與鼓舞。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或大或小的影響。
《草地上的午餐》
簡介
作者:愛德華·
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法國) 時間:1863年
規格:208×264.5厘米
質地:布油彩
存藏處:巴黎,奧賽美術館 人們在追溯現代派繪畫的起源時,通常以1863年
馬奈在
落選者沙龍中展出《
草地上的午餐》為開端,
拿破崙三世想用皮鞭抽打的不朽之作開始,世界畫壇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這是畫家效法
羅浮宮內一幅
喬爾喬奈的《
鄉村音樂會》(又名《
田園合奏》)的構圖,但它畢竟不是16世紀
威尼斯那種田園詩繪畫。畫上那個裸體女子就是他在早期畫的《穿鬥牛士服裝的
維克多莉娜·默朗》中的模特兒默朗。她是馬奈從街上領回的一個妓女,長期為畫家充當模特兒。畫家讓她在這幅畫中表現裸體坐在林中溪邊的草地上,與兩個穿衣紳士(費迪南和馬奈的兄弟-歐仁.馬奈)作伴;左側前景有一隻翻倒的籃子,食物滾出籃外,又在後景的湖池邊,添畫了一個只穿襯衣的女人,俯身站在水裡。這是一種精心安排的“野餐”,是畫家為尋求色彩對比的大膽試驗。這一構圖惹惱了繪畫界的許多頭面人物。圍繞
馬奈的這幅畫,評論界竟也劃分成兩個營壘。雙方短兵相接。 馬奈把這種含義表達得很清楚,他把費迪南抬起的右手和左手、維克多莉娜露出的左腳處理為統一顏色,同一紋理,並把費迪南抬起的手畫在中心位置上,那是一個解剖三角形的頂.有人指出這就是傳統上所說的男女交亂的象徵,本來在庫丟爾
畫室里已為人所熟悉馬奈的名字,如此一來,幾乎掛到了每個關心畫展的巴黎人的嘴上了。
作者
愛德華·馬奈(1832-1883)是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印象派領袖。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有的法官家庭,青年時當過海員,後進入學院派畫家庫圖爾
畫室學習。但獨特的個性使無法容忍學院派的那種僵化與虛假,他說:"每當我走進畫室,總覺得好像是走進了墳墓一樣。"離開畫室後,他到各地美術館臨摹和研究前代大師們的作品。 1863年在
落選者沙龍中展出的《
草地上的午餐》一畫引起了世所罕見的轟動,不論是題材還是表現方法都與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學院派原則相悖。它直接表現塵世環境,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紳士畫在一起,畫法上對傳統繪畫進行大膽的革新,擺脫了傳統繪畫中精細的筆觸和大量的棕褐色調,代之以鮮艷明亮、對比強烈、近乎平塗的概括的色塊,這一切都使得官方學院派不能忍受。 1865年展出的
馬奈另一件作品《
奧林匹亞》同樣以其離經叛道的藝術形式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遭到了評論界和新聞界的猛烈攻擊,被咒罵為"無恥到了極點"。以
左拉為首的進步作家和青年畫家們則為馬奈喝彩。左拉說:"馬奈將在
羅浮宮占一席地位。" 這場爭論使得馬奈名聲大振,一批年輕畫家聚集在他周圍,他們受馬奈新穎畫風影響,努力探求新的藝術風格與手法,被當時人諷刺為"馬奈幫",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印象派,馬奈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馬奈以其強烈的繪畫敏感性和其典範性的作品,使他所處時代的繪畫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883年4月30日,
馬奈病逝。馬奈這一名字出典於拉丁文題銘 Manet et manebit,意思是:"他活著並將活下去"。
《日出·印象》
時間:1873年
規格:48×64厘米
存藏處:法國巴黎馬爾莫坦美術館藏
《
日出·印象》描繪的是在晨霧籠罩中日出時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紅、藍灰和橙黃等色組成的色調中,一輪生機勃勃的紅日拖著海水中一縷橙黃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輕鬆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近海中的三隻小船,在薄霧中漸漸變得模 糊不清,遠處的建築、港口、吊車、船舶、桅桿等也都在晨曦中朦朧隱現。這一切,是畫家從一個視窗看出去畫成的。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這對於一貫正統的沙龍學院派藝術家來說乃是藝術的叛逆。該畫完全是一種瞬間的視覺感受和活潑生動的作畫情緒使然,以往官方學院派藝術推崇的那種謹慎而明確的輪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調蕩然無存。這種具有叛逆性的繪畫,引起了官方的反對。 當1874年
