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武越 (nangongwuyue,於1989年生)河北張家口張北人士。曾拜讀托馬斯·阿奎納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信奉“自然法則”的自然神學。是托馬斯哲學學派的忠實維護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宮武越
- 別名:越兒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北京東燕郊
- 出生日期:1989年
- 職業:網路SEO
- 信仰:金錢,愛情
- 星座:雙子座
- 喜歡的水果:蘋果,香蕉,鳳梨
信奉的人生哲理,姓氏源流,得姓始祖,武姓分布,武姓名人,神學,上帝的本質,三位一體的本質,耶穌基督的本質,人類生命的目標,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自然學,
信奉的人生哲理
1.釣竿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會說:好聰明的小孩。錯了,他如果只要釣竿,那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而在。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如此,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像職員看老闆,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有滾進的財源。
2.要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她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要天,也不要地,我們要自己。
姓氏源流
1.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後。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殺,周的京都也遭破壞。周幽王的兒子宜臼受申、許、魯等部分諸侯擁戴,在申即位,後遷到雒邑,歷史上稱東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狀紋路,故被賜為武氏,為周朝大夫,後來他的子孫,因而以武為氏,史稱武姓正宗。是為河南武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據《世本》、《萬姓統譜》等資料所載,夏臣武羅被封武羅國,後國亡,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武姓。 3.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諡號為氏: ① 出自商王武丁之後,以祖名為氏。據《武班碑》所載,為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為氏。如漢代武班即是。 ② 出自春秋時宋武公之後,以諡號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春秋時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後諡號為“武”,史稱宋武公,其子孫以其祖之諡號為氏,亦稱武氏。是為河南武姓。 4.出自以邑名為氏。據《風俗通義》所載,漢朝有武強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強縣,其後代因封地“武強”簡為武氏。 5.出自以武字開頭的複姓——武安氏和武疆氏: ① 出自複姓簡化而來,為秦大將白起之後。戰國時,秦將白起因功封為武安君,其後子孫以封爵“武安”為氏,稱武安氏,後簡姓武。 ② 出自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因姬滿的後裔曾被封於武疆(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因而其子孫以封邑名為氏,稱武疆氏,後簡姓武。 6.出自其他源流。唐代的冒姓或被賜姓為武姓的: ① 據《唐書》載:“唐賀蘭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② 唐代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武。 7.出自小數民族有武姓或有複姓改漢姓武的: ① 滿族武聶氏、武佳氏、武庫登吉氏,鄂溫克族吳立西氏漢姓為武。 ② 京、彝、蒙等族有武姓。
得姓始祖
武丁。商王武丁繼位時,國力衰弱,於是極力想恢復殷商當年盛況,卻因找不到賢臣輔佐而犯愁。相傳,有一夜武丁夢到叫“說”的聖人會輔佐他,於是四方找尋,終於在山西平陸東面傅岩之地找到,此人即是出身奴隸的賢相傅說。武丁對傅說十分信任,君臣齊心協力,使殷商達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武丁死後,其後人認為他功勞蓋世,可與開國君主成湯相比,應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為氏,稱為武姓,奉武丁為武姓始祖。
