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鎮

南白鎮

南白鎮是播州區府駐地,南白鎮位於中國西部腹地,處於蘭海大通道(甘肅蘭州-廣西北海)和杭瑞大通道(浙江杭州-雲南瑞麗)交匯處210國道蘭海高速公路、川黔電氣化鐵路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渝黔快鐵縱貫南北,326國道、杭瑞高速橫貫東西。

南白鎮可南下貴陽、廣西北海,北通重慶、成都、蘭州,東接杭州、上海,西達雲南昆明、瑞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白街道辦事處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中國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
  • 下轄地區:1鎮、3鄉
  • 電話區號:08512
  • 郵政區碼:563100
  • 地理位置:遵義市播州區中部偏南
  • 面積:98平方公里
  • 人口:131138人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八里河古城堡
  • 機場:遵義機場
  • 火車站:遵義火車站,遵義東站
  • 車牌代碼:貴C
城鎮概況,社會事業,城鎮建制,經濟建設,工業發展,城鎮建設,政黨,

城鎮概況

南白鎮南白鎮
南白鎮集全區之優勢,鑄黔北之明珠,致力於“三化一業”建設,正逐步打造成為“黔北工業核心區、宜居宜業新城區、基礎教育示範區、發展活力競爭區”.現已形成以鋁及鋁加工、食品醫藥、新型材料、貨運物流等四大支柱產業為主導的鄉鎮工業及城鎮建設臻臻日上、商貿物流欣欣向榮的新格局。

社會事業

南白鎮“黔北錢倉”建設有新進展。全鎮已流轉土地5000多畝,大蔥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多畝、蓮藕種植面積達到了500多畝、西紅柿100畝、黃瓜6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了750畝、烤菸種植面積1000畝、種植生薑60畝,商品蔬菜9520畝,初步建成了白龍至青山至後壩高效農業示範長廊;民主村養殖大鯢、後壩村無土栽培均取得成功;爭取國家項目資金300多萬元和自籌資金200萬元,在後壩村和大元新農村建設綜合示範點建溫室大棚200個,占地面積300畝;全鎮外出務工達到了15764人,年務工收入達2.84億元,人均年創收18000多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鎮社會保障擴面增量,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7%;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了84.8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內;啟動了縣三小擴建和縣四小、縣八中建設;全鎮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好轉,民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
2010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2.4億元,增長20%;實現工業增加值18.55億元,增長1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6億元,增長20.4%;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同比增長11%;鎮級財政收入4117.4萬元,增長33%農民人均純收入8031元,同比增長13.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510元,增長12.8%;城鎮化率67.7%;在遵義市首輪經濟強鎮建設綜合評比中榮鷹榜首。

