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

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

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江蘇省南通市民間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通板鷂風箏又稱“哨口板繇”,源於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音律設計、“哨口”雕刻於一體,其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鷂為多(即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組合而成的有六個凸角的風箏),也有由多個這樣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七聯星”“九聯星”“十九聯星”等。大者丈余,小者盈尺,裝飾圖案多為工筆重彩,內容有“八仙”“鳳戲牡丹”“三國故事”等,喜用紅、黑、青、紫色,以造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風箏上綴滿了大小不等的“哨口”,多者達數千。“哨口”由哨面和哨筒兩部分組成。哨面通常用竹片或質地鬆脆的木塊雕刻而成;哨筒分管狀和球狀兩大類,管狀哨口統稱“哨”,古時多用竹筒內膜及鵝毛管等製成;球狀哨口統稱“口”,通常用葫蘆、果殼、蠶繭等製成。標準的哨口板繇無論大小,均可承受5級以上風力,即使在7-8級大風中,仍可穩懸於數百米的高空,並發出美妙的聲音。

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8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Ⅷ-88
  • 申報地區:江蘇省南通市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造型,色彩,口哨,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南通的最初人口來源主要是東夷部落﹑流放的罪犯和流民,大約在唐宋時期,罪犯和流民將板鷂這種風箏帶來南通。通州人姜長卿詩《崇川竹枝詞》有注云:“風箏有大如風帆者,其制有雙蝴蝶,單蝴蝶之名,其聲徹雲如胡茄,然唯近堤處最多。大如風帆,裝有響哨。”講的就是清明時節南通人在海邊放飛板鷂風箏的盛況《太平寰宇記》中記載:“胡逗洲上多流人,煮鹽為業。”當時的南通地區是沙洲,被稱為“胡逗洲”,洲上地勢平坦,場地開闊,為板鷂風箏的放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這種五方雜居的生活環境,必然使得外地的文化在此沉澱,這些外來人員很有可能將板鷂風箏帶到了南通。而據有關資料的考證,南通現行風箏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宋朝。風箏上帶有哨口是宋朝風箏的獨特之處,被人們稱為響弓。環境變化使得南通風箏向高大、堅固和帶音響的方向發展。“農夫朴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而這也是此種風箏形式,由宋代興起並一直延續到當下,久傳不衰的主要原因。
到了清代,南通製作放飛板鷂更是十分盛行。清代道光年間的姜長卿在他所作的《崇州竹枝詞》中有所描述:“風箏有大如風帆者,其制有雙蝴蝶,但蝴蝶之名。其聲徹雲如胡笳,然唯近堤處最多,長堤者草為海門八景之一。”這首詩反映了清代南通板鷂風箏的重要特徵。“大如風帆”、“裝有響哨”、“聲震雲霄”、“音若胡笳”,如今的板鷂風箏也正是保留了這些特點。由此可見,板鷂風箏不僅歷史悠久,並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光緒年間的《通州志》記載:“在南通空中常會看到畫有蟲草、花鳥、神仙,製作精美精巧數丈的風箏。”因此,放風箏自古在這裡就十分盛行,以至於板鷂風箏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南通人心裡,神聖的板鷂風箏早已融入到他們的生活與情感中。對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件民俗工藝品,更是天與地的溝通,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
在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姜長卿的《崇川竹枝詞》第八十四首中記錄了南通民間放飛板鷂風箏的情景:“草綠長堤海角東,雙蝴蝶戲牧牛童;聲聲何處胡笳奏,放出林梢紅杏出。”詩句描述了南通板鷂的基本特徵,大如風帆,裝有哨口,聲震雲霄,音若胡笳。

