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海詞調
- 別稱:台州詞調、才子詞調、仙鶴調
- 流行地區:浙江台州
- 始興年代:南宋(一說唐朝)
- 屬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
- 遺產類別:曲藝
- 遺產編號:V-55
- 經典劇目:《八仙賀壽》《月滿東湖》等
- 代表人物:張錨、陳克、林心培、羅連星等
歷史沿革,起源之考,發展演變,藝術特點,表演形式,曲本體裁,音樂形態,節奏布局,聲腔唱詞,伴奏藝術,藝術流派,經典劇目,傳統劇目,現代劇目,曲藝價值,歷史價值,美學價值,人文價值,流行地區,傳承保護,流傳現狀,保護措施,入選非遺,傳承人物,榮譽表彰,
歷史沿革
起源之考
關於臨海詞調的歷史淵源和具體形成時代有多種說法,一說源於南宋,據近代學者、邑人、臨海前圖書館館長項士元所著《臨海文化史》記載:“詞調發端於南宋樂師張錨所創作的海鹽腔,元初雜劇家楊梓加以整理髮展,明中葉海鹽腔盛行於嘉、溫、台一帶,明末演變為詞調。”又有說詞調由崑曲演變而來,甚至還有詞調始於唐代之說,詞調究竟起源於何時,有待考查研究。但從總體來看,其歷史約可追溯至明代,主要是當地的民間小曲與在這裡流傳的海鹽腔、崑山腔相融合而形成的。
溫、台一帶的人民自古就有歌唱習俗,所謂“里巷歌謠”主要是指宋代溫、台一帶的民間歌謠。南戲《張協狀元》中有“台州歌”、“東匝令”等曲牌,就是取自台州、溫州的地名,詞調流行地區,是當年崑山腔、海鹽腔盛行的範圍,即溫州、台州、湖州等地,而海鹽、崑山等四大聲腔皆從南戲演變而來。另外,南戲中的《豆葉黃》《趙皮鞋》《油核桃》等小曲,就是流行在台、溫一帶的民間曲調,另外,臨海詞調還吸收了崑曲和民間小曲,詞調的傳統曲牌中《點絳唇》《粉蝶兒》《懶畫眉》等都屬於崑腔體的曲牌,其曲目大多來自南戲和乾隆年間編成的崑曲集《綴白裘》,其它也有來自彈詞、寶卷的,如《斷橋相會》《酒樓醉歸》《貂禪拜月》《瘋僧掃秦》等。
發展演變
宋代,以詞人陳克為代表的一批詩人佳作迭出,詞格高麗,他們的作品常被藝人們譜成詞曲,廣詠傳唱,大大促進了臨海詞曲藝術的發展。
明代中葉,海鹽腔盛行於嘉興、台州、溫州地區,明末與當地民間小曲結合,逐漸演變為“詞調”,它既沒有劇本也不上舞台。
清代,台城宋淑蘭等十餘人根據詞調的特點加以取捨,結合臨海的風俗特色,作了局部的改革,編寫劇本,形成了一種有濃郁地方風格的坐唱曲藝,即臨海詞調。
詞調的鼎盛之期是自清朝中葉到中華民國期間。據項士元在《慈園音樂瑣談》中記載:“吾台音樂集團有‘成文’、‘近聖’二社。‘成文社’之組織始於清道、鹹年間,以詞調名,其學傳自天台,社多多系癢序中人”。另外民間藝人的集社組織還有;“昭德”、“逍遙”、“風韻”、“董風”、“易風”等;成員大多都是文人雅士,被稱為:“長衫派”,故“臨海詞調”在當時亦有一個“才子詞調”的雅稱。
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詞調優秀藝人林心培,善度曲,縣令胡基培離台時,林心培特地寫了一曲《留覽雅箋》贈行;同期的董林、洪珍藪等人以善於吹唱聞名。
清光緒年間(1875一1808年)湧現出了一批對詞調頗有造詣的唱作俱佳的藝人,如宋淑蘭、楊月悟、周新甫、秦月波、林心培、董林、洪珍蔽等人,其中有精通琴律,深諳音律的,也有喜好改編目本的,表演藝人以高星基、於秋生最為著名。
清朝後期,詞調處於旺盛時期,入社成員達數百人,詞調的演唱形式以坐唱為主,其最大的演唱場所主要是由中老年人組成的“斗會”(又稱“斗社”),為病家拜斗求壽,消災祈福,同時各地還有許多民間自由結合的坐唱集社,除了集社活動外,社員每逢節慶假日,也會輪流在家做樁,樁家只備一碟瓜子、幾杯香茗。一些出身清貧的低層勞動者在工余亦來個“赤卵鮮”(台州方言,意為雖窮得一無所有,但仍很樂觀)——跟著搬弄起詞調。這就是相對於悠閒子弟的“長衫派”而言的“短打派”。“短打派”加速了台州詞調的發展和平民化。
