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鷂燈

上鷂燈

上鷂燈,江蘇省常熟市民俗,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正月十五元宵,常熟東鄉一帶民間有上鷂燈習俗。鷂子,即風箏。元末明初,這裡農村家宅前都豎高高的竹竿,從年初一到正月二十,每晚要在竹竿上掛燈籠,叫“牽高燈”。據說後來來了一個和尚,看到這裡既放鷂子,又牽高燈,就出了一個點子,將燈籠系在鷂子上,鷂子上天,燈籠就跟著上天。這樣“上鷂燈”就代替了“牽高燈”。上鷂燈的鷂子雖大,但天黑以後也看不見,所以在上鷂燈之前,先要放一盞“飛燈”,即把一盞特製的燈掛在鷂線上,讓它隨風沿線上飛,飛到距鷂子一二丈的地方自動停止,用它來判斷鷂子的位置。而鷂燈是在鷂子放高后,再將鷂線使勁壓低後一盞一盞掛上去的。第一盞鷂燈距“飛燈”約200米,第二盞起每隔2米掛一盞。為了使鷂子能夠提起燈籠,大多採用二三隻組成的“二領鷂”“三領鷂”。

2009年6月16日,上鷂燈列入蘇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6年1月15日,上鷂燈列入江蘇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編號:JS-04-Ⅹ-00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鷂燈
  • 遺產類別:民俗
  • 批准時間:2016年1月15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江蘇省常熟市
  • 遺產編號:JS-04-Ⅹ-0021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製作鷂燈,放飛鷂燈,衍生習俗,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舉辦活動,電視節目,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鷂子,就是風箏。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唐代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此後,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宋代,風箏與人民生活有了密切聯繫。如《武林舊事》中記有“少年郎競放紙鳶,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清代玩風箏之風更盛,故宮裡還藏有三隻溥儀玩過的大風箏。
上鷂燈是將燈籠掛在鷂子上,隨領鷂升上天空,主要流傳於常熟碧溪一帶,據說是從元末明初“牽高燈”演變而來。那時從大年初一到正月二十,農家百姓宅前都豎著一根高高的竹竿,每天晚上要在這竹竿上掛起幾盞或十幾盞燈籠,就叫“牽高燈”。燈掛得越多、越高,就越會風調雨順,太平安康。於是,“牽高燈”的竹竿越豎越高,甚至用幾根竹竿接起來,燈籠也越掛越多。據說,後來從杭州來了一個和尚,看到這裡既有放鷂子,又有牽高燈,就給當地人出了一個點子,將燈籠系在鷂子上,鷂子上天,燈籠就跟著上天。“上鷂燈”就代替了“牽高燈”,競爭也就更加激烈。鷂子的大小,飛行的高低,燈籠數量的多少,都成為相互比賽的項目。放鷂子和上鷂燈都成為人們喜愛的活動,形成了放鷂燈的風俗。黃昏時分,鷂子放飛上天,鷂線上掛著鷂燈,少的30盞,多的在60盞以上。但見數十串乃至數百串的鷂燈,好似一條條火龍在空中遊動。村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群情激奮,熱鬧異常,看鷂燈達到了高潮,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典禮和全民的狂歡。

民俗內容

製作鷂燈

鷂燈的製作分為多道工序。首先是定樣,設計鷂子的式樣和規格。東張鷂子的特徵是面積大、鷂線粗、結構牢,大致有“板門鷂”“亮月鷂”“雙蝴蝶鷂”“單蝴蝶鷂”“百腳鷂”“老鷹鷂”“六角鷂”和“八角鷂”等10多個品種。上鷂燈的大部分選用“雙蝴蝶鷂”,高度和寬度不小於八尺,多在一二丈,對稱、平衡、易放。
其次是選料,即選用竹材、紙張和扎線等耗材。製作前選用毛竹片下料,截竹、劈篾、刮平都是重要工序,不僅要使用不同工具,如斧、刀、鋸、刨、銼等,還要工藝精細,按不同規格製作粗細不一的竹材,便於鷂子製作使用。
再用竹篾紮成鷂子骨架。綁紮鷂子骨架是關鍵,必須注意兩翼平衡,左右對稱,用麻線、鐵絲、鐵釘固定,四平八穩,其他各個環節扎線牢固。然後在骨架表面塗上漿糊,將牛皮紙或麵筋紙糊平。按照構想構思,畫上明快、對比強烈的色彩。
最後進行鷂子的組裝,保持關節部分靈活、牢固。制線又稱拴角線(接引線),一般系在中心位置骨架上面二根,下面一根,呈倒三角狀,三根引線使鷂面與地面形成一個夾角,便於上空。同時將三根引線在外端合併打結,此處接鷂線,即可試飛、升空、調節。有的鷂子還扎有用竹哨做的鷂琴,鷂子上天,風吹鷂琴,發出悅耳的聲音,更是熱鬧。
鷂燈的制扎,選用乾蘆葦為宜,剪成50~60厘米長,從中間平均開成四片。上下兩端用竹篾圓圈固定,中間撐大,形成橄欖形的燈架。再用麵筋紙糊在燈架上,底部開個“風門”,頂端留個小小的“氣門”,裡邊蠟燭用竹扦扦住,要求蠟燭在風裡吹不滅,晚上看得見,空中穩得住。
一般鷂子可以用牢固的細棉線做鷂線,但上鷂燈的鷂線一定要用粗一點、有一定摩擦力且便於抓緊的繩子,如特製的麻繩或棕繩。放飛升空時沿鷂線掛燈,即成上鷂燈。

