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南詞北調

邵武市的南區肖家坊鎮將石村、和平鎮坎頭村一帶傳承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南詞北調”,當地土話亦稱“漢調”。其起源於何時無文字資料可考,有人說始於宋代,有人說始於清代,但都一致認同是從江西傳過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武南詞北調
  • 遺產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展

“南詞北調”不是在舞台上進行的表演,而主要是用於結婚、祝壽、彌月等紅喜事,在辦喜事的人家宅第內進行。由於當地歷來都流行一句話:“世上三般醜:剃頭、扛轎、吹鼓手”,舊社會“吹鼓手”藝人被視為下等人,所以其表演場所都是在主人宅院正廳下天井側旁的廂房或偏房內,場地受到限制,因此,它不可能有任何舞台動作和服裝道具,只能是融道白、唱腔、鬧台為一體,由四個人以吹打樂坐唱為表演形式。其曲牌有漢調西皮、下江、側板、搖板、快板等,說唱用的是“土官話”,說唱的也是戲文內容,有《郭子儀拜壽》、《文王訪賢》、《永樂觀燈》、《打天官》等傳統戲目,這些劇目都是靠藝人們口述和手抄而傳承,現存尚有12本劇目的手抄本,可以說實際上是京劇的翻版。

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邵武南詞北調”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