中華民國時期,臨海詞調逐漸被封建地主階級所收買和利用,向清高風色發展,它常用於富人賀喜祝壽,亦為仕家子弟宴後助興,佳節獻唱,但演唱者大多只獻唱一兩首,並不取分文,但須盛宴相待,體現其身份高雅。具有十二種曲牌的《大慶壽》是當時的典型曲目。
20世紀30年代之前,參加詞調演唱、演奏活動的均為男士,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台屬六縣聯立簡易師範學校在紫陽街紫陽樓開辦詞調學習班,吸收了蔣桂青等少數女學生參加,排練了《大慶壽》《白蛇傳》《出獵遇母》《馬融送親》等戲,在當時縣政府大禮堂演了四個晚上。從此臨海開創了女子登台演戲,女扮男角,把詞調較為完整地搬上舞台演出的先河。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了動員全民族抗日,首次將臨海詞調搬上舞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臨海詞調有了較大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成立了“臨海城關業餘詞調劇團”,為了適應眾多教唱、學唱的方便,邱繼銘、葉茂生將詞調的工尺譜翻錄成簡譜,並於1959年前後,公演了《斷橋相會》《瘋僧掃秦》等傳統曲目。此外,20世紀50年代初,溫嶺的詞調坐唱班曾演出《春夏秋冬》《漁樵耕讀》等詞目;1957年還創作演出《農家樂》參加浙江省文藝會演。
從1962年春開始,又公演了中型傳統劇《鳳儀亭》《漁家樂》,傳統折子戲《貂禪拜月》《對課》和小型喜劇《僧尼配》,同年7月,臨海文教局組織了臨海詞調演唱隊,出席了浙江省文化廳召開的浙江彈詞全書,在寧波公演,以坐唱形式演唱了《小宴》《斷橋》《拜月》等三個節目。1964年,臨海縣城關鎮業餘詞調社團先後排練了《鳳儀亭》《馬融送親》《漁家樂》等大戲和《僧尼會》《牡丹對課》等一批折子戲,創作演出了《還豬》《一根繩子》等一批現代戲。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些民間藝人,經過挖掘、收集、整理後,詞調重新返回舞台,走進百姓中間。尤其是1994年1月,臨海被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後,中共臨海市委、臨海市人民政府把臨海詞調列為歷史文化名城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5月,臨海詞調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6月,臨海詞調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特點
表演形式
臨海詞調是一種坐唱曲藝形式,分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表演形式為坐著說唱,敘事為主,參加人數可多可少,多則十多人,少則幾人,除檀板由旦角專司外,其他樂器演奏者均身兼數職,樂師也可擔任角色邊奏邊唱,不同角色間可以互串。在風清月明之夜,手持各種樂器圍坐自奏自唱,當然在佳節之時,也會受邀為富貴人家賀喜祝壽後助興,每次只唱一至二出戲,多則謝絕,且須以盛宴招待,為顯示其身份的高雅,唱後不取分文,節目內容大多故事性較強。
臨海詞調的演唱形式豐富,除了坐唱,有時也有當街演唱的,如每逢元宵佳節,詞調集社製作了精雕細刻的木製小亭,稱為“細吹亭”,亭額上冠以社名,張燈結彩,富麗堂皇;元宵之夜以四人抬之,絲竹奏鳴,沿街緩行。
曲本體裁
