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詞》是2021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州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詞
- 作者:王州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1日
- 頁數:26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3488963
《南詞》是2021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州 。
《南詞》是2021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州 。內容簡介 本書以福建省入選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詞”為對象,系“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卷)叢書”之一本。南詞屬於攤簧類說唱音樂,系“曲藝類”...
漳州南詞是清代道光年間由漳州府總爺從江西帶入漳州,故稱贛州南詞。南詞曲韻有蘇贛兩派之分,漳州霞東鈞社南詞屬於贛派。曾經流行於閩北的南平、沙縣、邵武、泰寧、將樂、建陽、建甌、浦城、建寧、閩西的長汀、上杭、永定、龍巖,...
閩北南詞,福建省三明市曲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南詞流行於南平地區,清乾隆、嘉慶年間,灘簧小調從蘇州傳入南平,並與閩北的民間藝術相結合,在長期演唱中,經民間藝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帶有地方韻味的將樂南詞...
南詞戲,福建地方戲劇種,主要流行於南平地區。南詞戲最早起源於江蘇蘇州,原系一種坐唱曲藝。清代中期從浙江傳入將樂縣,境內城鄉組建班社坐唱戲文,演唱者5~10人不等。在長期演唱實踐中,此曲藝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展,吸收民歌小調...
將樂南詞又稱“八韻南詞”。它的源頭來自浙江的婺劇,由浙江的流浪藝人經江西傳入我縣,後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帶有將樂地方韻味的劇種。南詞的道白採用“土官話”(將樂方言腔國語)。唱詞曲調為八韻,每韻由7字組成...
《南詞新譜》是明末清初沈自晉編著的曲譜。發展歷史 明嘉靖間,隨著南曲的勃興,南曲曲譜應運而生。毗陵蔣孝據陳氏、白氏《舊編南九宮譜》、《十三調南曲音節譜》2種目錄,於《九宮譜》每調下各附戲曲或散曲曲詞,編成《舊編南九宮譜...
南平市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非遺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平市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曲藝“南平南詞”項目的保護單位。場館...
南平市南詞實驗劇團是福建文藝團隊。新中國成立初期,南詞清唱團“庚韻琴社”更名為南平業餘南詞組。1952年,參加省首屆地方劇種觀摩演出大會。翌年,組建為業餘南詞戲團,8月,演出第一個小戲《井台會》。1957年,編演第一個南詞現代...
彈詞(即南詞)開篇集。清代蘇州彈詞藝人馬如飛撰。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刻本,題作《馬如飛先生南詞小引初集》,上、下兩卷。另有續集,未刊印,僅以抄本流傳。nanci xiaoyin 《南詞小引》彈詞在清代也稱南詞(江南一帶稱彈詞,江北...
《南詞敘錄》是明代徐渭撰古代中國戲曲理論專著,成書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作為論述南戲的專著,又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一部研究南戲的專著,其在中國戲曲理論批評史上的貢獻是不可低估的。全書比較全面地論述了南戲的源流和發展...
《馬如飛先生南詞小引初集》是2017年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州戲曲博物館。內容簡介 《馬如飛先生南詞小引初集》分上、下二卷。為清代彈詞“後四名家”之一、蘇州彈詞“馬調”創始人馬如飛所撰,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刊刻本...
《南詞敘錄注釋》是一本於1989年1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渭,注釋是李復波、熊澄宇。內容簡介 古典戲曲論著譯註叢書《南詞敘錄》是一部關於南戲的概論性著作。注釋者對原著的各種論述、篇目、 作者、掌故、術語等均作了...
文南詞,安徽省宿松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南詞,原系湖北黃梅一帶的漁鼓小調,清末民初由逃荒賣唱人傳入安徽。文南詞流行於安徽省東至縣、宿松縣等地,唱腔分小調、文詞、南詞三大部分;板式有“正板”、“慢板”“...
《文南詞研究》從聲樂和器樂兩個角度對文南詞作了分類式的研究,考證了文南詞的主要唱腔(文詞和南詞)並對板式結構作了深入的分析、對伴奏樂隊的主奏樂器、伴奏鑼鼓和絲弦曲牌進行了深入地探究。“文南詞”的研究為我國音樂學研究提供...
