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雄國

十六雄國

公元前六-前四世紀,南亞次大陸(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國家)的歷史時期為列國時代(梵語: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為大國或雄國),按佛教典籍的記載,總計有十六個大的國家,主要分布在印度河與恆河的平原地帶,簡稱十六大國或十六雄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六大國
  • 外文名:Sixteen powers
  • 地域:古代印度
  • 分布:在印度河-恆河平原和德乾高原
介紹,地理位置,

介紹

十六大國的地理位置,經過考證和考古發現,證實其中15個分布在印度河-恆河平原,1個在德乾高原。漢傳佛教各種典籍記載的十六大國名稱不盡相同,這主要是因為原始記錄的語言有梵語巴利語等,其發音即有不同,再加上漢語的注音也由翻譯者的發音和習慣影響,所以出現差異不足為怪。現以佛教典籍《長阿含經》卷五為主幹,兼顧其它譯名,按照地理位置從東至西自南向北排序如下:
(1) 鴦伽(梵語轉音:Aṅga,英語:Anga)國(鴦掘多羅國)、瞻波國
(2) 摩揭陀國(梵語轉音:Magádha,英語:Magadha);
(3) 跋闍國(梵語轉音:Vṛji,英語:Vrji),玄奘法師譯為弗栗恃(Virijji)國,該國名亦作:撥只(Vajji)國、佛栗氏(Vrijji)國等;
(4) 迦屍國(梵語轉音:Kāśi,英語:Kasi);
(5) 摩羅國(Malla);
(6) 憍薩羅國(梵語轉音:Kośala,英語:Kosala),亦作:僑薩羅、居薩羅等;
(7) 支提國(Cedi),亦作支提耶Chetiya)國、車底(Cetī)國等;
(8) 跋蹉(Vatsa)國,亦作撥沙國(Vansā)、筏蹉國、伐蹉國、憍賞彌國等,意譯犢子國;
(9) 般闍羅國(梵語轉音:Pañcāla,英語:Panchala或Pancala),亦作般遮羅、半闍國、布羅國等,意譯為五國等;
(10)阿般提(梵語轉音:Avantī,英語:Avanti)國,亦作阿槃提國、阿和提國、頞飯底國、阿槃底國、優禪尼國等;
(11) 蘇羅娑國(梵語轉音:Śūrasena,英語:Surasena或Shurasena)國,亦作蘇羅西那國、戍洛西那國、修羅色那國、修羅塞那等;
(12)婆蹉(Matsya)國,亦作:摩差國、摩差耶國等;
(13) 居樓(Kuru)國,亦作俱盧國等;
(14) 乾陀羅(梵語轉音:Gandhāra,英語:Gandhara)國,亦作健馱羅國、犍陀羅國等;
(15) 劍洴沙(Kamboja)國,亦作劍浮沙、劍跋闍(Camboja)國、紺蒲遮(Kabojā)國、甘謨惹國、甘菩遮國等:
(16) 阿濕波國(梵語轉音:Aśvaka 或Aśmaka,英語:Assaka或Ashmaka,),亦作阿濕迦國、阿薩卡國、頞濕縛迦國等。
有些典籍,未列:支提國、婆蹉國、乾陀羅國等,列有:葉筏那國、末遮國(Maccha)、蘇西噏摩國、奔噠羅國等,但這些差異,實際與佛陀生前活動的地點無太大關係,所以從研究佛教史的角度出發,已可不做細究。
十六大國的地理位置關係,英國人於19世紀繪製出成了地圖(見題圖),但根據現有考古發現和論證,該圖尚有不準確之處。

地理位置

1、鴦伽(Anga)國