工藝特徵

造型

板鷂風箏的基本單元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菱形交錯而成。可以分為兩種:“六角星”(在長方形的基礎上,菱形左右出頭,上下不出頭,這樣一共六個角);“八角星”(相比於“六角星”,長方形的高度減少,菱形的四個角都出頭,形狀變化之後接近於兩個正方形,這樣就一共有八個角)。“六角星”既可以單獨成形做成風箏,也可以用左右並列的排列方式,每層數量為“二三二”一共七個,或者“三四五四三”一共十九個,分別稱作“七連星板鷂”和“十九連星板鷂”,如果有需要,可以組合更多的基本單元,製成更加巨大的風箏。“八角星”的組合多是八個相同單元圍住一個同樣大的單元,或是八個較小的圍住一個大的,稱作“九連星板鷂”或“九松林”(系“九松聯”讀音傳訛)。
板鷂風箏幾何造型的由來並無實據可究,但是中國的風箏大類的板型風箏中有一種“八卦風箏”,有八個角,與道教的八卦相和,因而稱作“八卦”。這種風箏的形狀與南通板鷂風箏里的“八角星”相同,而“六角星”可由其變形而來,因而可以推測其聯繫。
在南通板鷂風箏中,不僅僅有幾何元素,同時也有一些造型風箏。相傳如皋的板鷂製作者夏壽泉老先生一般不敢製作人物造型的風箏,唯恐鷂面上的人物活過來。傳聞多不可信,但是造型風箏的傳神之處可見一斑。

色彩

板鷂風箏上的彩繪一般是工筆手繪的帶有吉祥寓意的仙鶴、蟬、臉譜、孩童等圖案,由於板鷂的幾何造型,因而往往是每個“星”為一個圖案,共同構成有相同主題的畫面,比如八仙過海、京劇臉譜、姿態各異的娃娃等,四周有框線,整體感強,而又各具特色。
板鷂的放飛高度一般要高於兩百米,少有能夠超過三百米。如此遠的距離,需要使用解析度更高的顏色和比較大的色塊才更具有觀賞性,因而板鷂彩繪主要使用紅、綠、藍、黃、紫等顏色。
幾位老手藝人說板鷂風箏的用色沒什麼特殊理由,過去就是這么做的。但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顏色環上面的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從臨近的兩種單色光混合複製而成,但是有三種顏色是獨立的單色光,光學中是紅、綠、藍,顏料中是紅﹑黃﹑藍。三原色比其他顏色的解析度更高,而這幾種顏色分別中和而成的綠色﹑橙色和紫色則次一級,因而在所有顏色中,紅色、綠色、藍色、黃色、橙色、紫色是最顯眼的幾種顏色,並且不同顏料之間透光的差異性,可以增加風箏的空中美感。

口哨

南通的板鷂風箏被認為是保存了唐宋遺風的來由便是板鷂風箏上安裝的哨口。哨口是南通板鷂風箏的特徵,其實就是普通的哨子發音的原理(邊緣音原理),特殊之處在於共鳴腔腔體有的較大,發音渾厚;哨子成組,大小排列,發音高低錯落,節奏感強。
將哨子或者琴弦放到風箏上一開始只是貴族玩樂的活動,但民間的板鷂風箏不僅是娛樂的玩具,而且具有實際的功能。無論是通過哨聲反映氣流變化以預示天氣變化,還是通過響聲來給出海打魚的人定位方向,都是勞動人民將玩具實際運用到生產勞動的智慧結晶,都實實在在地展現出農耕文化對於民俗的影響力。

