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風箏

南京風箏,南京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類代表性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風箏
  • 類別:傳統美術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風箏古時稱“紙鳶”、“紙鷂”,後稱“風箏”,為南京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之一。南京風箏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史載風箏起初是20 世紀20 年代,夫子廟賣風箏藝人作為軍事或運輸之用,《南史·侯景傳》中有“梁王紙鳶載詔求援”之事。唐代以後,隨著社會發展特別是造紙技術的普及,風箏逐漸演變為普通民眾的娛樂玩具。明清兩代是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清明節前後放飛風箏成為各地民俗活動的重要內容。南京民間也流傳著“ 正月燈、二月鷂”、“清明放斷鷂”等歌謠。民國時期,南京制售風箏的民間藝人大多集中在夫子廟和中華門一帶。扎制者一般為紙紮店鋪工人或花燈藝人,所制風箏花色品種豐富多彩,精美誘人。普通人家也會製作一些簡易風箏,供孩子放飛。這些風箏一般都是用蘆葦桿扎制,形狀比較單調,而且多為板式,如“七星”、“八角”等。
1949 年以後,風箏藝術愈加體現了大眾性、娛樂性的特色。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民眾物質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南京人對風箏藝術的創作熱情空前高漲。1986 年成立了南京風箏協會,書畫名家武中奇、喻繼高曾先後擔任協會主席。南京湧現出一大批風箏製作高手,如李煥臣、孫葉青、周學義、李子南、曹真榮、陸有昌、戴玉蘭等民間藝術家,他們為南京風箏手工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努力。
南京傳統風箏的扎制技藝,概括起來有“扎、糊、繪、放”四個方面:扎,即製作風箏的骨架;糊,即糊蒙面,通過選、裁、糊、邊、校等工序將蒙面貼於骨架上;繪 ,即繪花彩,包括色、底、描、染、修等工序。所繪圖案主要分寫實、寫意、寓意及主題性四類;放,即放飛風箏,包括風、線、放、調、收等程式。目前,南京傳統風箏種類繁多,大約有200 多個品種。主要有硬翅風箏、軟翅風箏、串式風箏、筒子式風箏、平板風箏。南京風箏除了以製作精美、本土氣息濃郁、適宜放飛等特點外,還因形狀“大”、“小”而聞名。大者有近半個籃球場面積,小到嬰兒手掌之方寸。

傳承保護

近年來,南京風箏愛好者不斷探索和創新,對風箏骨架進行改制,在全國首創軟骨架、無骨架軟體傘翼型風箏。南京民眾還比較喜愛一種三角風箏,由國外傳入,與我們傳統的板式風箏同類。特點是製作工藝簡單,價格便宜,易放飛。有人還在風箏上安裝了電子發光裝置,俗稱夜光風箏。南京風箏藝術的創作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風箏愛好者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