由於說唱相間,臨海詞調曲本以臨海方言編成,唱詞以地方音押韻,念白部分多以敘述為主,具有一定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整體的結構形式,通常在浪頭(即前奏)之後會有“開場詩詞”,交代故事人物、事件、前因後果,起到概括性的作用,如臨海詞調《貂蟬拜月》開頭處(旦白):“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奴乃王府婢女貂蟬是也,這幾天看老爺朝罷回來愁眉不展,想必是為著國家大事亦未可知。你看今晚月朗星稀,不免到後園拜月一番。”而樂曲中的人物念白,一般在樂中情節發展的緊要之處插入,一般情況下藝人在敘述故事、刻畫人物、說明事件的環境時均運用第一人稱代言,通過人物的自我描述,抒發故事中人物的內心情感,它能讓聽者產生一種懸念,增強效果,從而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如臨海詞調《貂蟬拜月》樂曲中(老生白):“你乃閨房婢女,只曉得三把梳頭兩隻穿衣,怎曉老夫朝中國事。(旦白):老爺你若有千重擔,小婢願挑一半。”在曲末偶爾也會有人物的念白,簡短的交待故事結局及人物內心情感,起到總結作用。
臨海詞調的詩詞文辭典麗,具有很高的文學性。據《喻海文化史》記載:臨海著名詞人陳克、左與言等人皆有傑出寫作,陳克的詞格高麗,與言之詞,有“滴粉搓蘇”之評。他們常為藝人製作詞曲,更有女“伎人”如嚴蕊等,還會自製詞曲,自行演唱,他們在台州歌壇舞榭中,非常活躍。另外,還有像一批對詞調頗有研究的藝人,如宋淑蘭、楊月悟、周新甫、秦月波等人,這些人均精通琴律,深諳音律的,也有喜好改編目本的,都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和文學素養。雅致的唱詞和埋俗的念白熔為一爐,使得臨海詞調既具有陽春白雪的高雅,又不乏下里巴人的通俗。
音樂形態
臨海詞調的音樂,有唱腔音樂和伴奏音樂兩大部分組成。其中聲腔豐富多彩,調腔抑揚,講究“字清、腔圓、音雅、板穩”,節奏很富於變化。
根據速度、情緒的不同,曲牌也不盡相同,相對穩定的傳統曲牌30種,這30種分別為:浪頭、點降唇、粉碟兒、旦引、琵琶引、男工、女工、沙段、平和、花平和、水底泛、急板、十三板、春賦、女春賦、排軍令、乙字令、弦胡索、醉花陰、急三槍、尾聲、懶畫眉、鳳點頭、滿江紅、葡萄歌、小上樓、浪淘沙、普天樂、雜曲。
曲調以“詞調”為主,大多都根據傳統劇目和曲目的故事、情節的需要加以連線使用,抒發人物喜怒哀樂的情感,其基本板式有散板、平板、中板、快中板、流水板等,根據曲目故事發展的需要及板式本身的特點加以使用,如樂曲的開頭大多運用散板,這一板式的基本特點為節奏伸縮自如,與伴奏樂器相互依附,可以根據唱詞的情緒自由發揮;再如樂曲中較多運用流水板,這一板式是由二六板進一步緊縮而成得,由於節奏緊促,每個分句之間的停頓短促,側重於敘述性,能很好的表現輕鬆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緒,因此在故事情節發展關鍵時期運用較多。
節奏布局
從旋律特點來講,臨海詞調主要以五聲音階為主,但是不乏有清角、變宮等偏音,在旋律進行上,大跳較少,曲調既有江南小調的輕柔委婉,同時也兼具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韻味。
臨海詞調的演唱部分(即正詞)有很多首為齊言體的韻文。齊言體,常見的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就是整齣戲詞如同一首七言無韻詩一樣排列整齊。七字句的組合方式多為二、二、三的形式,如:暮秋·黃菊·靠籬邊,夫人·發怒·坐高軒,指定·紅娘·聲聲罵(臨海詞調《拷紅》),再如奸賊·做事·太心狠(臨海詞調《呂布與貂蟬》)。七字句的變格形式分為多種,其一為六字句,如:連日來·飲食厭、紅娘聽·淚漣漣(臨海詞調《拷紅》);其二為八字句,其三為十字句,十字句的組合方式主要有兩種,即三、三、四和三、四、三,如都只為·董卓賊·獨把權攬,挾天子·令諸侯·氣焰沖天(臨海詞調《呂布與貂蟬》)。
除了正詞以外,臨海詞調還利用休止符、間奏、段式的句法及段式音樂的節奏結構變化,使結構更具完整性。
聲腔唱詞
臨海詞調是以臨海文字話(台州官話)為主,丑角夾用蘇州白話。臨海詞調的唱腔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字清、腔圓、音準、板穩”,它既繼承了海鹽腔清柔婉折的調腔,夾雜著唱、夾白、幫腔等形式,同時也吸收了崑曲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的運腔,所以,在演唱時,非常講究聲音控制、節奏速度、以及演唱的抑揚頓挫、快慢疾徐,還有嚴格的咬字吐音。