城鎮建制

第一節 建制沿革
一、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華夏,廢封建置郡縣,廢鱉國置鄨縣,屬巴郡(今重慶市),今南白鎮地域屬巴郡鄨縣。
漢武帝建元六(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夜郎國(據貴州省考古專家考證:古夜郎國中心在今黔西南州一帶。唐蒙率巴郡、蜀郡士兵千人,加上食物運輸隊伍1萬餘人從今合江縣城南關上出發,沿赤水河上行,進至夜郎國中心),說服夜郎國各小君長歸附漢王朝,漢王朝劃出時屬蜀郡的川南、巴郡的鄨縣和新歸附的夜郎國部分國土(今貴州畢節地區)置犍為郡,今南白鎮地域屬犍為郡鄨縣。
漢元鼎五(公元前112)年,漢王朝派馳義侯利用巴蜀的“罪犯”和夜郎國的軍隊征伐南越(今廣東),且蘭國(今貴州都勻福泉黃平、貴定一帶)王,率眾殺死犍為郡太守,抗擊漢軍。元鼎六(公元前111)年,漢王朝派中郎將郭昌、衛廣率兵討伐且蘭,誅且蘭王,就其地置牂牁郡鄨縣劃入牂牁郡,今南白鎮地域隨縣入牂牁郡。
三國時期,今南白鎮地域仍屬牂牁郡鄨縣。
晉永嘉五(311)年至南北朝時期,今南白鎮地域隨鄨縣先後歸屬平夷郡(平蠻郡,治在今畢節市)。
隋開皇初,隋王朝以烏江以北地置牂牁縣,今南白鎮地域屬牂牁縣,隸牂州
武德三(620)年,牂牁縣更名為建安縣,今南白鎮地域屬建安縣,隸牂州。貞觀九(635)年,唐王朝以原隨牂牁郡北部地置郎州,今南白鎮地域是否屬恭水縣待考。十三年,以前郎州地置播州;十四(640)年,年恭水縣更名為羅蒙縣;十六(642)年,羅蒙縣更名為遵義縣,今南白鎮地域屬縣待考。天寶元(742)年,撤播州置播川郡,乾元(758)年復置播州,時播州領遵義縣、帶水縣、芙蓉縣,今南白鎮地域屬遵義縣。大曆五(770)年,播州土著居民反抗中央王朝統治,山西太原籍分符巴土屢專征討的武將羅榮統兵歷7年平定播亂,十三年,自署播州侯,世襲播州遵義、帶水、芙蓉3個縣,今南白鎮地域屬羅氏家族世襲領地。
唐鹹通十(869)年至乾符二(875)年,南詔(今雲南大理)國大舉進攻劍南西川,被西川節度使高駢擊敗,南詔潰兵陷播州。乾符三(876)年,寓家京兆(今陝西長安)的楊端率鄉人令狐、成、趙、猶、婁、梁、韋、謝九大姓家兵,驅逐南詔國勢力羅閩氏族部落(今貴州畢地區),自署播州侯,以羅氏家族為播州侯同知,世襲播州。今南白鎮地域為楊氏、羅氏家族世襲領地,屬播州。
楊、羅二姓家族共同世襲統治播州20年,乾寧三(896)年,黔南節度使王肇以其地降前蜀王建,楊、羅二姓世襲的播州屬前蜀,今南白鎮地域隨州入前蜀,蜀王王建派刺使管理播州;後唐長興元(930)年,孟知祥滅前蜀置後蜀,蜀王孟知祥派刺使管理播州;播州歸附後蜀,今南白鎮地域仍屬楊、羅二姓領地。
晉天福五(940)年,牂牁張萬浚率夷州、播州等7個州歸附楚王馬希范,播州屬楚,今南白鎮地域仍屬楊、羅二姓領地。
後周顯德六(959)年,梁王柴世宗命馬全義任播州刺使,今南白鎮地域隨州屬後周。
宋初,播州楊氏家族一分為三割據播州(由此起未見北宋中央王朝委任播州官吏的記載),楊實長子楊昭占播州;次子楊先擁兵占白錦堡東,號下州;三子楊蟻占白錦堡南近邑,號楊州。今南白鎮地域屬播州還是屬楊州待考。楊蟻自稱“南衙將軍”,起兵進攻下州楊先,又勾結羅閩勢力攻打楊昭的播州。楊昭子楊貴遷發大兵在高遙山(今龍坑鎮八里村高山)設伏,大敗羅閩兵,楊蟻逃亡羅閩,楊貴遷收復楊蟻割據的楊州,今南白鎮地域屬楊貴遷的世襲領地。
宋大觀二(1108)年,楊惟聰的叔祖父楊光榮獻地置播州,領播川、琅川、帶水3縣,今南白鎮地域屬播川縣。楊光震四子楊文貴獻地置遵義軍,領遵義縣。
宋宣和三(1121)年,廢播州及所領播川、琅川、帶水縣,置播州城,今南白鎮地域屬播州城,隨城隸南平軍(1070年置,治所在綦江縣趕水鎮對岸銅佛壩)。端平三(1236)年,楊軫遷播州城治所到穆家川(今遵義中心城區老城),以白錦堡置播川縣;楊軫弟楊軾掌理白錦堡政事。楊軾的幕官猶泳勸楊軾:楊先占據下州以來,傳七代至楊煥,世代治兵相攻,干戈日夜相尋,骨肉相殘,彝狄之俗也;上、下楊初由一人而分,不如派人前往說和,恢復兄弟之親。楊軾派猶泳前往下州,說服楊渙,上、下二楊和解。後楊煥違盟,興兵抄掠上州界上。楊軾子楊粲遣兵收回被楊煥奪去的地域送給珍州,下州平定。
南宋嘉熙三(1239)年,復置播州,領播川、樂源、綏陽3個縣,今南白鎮地域屬縣待考。
元至元十四(1277)年,播州隸四川行省,今南白鎮地域屬播州;二十一(1284)年,隨播州隸湖廣行省順元路(治所在今貴陽市),二十六(1289)年隨州隸播南路(治所在何地待考);二十八(1291)年隨州隸四川行省,二十九年又改隸湖廣行省。
元末,明玉珍在重慶建立大夏政權,明玉珍派竇英駐守播州。今南白鎮地域隨州歸附大夏農民政權。
明洪武五年正月(1372年2月),播州歸附明朝,隸四川布政司,今南白鎮地域隨州隸四川,屬播州長官司領地。萬曆二十九(1601)年,撤銷播州,置遵義軍民府遵義縣,隸四川行省,今南白鎮地域分屬遵義縣南鄉忠莊裡井甲、清潭裡井甲,西鄉西隅里四甲、天旺里三甲。
清雍正六(1728)年,今南白鎮地域隨縣劃入貴州省。
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大漢貴州軍政府遵義軍政分府遵義縣南三區、西一區、西二區。民國元(1912)年,直屬遵義軍政分府,民國2(1913)年分屬黔中道遵義縣南三上區、西一區、西二下區。民國21(1932)年,分屬遵義縣第八上區、第十區、第十一下區。民國24(1935)年5月,分屬遵義縣第四區、第六區。民國28(1939)年分屬遵義縣團溪區南白鎮,鴨溪區八里鄉、新站鄉。1949年11月,分屬遵義縣第五區南白鎮、新站鄉,第六區八里鄉。1950年5月,分屬第五區南白鎮,第十區新站鄉,第十四區八里鄉。
1953年4月,今南白鎮地域分屬第五區南白鎮、農興鄉、農山鄉、馬橋鄉、後壩鄉、和平鄉;第十區三層岩鄉、錦屏鄉;第十四區民主鄉。1958年9月,分屬南白區水庫群(南白)人民公社、三合區錦屏公社、三層岩公社;10月,一鄉一社改為管理區,撤區建基層人民公社,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南白公社南白、農興、後壩管理區,三合公社三層岩、錦屏管理區;11月,隨縣併入遵義市(今紅花崗區)。
1961年8月,今南白鎮地域分屬遵義縣南白區、三合區。1966年3月至1984年,今南白鎮地域屬南白區;1984年至1992年9月,分屬南白鎮、南白區。1992年9月,撤銷南白鎮城區、郊區,南白區後壩鄉、南衙鄉、安瀾鄉,合併置南白鎮,至2007年12月未變。
2016年3月,《國務院關於同意貴州省調整遵義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6〕56號):同意撤銷遵義縣,設立遵義市播州區,以原遵義縣(不含山盆鎮、芝麻鎮、沙灣鎮、毛石鎮、松林鎮、新舟鎮、蝦子鎮、三渡鎮、永樂鎮、喇叭鎮)的行政區域為播州區的行政區域,播州區人民政府駐南白鎮西大街53號。
、鎮境
