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薑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製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鐘,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衝突的導火索。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優酪乳、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度把人們分為四個種姓:最高一級是婆羅門。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
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
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祭司逐漸不受重視,潔淨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第二級為剎帝利,《
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剎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第三等級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
瞿曇》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最低一等級為首陀羅,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在四個種姓外,還有達利特,即賤民,多由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及其後裔組成。他們的身份世代相傳,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幾乎沒有社會地位,只被允許從事非常卑賤的工作,例如清潔穢物或喪葬。
在
婆羅門教的經典《吠陀》中,把種姓制度的出現用神話來解釋,說原始巨人普魯沙死後,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羅門,用雙手製成了剎帝利,用雙腿製成了吠舍,用雙腳製成了首陀羅。而達利特是人類違反吠陀的產物,本不該存在。
1947年獨立後,印度在法律上已經廢止種姓制度,但社會心理影響遠未消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人數眾多的低種姓在選舉政治中的影響擴大,歷屆政府為拉選票,不斷推出照顧低種姓的“名額保留政策”,在教育、就業、社會福利等多方面予以特惠。1997年,
科切里爾·拉曼·納拉亞南成功當選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出身達利特階層的總統。2017年7月22日,印度選舉委員會20日宣布計票結果,全國民主聯盟總統候選人
拉姆·納特·考文德當選新一任總統,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二位出身達利特階層的總統。
語言
印度-雅利安語支及達羅毗荼語系分別為印度主要語支,分別占總人口的74%及24%,其他語言則屬藏緬語族、南亞語系,印度未訂定國語。目前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約30%人口使用,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或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英語在教育方面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中等及高等教育。
另外還有其他21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喀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語、曼尼普爾語等,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
印度-雅利安語支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兩種語言分別是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印地語以天城字型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
梵語辭彙。烏爾都語則是在莫臥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
印地語、阿拉伯語和
波斯語的辭彙,又有
突厥語和其他語言的辭彙,其書面語用
阿拉伯字母拼寫。達羅毗荼人使用的達羅毗荼語雖然與印地語、梵語、吐火羅文有聯繫,但不屬於印歐語系,而是自成一派,屬於達羅毗荼語系。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總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數為總人口的80.5%,穆斯林占13.4%,基督教2.3%,錫克教占1.9%,其它教派占1.8%,情況不明的為0.1%。
種族構成
概述
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髮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
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
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尼格利陀人長期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最為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在新移民到來以後,尼格利陀人多被他們屠殺、同化,或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
原始澳大利亞人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
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髮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
蒙達人、
高爾人、
桑塔爾人和
比爾人普遍被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
蒙古利亞人
以
蒙古利亞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
蒙古利亞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
蒙古人和與藏族關係密切的
漢藏語系民族。蒙古人的後裔為莫臥兒人,他們已經基本上融入在印度主體民族之中,由於混血的緣故,蒙古人的體貌特徵已經不明顯。包括
查克馬人和
雷布查人在內的漢藏語系民族則帶有明顯的黃種人特徵。他們膚色淺黃,臉龐扁平,眼睛細小,鬍鬚和體毛稀少。
漢藏語系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東北七邦,包括偽“阿魯納恰爾邦”(中華人民共和國藏南地區)、
阿薩姆邦、
梅加拉亞邦、
曼尼普爾邦、
米佐拉姆邦、
那加蘭邦和
特里普拉邦,他們是這些地區的主體民族。東北七邦在人種、語言、文化等方面都與印度本土部分有著顯著區別,古代從未與印度本土統一,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被併入印度,因此他們對國家的認同率較低。印度東北部地區至今仍存在嚴重的分離主義傾向。
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來自
地中海地區,被稱為地中海人。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地中海人進入印度後與當地的原始澳大利亞人通婚融合,形成了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曾經遍布整個
南亞(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他們是公元前三千紀古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
哈拉帕文明)的創造者。公元前1500年前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了印度的北方和中部,摧毀了
哈拉帕文明,一部分達羅毗荼人被雅利安人同化,另一部分達羅毗荼人退守印度南部。現在的
泰米爾人、
泰盧固人、馬拉雅拉姆人、圖魯人、科達瓦人、
卡納達人等民族都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他們先後在印度南部創建了
安度羅、
潘地亞、
朱羅、
哲羅等古王國。
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古民族,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身材高大,頭型窄長,眼眶深陷,鼻樑高而窄,毛髮濃密。雅利安人最初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許多世紀中不斷遷徙擴張,先後到達伊朗、敘利亞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納托利亞、希臘以及東歐各處。到達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經阿富汗從西北方向進入北印度。這些外來遊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低於達羅毗荼人,但卻弓馬嫻熟,善於騎射。他們憑藉武力優勢征服了相對柔弱的達羅毗荼人,並逐漸分布到印度次大陸許多地區。他們接受了後者的部分文化並逐漸與之融合。語言學家則從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角度將他們稱為雅利安人。這一名稱歷來爭議不斷,但卻變得十分流行。今天的
印度斯坦族、
克什米爾人、
旁遮普人、
孟加拉人、
拉賈斯坦人,巴基斯坦的
信德人、
俾路支人、
普什圖人以及斯里蘭卡的
僧伽羅人等,都是雅利安人的後裔。他們帶來了
吠陀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現在的印度雅利安人民族大多混有達羅毗荼人血統,其中巴基斯坦及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混血較不明顯,孟加拉、斯里蘭卡和印度東部及中南部的雅利安人鮮有未與其他民族混血的。
民族
印度斯坦人
歷史淵源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遊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
根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數據計算,印度斯坦族人口約為3億,約占印度人口總數的30%,系印度人數最多的民族。該民族主要分布於恆河中上游的
印地語地區和
印度斯坦語地區,主要操印地語,大體可以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阿里爾人、查特人、洛蒂人、馬利人、卡狄貢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達爾人等。後者有邦多人、科爾巴人、白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爾人等。高爾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利亞人、高亞人、波爾伽人、波羅坦人、波爾海亞人、拉吉袞德人、拉吉牟利亞人等。可見,印度斯坦族是一個總的稱謂。上述各色人等的存在,保留了遠古部落生活的信息,說明印度斯坦民族的融合還沒有達到高度統一的程度。
膚色從淺棕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聯繫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型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辭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臥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辭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四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耆那教目前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占據統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么嚴格。
文化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
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
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 《
奧義書》、 《往世書》、《摩訶婆羅多》、《
羅摩衍那》、《
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在天文、 歷算、 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
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
玄奘曾遊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婚嫁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
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餘燼投河。
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
服飾
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
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職業分工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刺繡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