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學

印度史學

公元7世紀以前,印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歷史著作。7世紀以後,印度史學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宮廷史學、殖民主義史學和唯物主義史學3個階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印度史學
  • 外文名稱:Die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Literatur
  • 文學體裁:印度文
基本介紹,相關介紹,史學的萌芽,印度佛教史,印度文獻史,

基本介紹

公元7世紀以前,印度沒有真正的歷史著作。7世紀以後,印度史學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宮廷史學、殖民主義史學和唯物主義史學3個階段。

相關介紹

史學的萌芽

印度史學最初是以“伊蒂哈瑟”的形式存在於口頭文學之中。梵文ITIH凴SA(伊蒂哈瑟),意為“曾經如此”、“從前發生過”,引申為傳說、古事,即專指與印度教傳統有關的往事。被稱為聖書的 4部吠陀約形成於公元前第2千紀中葉至前第1千紀上半葉,是部落詩人為祭祀祖先和神祇編成的口頭文學,其中包括大量的古代傳說和英雄傳奇,以後世代相傳,到很晚才有文字記載。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約形成於公元前5~前3世紀,也講述了很多部落戰爭和讚頌英雄事跡的故事。印度古代歷史傳說主要是靠誦詩人保存下來的。在他們的口傳作品中,往往把神話、古事同英雄和國王的家譜交織在一起,後來由於部落戰爭的頻繁和王權的擴大,國王家譜日漸占有重要地位。公元4世紀開始編纂的《往世書》是印度古代文學的匯集,正本共18部,據傳有40萬頌,記載了大量的歷史傳說、英雄和國王的家譜,反映了毗濕奴派婆羅門的世界觀,歷代統治者將其視為取得王權的法律依據,每逢盛典命人誦讀。
宮廷史學 公元7世紀起,宮廷歷史著作開始出現。史學的重點從部族轉移到王國,國王代替了英雄,誦詩人讓位於宮廷詩人。7~12世紀,這些宮廷詩人多是受過教育的婆羅門,他們編寫了不少歌頌國王和重要大臣的傳記。1149年,卡爾哈那寫了一部《克什米爾史》,上起神話時代,下迄12世紀,是一部繼承古代印度史學傳統,特別是佛教傳統的歷史著作。13世紀,北印度被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征服後,宮廷詩人大多是穆斯林。這一時期的歷史著作大多是用波斯文寫的。但也有人用梵文編寫蘇丹傳記。12、13世紀西印度耆那教大師也曾用梵文編寫了一些宗教歷史著作。
殖民主義史學  18世紀中葉,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統治以後,一些語言學家如W.瓊斯、C.威爾金斯等人從事梵文研究和翻譯工作,發現了梵文與歐洲文字的關係,創立了印度學(或稱東方學)。他們從語言和種族出發研究印度的歷史。1818年J.米爾寫成了《印度史》一書,該書大肆宣揚雅利安種族論,稱外來種族給印度帶來了高度文化;站在殖民者的立場,描述英國對印度的征服,論證殖民統治的優越性,評論英國統治印度的措施,為殖民當局獻計獻策。此書一出版,米爾立即受到英國統治者的賞識,進入印度部任公文審核官,不久又升任主管。其所著之《印度史》被當作培訓東印度公司任職人員的教材,向他們灌輸殖民主義歷史觀。米爾的《印度史》問世標誌著殖民主義史學在印度的創立。此後,英國建立了一系列研究印度歷史的機構,如1834年在倫敦成立的皇家亞洲學會,1862年成立了印度考古調查局,1881年成立的巴利文本學會,1899年成立的印度歷史檔案局等。出版了不少殖民主義史學著作。
唯物主義史學  印度獨立以前,一些印度歷史學家開始用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歷史,作了有益的探索。40年代中期,B.N.達塔和A.N.鮑斯分別發表了《印度社會制度研究》和《北印度社會經濟和農村經濟》等著作。獨立以後,印度史學家逐步擺脫了殖民主義史學體系的束縛,走上了建立本民族新史學的道路。1966年,D.D.高善必所著《印度古代文化與文明史綱》出版,標誌著印度唯物主義史學體系的形成。這部著作科學地分析了神話傳說和超自然的思想觀念,發掘出嶄新的古代印度社會史,對印度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繼高善必之後,印度又湧現出一批唯物主義史學家,如R.塔帕、R.S.沙馬、I.哈比布、S.賈斯瓦爾、B.N.S.亞達瓦等。沙馬於1969年出版了《印度中世紀早期的社會變化》,塔帕於1978年出版了《印度古代社會史》。
唯物主義史學家對印度歷史重新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新論點。他們根據史實對印度歷史上的若干重要問題,如階級的出現、國家的形成、“賤民”的產生等作出了唯物主義的解釋。指出:梨俱吠陀時期有等級區別,沒有階級區別;吠陀晚期階級社會還沒有充分發展,部落社會殘餘還大量存在;公元前5世紀,由於鐵器的普遍使用,階級社會有了發展,出現了穩定的國家;最早的階級是農業主;婆羅門種姓在開拓農業經濟和同化部族方面起過積極作用;寺院經濟在古代社會占有重要地位;“賤民”來自部落居民,接觸禁忌是中世紀婆羅門維護種姓制度的措施。
60年代以來,印度學術界就種姓制度、歷史環境與生產方式的關係、印度當前社會的性質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印度史學家參加了這場討論,提出了各自的見解。