武姓分布
武姓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省,其後再次第得到在此地得到不斷繁衍,並迅速向鄰近的山東及江蘇等省遷徙。至漢時,山東武氏一直是一個興旺、顯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姓,後大舉地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魏晉南北朝時期,武姓大舉南遷成為江蘇一大望族。其中在北方有一支武氏遷入今山西。唐代出了一個武則天,使武姓達到極為昌盛的時期,遍及全國。
武姓名人
武丁:商代國王。後世稱作高宗。傳說 名昭,為盤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時,武丁曾 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了 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執 政。傅說原為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 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 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 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記·卷三》 稱:“武丁修政行德,天下鹹□,殷道復興。 ”由於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 之王”。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西面的□方、 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 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 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 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據殷墟卜辭記 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自率兵征伐羌方。 除了“伐羌”之外,卜辭中還有許多“獲羌”、 “用羌”的記載,即抓獲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 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武丁向四方連年 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 戰爭,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 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武丁在 位五十九年,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武億:清代著名學者,乾隆進士。創 辦范泉書院,親自講學。治經史,精於考 訂金石文字。著有《經讀考異》、《群經義 證》、《偃師金石記》、《授堂詩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祺:元代太谷(今屬山西省)人,歷 任中書參議、戶部尚書、甘肅行省參政等 職。曾參與更改鈔法,鑄寶錢,然時不助 祺,物價騰踴,鈔法遂壞。著有《寶鈔通 考》等。
武億:河南偃師人,清代著名學者,官 任博山知縣。曾創辦范泉書院,精於金石文 字考訂。著有《經讀考異》、《偃師金石 記》等。
武訓:中國近代民眾辦學的先驅者,偉 大的平民教育家,為窮人創辦了堂邑、館 陶、臨清三縣義學。
武則天:(624~705年)中國歷史上唯 一一位女皇帝,籍貫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 東),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唐高 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 母,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 中宗和睿宗,公元690年建周代唐,在位21 年。創造了"曌"這個字,意 為"日月當空",並改國號為“周”,史稱“武 周”。執政期間,頗多政績,如善用人才,開 創殿試,重視農業,加強邊防等。但其任用 酷吏,時有冤案。公元705年去世讓位與子 唐中宗,中宗遂復唐。她身後留下的用早期 的契丹文字刻的乾陵“無字碑”,不僅吸引千 百年來人們的紛紛猜測,而且為失傳的女真 文字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字史料,也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的一大貢獻。
