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色彩節含義,色彩節起源,懲惡揚善的傳說,
色彩節含義
色彩節(Holi Festival)代表著色彩單調的冬天已經結束,隨之而來是春暖花開的春天。這天當地人播放著印度傳統音樂,忘情地唱歌跳舞,不管大人小孩,全都走上街頭,將彩色粉末,點抹在對方額頭以示祝福,更多人是直接抓起粉末互相噴灑“攻擊” ,從頭到腳無所不塗,所到之處皆是不可思議的繽紛世界,連空氣里都懸浮著彩色粉末,頑皮的孩子們甚至還加水調合,以水桶、水球或水槍「掃射」每一個遇見的人。
色彩節起源
Holi是印度語「顏色」的意思,色彩節不僅在印度,甚至尼泊爾、巴基斯坦、英國、南非、斐濟和模里西斯等印度教盛行之地,皆視為重要節日。
色彩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源自於印度教神話。印度教的維護之神「毗(音同啤)濕奴神」(Vishnu)的分身之一「奎師那神」(Krishna)生性調皮,喜歡在牧羊女身上灑彩色粉末,神話流傳千年後,形成印度當地特有的習俗。也有人說,因為奎師那神不滿自己膚色黝黑而妻子皮膚白皙,母親便建議他用彩色粉末塗抹妻子的臉。
另一種說法,在遠古時代,有個暴君不允許人民信奉毗濕奴神,但兒子卻忤逆他而堅持信奉,於是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Holika)在某個月圓之夜燒死王子。隔日清晨,當人們帶著盛水器具趕去營救時,卻發現他安然無恙,反而是霍利卡已化作灰燼,這便是毗濕奴神保佑的結果,於是人們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
另一種說法,在遠古時代,有個暴君不允許人民信奉毗濕奴神,但兒子卻忤逆他而堅持信奉,於是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Holika)在某個月圓之夜燒死王子。隔日清晨,當人們帶著盛水器具趕去營救時,卻發現他安然無恙,反而是霍利卡已化作灰燼,這便是毗濕奴神保佑的結果,於是人們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
色彩節英文中的「Holi」,便是由女妖名字「Holika」演變而來,所以在慶典中,當地人還會用草、木頭或紙紮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
懲惡揚善的傳說
Holi是印度最古老的節日之一。關於Holi節日的來歷,民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印度人把春天當作愛欲之神的伴侶,每到春季,愛神降臨,人們都要外出踏青,異性之間萌發愛慕之情,便以開玩笑的方式相互接近。第二種說法是,春天營造了色彩絢麗、奼紫嫣紅的繽紛世界,正是來年穀物長勢旺盛的預兆,Holi節孕育著豐收和希望。
不過,人們認為最有權威性的說法是,Holi節源於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傳說,從前有一位國王暴虐無道,狂妄自大,連天神也不放在眼裡。一天,暴君對國民宣布,不準人們再提天神的名字,舉國上下只能崇拜他一個人,否則就嚴加懲處。王子是天神的忠實信徒。他公開反對父親,對天神依然虔誠如初。因此,暴君對王子懷恨在心,千方百計要陷害他。
不過,人們認為最有權威性的說法是,Holi節源於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傳說,從前有一位國王暴虐無道,狂妄自大,連天神也不放在眼裡。一天,暴君對國民宣布,不準人們再提天神的名字,舉國上下只能崇拜他一個人,否則就嚴加懲處。王子是天神的忠實信徒。他公開反對父親,對天神依然虔誠如初。因此,暴君對王子懷恨在心,千方百計要陷害他。
暴君叫人把王子推下萬丈懸崖,但王子沒有摔死。後來,暴君又命大象踩死王子,也未得逞。暴君的妹妹名叫Holi,曾得神靈保佑不怕火燒,因此,暴君就讓Holi抱住王子跳進熊熊燃燒的火中,企圖燒死王子。孰料,王子毫髮未損,Holi卻葬身火海。當王子走出火堆時,人們向王子灑七色彩粉,表達對善良的讚頌和對邪惡的憎恨。每年人們都將柴草堆成一堆,象徵助紂為虐的Holi,將其焚燒。據說,在此期間,人們可以大聲說髒話,甚至罵人,表示對壞人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