鴦伽(鴦掘多羅國),位處十六大國的最東部,恆河中游的平原地區,東、南兩面是恆河下游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西部以恆河為界線,西南邊與摩揭陀國相接,西北邊與跋闍國相接,北至喜馬拉雅山腳。
都城為瞻波(Campā,Campa)城,位於恆河南岸,在今印度國比哈爾邦帕格爾布爾(Bhagalpur)市附近,是當時南亞次大陸八大商業城市之一。
鴦伽國(瞻波國),佛陀在世時,即已被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所滅,因此有些典籍記載為摩竭陀-鴦伽國。據考證,鴦伽國的一些部族逃亡到了當時更為落後的恆河下游地區,並在此地區建立了各自的國家,構成東印度主要國家。孔雀王朝時期,這些在列國時代沒有被記錄的新國家也被納入摩揭陀國的版圖,隨著孔雀王朝的結束,各國又再次獨立。直到公元八世紀,東印度強勢崛起,並建立了大一統的波拉王朝。
佛陀生前曾到瞻波城宣道。
2、摩竭陀(Magadha)國
摩竭陀國,在列國時代初期,為恆河南岸國家,東部與鴦伽國(瞻波國)相接,南至山地,西部與迦屍國相接,北面與跋闍國隔河而望。
都城:王舍城(Rājagṛha,Rajagrha),當時南亞次大陸的八大商業城市之一。佛陀在世時,王舍舊城在山中;佛陀去世後該城因火災被毀,搬入新城,遺址在今拉傑吉爾(Rajagrha)鎮,現有(新)王舍城遺址公園。公元前450年,優陀夷王統治期間遷都華氏城(Pāṭaliputra),今印度國比哈爾邦的首府巴特那(Batna)市。
摩竭陀國實行君主制。列國時代初期,摩竭陀國與憍薩羅國跋闍國、跋蹉國(憍賞彌國)並稱4大最強國,該國經過訶黎王朝幼龍王朝難陀王朝孔雀王朝四個王朝的發展與擴張,最後由阿育王第一次統一了南亞次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結束了列國時代
佛陀在摩竭陀國伽耶(Gaye)城外得道,這裡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佛陀得道後,最先到達的都城是王舍城,長期在舊城外的竹林精舍等處居住和宣道,因此這裡也是許多原始佛教典籍的誕生地。佛陀生前,與摩竭陀國王頻婆娑羅王瓶沙王)、和其子阿闍世王(未生怨王)過從甚密,去世後,阿闍世王參加了葬禮並與八王共分佛舍利,後建塔供養(現有考古遺址)。阿闍世王還襄贊在舊城郊外的石窟中舉行了佛教第一次結集。阿育王統一南亞次大陸後,以敕令的形式使佛教成為南亞地區的宗教並向全世界傳播。
3、跋闍(Vrji)國
跋闍國,位居恆河北岸,東與鴦伽國(瞻波國)相接,南與摩揭陀國隔河而望,西與摩羅國根德格河為界,北接喜馬拉雅山腳。
都城為吠舍離(Vaiśalī,Vaishali)城,是當時南亞次大陸八大商業城市之一,遺址在今印度國比哈爾邦瓦伊沙利(Vaishali)縣,有遺址公園。
跋闍國摩竭陀國的主要對手,加上憍薩羅國、跋蹉國(憍賞彌國)並稱列國時代4個最強國。該國由離車(Licchavi,以吠舍離城為中心居住)、毗提訶(Videha,以蜜稀羅(Mithilā)城為中心居住)、瓦吉(Vajji)等八族共同結成部落國家共和制,重視法律,普遍實行五人陪審制。佛陀生前,認為跋闍國的政體最好,是各國君王學習的榜樣。在佛陀去世前後,跋闍國受到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地影響,國力漸衰,公元前483年,被摩揭陀國所滅。