1992年9月建鎮時,鎮境東接三岔鎮苟江鎮,西接石板鎮,南接三合鎮,北接龍坑鎮。全鎮土地總面積98.64平方公里。北距遵義市中心城區20公里,南距省城貴陽 公里,為遵義縣縣城。2007年5月,《遵義縣縣城總體規劃(調整)》對接《遵義市中心城區總體規劃》,南白鎮、龍坑鎮兩個鎮政府駐地集鎮納入中心城區總體規劃。
第二節 行政區劃
明萬曆二十九(1601)年,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南鄉忠莊裡
甲、清潭裡 甲,西鄉西隅里四甲、天旺里三甲。
忠莊裡 甲轄今南白鎮……社區、村……組;清潭裡 甲轄今南白鎮……村……組;天旺里三甲轄今南白鎮 村……組。
民國2(1913)年,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南三上區、西一區、西二下區,區下閭、鄰區劃無考。
民國21(1932)年,今南白鎮地域分屬第八上區白錦鎮、太保鎮,第十區柏村鄉、八里鄉,第十一下區錦新鄉。
鄉下置保、甲區劃,待考。
白錦鎮轄今南白鎮……社區、村,太保鎮轄……柏村鄉轄……八里鄉轄……錦新鄉轄……
民國24(1935)年5月,撤鎮鄉區劃置聯保區劃,聯保區劃待考。
民國28(1939)年,撤聯保區劃復置鄉鎮區劃,鄉鎮下分置保、甲區劃。今南白鎮地域分置為團溪區南白鎮,鴨溪區八里鄉、新站鄉。南白鎮11個保,第一保轄今南白鎮……社區……組……今南白鎮……村屬鴨溪區八里鄉……保……村屬新站鄉……保。
1950年10月廢保、甲區劃,置村(居)、組區劃。今南白鎮地域分屬第五區南白鎮老街村、馬橋村、龍山村、農興村、大水村海子村、後壩村,苟江鄉和平村(梅搭橋)、南衙村;第十區新站鄉三層岩村,新站鄉保錦村;第十四區八里鄉換新村,民主村。
第五區南白鎮老街村轄今南白鎮白錦社區……小區……第五區南白鎮馬橋村轄今南白鎮白龍社區……第五區南白龍山村轄今南白鎮龍泉村……第區南白鎮農興村轄今南白鎮龍泉村……火站站社區……第五區南白鎮後壩村轄今南白鎮後壩村……第五區苟江鄉和平村轄今南白鎮和平村……南衙村轄今南白鎮和平村……第十區新站鄉三層岩村轄今南白鎮蓮花村……新站鄉保錦村轄今南白鎮寶峰村……第十四區八里鄉換新村轄今南白鎮青山村……民主村轄今南白鎮民主村……
1953年4月,調整鄉鎮行政區劃,今南白鎮地域分屬第五區南白鎮老街村,農興鄉龍山鄉龍山村馬橋鄉、後壩鄉後壩村、海子村大水村和平鄉和平村、南衙村;第十區錦屏鄉保錦村,三層岩鄉;第十四區民主鄉換新村、民主村。
1958年9月,撤鄉鎮區劃,置人民公社區劃,村區劃為大隊,組區劃為生產隊。南白區南白鎮、後壩鄉、農興鄉合併置南白區水庫群人民公社;10月,撤銷區級區劃,置基層人民公社區劃(1959年4月裁去“基層”二字),9月置的公社區劃改為管理區區劃,管理區下仍置大隊、生產隊、作業組區劃。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南白公社南白管理區、農興管理區、後壩管理區,三合公社三層岩管理區,錦屏管理區五星大隊;11月,隨縣併入遵義市(今紅花崗區)。1959年7月,撤銷農興管理區,置和平管理區;1960年6月復置農興管理區,增置民主管理區。
1961年8月,貫徹中共中央“調整、充實、鞏固、提高”八字方針,復置遵義縣;撤銷公社區劃置區區劃、管理區區劃置公社區劃,公社下仍置大隊、生產隊區劃。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南白區南白公社,三岔公社和平大隊、南衙大隊;三合區新站公社三層大隊、蓮花大隊、聯合大隊。1961年8月,三合區錦屏管理區五星大隊劃入南白區南白公社;1963年3月,置南白區南白鎮、民主公社、後壩公社、和平公社,三合區三層岩公社。1966年3月,撤銷南白鎮,併入南白公社,撤銷三合區三層岩公社併入南白區後壩公社。
至1966年5月,南白區南白公社轄南白、龍山、關門山、火車站、馬橋、土壩、保錦(五星)7個大隊和縣城城區2個居;後壩公社轄後壩、青山、上壩、蓮花、同心、聯合6個大隊;民主公社轄民主、柏村、東塘、新橋4個大隊(1966年3月撤銷和平公社,和平大隊併入謝家公社,南衙大隊併入三岔公社)。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立四新”,南白區曾更名為“東風區”,沒有正式啟用。1978年11月,復置南白鎮(鄉級)區劃。
1980年5月,復置和平公社,轄和平、南衙2個大隊;1983年5月更名為南衙公社。
1983年5月,民主公社更名為安瀾公社(因境內樂民河上有“安瀾橋”而命名)。
1984年3月,置南白鎮(區級)區劃。南白鎮轄城區(南白區南白鎮)、郊區(南白區南白公社)。
1984年5月,貫徹中共中央“政社分設”政策,廢除公社、大隊、生產隊行政區劃,置鄉鎮、村居、組區劃。今南白鎮地域分屬南白鎮城區、郊區;南白區後壩鄉、安瀾鄉、南衙鄉。1992年9月,建鎮並鄉撤區,撤銷南白區,南白區後壩鄉、安瀾鄉、南衙鄉,南白鎮城區、郊區合併置南白鎮。1992年9月至2004年 月,南白鎮按城區、郊區、後壩鄉、安瀾鄉、南衙鄉行政區劃置5個片區。片區下仍置村居、組基層區劃。2004年2月,建社區、村居並村居撤片區,鎮下置社區(村、居)、組基層區劃。到2007年12月,南白鎮轄遵南社區、南白社區、南園社區、白錦社區婁山社區象山社區白龍社區火車站社區、後壩村、龍泉村和平村、民主村、蓮花村、青山村、寶峰村8個社區7個村。
2016年10月11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播州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同意撤銷播州區南白鎮、龍坑鎮建制,設定有關街道。現市政府已作出批覆,同意撤銷南白鎮、龍坑鎮,設立南白、播南、影山湖、桂花橋、龍坑5個街道辦事處。南白街道辦事處,轄白錦社區、南白社區、婁山社區、南園社區、象山社區、民主社區,辦事處駐南白社區,現南白鎮政府駐地。
第三節 社區、村概況
一、遵南社區
2003年5月,南白鎮南白村……村民組西大衙北段居……居民組合併置遵南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0.6平方公里,轄……等8個居民小區,常住 戶 人。
二、南白社區
2003年5月,南白鎮萬壽居……居民組,南白村……村民組合併置南白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0.7平方公里,轄……9個居民小區,常住 戶 人。
三、南園社區
2003年5月,南白鎮萬壽居……居民組,南白村……村民組合併置南園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0.6平方公里,轄……10個居民小區,常住 戶 人。
2003年年5月,南白鎮老街居……居民組置白錦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0.5平方公里,轄……11個居民小區,常住 戶 人。
2003年5月,南白鎮西大街北段居……居民組,合興村……村民組合併置南園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0.55平方公里,轄……10個居民小區,常住 戶 人。