工藝流程

總的來說,板鷂風箏的工藝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風箏的主體製作和哨口製作,而每一部分又可以分成幾個小工序,以下略作梳理。板鷂風箏的製作工藝可謂是極簡單,也可謂是極複雜,對於現代人來說稱得上一聲“古拙”:看似極為簡單容易的事物,真正動手卻發現裡面有太多的“學問”。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既要維持板鷂的平衡,又主要集中在骨架扎制和尾檔安裝兩個方面。
1、風箏主體製作
清末以來,南通的交通運輸分為兩種方式:水運和陸運。江南地區的優質毛竹通過水運大量傳入南通,同時南通當地的老竹在韌性等方面雖比不上江南的毛竹,但是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竹器材料。在這裡,竹製器具幾乎隨處可見,毛竹扁擔﹑竹編涼蓆﹑涼榻(方言音譯。一種竹製的,類似於沙發,但是靠背更加傾斜,超過135°,頭部墊高,人可以上半身躺下,雙腿自然垂放的座具。)椅子﹑茶桌﹑竹篾框子﹑籃子﹑篩子﹑筷子等比比皆是。板鷂風箏的骨架同樣也是竹製的,骨架的中心位置和對稱程度決定了風箏最終能否成功飛上天。南通的竹子有較強的韌性,它經得起大風。當下還有一些堅持傳統工藝的匠人或民間個體依舊選擇使用他們更熟悉,更容易獲取的竹子。
使用竹子當做原材料需要幾個準備步驟:為了延長保存時間,防止竹子開裂,需要在竹子被晾乾之後再開料取材。並且由於工藝的精細程度和竹竿的實際生長情況,開料基本只能由人工進行,才能夠保證每一根都是均勻大小的。取料出來後還要經過文火烤直(或者彎曲),用專門的刀具削去竹節,打磨光滑,才能夠得到符合要求的骨架材料。最後,擁有纖維文理,容易開裂的竹子可以通過刷漆或者塗漿糊並包裹牛皮紙來增加竹子的防腐能力和強度。板鷂風箏的最小尺寸是一米二寬,高兩米左右,正常尺寸則還要大出不少。因而無論是在大小上,還是在材料的特性上,竹子是古代南通人能夠找到的最好﹑價格最低廉的板鷂骨架材料。板鷂骨架扎制的時間也同樣有講究,比如秋天的竹子韌性最強,因而砍竹子多在秋天;雨天空氣中水分含量高,竹料和用來捆綁的棉線微微漲開,等天晴後又會收縮,這會導致板鷂變形,所以製作板鷂要在晴天,而且必須是大晴天。有部分板鷂風箏對於取材出來的竹片的要求比較高,例如如皋地區的“九連星”板鷂風箏是板制風箏中比較柔軟的一個品種,製作工藝精良的“九連星”板鷂的竹片要在保持其堅韌度的情況下儘可能打薄,直至最後製成的板鷂風箏能夠捲起來而不傷其骨架與鷂面,展開後完好無損為止。
幾何形板鷂骨架只需要按照規定的比例及需求,將筆直的竹料在預定連線點綁好就行,要做到上下左右對稱,則能控制平衡。比例較好的結構能夠做到所有端點正好在同一個圓面上,如此結構需要不同大小的圓作為標準框架。造型板鷂可能在取材的時候就需要計算好不同位置的骨架材料的長度和彎曲度,並在適當的位置進行捆綁,因而相比來說造型風箏的骨架結構要比幾何風箏更難製作。
不過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迎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多的製作者開始選擇使用現代化的材料。因此能夠大批量生產的碳素纖維或者玻纖鋼等造價較低,堅韌度更高的材料就成了竹子的替代品。新材料製成的骨架擺脫了氣候因素的制約,因而無需擔心時節對板鷂風箏的影響。這並不是南通的板鷂風箏對技術進步做出的妥協,這種改變恰恰是交通行業高速發達的現代化社會中的另一種“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
當骨架和鷂面彩繪都準備好之後,需要將鷂面貼上到骨架上面,當下一般使用工業膠水做粘合劑,過去一般用熬制的動物膠,要求貼上平整,不能出現褶皺,不能破壞彩繪畫面。鬆緊要適中,既不能過於鬆弛,會影響到板鷂風箏能否飛起,又不能過於緊繃,會對骨架形成拉扯力,破壞板鷂的形狀,又影響其穩定性。為了保證牢固性,布料製作的鷂面可以用針線縫住。由於鷂面是為了給風箏增加受力面積,因而在升高過程中的鷂面會遭受非常大的壓力,這時鷂面材質和與骨架粘合的牢固程度非常重要。
2、哨口製作與安裝