古時,詞調均由男子演唱,聲音尖細者唱旦角,聲音稍寬厚些唱生角,旦角專門掌握檀板,其他樂器可兼各種行當,演唱時均用假嗓,追求聲腔的變化多彩,力求腔圓音正,感情洋溢,表演到位。後來女子加入演唱仍繼承這一傳統風格。
臨海詞調道白中的咬字,要用高低、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來表現劇中的喜怒哀樂,其潤腔不可模仿越劇的腔調,而需保持臨海本地的特色。
伴奏藝術
- 伴奏樂器
臨海詞調演奏的絲竹伴奏樂器,早在它形成初期,即構成了以二胡、洞簫為主,輔以竹笛、三弦、琵琶、揚琴、檀板、碰鐘等多種樂器的戲曲伴奏樂隊,而這些樂器決定了臨海詞調的音樂特點,即旋律柔和流暢,節奏婉約平和,具有抒情優美、飄逸清幽的特點,使人著迷。
臨海詞調的伴奏樂器及定調方式與其他曲藝有所不同,臨海詞調是用洞簫來定調,一般用C調或D調,音域寬者用D調。詞調的劇目大多與其他戲曲劇本相同,曲目則是詞調藝人自己創作編寫,有幾個劇目旁邊還附有工尺譜,用凡字調(bE調)與上字調(bB調)居多,這樣的記譜方式只有詞調有,其它劇種沒有,尤為彌足珍貴。
- 伴奏技法
其一,浪頭,即前奏,也稱為開頭曲,是藝人們展現自己風格的部分。一般用在大曲目之前,起到定場、製造氣氛的作用,有完整的藝術形象、板式結構、曲牌結構,也具有完整而鮮明的音樂形象和一定的表現、技巧難度,因此這個前奏的本身是一曲很好的純器樂曲。臨海詞調的浪頭與其他地曲藝不完全相同,它分為半浪和長浪,半浪和長浪均為固定的音調,篇幅較大而獨立。
其二,間奏,既在唱詞唱段的銜接期間,單由樂器奏出的曲調。間奏長短不一,有大間奏(大過門)、小間奏(小過門)之分,起到定腔、定調、醞釀情緒、陪襯表演等作用,音樂旋律可以是最後一句樂句的重複,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曲調。
其三,唱句中的伴奏。作為唱句中的伴奏,其樂器的主旋律與唱腔基本相同,多用緊拉慢唱、緊打慢唱的方式,當然有時也會為了突出唱腔,奏一些能與唱腔形成對比的旋律,但其目的為更好的突出主旋律。
- 伴奏意義
就臨海詞調而言,其器樂演奏的地位非常重要,在表演時樂器演奏基本是貫穿始終,也就是說它的所有環節基本上都離不開樂器的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講,器樂的重要性、功能意義比聲腔更為突出,它具有與一般舞台藝術中的器樂不同的文化意義,他與唱腔、唱詞緊密結合,共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除了伴奏的作用以外,許多獨立的器樂曲牌作為開場、前奏和間奏,如臨海詞調中的浪頭,是一種純器樂的演奏形式,促使了民族民間器樂的發展。
藝術流派
由於詞調的不斷發展,在當地有很多有組織性的集社,民間一些出身貧困的底層勞動者也加入了詞調社團,因此除了地域劃分,常根據身份不同分成了“長衫派”(也稱“文人詞調”)和“短打派”(也稱“山頭詞調”)。
“長衫派”由文人雅士以及富家子弟組成,以自娛自樂為主,常常在元旦、春節、元宵節等重要傳統節日活動中演出,且有鼓彩燈亭相伴隨。他們打扮入時,樂器精良,演奏技藝高超,稱為細吹亭班。在被聘請為人家賀喜祝壽等活動演出時,常常以展示娛樂為主。
“短打派”由底層勞動者組成,既有亂彈班社的樂師,也有詞調愛好者。他們一般是應節應景湊合起來的班子,有一定的盈利性質。在表演時,既演唱詞調,還常常糅合亂彈,主要在婚嫁、喪葬、商店開業、喬遷等活動中演唱。短打派”也有自己的詞目,主要有《分玉鏡》《雙玉燕》《雙獅圖》《雙龍會》《雙珠球》《珍珠塔》《滿園春》《獨角龍》《鐵木魚》《賣花記》《盂缽記》《包公打鑾駕》《何文秀》《關公送皇嫂》等。
歷史上較為著名的集社主要有以下七社:楊月悟的“昭德社”、陳建華的“近聖社”、楊吾生的“成文社”、葉統法的“風韻社”以及“易風社”、“薰風社”、“道遙社”。
經典劇目
傳統劇目