毗舍離城(吠舍離),地處王舍城舍衛城間的交通要道上,因此這裡成為佛陀重要宣道地點,佛陀去世前的最後一次法會即在該城附近的重閣精舍/重閣講堂(Kutagarasala Vihara)舉行,全面闡述了佛教教義。佛陀去世後,跋闍國國王與其他七王參加了葬禮並平分了佛舍利,後建塔供奉,其遺址已發現。跋闍國還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去世的地方,在毗舍離遺址公園內有阿難舍利塔。
據佛典記載,在佛陀圓寂百年後,摩揭陀國幼龍王朝第二任國王黑阿育王(注意切勿將他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弄混)扶持佛教,於公元前349年,在毗舍離城外的重閣講堂舉行了700名羅漢參加的佛教第二次結集,由於佛教內部對會議結果不認可,導致了教義觀點上的分裂,最後演變成小乘大乘2大派別及歸屬各派的不同部派。
4、迦屍(Kasi)國
迦屍國,位居恆河上游,東與摩揭陀相接,南至山地,自西至北依次與跋蹉國、憍薩羅國、末羅國相接。
都城為江繞城(Varanāsī,Varanasi),音譯:波羅奈城、貝拿勒斯城等,今為印度國北方邦瓦拉納西 (Varanasi)市,列國時代南亞次大陸八大商業城市之一,該城也是印度唯一從古自今長期保持重要商業地位的城市。
佛陀在世時,迦屍國已被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勝軍王)吞併,因此有典籍記為憍薩羅-迦屍國。
在江繞城附近的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佛陀曾多次路經江繞城並在此停留布道。
5、末羅(Malla)國
末羅國,東面與跋闍國隔根德格河相望,南與迦屍國相接,西、北兩面是憍薩羅國。根德格河是恆河北岸的支流,在華氏城二河匯流。
末羅國是末羅族(意譯力士族)居住的聚落,分為南北2部分,採取部族共和制。北末羅人以拘屍那揭羅(Kuśinagara,Kushinagar)城為居住中心,意譯上茅城,音譯又作拘屍那伽城等;南末羅人以婆波 (PàPà) 城為居住中心,兩城均屬村鎮性質,當時這裡的經濟很不發達。佛陀去世後3年,在跋闍國被摩竭陀國吞併之後,末羅國也併入摩竭陀國的版圖。
拘屍那揭羅城是佛陀去世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和考證,公元前486年4月8日,是佛陀人生的最後一天。這天正午前,佛陀在婆波城接受供養後,身感不適,但仍繼續堅持向西行走大約5千米後,來到了拘屍那揭羅城外的希連河邊,阿難等人在兩棵娑羅樹間架起吊床,佛陀躺上休息,於晚間去世,享年80歲。隨後,在拘屍那揭羅城外舉行了火化儀式,北、南末羅國王與其他六位國王一起參加了葬禮,後將平分的佛舍利建塔供養。為紀念佛陀誕生2500周年,印度國政府在北方邦拘屍那揭羅(Kushinagar)村,修建了佛陀般涅盤紀念公園,這裡成為世界佛教徒必訪的四大聖地之一。
6、憍薩羅(Kośala)國
憍薩羅國,東面與跋闍國、末羅國相接,南與迦屍國、跋蹉國相接,西面與般闍羅國相接,北面至喜馬拉雅山腳。
都城先後有3個,佛陀在世時為舍衛(Śrāvastī,Sravasti)城,是南亞次大陸當時八大商業城市之一,今有印度國北方邦舍衛城遺址公園。在舍衛城之前,憍薩羅國的都城是阿瑜陀(Ayodhyo)城,此城也是當時八大商業城市之一。在舍衛城毀於雷電災害之後,搬遷到沙祗大(Saketa)城。阿瑜陀、沙祗大兩城相連,今均屬阿約提亞市,在戈格拉河南岸。戈格拉河為恆河北岸的支流,在華氏城以西約40千米處與恆河匯流。