2003年5月,南白鎮老街居……居民組,西大街南段居……居民組合併置象山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0.6平方公里,轄……個居民小區,常住 戶 人。
2003年5月,南白鎮西大街南段居……居民組,土壩村……村民組合併組建白龍社區。2007年11月,馬橋村併入白龍社區……2007年12月,全社區土地面積4.5平方公里,轄……11個居民小區……8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2003年5月,南白鎮火車站村(境內有渝黔鐵路南白火車站而得名)
九、後壩村
2004年2月,南白鎮後壩片區後壩村……村民組,後壩居……居民組,涼山村……村民組合併置後壩村……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12平方公里,轄……21個村民組和後壩1個居民組,常住 戶 人。
十、龍泉村
2004年2月,南白鎮郊區龍泉村……村民組,關門山村……村民組合併置龍泉村……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9平方公里,轄……21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十一、和平村
2004年2月,南衙片區南衙村……村民組,和平村……村民組合併置和平村……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14平方公里,轄……44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十二、民主村
2004年2月,安瀾片區民主村……村民組,東塘村……村民組,新橋村……村民組合併置民主村……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16平方公里,轄……48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十三、蓮花村
2004年2月,後壩片區三層岩村……村民組,蓮花村……村民組,底貓河村……村民組合併置蓮花村……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13平方公里,轄……21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十四、青山村
2004年2月,後壩片區青山村……村民組,底貓河……村民組,安瀾片區柏村村……村民組合併置青山村……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10平方公里,轄……25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十五、寶峰村
2004年2月,南白鎮郊區五星村……村民組,保錦村……村民組合併置寶峰村(境內有寶峰山得名)……2007年12月,全村土地面積11平方公里,轄……21個村民組,常住 戶 人。
第四節 地名
一、部分地名考
(一)懶板凳
懶板凳,今遵義縣縣城南白鎮中心城區,最早又叫南白錦。《遵義縣誌(春秋戰國~1988)》載:“唐乾符三(876)年,楊端舅氏謝將軍(姓謝的將軍),率領八姓部眾,自瀘州、合江出發,逕入播州白錦,軍高遙山(今遵義縣龍坑鎮八里村高岩山)。”白錦地名當出自唐貞觀九(635)年之前。清康熙《遵義軍民府志》記載:南白錦場“西街口(今南白鎮老街南口、衛生路西口同西大街交匯處)有一株樹根出露的皂角樹,蔽日遮陰,盛夏來往行人樹下休息,不願動身趕路。”鄉人約足俗成,稱南白錦場為懶板凳場(今世居懶板凳75歲以上老人見證:在衛生路西口同西大街交匯處立燈桿那裡,原有一棵三四人圍不住的皂角樹,樹根從地下露出在地面懸空延伸丈許又扎入地下,過往客商、趕場民眾、場上居民盛夏樹下納涼從不帶板凳,故稱懶板凳。此樹死於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發現一棵三人合抱抱不住的千年皂角樹,懶板凳皂角樹當在千年以上)。清道光年間,西南巨儒鄭珍考證:“今府城(今遵義市中心城區老城)南40里有市(鄉村集市)曰懶板凳,西距高遙山10里,市名極無意義,疑其地即古之白錦。至楊軫北徙穆家川,人以其地在南,遂稱為南白錦。‘南’‘懶’‘白’‘板’雙聲,‘錦’‘凳’疊韻,歷久音訛,遂成今稱(南白錦訛為懶板凳)。”隨著行政區劃的變更,懶板凳場成為區治、縣治中心,地名外延概念隨著擴大。民國2(1913)年,懶板凳場成為遵義縣南三上區區治,屬南三上區何保、何甲、何牌無考;民國21(1932)年,成為遵義縣第八上區區洽,屬第八上區白錦鎮何閭、何鄰無考,此時的白錦鎮區劃建置泛指全鎮行政區域,又特指懶板凳場。民國24(1935)年5月,白錦鎮改為白錦聯保,聯保下置保、甲區劃,聯保、保、甲區劃不是地名。民國30(1941)年,縣轄行政區劃改為鄉鎮、保、甲,白錦聯保改置為南北錦鎮,此時的南北錦鎮,是一級行政區劃,不是地名。1949年11月,遵義縣人民政府接收經營南白鎮(何時訛為南白鎮無考),成為遵義縣第五區區治;1954年4月,成為遵義縣縣治。南白鎮作為區劃,泛指全鎮行政區域;作為地名,特指懶板凳場。
(二)後壩場
後壩場,今南白鎮後壩村210國道上的馬路鄉村集市。道光《遵義府志》載:後壩場原名董村場,在城南50里忠莊裡三甲境內,逢農曆一、六日趕場(集)。明末清初,董姓家族徙遷馬蹄井“插占為業”,先在定居地修建祭祀“火神”(中國的火神有祝融炎帝、回祿,此火神宮祀誰無考)的寺廟火神宮。每逢廟會,四鄉民眾聚集火神宮前田壩中擺攤設點進行物資交易,逐漸,鄉人在火神宮前沿遵義府貴陽府官道兩側修建街房形成場市,新場市位於田壩場後面(以火神宮為後),故名後壩場。清道光《遵義府志》載:董村場“原名馬蹄井,又名太和場,後壩場,宮保餘步雲(待考)易名太保場。”民間知“後壩場”者甚,知董村場、馬蹄井場、太和場、太保場者微。
(三)安瀾鄉
安瀾鄉,是1984年4月南白區下的一級行政區劃,也是安瀾鄉下轄村、組區劃地名的總稱。明萬曆二十八(1600)年前,今安瀾鄉政府所在地的地名叫大夫壩(也和訛稱“太烏壩”的,是否因該地出過士大夫人物或與士大夫有關的事件而得名,有待考證)。發源於今樂山鎮境的羅蒙河(今名樂閩河)流經大夫壩,阻塞忠莊裡去天旺里交通。1807年,修建總長45米,最大跨徑30米,橋面淨寬6.5米,橋高4.5米單孔石拱橋連線兩岸,名安瀾橋。1984年4月以橋命名鄉區劃,2004年2月,以橋命名村區劃。
(四)梅搭橋
梅搭橋,即今南白鎮和平村。相傳……河岸邊長有一棵梅子樹,樹枝延伸過河對岸形成木橋,農民攀枝往返過河勞作,約定俗成而得地名梅搭橋。1950年10月,廢除保、甲區劃,取“熱愛世界和平”,將苟江鄉第X保起名為和平村,“和平”地名沿用至今。
(五)南衙
南衙壩,即今南白鎮南衙村……
(六)……
二、社區、村地名考
(一)遵南社區
(二)南白社區
(三)南園社區
……