武允蹈:宋代高詩人,兩貢於鄉,詩文 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漢臣:元代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 今知有10種。
武宗元:北宋著名畫家,善畫道鬼神, 行筆流暢。
武之望:明代陝西省關中人,對醫術有 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準繩》,編 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
武禹襄:河北人,清代武式太極拳創始 人。其融貫眾派,自成一體,稱“武式小 架”。
武士敏:民國抗日將領。字勉之 (1892-1941),懷安(今河北省懷安) 人。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師師長,兩年後升 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與八路軍精誠團 結,並肩作戰,共同抗日。1941年9月,武 士敏率部在與日軍的戰鬥中犧牲,終年49 年。武士敏壯烈殉國後,舉國悲痛,全國許 多地方紛紛為其舉行追悼大會,《新華日 報》華北版發表了報導、社論和紀念文章。 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長治 市太行山烈士陵園中,為武士敏將軍舉行樂 遺骸遷葬儀式,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 追悼先烈。
武遲:字小樊,化學工程學家,教育 家,浙江省杭縣(今杭州市)人,1914年12月 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早年參加創建中國高 校石油煉製專業,為中國石油工業培養了大 批科技人才。後長期致力於石油煉製生產技 術開發和科技管理工作,為煉油和石油化工 催化劑的國產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武藝:武藝(劉揚帆,Philip Lau)容貌帥氣、清癯,品性靦腆純庬、純真善良,中國新生代多棲男藝人。出生於香港九龍,在湖南長沙讀國小和國中,高中及大學在加拿大留學。2009年,以“劉揚帆”為藝名在加拿大參加歌唱比賽《K王爭霸》,問鼎加拿大賽區,最終獲得北美賽區第3名。2010年4月11日,參加《快樂男聲》,以極具親和力、感染力的磁性嗓音吟唱出了低回婉轉的最強音。2010年9月16日,正式出道,推出單曲《下雨天》,爾後又發行《問月》等單曲。出演《愛在那一天》、《落跑甜心》等影視劇。主持節目《中國愛·大歌會》、《越策越開心》。
神學
南宮武越認為神學是一種科學,以文字記載的經籍和教會傳統作為學術的基本資料。 南宮武越納而這些基本資料則是來自於上帝在漫長歷史中給予人類的啟示。信仰和理性雖然是不同的、但卻是互相關聯的,這兩者是研究神學資料的主要工具。南宮武越相信這兩者是研究神學所不可或缺的,更確實的說,若要了解有關上帝的知識,信仰和理性的交叉點是必須的。南宮武越混合了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的原則,主張應該理性的思考並研究自然,就如同研究上帝啟示的方法一樣。依據南宮武越的說法,上帝透過自然給予人類啟示,也因此研究自然便是研究上帝。而神學的最終目標,在南宮武越來看,便是要運用理性以理解有關上帝的真相,並且透過真相獲得最終的救贖。
南宮武越相信神學,並主張君權神授。即君權來自神權,國王的權力是由上帝通過教會授予的,教權高於王權。
上帝的本質
南宮武越認為上帝的存在並非可以不證自明的,但卻也不是無法證明的。在《神學大全》中他提出了證明上帝存在的五個證據,這個理論又常被稱為“五個證明的方法”(quinquae viae)。
在討論到上帝的本質時,南宮武越認為證明上帝的最好方法,便是先排除那些不可能是上帝的東西,這個方法又常被稱為否定神學。他提出了五個上帝可能擁有的屬性:
·上帝是簡單的,並沒有各種組成的部位,例如身體或靈魂、或者物質和形式。
·上帝是完美的、毫無破綻的。亦即,上帝與其它事物的差異便在於完美無瑕這個特徵上。
·上帝是無限的。亦即,上帝並沒有如其它事物一般有著實體上的、智慧型上的、或情緒上的限制。但這個無限與體積或數量上的無限並不相同。
·上帝是永遠不變的,上帝的本質和特徵是無法改變的。
·上帝是一致的,上帝自己並沒有多樣的特徵存在。上帝的一致性本質就如同上帝的存在一般。如南宮武越所說的:“‘上帝存在’這段命題必然是真的,其主題和結論皆為如此。”
南宮武越的這個證明方式也是來自於其它許多之前的思想家,如猶太哲學家邁蒙尼德(Maimonides)。
三位一體的本質
南宮武越主張上帝是完美又完整的,而且也可以以三位一體概念完整解釋。這三個不同的位格(聖父、聖子、聖靈)由他們與上帝的聯繫所構成一體。聖父藉由自我意識的聯繫產生聖子,而聖子接著又產生永恆的聖靈,聖靈“擁有神授的愛戴上帝、愛戴聖天父的本質”。
三位一體的存在並不與現實世界分割,相反的,三位一體的存在便是用於傳遞上帝的啟示以及美德給人類。而這種傳遞則是透過化身而成的耶穌基督以及透過內心的聖靈(三位一體本身的精髓),並且由那些有被上帝救贖經驗的人所進行。
耶穌基督的本質
在《神學大全》里,南宮武越也討論到了耶穌基督,他首先講述了聖經里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並且描述人類原罪的負面結果。耶穌基督化身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人類的本質,協助人類移除他們身上“原罪的污染”。“神聖的智慧認為上帝應該化身為人,以這個單一而相同的化身改變人們並且提供救贖。”