在列國時代,憍薩羅國與摩揭陀、跋闍國、跋蹉國並稱4個最強國。憍薩羅國實行君主制,佛陀與該國統治者波斯匿(勝軍王)和其子毗琉璃(琉璃王)過從甚密。佛陀去世後不久,憍薩羅國被摩揭陀吞併。
佛陀是釋迦族人,據史籍記載,釋迦族的十個部落,居住在憍薩羅國的屬地上。佛陀的故鄉——迦毗羅衛(Kapilavastu),是一個以城為邦的小國。佛陀出生在迦毗羅衛城附近的藍毗尼園,這裡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迦毗羅衛國王參加了八王分舍利。
另外,因“八王分舍利”而載於佛教典籍的藍摩(Rāmagrāma)國,也是憍薩羅國的一個聚落或城邦小國。藍摩國是拘利族的居住地,羅希尼河(今名納拉揚(Narayan)河)將拘利族與釋迦族分開。兩族的居住地,現今均屬尼泊爾國。
佛陀曾在舍衛城外的祗洹精舍(意譯為給孤獨者園)等靜修地渡過了25年/次雨安居,因此許多原始佛教的典籍誕生在這裡。
7、支提(Cedi)國
支提國,屬於亞穆納河(Yamuna River)南岸國家,德乾高原余脈致使這裡地形複雜,河流眾多,該國的東、南面均為山地阻隔,西面與阿般提國隔山而望,北面與跋蹉國隔亞穆納河相望。亞穆納河是恆河主要支流之一。
都城:塞縛悉底跋底(Svastivasti,Suktimati)城,又譯叟格底麻底,在今印度國北方邦班達(Banda)縣,位居根河(Ken river)東岸。根河為亞穆納河支流。
學者認為,支提族人古時居住在尼泊爾山間,後出現在憍賞彌城附近。到列國時代,又繼續遷移到亞穆納河以南,亞穆納河諸條自南向北的支流所形成的河谷地帶,是其主要居住地,今屬印度國中央邦和北方邦。支提國實行君主制,在跋蹉國被摩揭陀國吞併之後也消亡。
佛陀一生未到訪該國。
8、跋蹉(Vatsa)國
跋蹉國,是亞穆納河(Yamuna River)與恆河間的國家,東面與迦屍國相連,南面與支提國隔亞穆納河相望,西面與蘇羅娑國、般闍羅國相連,北面是憍薩羅國。
都城為憍賞彌(Kauśāmbī,Kaushambi)城,是當時南亞次大陸八大商業城市之一,今有同名(Kausambi)遺址公園,屬於印度國北方邦。
公元前8世紀,南亞次大陸吠陀時代的最後一個帝國保拉法,其都城因遭受恆河洪水衝擊,遂向南遷都於亞穆納(Yamunà) 河北岸。遷都之後帝國開始分裂,各地方統治者和邦國逐漸宣布獨立,南亞次大陸進入列國時代,並形成十六大國和若干小國,而跋蹉國作為保拉法帝國的承繼者,與摩揭陀、跋闍、憍薩羅並稱4個最強國。該國實行君主制。公元前411年,摩揭陀國都沙迦王(Darsaka,訶黎王朝最後的君主)最終併吞了跋蹉國,徹底結束了南亞歷史上的保拉法(Pauravas)王朝。
跋蹉國在佛典中,更多見於意譯名稱犢子國。佛陀曾在憍賞彌城與國王優填王論道,國王和王后都是佛門居士。該國的三位長者:河斯陀(Ghasita,又注音為Ghosila,漢譯具史羅)、豁古達(kukhuta)和波瓦利迦(Pavarika),則分別修建了精舍奉獻給佛陀及其弟子。
9、般闍羅(Pañcāla)國
般闍羅國,恆河上游國家,東面與憍薩羅國相連,南面與跋蹉國、蘇羅娑國相連,西面與居樓國、婆蹉國相鄰,北抵喜馬拉雅山腳。
般闍羅國以恆河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南般闍羅的都城是坎毗拉(Kampilla,Kampilya)城,又譯堪比利亞、劍畢離城等,今位於北方邦法魯卡巴德(Farrukhabad)縣卡姆皮爾(Kampil)鎮附近;北般闍羅的都城是阿希查特拉(Ahichatra,又作:Adhichhatra、Chhatravati等)城,漢譯又作阿喜制羅多城等,今位於北方邦巴雷利(Bareilly)縣拉姆訥格爾(Ram Nagar)鎮附近。著名的曲女城也坐落在般闍羅國境內,不過這裡成為重要的城市是列國時代以後的事情。
