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莫里斯• 溫特尼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
- 作者:莫里斯• 溫特尼茨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08697
- 裝幀:精裝
《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莫里斯• 溫特尼茨。
《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莫理斯·溫特尼茨。 內容簡介本書是歷經百餘年後仍然在佛學界一直享有盛譽的經典名著,其重要價值在於介紹了佛教經典中重要的兩大語言體系——巴利文與梵文的佛教三...
《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莫里斯• 溫特尼茨。內容簡介 該書是歷經百餘年後仍然在佛學界一直享有盛譽的經典名著,其重要價值在於介紹了佛教經典中重要的兩大語言體系——巴利文與梵文的佛教三藏。作者詳盡解析了巴利文經藏五部,論述了三藏之外的巴利文文獻在史學、哲學和...
《印度文獻史 : 佛教文獻》是2023年5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奧]莫里斯·溫特尼茨,譯者宋立道。內容簡介 本書是歷經百餘年後仍然在佛學界一直享有盛譽的經典名著,其重要價值在於介紹了佛教經典中最重要的兩大語言體系——巴利文與梵文的佛教三藏。作者詳盡解析了巴利文經藏五部,論述了三藏之外的巴利文...
廣義是指佛教的一切文獻,即包括用巴利語、梵語書寫的南方上座部原始聖典、大乘經典與相關著作,以及漢、藏、日、韓等各種語言的佛教文獻。狹義則專指讚嘆釋迦及其弟子的一生行誼與本生(前生)故事之著述,以及各民族用文學表現方式所創作的佛教作品。簡介 玆依廣義角度,將印度、中國、日本佛教文學的內容,擇要略述...
而其力作《印度佛教史序說》(L'Introduction a'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Paris,1844)一書,可說是其佛教文獻研究之金字塔。此外,在巴利語文獻的研究上,布赫諾夫也扮演開拓者的角色。在此領域上,在斯里蘭卡任職的突諾爾(G. Turnour,1799~1843),已在1837年刊行巴利原典《大史》(Maha^vam!sa...
犍陀羅佛教原稿 犍陀羅佛教原稿是已發現最早的佛教文獻及印度文獻。原稿是以犍陀羅語佉盧文書寫。1994年,大英圖書館獲得8份一世紀到二世紀的犍陀羅原稿。這些原稿全部被寫在樺樹樹皮上及泥陶罐上。
產生並流傳於古印度,以佛教教義為核心的宗教哲學。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前5世紀的印度。佛教興起時正是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的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奴隸社會,但有的地方還保留著氏族公社制的殘餘;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生產力已有很大提高,農業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手工業已從...
佛教文獻研究第一、二輯 《佛教文獻研究第一、二輯》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廣錩
中國佛教史是指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漢地(約在公元紀元前後)。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與此同時傳入。中國佛教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佛教傳入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年代,學術界已有定論。據《善見律毗婆沙》記述,在阿育王時代,佛教第三次結集後,曾派大德摩訶勒棄多至...
印度文獻史 (Die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Literatur)三卷。德國布拉格大學教授溫特尼茲(Moriz Winternitz)撰。西元1905~1922年刊行。系與印度文獻有關的文獻學鉅著。第一卷收吠陀文獻、敘事詩與《往世書》;第二卷收佛教文獻、耆那教文獻;第三卷收純文學、學術文獻。原文系以德文刊行。英譯增訂版在印度出版。
印度可信的政治史開始於頻毗娑羅(瓶沙王)統治摩揭陀的時期。往世書和各教派的典籍證明了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積極的政治活動導致摩揭陀的實力大大增強。頻毗娑羅之子阿闍世(未生怨王)執行擴張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確立了某種盟主地位;他並且支持佛教的發展,使佛教在王舍城舉行第一次結集。大約從前4世紀開始,...
又,今後印度、西藏佛教學的研究領域很可能即將形成。藏系佛教典籍因保存甚多印度已佚失的佛教文獻資料,以及思想體系的傳統保守,故不僅可為密教研究與佛典之比較校訂的輔助資料,也是佛教研究之原始典據之一。圖齊(Giuseppe Tucci)、瑞利赫(YurijNikolaevich Rerikh)等人在研究西藏文獻、語言方面的成就甚為可觀。◎附...
佛教在印度曾獲很大發展,一度近乎普及整個次大陸。孔雀王朝時達到鼎盛。當時,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教,實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發展。貴霜王朝時代,佛教仍有發展。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開始急劇衰落。19世紀開始出現復興,20世紀50年代以來僧眾人數有所增加,但總的來講,勢力比較弱小。耆那教 耆那教創立時間與佛教相仿...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19世紀後才稍有復興。簡介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當時各國之間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來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處處顯示出大乘信仰與理念。如強調慈悲與平等,提倡不食肉主義,戒殺放生,慈善環保,強調慈航...