經濟建設

工業發展

和平工業園區、龍山鋁及鋁加工循環經濟產業園、龍泉食品藥品工業園進展迅速,建成了龍泉工業大道、環北大道,完成了和平大道(東南大道)征地拆遷工作,園區基礎設施更趨完善。依託三大工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勞克斯科技公司、貴州三省茶葉公司、盛鑫商砼、山珍寶綠色科技有限公司、九聖門業、托普公司、利升汽車改裝廠等8個工業項目,實現工業招商引資契約到位資金13.9億元。

城鎮建設

2010年共有大型城市樓盤19個在實施建設,總投資達到了14.8億元。其中陽光花園項目完成投資2.6億元,新增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華誠都匯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揚州恬苑一期已完成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二期規劃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翰林雅苑商住樓一期工程已開盤,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拆遷工作;正在採取BT模式建設金杯小區。舊城改造和園區建設如火如荼,城鎮面貌日新月異。

政黨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南白鎮地方組織
一、區、鎮組織
(一)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委員會
1948~1949年,中共綦江縣中烽特別支部副書記張天午秘密轉移到南白鎮國小,擬在渝黔公路(210國道)建立據點,迎接全國解放。外地轉來南白鎮的中共黨員李常祿,打入國民政府南白鎮公所,控制掌握了反共應變武裝南白鎮防剿大隊。
1949年11月,中共遵義縣委成立第五區工作委員會,接收經營遵義縣第五區(南白區)南白鎮、三岔鎮、刀靶鎮、新站鄉、苟江鄉、石板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西進支隊二大隊幹部王裕民任書記(時黨組織未公開,對外稱“政委”),王臨池任副書記,班培先(第五區區長)為委員。1949年12月,中共遵義地委批准建立中共遵義縣委員會第五區分委會,後改為第五區委員會。1956年6月改稱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委員會。
1950年3月,王裕民在去遵義城向縣委匯報工作的途中遭反共武裝伏擊犧牲,中共遵義地委武裝征糧工作隊幹部程躍華繼任書記;10月,全區工作轉入“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征糧”五大任務,實行“軍隊地方化,領導一元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五分校一總隊一大隊四中隊中隊長王雲鋒任中共遵義縣第五區委員會書記。1951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六軍調離遵義縣,王臨池接任書記。到1958年10月,書記更迭9人次。
20-1-1 1949.11~1958.10中共南白區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名錄
姓 名 職 務 任職時間 來 歷
王裕民 書記 1949.11~1950.3 西進支隊二大隊
程躍華 書記 1950.3~1950.10 西進支隊二大隊
王雲峰 書記 1950.10~1951.3 軍大五分校一總隊
王臨池 書記 1951.3~1952.10 西進支隊二大隊
仲肇進 第一書記 1952.10~1954.8 西進大隊二大隊
孫恆昌 第二書記 1952.10~1954.8
陳學魁 書記 1954.8~1956.2 西進支隊二大隊
杜朝太 書記 1956.8~1958.1 西進支隊二大隊
李光全 代理書記 1956.2~1956.8
劉紹凱 書記 1957.6~1957.10
劉太興 書記 1958.1~1958.10
王臨池 副書記 1949.11~1951.3
劉子達 副書記 1950.3~1950.5
程躍華 副書記 1950.10~1951.3
李光全 副書記 1954.9~1956.2
張興華 副書記 1955.3~1958.10
劉學禮 副書記 1957.11~1958.10
王德明 副書記 1957.11~1958.10
(二)中共南白片區工作委員會
1950年10月,為加強“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征糧”五大任務的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軍大五分校一總隊組成中共遵義縣工作委員會進駐遵義縣。成立中共遵義縣南白片區工作委員會,領導遵義縣第五區南白鎮、三岔鎮、苟江鄉,第十區刀靶鎮、新站鄉開展五大任務工作。1951年3月,第十六軍調離,中共南白片區工作委員會自然撤銷。中共南白片區工作委員會由軍大五分校一總隊一大隊四中隊中隊長王雲峰任書記,中共遵義縣第五區委員會副書記程躍華、中共遵義縣第十區委員會書記劉子達、軍大五分校一總隊一大隊四中隊指導員白玉、遵義縣農民協會副主席王樹森為委員。轄中共遵義縣第五區、第十區兩個區委,軍大五分校一總隊第十五中隊、遵義剿匪指揮部第四連、軍分區武裝工作隊
(三)中共南白公社委員會
1958年10月,大辦人民公社,廢除區、鄉、村、組區劃,置公社、管理區、大隊、小隊(生產隊)區劃,中共南白區委員會改置為中共南白基層人民公社委員會。11月,隨中共遵義縣委併入中共遵義市委(今紅花崗區委)。1959年4月改置為中共南白公社委員會內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工交部、財貿部、監察委員會、福利部。1961年8月,遵義市、縣分置,撤銷公社(區級)區劃,復置區級區劃,復置中共南白區委員會。
20-1-2 中共遵義市南白公社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名錄
姓 名 性 別 職 務 任職時間
劉大興 男 書記 1958.10~1959.2
唐代祿 男 書記 1959.4~1959.12
孫登舉 男 書記 1959.12~1960.10
李德然 男 第一書記 1960.10~1961.8
祝春貴 男 書記 1960.10~1961.8
劉學禮 男 副書記 1958.10~1959.5
張興華 男 副書記 1958.10~1960.8
王德明 男 副書記 1958.10~1960.2
何兆碧 男 副書記 1958.10~1961.8
張汝文 男 副書記 1959.4~1960.10
王慶福 男 副書記 1960.2~1960.10