邵武市的南區肖家坊鎮將石村、和平鎮坎頭村一帶傳承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南詞北調”,當地土話亦稱“漢調”。其起源於何時無文字資料可考,有人說始於宋代,有人說始於清代,但都一致認同是從江西傳過來的。發展 “南詞北調”不是...
南北曲,古代中國戲曲、音樂術語。是南曲與北曲的合稱。南曲又稱"南詞",北曲又稱"北詞",故也合稱為"南北詞"。發展歷史 南曲是宋元時南方(長江以南,以溫州、永嘉為中心)戲曲、散曲所用各種曲調的統稱,大都源於唐宋大曲、北宋...
彈詞,也叫“南詞”。明、清兩代流行的曲藝形式。在明代,南方、北方都有彈詞流傳。到清代,北方仍有彈詞。彈詞在嘉靖、萬曆時已在南北各地演唱,大約自乾隆年間彈詞流行的地區已逐漸縮小於江蘇、浙江等江南一帶,彈詞是清代民間很流行...
將樂南詞 將樂南詞又稱“八韻南詞”。它的源頭來自浙江的婺劇,由浙江的流浪藝人經江西傳入將樂縣,後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帶有將樂地方韻味的劇種。南詞的道白採用“土官話”(將樂方言腔國語)。每場戲必先唱《天官...
蘇劇,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由花鼓灘簧與南詞、崑曲合流而成,流行於蘇南浙北城鄉。蘇劇其前身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一種圍坐清唱的曲藝形式。1912年對白南詞有了簡單的化裝表演形式,...
南詞清音 南詞清音在民間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到南唐,因無具體記載,流入時間難以確定。主要通過琵琶、揚琴等民間樂器伴奏,演出曲目有《牡丹採藥》、《水漫金山寺》等,常在農閒季節及迎神賽會時演唱。民國15年始有女藝人參加演唱...
約在清乾隆年間揚州南詞傳入江西,結合湖北黃梅傳來的文曲,形成南北詞。至道光年間南北詞由新建縣的藝人傳入贛州,此後曲目、曲調及演唱形式都有較大發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贛州南北詞。長期以來,贛州南北詞主要是手工業者、店員、...
臨海詞調,又稱台州詞調、才子詞調、仙鶴調,由南詞、崑曲和台州當地的民間小調發展而成,是浙江台州的曲藝曲種之一,流布於臨海、椒江、黃岩、天台、溫嶺、仙居等地,是一種將聲腔、音樂與本地方言相結合的曲牌體結構的曲藝演唱形式...
蘭溪攤簧形成並流行於浙江省中西部蘭溪地區及金華和衢州等地,屬南詞攤簧,是一種古老的坐唱曲藝形式。蘭溪攤簧文辭典雅,演唱講究字清腔純和字正腔圓,一直為文人雅士所喜好。流風所及,其他的坐唱班亦以自命風雅者為多,唱奏者多穿...
甬劇的音樂曲調豐富,其中包括從農村田頭山歌、對山歌、唱新聞演化而來的“基本調”、“四明南詞”,從亂彈班帶來的“快二簧”、“慢二簧”曲調及一些地方小調等。“基本調”主要用來敘述故事情節,“四明南詞”主要用來抒發人物感情,“...
葉衍蘭(1823年-1897年),清代官員、書畫家、詞人,為清代詞壇“粵東三家”之一,人稱“南詞正宗”。字南雪,號蘭台,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先世浙江餘姚人,曾祖葉謙亨始定居廣東。父葉英華,好詩詞。鹹豐二年(1852)舉人,鹹豐六...
元代以來,曲譜著作並不乏見,像《太和正音譜》、《南九宮譜》、《南詞新譜》、《南詞定律》、《九宮譜定》、《欽定曲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等,都是為制、譜、度的需要而編定的。這些曲譜,有的成書較早,詞體不甚完備...
南音,是流行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曲種,源於外省的南詞班且吸收江、浙的揚州清曲等曲種的音樂經衍變、發展,逐步形成以南音唱腔的歌謠體系。在結構上,一篇南音多數由數段組成,每一段都有起式、正文和煞尾。通常都是從慢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