放飛鷂燈

上鷂燈的鷂子雖然最大的有6米多寬,但是多在天黑以後進行,鷂線在1000米以上時是根本看不見的,所以在上鷂燈之前,先要放一盞“飛燈”。把一盞特製的燈掛在鷂線上,讓它自動隨風沿線往上飛,飛到距鷂子一二丈的地方自動停止,用這盞“飛燈”來判斷鷂子的位置。而上鷂燈的燈籠是在鷂子放高后,再將鷂線使勁壓低,一盞一盞掛上去的。掛第一盞鷂燈是在距“飛燈”位置約200米的地方,第二盞起每隔2米掛一盞,一直往下掛。因此,掛的盞數越多,難度越大。為了使鷂子能夠提起數十盞燈籠的重量,大多採用2隻或者3隻組成的“二領鷂”“三領鷂”,即2隻或3隻鷂子在一根繩子上一起放。
放飛鷂燈的技巧與一般放風箏基本一樣,只是由於鷂線上掛有鷂燈,分量比較重,放飛時用的人比較多,至少要10人以上。特大特長的鷂子要有人幫忙高舉鷂子,並將鷂線拖至10米開外,陣風一起,迅速將鷂子鬆開,徐徐奔跑使鷂子慢慢升起。鷂子升起後,還要系鷂燈。正常情況下,鷂子放得越高越穩定。必須在鷂子放得既高又穩之時,再將鷂線壓低,掛上鷂燈。
春節後,各村各戶就會舉行鷂子的試飛。體量最大、掛燈最多的鷂子成為各人矚目的焦點。元宵之夜的上鷂燈比賽相當隆重。各村甚至各家都會把自製的鷂子放飛到夜空之中,由現場的村民進行公評,鷂子的大小和精美程度、放飛的高低、鷂燈的多少及掛燈的時間長短、鷂琴聲音的悅耳與否,都是評選的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上鷂燈的放飛競技,又有了比賽規程。其中有:地面評分30分(製作工藝10分,光源構圖10分,燈光工藝10分);放飛評分40分(60至200米);留空評分30分(停留天空6分鐘,每2分鐘10分);總分為100分。並以此裁定得分,決定勝負。

衍生習俗

上鷂燈時,人們還會在田埂邊點燃起一堆堆稻草捆,名為“照田財”,為今後一年的豐收祈福;加上舞龍燈和家家戶戶的元宵彩燈,正是“地上龍燈,天上鷂燈,街上彩燈”,好不紅火。獲勝的村和農戶,賽後會請來鼓手戲班助興,辦酒擺席,熱烈慶賀。開春的麥苗不僅不怕踩踏,適度踩踏還對麥苗生長有好處。到清明時,麥苗“硬梗”,不能再踩踏,就禁止在麥田裡放鷂燈了。因此,農村有“清明斷鷂”的說法。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經過數百年的傳承,上鷂燈成為東張一帶全民狂歡的節日慶典。通過這一活動,展示了百姓的聰明才智,體現了和諧的生活環境,抒發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對於考察當地民俗民風也具有突出的歷史價值。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上鷂燈的製作工藝和放飛技術不斷提高,是科學技術在百姓生活中的套用,具有較高的科學普及價值、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上鷂燈不單是當地民眾從中得到藝術享受的競技比賽,還是具有文化交流價值的地方特色文化項目。

傳承狀況

扎鷂子、放鷂子和上鷂燈這類技藝不算絕活,也談不上祖傳,所以沒有專業的收徒授藝。只要心靈手巧,扎的鷂子放得起、放得高、放得穩、上的鷂燈多,就是高人。其中沒有明確的師徒關係,也不講究輩分。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先是破除“舊風俗”,後又出現娛樂多元化,加之活動空間的減少,上鷂燈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會製作、會放飛的人也越來越少,而且大多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這一流傳了幾百年的民間文化活動正在面臨失傳、滅絕。