龔明金 男 副書記 1960.2~1960.4
徐世倫 男 副書記 1960.2~1960.10
黃治才 男 副書記 1960.2~1961.5
張登金 男 副書記 1960.4~1961.8
陳禮全 男 副書記 1960.4~1961.8
孫繼壽 男 副書記 1960.10~1961.8
萬賢一 男 副書記 1960.10~1961.8
(四)中共南白區委員會
1961年8月,復置遵義縣南白區,撤銷中共南白公社委員會,置中共南白區委員會。1966年7月16日,中共遵義地委批覆、中共南白區委由楊光前、唐學志、姚元良、鐘聲芳、鐘佩珍(女)組成。
20-1-3 中共南白區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名錄
姓 名 性 別 職 務 任職時間
李德然 男 第一書記 1961.8~1964.7
祝春貴 男 書記 1961.8~1966.6
王貴嘉 男 書記 1966.6~1967.6
張登金 男 副書記 1961.81963.10
1964.5~1967.6
萬賢一 男 副書記 1961.8~1966.7
盧光宗 男 副書記 1961.8~1962.7
陳禮全 男 副書記 1961.8~1964.7
黃治才 男 副書記 1964.5~1966.7
陳棟斌 男 副書記 1966.6~1967.6
(五)中共南白區革命委員會核心領導小組
1966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後,南白區同全縣各區一樣,開始“文化大革命”運動,區委、公社黨委、黨支部的領導人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揪斗,組織癱瘓,黨員停止過組織生活。1967年3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省遵義縣人民武裝部奉命派出軍隊幹部介入地方,執行“支左、支工、支農、軍管、軍訓”任務,縣人武部黨委召集全縣區、社人民武裝部幹部會議宣布:各區、社革命和生產工作由區、社武裝部領導。1967年6月26日,南白區“民眾造反組織”奪去中共南白區委的權力,成立有人武部幹部、“民眾造反組織”頭頭、“已解放”(解除揪斗)的領導幹部“軍、乾、群三結合”的臨時權力機構毛澤東思想遵義縣南白區革命委員會。1968年3月31日,經中共遵義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核心小組批准,成立中共遵義縣南白區革命委員會領導核心小組,臨時行使區委的部分職權。原區委書記王貴嘉、副書記黃治才、委員鐘佩珍(女),“民眾造反組織”代表姚邦云為領導核心小組負責人。1969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0278部隊進駐遵義縣執行支左任務,貫徹落實中發(1969)71號檔案,對革命委員會補台(增補“已解放”的領導幹部和不同觀點“民眾造反組織”頭頭進入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15日,中共南白區革命委員會領導核心小組更名為核心領導小組,原區委書記王貴嘉,副書記張登金、陳棟斌,區委委員鐘聲芳先後任組長、副組長。
(六)中共南白區委員會
1972年10月16日,經中共遵義地委批准,復置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委員會。復置的中共南白區委由徐朝湘、王朝久、周德蔭、馬德富、向澤明、姚元良、周承康、劉大友、徐德寬、秦治國、塗德榮、朱朝國、王興富、戴安碧(女)等23名委員組成,其中書記1人,副書記4人;胡榮華、曹明、鐘佩珍(女)、楊光前等9人為常委;到1976年10月,增補姚元良、向澤明、宋華忠為常委。1976年10月至1984年4月,楊光前、鐘佩珍(女)、姚元良、姚邦雲、伍良燦、王輔華、鐘承亮、劉崇強、 冉瑞禮、徐永才、何代明、劉克武為常委。1984年4月,取消常委制,實行委員制。至1992年9月,冉瑞禮、敖登明、徐永才、李澤瑞、馬德富、張正坤、伍良燦、唐克純、傅興華、王克誠、羅國黔、李必華、李福鵬、宋華忠、李義茂(女)、敖三福李永富、劉崇強、伍良莊、張啟洪、朱光福、李俊賢、劉治政先後為委員。1984年4月,區委副書記李澤瑞、馬德富改任中共南白區委巡視員。
20-1-4 1972~1992年中共南白區委書記、副書記名錄
姓 名 性 別 職 務 任 職 時 間
王貴嘉 男 書記 1972.10~1973.4
李澤運 男 書記 1973.4~1977.11
蕭志力 男 書記 1977.11~1985.6
彭月燦 男 書記 1985.7~1986.10
夏廷祿 男 書記 1986.10~1987.11
張正坤 男 書記 1987.11~1990.2
伍良燦 男 書記 1990.2~1991.10
唐克純 男 書記 1991.10~1992.9
張登金 男 副書記 1972.10~1977.11
鐘聲芳 男 副書記 1972.10~1973.5
陳棟斌 男 副書記 1972.10~1979.12
黃治才 男 副書記 1972.10~1974.12
毛繼偉 男 副書記 1973.4~1982.6
馬德富 男 副書記 1974.12~1984.4
陳勝平 男 副書記 1975.12~1982.8
羅洪明 男 副書記 1977.11~1980.11
李澤瑞 男 副書記 1986.6~1984.4
伍良燦 男 副書記 1981.6~1984.4
985.7~1986.10
1987.11~1990.2
傅興華 男 副書記 1984.4~1992.9
夏廷祿 男 副書記 1984.4~1986.10
陳永高 男 副書記 1986.10~1987.11
李褔鵬 男 副書記 1988.9~1989.9
1991.12~1992.9
宋華忠 男 副書記 1990.2~1991.12
王克誠 男 副書記 1990.4~1990.12
李必華 男 副書記 1991.3~1992.9
羅國黔 男 副書記 1991.10~1992.9
(七)中共南白鎮委員會
1984年3月,根據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1984年)25號檔案《關於縣城所在地的鄉級鎮升格為區級鎮的》的精神,中共遵義縣委批准設定中共南白鎮委員會。11月,召開中共南白鎮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共南白鎮第一屆委員會。到1992年9月,召開中共南白鎮代表大會兩次。1992年9月,根據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建鎮並鄉撤區的決定,撤銷南白區,擴大南白鎮行政區劃,中共遵義縣委任命建立中共南白鎮委員會。1993年5月至2007年12月,召開5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屆委員會。李洪維、余維遷、王朝久、宋德光、黃忠貴、蔡永興、張華明、李帆、王輔華、嚴道德、池平治、秦子航、王義瓊、王成明、楊啟均、唐克純、何邦榮、伍良莊、傅興華、謝廷敏、劉世成、羅成義、蕭崇、舒德春、蘇朝俊、傅旭、饒吉華、潘勇、曹鳴、(女)、胡朝君、劉懷剛、劉暢、謬洪英(女)、袁佳健、冉開明、劉承傑、王德友、遊學、熊發明(女)、何躍徐正國鄭志剛王曉旭、羅書波、楊廷才、張明勇、穆貴玉、羅梅(女)、陳義、王朝群(女)、吳東陽、冷明剛、杜方榮、周志明先後為委員。