印度佛教史

Yindu Fojiaoshi
印度佛教史籍。藏傳佛教覺囊派學者多羅那他(又名慶喜藏)著於1608年。全書分44章,約十餘萬言,以王朝的更迭為經,以佛教著名大師的傳承為緯,記述自釋迦牟尼去世後,直到印度波羅、斯那兩王朝覆滅時,佛教在印度流傳及盛衰演變情況。1~12章敘述阿闍世王以至迦膩色迦王時舉行第三次結集期間,小乘佛教傳布的情況;13~27章敘述大乘佛教興起,龍樹、提婆、無著、世親、陳那、法稱等顯教大師的活動(以上屬於玄奘、義淨訪印以前時期);28~37章敘述波羅及斯那兩王朝時期秘密佛教盛行、衰亡的過程;38~44章敘述超戒寺的傳承,南亞次大陸鄰近地區佛法的流傳,小乘的分部 ,真言乘的起源及佛教造像工藝的流派。
佛教在印度流傳的情況,在玄奘、義淨訪印以前,漢文資料中只有零星的傳說,法顯、玄奘和義淨的訪印記錄成為這一時期最可靠的佛教史料,至於義淨訪印後佛教在印度流傳的情況,漢文資料失於記載。多羅那他依據摩揭陀的安主賢所作的二千頌,帝授的《佛陀古事記》一千二百頌,使壇著的敘述阿闍黎傳承的一千二百頌,以及他親聞於印度的幾個班智達的傳說,寫成這部著作。其內容不僅可以補充玄奘、義淨以前漢文資料的不足,也可填補以後時期史料的若干空白。波羅、斯那兩王朝時,密教盛行,以超戒寺為中心,產生許多著名的密教大師;自10世紀起,這種密教的經典和修法大量傳入西藏,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各派。另外,此書記述王朝盛衰和各王在位年限,也為研究印度古代歷史提供有參考價值的素材,深受西方及印度學術界的重視。但此書所述前期佛教史實與漢傳及南傳之說頗多歧異,後期的王位更迭和在位年數與現代的考古發現也不完全一致。因此近代一般學者只承認其有無可取代的史料價值,而不視為完整的信史。
此書有譯本多種。1840年俄國學者瓦西列夫於北京發現此書的藏文原本,1869年在聖彼得堡出版西弗納之德譯本及瓦西列夫之俄譯本。1928年日本東京出版寺本婉雅之日譯本。1946年,中國出版王沂暖的漢語節譯本。1980年印度加爾各答又出版拉瑪欽巴的英譯本。(郭元興)

印度文獻史

(Die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Literatur)
三卷。德國布拉格大學教授溫特尼茲(Moriz Winternitz)撰。西元1905~1922年刊行。系與印度文獻有關的文獻學鉅著。第一卷收吠陀文獻、敘事詩與《往世書》;第二卷收佛教文獻、耆那教文獻;第三卷收純文學、學術文獻。原文系以德文刊行。英譯增訂版在印度出版。而日本·中野義照譯註的日文本《インド文獻史》六卷,於1964~1978年由日本印度學會刊行。中野氏所譯之此書雖為日譯本,但譯者具有深邃的學養,且所作附註之篇幅,幾達原書之一倍,故除可供日文讀者研讀外,亦另具學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