傳承人物

吳培華,常熟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上鷂燈”。

保護措施

為了搶救、保護上鷂燈這一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價值的民俗活動,當地政府採取了積極措施:收集整理有關上鷂燈的原始資料和器物;對製作工序進行實況錄製,形成上鷂燈音像專輯,作為檔案資料保存;抓接班人隊伍建設,安排有志於文化遺產保護的年輕愛好者向老師傅學藝。在此基礎上,成立上鷂燈競技協會,結合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慶,復興東鄉一帶上鷂燈民俗文化活動。
2013年,常熟市碧溪街道鷂燈協會成立。該協會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制定《碧溪新區風箏協會章程及規定》,對內開展經常性活動、對外參與省市級鷂燈賽事,多措並舉積極探索碧溪上鷂燈的歷史性傳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道路。一方面將每年的元宵節、中秋節作為上鷂燈的傳統活動,開展鷂子、鷂燈製作培訓活動,向區域內市民普及鷂燈知識,並定期邀請以上鷂燈非遺傳承人吳培華為主的傳承人向愛好者傳授技藝,培養下一代傳承人。另一方面注重協會的成長和發展,踴躍組隊參加省市級鷂燈放飛比賽,提升自身素質和放飛水平。
為增進區域內青少年對碧溪上鷂燈傳統文化的了解,自2016年起,碧溪街道每年都會對區域內四所國小開展非遺鷂燈進校園培訓活動。該培訓活動分為理論授課及鷂燈繪製兩個環節,旨在讓學生們學習鷂燈相關知識,在親手體驗繪製鷂燈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學習鷂燈製作的技巧和經驗。上鷂燈的放飛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使他們真切感受到上鷂燈的非遺傳統文化魅力。
“上鷂燈”保護單位:常熟市碧溪新區文化站。

社會影響

舉辦活動

2014年10月,首屆“靈動碧溪杯”上鷂燈邀請賽在碧溪舉行,吸引了來自上海市風箏協會(徐匯)代表隊、天津特技風箏俱樂部和南京市運動風箏協會代表隊等15支代表隊的200多名運動員參賽。
2015年6月12日,“靈動碧溪”首屆常熟市上鷂燈節暨江南民間文藝展演在碧溪新區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6支鷂燈愛好者隊伍分享鷂燈製作和放飛經驗,共同推動“上鷂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015年9月26日,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碧溪新區)第三屆體育運動會風箏表演賽剛結束,迎中秋上鷂燈表演賽又拉開了歡慶的序幕。
2015年12月,第二屆“靈動碧溪杯”上鷂燈全國邀請賽在碧溪新區開幕,2015年“和諧盛世·璀璨濱江”燈會同日上演。來自山東、安徽、浙江、江蘇和上海等7個省市的20支風箏代表隊參加了比賽。
2016年9月18日,碧溪新區民俗文化大展示在濱江廣場舉行,上鷂燈放飛活動熱烈開展。來自蘇州市風箏協會、常熟市風箏協會、常熟和平風箏俱樂部、碧溪新區風箏協會及4個辦事處的風箏愛好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7年2月9日,一年一度的上鷂燈元宵放飛活動在濱江廣場上開展。蘇州市風協、常熟市風協、市和平風箏俱樂部、碧溪新區風箏協會以及各辦事處共8支隊伍,近8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7年9月29日,第二屆“靈動碧溪”上鷂燈節全國邀請賽在碧溪新區管委會大樓南側草坪舉行。比賽吸引了全國各地共22支風箏代表隊,近160名運動員參加。
2018年2月27日,碧溪新區舉行“我們的節日·元宵”上鷂燈祈福活動。來自蘇州市風協、太倉市風協、常熟市風協、常熟和平風箏俱樂部、碧溪新區鷂燈協會的眾多風箏愛好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8年9月20日,第三屆“靈動碧溪”上鷂燈節全國邀請賽在碧溪新區管委會大樓南側草坪舉行。全國範圍內共有23支風箏代表隊,120多名鷂燈愛好者受邀參加此次比賽。
2019年2月16日,“靈動碧溪”古韻煥彩元宵上鷂燈放飛活動在常熟碧溪新區開展。此次活動共有來自蘇州市風協、太倉新華舜劍風箏隊、常熟市風協、常熟阿慶嫂風箏隊、常熟市和平風箏俱樂部、常熟碧溪鷂燈協會的眾多風箏愛好者參加。
2020年9月29日,靈動碧溪第二屆文創夜市暨第四屆上鷂燈節開幕儀式在聚和佳苑文明廣場舉行。
2021年9月19日,靈動碧溪第三屆文創夜市暨第五屆上鷂燈節開幕。
2022年9月9日,第六屆“靈動碧溪”上鷂燈節暨常熟市“我們的節日·中秋”文藝晚會在碧溪新區開幕。

電視節目

2016年4月24日,來自中央電視台的攝製團隊攜帶專業拍攝設備,對碧溪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鷂燈進行採訪拍攝。後在央視四套播出。

榮譽表彰

2015年,碧溪新區被授予“蘇州市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江蘇省上鷂燈基地”的稱號。
2022年,江蘇省“碧溪上鷂燈”省級非遺進校園——常熟市碧溪街道鷂燈協會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項目入選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項目庫,該項目也是蘇州市唯一一個入選的項目。
2022年,碧溪街道農民上鷂燈基地獲評“2021年蘇州市‘十佳’農民體育基地”。
截至2022年,常熟市碧溪街道鷂燈協會累計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37次,其中國家級團體獎3次;省級團體獎2次、個人獎8次;市級團體獎4次、個人獎3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