20-1-5 1984~年中共南白鎮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名錄
姓 名 性 別 職 務 任 職 時 間
宋德光 男 書 記 1984.3~1991.12
黃忠貴 男 書 記 199.12~1992.9
唐克純 男 書 記 1992.9~1994.9
羅成義 男 書 記 1994.8~1995.4
蕭 崇 男 書 記 1995.4~1996.4
舒德春 男 書 記 1996.6~1998.3
蔡永興 男 書 記 1998.5~2002.3
劉承傑 男 書 記 2002.3~2003.3
游 學 男 書 記 2003.3~2004.3
王曉旭 男 書 記 2004.32006.9
穆貴玉 男 書 記 2006.9
蔡永興 男 副書記 1984.3~1989.9
王輔華 男 副書記 1984.3~1986.10
陳永高 男 副書記 1986.8~1986.9
張華明 男 副書記 1986.10~1992.3
李 帆 男 副書記 1988.2~1990.7
王輔華 男 副書記 1988.7~1990.7
嚴道德 男 副書記 1988.9~1992.9
池平治 男 副書記 1990.1~1992.9
秦子航 男 副書記 1992.3~1992.12
何邦榮 男 副書記 1992.9~1993.7
羅玉良 男 副書記 1992.9~1993.5
羅成義 男 副書記 1993.7~1994.8
蘇朝俊 男 副書記 1993.8~1996.1
傅 旭 男 副書記 1994.5~1995.8
1996.6~2001.6
蕭 崇 男 副書記 1994.81995.4
饒吉華 男 副書記 1995.82002.1
舒德春 男 副書記 1995.8~1996.6
潘 勇 男 副書記 1996.8~1998 .11
曹 鳴 女 副書記 1998.12 ~2001.2
2004.3~2006.8
劉懷剛 男 副書記 2000.12~2005.4
冉開明 男 副書記 2001.1~2004.6
何 躍 男 副書記 2001.6~2004.3
劉承傑 男 副書記 2001.6~2002.3
游 學 男 副書記 2002.3~2003.3
蔡永興 男 副書記 2002.3~2005.3
王德友 男 副書記 2002.~3006.8
徐正國 男 副書記 2003.3~2006.8
張明勇 男 副書記 2004.6~2006.8
楊廷才 男 副書記 2005.1~2006.8
羅書波 男 副書記 2005.4~2006.9
羅 梅 女 副書記 2006.8
陳 義 男 副書記 2006.8
二、鄉、鎮組織
(一)中共南白鎮城區總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中共南白鎮支部委員會,至1956年3月,晏登科任書記。1956年3月,改建為南白鎮總支部委員會,晏登科、李哲宏、王賢舉先後任書記;趙金鉦、周維光、蔡華榮、李哲宏、王三俊(女)、伍治先先後任副書記。1958年9月,改建為中共南白區水庫群人民公社委員會,中共遵義縣委副書記熊天貴(苗族)兼任書記;廖國才、冉瑞玄、魏承先、伍治先、王三俊任副書記。11月,隨縣併入遵義市(今紅花崗區),改建為中共遵義市南白基層人民公社南白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廖國才、徐世倫、毛繼偉先後任書記;秦詩云、伍治先、王三俊任副書記。1961年8月,併入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南白公社委員會。1963年2月 ,復置南白鎮委員會,1966年3月再次併入南白公社委員會。1978年11月,再次復置中共南白區南白鎮委員會,1984年3月改建為中共南白鎮城區委員會,1992年9月撤銷;1993年9月置中共遵義縣南白鎮城區總支部委員會,2003年5月撤銷。秦詩云、姜崇修、李安富、鄧龍玉、李永富、曾朝猛、吳平林、杜方榮、顧貽勛先後任書記;廖國才、李安富、張剛模、陳大芬(女)、薛樂英(女)、杜方榮、劉濤(女)先後任副書記。
(二)中共南白鎮郊區總支部委員會
1961年8月,置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南白公社委員會。1984年3月改置為中共遵義縣南白鎮郊區委員會。1993年9月改置為郊區總支部委員會,2003年5月撤銷。毛繼偉、張登金、姚元良、伍良燦、李洪維、舒明德、王成明、張興明、王崇修、曾朝猛、李俊偉、趙朝國先後任書記;秦詩云、黃強富、趙金鉦、旺聲電、李德邵、錢吉超、趙宗仁、餘光明、李洪維、蘇天才、王崇修、黃世貴、李永珍(女)、徐興明、周婉琴(女)、杜方榮先後任副書記。“文化大革命”中,錢吉超、張興明、趙金鉦、楊正模為中共南白公社革命委員會領導核心小組負責人;張登金為核心領導小組組長。
(三)中共後壩片區總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後壩鄉黨支部委員會,1958年9月併入南白區水庫群公社黨委;11月,置遵義市南白公社後壩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1961年8月併入遵義縣南白區南白公社黨委會。1963年2月,置中共後壩公社委員會;1966年3月,中共三合區三層岩公社委員會併入後壩公社委員會。1984年5月改置為中共南白區後壩鄉委員會,1993年改置為中共南白鎮後壩片區總支部委員會,2004年2月撤銷。羅田榮、周維學、冉瑞玄、王興忠、甘秉富、旺聲電、冉瑞禮、鐘聲芳、向澤明、宋華忠、曾朝剛、李俊賢、李元平、舒明德、李永富、曾朝猛、鄢金波、王崇修、李定森、顧貽勛、周志明先後任書記;董桂全、甘秉富、文金全、曾朝剛、斯揚遠、姚容、周隆茂、曾朝剛、袁宗倫、李俊賢、李元平、黃成茂、傅光芬(女)、宋光琴(女)、李恩旭、王仁喜、舒吉洪先後任副書記。“文化大革命”中,文金全、田慶輝、董錫平、曾朝剛任中共後壩公社革命委員會領導核心小組負責人;向澤明任核心領導小組組長。