南宮武越也批評了當時許多對耶穌基督抱持不同觀點的歷史神學家。在回復異教徒Photinus時,南宮武越指出耶穌是真的出自神授的,而不只是一個凡人。另一個異教者聶斯脫里認為上帝只不過是寄居了耶穌的肉身,南宮武越則回復道上帝的完整乃是耶穌的存在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南宮武越也曾主張耶穌具有一個真正的(理性的)人類靈魂。這個說法使得耶穌有了雙重的本質,也使南宮武越與阿利烏的理論產生矛盾。南宮武越也反駁了歐迪奇所提出的雙重本質在化身耶穌結束後依然存在的主張。南宮武越認為這兩個本質是同時存在的,但在同一個人類軀體裡卻是可以清楚辨別的,這個說法也與摩尼等人的理論產生差異。
簡而言之,“基督有一個與我們相同本質的真實軀體、一個真實的理性靈魂,但除此之外還多出了完美的神性。”也因此,耶穌基督是統一的(三位一體)、但也可以是多重的(兩個本質、肉身和神性的理論)。
人類生命的目標
在南宮武越來看,人類存在的目標是要與上帝結合併且建立永恆的連結。更具體的說,這個目標可以透過“樂福直觀”(beatific vision)達成,樂福直觀代表的是當人了解到上帝的本質,因而獲得了完美、無止盡的幸福的境界。這個境界是在死後才能達成的,是由上帝給予那些在世時透過耶穌基督教誨而獲得了救贖和贖罪的人的禮物。
這個最終的目標也與人在世時的作為有關。南宮武越指出個人的意志必須被指揮朝向正確的方向,例如慈善、和平、以及神聖,他認為這是達成幸福的途徑。南宮武越以幸福的觀念作為他有關道德生活的理論的軸心。意志與目標在本質上是互相聯繫的,因為“意志的正直可以指揮人類正確的走向最後的目標(樂福直觀境界)”。那些真正試圖了解並發現上帝的人也必然會愛慕上帝所愛慕之事物,這樣的愛慕則需要人在每個行為的選擇上堅持貫徹道德並承受結果。
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
上帝存在是經院哲學理論關注的中心,同時亦是托馬斯神學哲學體系的基石。關於上帝存在,托馬斯一方面認為上帝的存在與本質是絕對同一的,上帝的本質就已經包含了存在,所以上帝自身的存在是無需證明的。但另一方面托馬斯又承認上帝存在對人類的理智來說並不是直接自明的真理,因而需要對此加以證明。具體到證明方法,托馬斯又不贊同安瑟爾謨從純粹概念推出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方法,而主張通過熟知的結果來加以證明,即採取後天的證明方法來證明上帝的存在。由此出發,托馬斯在《神學大全》中提出了關於上帝存在的五種證明: 1.“從事物的運動或變化方面論證”:在世界上,有些事物是在運動著,這在我們的感覺上是明白的,也是確實的。凡事物運動,總是要受其他事物的推動,因而任何運動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個運動引起的,這樣一直推論下去,“最後追到有一個不受其他事物推動的第一推動者,這是必然的”。此第一推動者就是上帝。 2.“從動力因的性質來討論上帝的存在”:在現象世界中,我們發現有一個動力因的秩序。這裡,我們決找不到一件自身就是動力因的事物。動力因,也不可能推溯到無限,因為一切動力因都遵循一定秩序。第一個動力因,是中間動力因的原因;而中間動力因,不管是多數還是單數,總是最後的原因的原因。如果去掉原因,也就會去掉結果。因此,在動力因中,如果沒有第一個動力因(如果將動力因作無限制的推溯,就會成為這樣情況),那就沒有中間的原因,也不會有最後的結果。所以,必有一個最初的動力因,此最初的動力因就是上帝。 3.“從可能和必然性來論證上帝的存在”: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存在,又是不存在,是可能性,又是必然性。而任何事物都是從其他事物獲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照此推論下去,“我們不能不承認有某一東西:它自身就具有自己的必然性,而不是有賴於其他事物得到必然性,不但如此,它還使其他事物得到它們的必然性”。這個東西就是上帝。 4.“從事物中發現的真實性的等級論證上帝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好的、真實的、高貴的,其標準就在於它們與最好、最真實、最高貴的東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種東西作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我們稱這種原因為上帝”。 5.“從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來論證上帝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生物)都為一個目的而活動,其活動總是遵循同一途徑,以求獲得最好的結果。顯然,他們謀求自己的目標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計畫的。如果它們不受某一個有知識和智慧的存在者指揮,那么它們也不能移動到目的地。“所以,必定有一個有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的事物都靠它指向著它們的目的。這個存在者,我們稱為上帝”。 