八仙賀壽 | 貂蟬拜月 | 送符 | 作吊 | 盤仆寫妝 |
告狀 | 密拿 | 欽召 | 審問 | 茶坊 |
殘妝 | 出獵遇母 | 回獵回父 | 法海下山 | 斷橋相會 |
借茶 | 瘋僧掃墓 | 崔氏逼休 | 牡丹亭 | 拷打紅娘 |
酒樓醉歸 | 哭墓 | 牡丹對課 | 僧尼會 | 小宴 |
鳳儀亭 | 漁家樂 | 朱買臣 | 呂布與貂蟬 | 白兔記 |
搪紅 | 斷橋 | 馬融送親 | 出獵回獵 | -------- |
參考資料: |
現代劇目
老房東查鋪 | 歌唱共產黨員程明滿 | 月滿東湖 | 江南長城,千古豐碑 | 一路高歌向前方 |
還豬 | 一根繩子 | 紅管家 | 進山 | 挖根 |
棗林會 | 鈞陶烈火 | 崇和新景 | 窯火回春 | -------- |
參考資料: |
曲藝價值
歷史價值
詞調的曲牌、詞藻及音樂唱腔,是明、清江南說唱藝術在台州地區傳存的曲藝形式,在江南說唱藝術的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時對於研究南戲、海鹽腔、崑山腔等戲曲和聲腔的歷史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次詞調的唱詞以古詩詞為主,內容以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坊間佚事為主要藍本,對於研究當時的社會歷史風俗和古台州方言,有著重要的價值。
美學價值
臨海詞調的唱詞浪漫清雅,音樂婉轉動人,聲腔抑揚頓挫,伴奏樂器為民族樂器,同時文人雅士的演唱字正腔圓、一唱三嘆,沁人心脾,頗有古韻之風、古典婉約之美,同時詞調的演出往往與民間風俗相結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極具美學價值。
人文價值
臨海詞調的繼承、發展,對於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養、音樂素養、藝術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臨海詞調旋律清新雅致、柔婉悠長,在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心態浮躁的情況下,對於修養身心、陶冶情操,構建和諧社會都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流行地區
臨海詞調以臨海為發源地,向周邊輻射,除臨海外,還流傳於黃岩、椒江、溫嶺、天台、仙居等地。早在清朝嘉慶、道光、鹹豐年間,詞調在天台各地盛傳,鄉間以石嶺、左溪、靈溪、榧樹最為流行。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臨海詞調雖已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但所面臨的現實情況還是相當的殘酷:
其一、臨海詞調要求會樂器者自彈自唱,因此它的傳唱範圍比較小,再加上它的道白和演唱難度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局面。
其二、臨海詞調是民間的一種曲藝形式,是當地一種業餘的民間活動,口傳心授,是“活”的文化;而臨海詞調傳唱者普遍年歲已高,無論是坐唱還是搬上舞台演出都已不能適應,而且單靠幾個人的口傳心授無法將這一民間音樂發揚光大。
其三、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較為重視,研究各地民間音樂的研究者較多,但大多都只停留在表面,沒有專門的、系統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臨海詞調也不例外,這一“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處於瀕危狀態。
保護措施
- 革新作品內容