(四)中共安瀾片區總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中共遵義縣第十四區民主鄉支部委員會,1958年1月撤銷,併入中共南白 區南白鎮總支部委員會。1960年6月,置中共遵義市南白公社民主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1961年8月併入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南白公社委員會。1963年2月,置南白區民主公社委員會。1983年5月,更名為中共安瀾公社委員會。1984年5月,改置為中共安瀾鄉委員會。1993年9月,改置為中共南白鎮安瀾片區總支部委員會,2004年2月撤銷,楊懷彬、秦詩云、朱光奇、李忠元、秦治國、張元臣、劉德明、王興富、胡明忠、李開芬(女)、鐘聲品、周志明、趙應鵬先後任書記;施少全、趙永國、王忠孝、鐘金文、馮有才、朱光奇、蘇天才、李安富、斯洪祿、吳必光、鐘聲品、李德元、周志明、何雲橋先後任副書記。“文化大革命”中,李忠元、張金偉、蘇天才、龔正德任中共民主公社革命委員會領導核心小組負責人;秦治國任核心領導小組組長。
(五)中共南衙片區總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和平鄉黨支部委員會,1955年10月併入農興鄉黨支部委員會。1960年6月,置中共遵義市南白公社和平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1961個8月,併入遵義縣南白區三岔公社黨委會。1963年2月置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和平公社委員會,1966年3月撤銷。1980年12月,復置中共和平公社委員會,1983年5月更名為南衙公社委員會。1984年5月,改置為南衙鄉委員會。1993年9月,改置為南衙片區總支部委員會,2004年2月撤銷。羅恆太、王家模、魏承先、張元臣、黃志家、陳世祥、楊朝炎、伍德芳、朱水英(侗族,女)、湯濮民、趙朝國、孫章福、羅興華先後任書記;黃強富、劉保厚、楊國太、劉世成、杜祥才、龍天輝(女)、姚國強、羅樹先(女)、黃成茂(女)、張國琴(女)、馮貴東、顧貽勛、羅興華、周婉琴(女)先後任副書記。
(六)中共農興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中共遵義縣第五區農興鄉支部委員會。1959年6月併入和平管理區,1960年6月復置。1961年8月併入遵義縣南白區南白公社黨委會,張德臣、魏承先、周承康、黃強富先後任書記;黃榮富、劉保厚、黃強富、羅貴榮先後任副書記。
(七)中共龍山鄉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中共遵義縣第五區龍山鄉支部委員會。1954年12月撤銷,趙金鉦任書記。
(八)中共馬橋鄉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中共遵義縣第五區馬橋鄉支部委員會,1955年10月撤銷。周維光任書記。
(九)中共三層岩鄉支部委員會
1953年5月,建立中共遵義縣第十區三層岩鄉支部委員會。1958年11月,改置為中共遵義市三合基層人民公社三層岩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1961年8月,併入遵義縣三合區新站公社黨委會,1963年2月置中共三層岩公社委員會,1966年3月併入南白區後壩公社,袁安貴、蕭方才、塗朝剛先後任書記,蕭方才任副書記。
三、社區、村(居)組織
(一)南白鎮(城區)下轄居、大隊(村、居)組織
(二)南白公社(郊區)下轄大隊(村、居)組織
(三)後壩公社(鄉)下轄大隊(村、居)組織
(四)安瀾公社(鄉)下轄大隊(村、居)組織
(五)南衙公社(鄉)下轄大隊(村、居)組織
(六)中共南白社區組織
1.社區總支部委員會
2.社區總支部委員會下轄組織
(1)××支部委員會
(2)××支部委員會
……
(七)中共白錦社區組織
……
四、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
(一)區、鎮黨委直轄組織
(二)公社、鄉鎮黨委直轄組織
第二節 黨的代表大會
一、鄉鎮代表大會
1953年5月至1958年11月,中共南白鎮總支部委員會、南白區水庫群人民公社委員會及農興鄉支部委員會、龍山鄉支部委員會、馬橋鄉支部委員會、後壩鄉支部委員會、三層岩鄉支部委員會、民主鄉支部委員會、和平鄉支部委員會分別按《中國共產黨章程》,定期召開黨員大會。
二、管理區代表大會
1958年11月,中共南白基層人民公社委員會隨縣併入中共遵義市委。1959年4月22~29日,召開中共南白公社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共南白公社南白管理區、後壩管理區、農興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5月3~10日,三合公社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三合公社三層岩管理區總支部委員會。
三、公社、鎮代表大會
(一)中共遵義市南白公社代表大會
1959年4月22~29日,召開中共遵義市南白公社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遵義城)。大會聽取和討論了《中共中央八屆六中全會決議》和中共貴州省委一屆八次會議通過的《關於整頓和鞏固人民公社的決議》傳達報告。大會肯定南白公社1956年以來各條戰線的成績;提出整社中吸收在“大躍進”運動和“公社化”運動中經過考驗、合符黨員標準的優秀分子入黨,放手發動民眾大鳴大放、大辯論、貼大字報、批評壞思想壞作風,實現1959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躍進”。
大會選舉產生中共南白公社第一屆委員19人,中共南公社委員會監察委員 人。在中共南白公社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選出常委5人,副書記4人,書記1人。1959年11月開始“反瞞產”鬥爭運動;1960年10月,中共遵義市委調整中共南白公社委員會,由14名委員組成南白公社黨委會,其中常委9人,副書記6人,書記2人(第一書記和書記)。
1961年8月,撤銷中共遵義市南白公社委員會,復置中共遵義縣南白區委員會。
(二)中共遵義縣南白鎮代表大會
1.建鎮並鄉撤區前
(1)第一次代表大會
1984年3月,根據中共貴州省委(1984)3號檔案置中共南白鎮委員會。同年11月 日至 日,在南白鎮……召開中共南白鎮第一次代表大會……
(2)第二次代表大會
2.建鎮並鄉撤區後
(1)第一次代表大會
(2)第二次代表大會
(3)第三次代表大會
(4)第四次代表大會
(5)第五次代表大會
……
四、中共公社、鎮鄉代表大會
(一)中共南白區南白鎮代表大會
(二)中共南白鎮城區代表大會
(三)中共南白鎮郊區代表大會
(四)中共南白區南白公社代表大會
(五)中共後壩公社、後壩鄉代表大會
1.後壩公社
2.後壩鄉
(六)中共民主公社、安瀾鄉代表大會
1.民主公社
2.安瀾鄉
(七)中共和平公社、南衙鄉代表大會
1.和平公社
2.南衙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