製作哨口的材料比較複雜,由於不同位置哨子的發音要求,需要製造大小不同,發音頻率不同的哨子。板鷂風箏上的哨口分為兩個部分:腔體部分和蓋板部分,蓋板部分的材料一般是木質;腔體部分則各不相同:最小的哨口腔體的材料是蠶繭或堅果殼甚至鵝毛管,比較大的會使用葫蘆,更大的是中間掏空的木頭。哨口製作的最重要的是蓋板上入風口的雕刻。入風口一般不是蓋板的正中,且左右兩邊不齊平,從入風口向兩側微微向下傾斜,角度在10度以內,以實際發音需要為準。入風口同樣不是垂直內刻的,也稍稍傾斜,具體的傾斜程度也是以實際需要為準,沒有規定的度數。最後用木膠將上漆的蓋板與腔體粘合,哨口就算是完成了。
現代板鷂風箏手工藝者為了在更多方面進行拓展,開始用漆在哨口上面作畫,這樣的板鷂風箏更加美觀,也更加符合收藏要求,甚至催生出了一些以哨口為素材的藝術形式。一般哨口的組裝有兩種方式,其一就是按照風箏板的形狀,從上至下逐一安放,上小下大;還有一種是基數個哨口為一組,依次安裝。最後會有一大一小兩個體積較大的哨子放在對稱的偏下左右兩側,兩個哨聲一快一慢,一高一矮,會發出“嗡——嗡—嗡——嗡—”的有節奏的聲音,用以調和其他哨口發出的雜亂聲響。最大一個哨口安放在最下方,聲音沉鬱渾厚,猶如大提琴。哨口的安裝不能破壞鷂面彩繪的視覺效果,同時要注意左右對稱,以免破壞平衡。
3、安裝引線﹑尾檔與調整平衡
板鷂風箏使用尾擋一方面是因為板鷂比較大,另一方面是跟板鷂風箏特殊的系引線的方式有關。板鷂風箏的引線與骨架打結的地方我們暫且稱作“繫繩點”。一般情況下,繫繩點只集中在板鷂的上半部分,中豎中線上半部有三個均勻分布的點是必不可少的,兩邊的點則是隨機的,多在骨架相交的地方,關鍵之處在於關於中軸線左右對稱,因此板鷂風箏的繫繩點一般都是奇數個。板鷂風箏引線安裝的另一個要點是最後所有繫繩點上的繩子匯合後,要與最上面的一個點的位置基本保持水平。板鷂的引線拉力只集中在上半部分,在風箏上升途中,會保持斜上的角度,正對風吹來的方向,形成向上的托力。尾檔則是掛在板鷂風箏尾端的兩根長繩,俗稱“鷂背”。著力點匯集於板鷂最高點的引線只能夠讓風箏飛上天,但是在高空的空氣流向是相當不穩定的,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捉摸不定,帶有稜角的板鷂風箏在這樣的空氣流動中會不斷地打旋,難以維持穩定,要不了多久就會掉下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板鷂的最下端繫上了兩條很重的繩子,長長的繩子給板鷂的下半部分增加了重量,於是板鷂就不會上下顛倒,風箏在天上也可以維持穩定。
一般情況下,每500克風箏重量大約需要320克的尾檔重量。尾檔過輕,拉不住板鷂;尾檔過重,風速較低時,板鷂風箏會被尾檔的重量拖掉下來。尾檔的材料一般是當地易尋的稻草或者蒲草,製作時兩手搓動,乾草桿就會纏繞在一起,搓制時上粗下細,長度大約在兩三米左右,當然體量較小的板鷂風箏所需尾檔也比較短。兩邊的尾檔的重量要完全相同。為了防止兩根尾檔相互纏繞,破壞平衡,搓出來的兩根尾檔的旋轉方向要相反,如此一正一反的兩根尾檔到了天上會呈現“八”字形分開,較好地解決了尾檔相互纏繞的困擾。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南通板鷂工藝文化源遠流長,然而其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板鷂缺乏創新性、人才的缺失、行業較低的收入與生產率以及價格高昂等問題,使板鷂風箏只能局限於博物館中,而讓“複製品”橫行。這樣的現象會使板鷂文化逐步失去發展創新的活力,更無法使南通民俗文化得以存續與延伸。
傳承人物
郭承毅,男,漢族,1945年出生,江蘇南通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申報地區為江蘇省南通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通市文化館(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風箏製作技藝(南通板鷂風箏)項目保護單位南通市文化館(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6年11月,南通市在市行政中心廣場舉辦了2006年中國南通放飛風箏邀請賽暨申創萬人齊放風箏吉尼斯記錄活動。
2020年9月26日,板鷂風箏首次參加濰坊國際風箏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