社會的發展會使人們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內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改變,對於臨海詞調也一樣,人們不再滿足於現有的傳統劇目,對作品的藝術表現有了更高的要求,對音樂的革新與創造顯得尤為迫切。
因此,藝人們對傳統劇目進行移植、創作,出現了一批新的劇目,如由邵志根、宋志仁的新作《江南長城千古豐碑》採用了領唱、合唱二聲部復調寫法,突破了一些固有程式,再如現代戲《紅管家》《還豬》《一根繩子》等,在唱腔、伴奏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改革和創造。
- 編輯出版書籍
1978年,臨海縣文化局組織人員,整理編印了《臨海詞調》傳統曲牌一集29曲。
1985年,臨海縣文化館再次整理,把詞調編入《臨海民間音樂集成》一書。
2014年1月,鄭瑛中、沈建中、戴相尚等三人編輯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臨海詞調》一書,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 成立詞調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臨海詞調的業餘活動依然存在,有的地方還“十分頻繁”,據統計,坐唱班有臨海城關詞調國樂業餘劇團、天台榧樹村詞調劇團、溫嶺城關詞調坐唱班、臨海城關手工業詞調劇團等。
2000年8月,羅連星等自發組織演職人員35人,成立臨海詞調劇團,排練了折子戲《拷紅》《對課》,大戲《朱買臣》等節目。
2017年,在臨海市文廣新局的支持下,成立臨海星火詞調團。
- 詞調走進校園
2005年,臨海市文廣新局、臨海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專門召開座談會,商定對臨海詞調進行深入挖掘和妥善保護。羅連星參加座談會,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讓臨海詞調進校園。
2009年,在羅連星和臨海回浦實驗國小音樂老師成公方等人的建議下,回浦實驗國小成立了春苗詞調藝術團,羅連星擔任輔導老師,義務為學生傳授技藝。
2011年,考慮到沒有教科書,老師們無從教學,羅連星和成公方兩人合作編寫了一本關於臨海詞調的教材,並自掏腰包,印製數千冊捐贈給學校。
- 免費招生培訓
2015年,在民政部門正式登記成立了臨海詞調傳習所,有藝人38名,年均演出場次18場,均為公益性演出。
2016年,成立了臨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當年共培訓臨海詞調二期,共32課時,學員30餘人,此後每年進行招生免費傳承,同時在節假日進行演出。
- 提供資金支持
2004年,浙江省文化廳撥款10萬元藝術保護基金,對臨海詞調進行扶持和搶救。
入選非遺
2005年5月,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人物
- 代表性人物
南宋:張錨
元初:楊梓、陳克、嚴蕊
清代:林心培、董林、洪珍蔽、高星基、於秋生、秦月波、周新甫、宋淑蘭等數十人
近現代:楊玉湖、楊悟生、蘇明耕、陳建華、葉統興、何公望、蔣桂青、邱繼銘、張華月、陳大牛、羅連星、潘玲玲、牟志萍、陳國芬、侯庭芝等
- 傳承人
2008年,陳大牛被列為浙江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2016年,侯庭芝被列為台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榮譽表彰
1964年,臨海縣城關鎮業餘詞調社團表演的現代戲《還豬》獲台州地區文藝會演音樂二等獎。
2004年,臨海詞調劇團參加台州市第二屆民間戲劇展演,《呂布與貂蟬》獲演出銀獎、演員獎、組織獎三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