世界的創造和毀滅之神,他又被稱作「獸王」或「魯德羅」(意即憤怒),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受到崇拜。在吠陀時期,他的地位不高,被稱為「樓陀羅」。後來在印度教時期,他與梵天,毗濕奴構成三神組合,保護和毀滅。佛教文獻中稱濕婆為「大自在天」。G·眾女神 吠陀神話中有一些能歌善舞的美麗女神,例如黎明女神...
佛陀時期(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古印度金幣 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
第五篇 寮國佛教史 第一章 寮國早期的佛教 第一節 國土與民族 第二節 從高棉傳入佛教 第二章 寮國中期的佛教 第三章 寮國近代的佛教 第一節 法屬時期 第二節 獨立後的佛教 附錄 南傳佛教巴利文獻簡介 南傳佛教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地圖 圖一 亞洲佛教分布圖 圖二 斯里蘭卡 圖三 東南亞各國 圖四 印度化...
《佛教文獻論稿》一書由 王招國所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撰寫的十四篇論文,所研究的文獻種類有敦煌遺書、日本古寫經以及一些珍稀刻本。每篇論文均從文獻學的角度進行論述,涉及內容包括考訂文獻作者、追溯版本源流、分析文本系統、評述文獻價值等方面。本書是作者研究佛教文獻的嘗試...
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是印度文化史上燦爛的階段,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蓬勃湧現,產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歷史沿革 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帶來了伊斯蘭文化。16世紀歐洲殖民主義開始進入印度。1600年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經濟掠奪。1849年英占領印度全境,...
其中正統六派哲學的主要經典多為全譯本,而吠陀奧義書、耆那教、順世論、佛教的文獻多為選譯本。這些資料是研究古印度哲學的必讀文獻,是了解印度文化的基礎材料。作者簡介 姚衛群,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國內知名印度哲學和佛教哲學研究專家,代表著作(譯著)有《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佛學概論》等。目錄...
第三篇 佛教修行 第二十講 戒律論 第二十一講 禪定法 第二十二講 儀軌制度 第四篇 佛教文獻 第二十三講 佛教文獻的形成 第二十四講 印度佛教要典 第二十五講 漢傳佛教要典 第二十六講 佛教的大藏經 第五篇 佛教聖者 第二十七講 佛 第二十八講 菩薩 第二十九講 羅漢及重要佛弟子 第三十講 名師與高僧 參考文獻...
諾曼還在演講中談到了佛教與各個印度區域方言之間的關係,以及歷史上的佛陀究竟講述何種方言這一類問題的學術研究情況。之後繼續討論了佛教文獻的寫定及梵語化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各種文獻的扭曲,通過各種精細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這些文獻錯誤形成的原因及其過程。可以說,《佛教文獻學十講》雖然是一部概論性的普及...
(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
佛滅後二百多年,在印度史上最著名的阿育王統治時期,由於國王虔誠信仰佛教,因此便有許多非佛教徒,為了分享這些布施而來參加僧團,其行為放逸,則與佛教的教義相反。結果使那些行為純潔而真正信奉佛教的比丘,不願與這些行為不正的人為伍。據說在華氏城的王室寺院中,有七年沒有舉行過“布薩”和“自恣”等宗教儀式...
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研究專刊 《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研究專刊》是2007年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松果、方誌恩。
◎附四∶溫特尼茲(M. Winternitz)《印度文獻史》〈佛教文獻〉第九章(依觀摘譯)陀羅尼(dha^ran!i^,護咒)在大乘文獻中占極重要的地位。古時,吠陀中,尤其《阿達婆吠陀》中的真言,被用於攘災、祝禱。它們在印度人心中甚為重要,因而即使佛教亦無法將它廢除。錫蘭佛教徒將若干優美的經典當作明護(paritta、...
藏外文獻有喇嘛教之新舊諸宗派聖典,及喇嘛傳記、寺志、史書、文法書、曆法書、醫學書、讚歌、儀軌、誓願文、信等。蒙古民族自十三世紀信仰佛教以來,除由藏文大藏經翻譯成蒙古語大藏經之外,用蒙古語所著作之書、注釋書等,數量亦很龐大。(五)漢文佛典:分為印度傳來的佛典之漢譯及我國所撰述者二種。前者之原本...
在佛教的經典里,為了和其他諸天的稱謂統一,就把天字挪到了最後,稱為“帝釋天”。是印度教和婆羅門教中的雷帝,是佛教里的天帝(天龍八部之首)。因陀羅在吠陀神話時期可算是最受崇拜的,在最古老的吠陀經典文獻《梨俱吠陀》里,有許多歌頌他的,他被看成是唯一的主神,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而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