莫奈和一群青年畫家舉辦展覽時,這幅《
日出·印象》遭到了誹謗和奚落。有的評論家挖苦說:“毛坯的糊牆紙也比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這幅畫的標題,諷喻一莫奈為首的青年藝術家們為“印象派”,於是“
印象主義”也就成了這個畫派的桂冠。 該畫1985年被搶劫,據法國被盜藝術品偵緝處1990年12月6日,在
科西嘉島一座別墅中查獲。
畫家簡介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生於法國巴黎。早年隨風景畫家
布丹學習繪畫,1862年進入格萊爾
畫室學習。他與學院派藝術趣味無法取得一致,兩年後便憤然離開了格萊爾畫室,開始探索獨立的繪畫技法。1874年,
莫奈發起和組織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就在這次畫展中,莫奈的一幅《
日出·印象》引起了歐洲
畫壇的強烈震動。莫奈也一舉成名。 當年莫奈在
巴比松畫家戶外作畫的影響下,開始注意畫天空、大氣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複雜色彩。這些以自然界的光色變化為目標的繪畫技巧並非輕而易舉。1866年,莫奈在完成了《
花園中的女人》以後,在翁弗勒又畫了一幅《防波堤》。當時由於名單被弄混,差一點被當作
馬奈的作品而受到觀眾的首次讚賞。就這一幅《防波堤》上對空氣與反光的描繪看,
莫奈的“印象派”風格已初步形成了。正在這時,
色當戰役爆發,莫奈逃離法國,為避戰亂住在
阿姆斯特丹,後又到英國。英國的霧都倫敦刺激了他的畫癮,他漸漸學會表現藏在煙霧中的景物。他在
海德公園、
泰晤士河上畫了許多寫生作品。散漫的光線極易發揮畫家的小筆觸功力。這時,他在
杜比尼的引薦下,認識了一位在印象派畫史上大名鼎鼎的畫商丟朗-呂厄。1871年,在離開倫敦以前,他又對英國風景畫大師
透納的作品發生濃厚的興趣。他深感透納的外光表現是非常出色的。同年,他回到巴黎。巴黎已經受
普法戰爭和
巴黎公社兩次暴力的洗禮,第三共和國剛剛在王朝的廢墟上建立。畫壇上只有
馬奈享有很高的聲譽。
莫奈決定離開巴黎,投入鄉間大自然的田野、天空與江河的描繪之中。 《
日出·印象》展出後,受到社會的公開攻擊。那位以“印象”來諷刺這幅畫的《喧噪》周刊的記者
路易·勒魯瓦,本來是以此指責莫奈“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可是這個名稱從此竟彪炳畫史,變成了極富號召力的光輝符號。在“
印象主義”一詞中,貶義內涵已消失殆盡,儘管當時展廳上的70幅畫連一半也沒有賣出去。 該畫是
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它標誌著
印象派繪畫的產生。迅速成為一個風靡全球, 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畫派。它強調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與色的變化作為繪畫的主流。莫奈被認為是第一個採用外光技法進行繪畫的印象派大師。
地位影響
《
日出·印象》在藝術觀點上,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
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Romanticism)。作為一種美術思潮,
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重要影響。
凡·高的《向日葵》
基本資料
《向日葵》(《Veertien zonnebloemen in een vaas》)
畫作類型:布上油畫
油畫尺寸:93cm×73cm
創作背景
時間:1888年8月
評價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像一團熊熊的烈火,那樣的華麗,那團烈火似乎想要將每個觀看過它的人的心燃燒,讓每個觀看過它的人震驚於梵谷的
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