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學名:Sanajeh indicus),是在西印度發現的一種上白堊紀

它是在拉米塔組(Lameta Formation)中發現的化石,化石正在纏繞著蜥腳下目恐龍的蛋及幼體,可見它們是獵食幼生蜥腳類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古裂口蛇
  • 外文名:sanajeh indicus
  • 學名:Sanajeh indicus
  • 發現地點:西印度
  • 詞性:名詞
特徵,食性,

特徵

印度古裂口蛇的完模標本GSI/GC/2901–2906包含了一個接近完整的頭顱骨及下顎、分成5組共72節的泄殖前脊骨肋骨。它們都是在古吉拉特邦德霍里鄧格里村(Dholi Dungri)的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中發現。
印度古裂口蛇的頭顱骨長95毫米,估計全長約3.5米。頭顱骨兩側有一長方形的開孔,孔內有與耳朵相連的腦神經。這個孔前有另一個開孔,稱為三叉孔,當中有控制顎骨的腦神經。顎骨關節位於頭顱的後緣,是原始蛇的特徵。矢狀嵴沿頭顱的腹面連線顎的肌肉
印度古裂口蛇的脊骨關節發展完好。神經棘很薄及向後起角。它們的肋骨向外伸延至椎骨上關節突。這些都是巨蛇科共有的特徵。

食性

印度古裂口蛇像其他古代的般,沒有像蚺科、蟒屬及新蛇總科的大裂口。故此,它們並不會吃過大的獵物。現存裂口較窄的蛇,如針尾蛇科、倭管蛇屬、管蛇屬及筒蛇屬等,都只會吃細小的動物,包括螞蟻白蟻幼蟲環節動物蚓蜥無足目等。它們的顳骨很短,方骨闊而短,可知其裂口很窄。它們的裂口應該像現今的閃鱗蛇屬。不過它們的肌肉強壯,故它們可以像巨口類般處理較大的獵物。下頜關節可以大幅屈曲,也讓它們可以吃較大的獵物。由此可見,蛇其實是先增強口部運動及口內運動性,其後才發展闊大的裂口。失去顱內運動力的蛇可能是一種挖地的適應性,而非一種祖征
印度古裂口蛇的完模標本是與Megaloolithus dhoridungriensis及一隻保存得不完整的幼體一同被發現。印度古裂口蛇纏可能正在繞著幼體剛孵化的蛋。恐龍蛋可能是產在像巢穴的結構,但這結構並沒有保存下來。其他的蛋可能過大,致使印度古裂口蛇未能直接吃用,但相信它能夠破開及吃蛋內的物質。相信印度古裂口蛇喜歡到巢穴中覓食,並有可能吃多種的獵物,包括獸腳下目及細小爬行類的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