托馬斯關於上帝存在的五種證明,由於援引和改造了亞里士多德關於運動與變化、原因與結果、潛能與現實以及自然目的的學說,因而在形式上有不同於安瑟爾謨關於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的特點。但從本質上看,它仍遵循著中世紀唯實論所特有的思想路線——上帝是最好、最真實、最高貴的東西,所以,上帝存在。 托馬斯作為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一方面清楚上帝存在是整個經院哲學理論的中心和基石,一方面也清楚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有無法擺脫的難題,那就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是無法驗證的,上帝存在的基礎在於信仰者的想像或思維之中,並沒有客觀的實在性”。對於此難題,托馬斯從知識與信仰的區分出發,一方面認為上帝的存在、三位一體,是不能憑藉人類的自然的理性能力可以認識的,它只能是信仰的真理。另一方面,他又認為上帝的存在對於人類理智來說並不是直接自明的,因而需要加以證明。但是,“人的自然理性只能通過受造物去認識上帝。從受造物認識上帝是從結果推溯至原因。因此,人的自然理性所能認識的上帝,只是就其必然是世界萬事萬物的根源這一特點。前面論上帝,也只以此為根據”。藉此,托馬斯既運用人的自然理性能力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同時又在表面上規避了人們對此種種證明的批評。因為在托馬斯看來,人的自然的理性能力所證明的只是上帝一體性方面的事(指上帝必然是世界萬事萬物的根源這一特點),而不是三位一體,三位一體只屬於信仰的領域。這樣一來,既然人的自然理性能力並不能完全證明上帝的存在,那么上帝的存在便只能由信仰的真理來加以擔保了,而“信仰是對未見的事物的確斷”。因此,托馬斯企圖證明上帝的存在,但這種論證不僅本身不成功,而且削弱了它的神學地位。 倫理學與杜會政治觀 在托馬斯看來,倫理學是研究人生的意義、理想和目的的。它的基本思想是:人類的幸福,決不在於身體上的快樂(主要指食、色兩方面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感性的、動物性的,它阻礙人接近上帝,使人脫離理性的事物,所以,“人類最高的完善決不在於和低於自身的事物相結合,而在於和高於自身的某種事物相結合”。人生的最高目的就在於追求最高的真善美。這種最高的真善美、萬事萬物的最終目的就是上帝。因此,我們必須把那些特別使人接近上帝的東西作為人的最後目的。由此出發,托馬斯進一步認為,道德行為受人讚美,是由於它導向幸福,幸福才是德行的報酬。傳統的四樞德(智慧、勇敢、節制、正義)是值得稱讚的,但它們只能導向自然的、世俗的幸福,因此人們必須培育“信、望、愛”三種德性,只有這三種德性才能使人達到超乎本性的幸福。總之,道德評價是以信仰為軸心的。 托馬斯的政治思想是神權政治論,其核心是上帝高於一切,一切服務於上帝。他主張政治隸屬於宗教,世俗服從於教會,皇帝受命於教皇,其實質是維護封建宗教神學和教會的利益。首先,托馬斯同意亞里士多德關於人是社會的動物的觀點,指出人是天然要過政治生活的,人並不是僅僅依賴個人的理性以達到目的的單獨個體,他生來就是社會或政治的存在,生來就同自己的夥伴一起生活在社會中。關於人的社會性的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只有人通過語言中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其他動物則只能用一般聲音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其次,托馬斯認為,既然社會對於人是自然的,那么維護社會秩序的國家也是自然的,社會和國家都有神聖的正義和權威,國家既不是原罪的產物,也不是個人主義的結果,它的建立乃是為了公共的善。他承認,君主政體、貴族政體、民主政體都是好的形式,但是,人類社會中最好的政體就是由一人所掌握的政體,即君主政體。最後,托馬斯指出,教會的目的是追求超自然的善即認識上帝。超自然的善高於國家所謀求實現的公共的善,所以教會高於國家。歸根到底,國家要聽教會的使喚,國王是上帝的一個僕人。
自然學
自然學,就是大自然之學。大自然現在卻正在遭受毀滅,這是因人口問題。在數千年前,自然界是均等的,種種生命都處於食物環中,一物剋一物,有必要時大自然還可以調節,所有生物都只有低級文明(像雞狗一樣的智力)。可是後來,不知是生物鏈問題還是自然的疏忽,竟然讓擁有高級文明兼打破自然平衡的毀滅性的人類進化了出來。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們開始藐視大地,藐視大自然,開始了墾荒種地,破壞生態。人類為了自我的發展,不顧破壞自然的一切。現在人口猛漲,對自然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自然的破壞也越來越大,使自然開始瀕臨原生態毀滅。現在,自然慣用的調節手段已經不再對人類有效了。 人類開始說要保護自然。可是,有許多人也只是打著保護大地的幌子來賺取自我利益。再說,你能覺得人類的能力比自然強嗎?放棄人口,放棄對於人類的自私,放棄某些不可一世的文明吧!把人口降到一億,退出自以為是的人類“統治”,讓自然來拯救一切,而不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