據考證,後期吠陀時代(約公元前900-前500年),般闍羅人即在屬於上恆河平原一部分的羅希爾坎德(Rohilkhand)低地地區建立王國統治,與西面鄰國居樓國關係密切,同為婆羅多族的兩支後嗣。在列國時代,般闍羅國實行君主制。公元前四世紀,歸入摩揭陀國難陀王朝的版圖。到孔雀王朝(公元前322-185)後,般闍羅又恢復獨立,有考古發現的硬幣為證,直到公元四世紀被笈多王朝吞併。
佛陀生前是否到過般闍羅國不詳,但按佛典記載,佛陀曾到其西鄰居樓國傳道,因此從地理角度說至少途徑過此地。另外,北般闍羅國的國王參加了佛陀的葬禮,並在都城建有佛舍利塔,但今已不存。
10、阿般提(Avanti)國
阿般提國,東面與支提國隔山而望,南、西面皆為德乾高原,北面與蘇羅娑國、婆蹉國隔昌巴爾河而望相接。
都城為鄔闍衍那(Ujiayani,Ujjaini)城,意譯最勝城,音譯又作:優禪尼、烏賈尼城等,今在印度國中央邦烏賈因(Ujjain)市。
在列國時代,阿般提國是南亞次大陸中西部地區最強大國家,實行君主制。公元前410年,摩揭陀國進入幼龍王朝時期,同年新國王悉輸那伽(Sisunaga)征服了阿般提國,如是南亞次大陸列國時代結束。此後,隨著亞歷山大東征等一系列政治變化,此區域又不斷恢復國家建制,到公元7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記錄此地區存有鄔闍衍那、摩臘婆等國家。
佛陀生前未到過此地,其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梵語:कात्यायन,轉音Kātyāyana,標準英譯Mahakatyayana),以“論議第一”為人所尊崇,出生和傳道於此。
11、蘇羅娑(Śūrasena)國
蘇羅娑國,東面與跋蹉國相接,南面是阿般提國,西面與婆蹉國相接,北面是般闍羅國。
都城為末土羅(Madhura)城,又作摩頭羅(Madra)城,位於亞穆納河上游的西岸,今在印度國北方邦馬圖拉(Mathura)市附近。
蘇羅娑國實行君主制,曾是跋蹉國的勁敵之一。公元前四世紀,歸入摩揭陀國難陀王朝的版圖。之後,這裡又成為獨立國家,公元五世紀法顯著《佛國記》中作摩頭羅國,在公元七世紀玄奘著《大唐西域記》卷四作秣菟羅國。
佛陀生前未到過該地。公元二世紀,馬圖拉城,成為繼犍陀羅之後的佛像製作中心,此時,貴霜王朝為鞏固對中印度的控制,在連線南亞次大陸西部與中部的交通要道上修建了第3個國都,從而不僅抵禦了東面摩揭陀國的勢力,也完全掌控了世界香料貿易,同時也使馬圖拉佛教藝術取得了很高成就。
12、婆蹉(Matsya)國
婆蹉國,東面與蘇羅娑國相連,南面與阿般提國隔昌巴爾河而望,西面是阿拉瓦利山脈,北面與居樓國相連。昌巴爾河是亞穆納河的支流。
都城:毗羅陀那伽多(Viratanagara)城,今址不詳。雖然,在印度拉賈斯坦邦齋普爾縣有維拉特納加爾(Viratnagar,舊譯拜拉德(Bairat)鎮,但從資料看似乎與婆蹉國無關。
婆蹉國在吠陀時代晚期和列國時代初期較為強大,實行君主制,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它與居樓國王室是結盟關係,參加了與般闍羅國的戰爭;在巴利語佛教文獻《增支部》中則記錄其與蘇羅娑國王室關係密切。根據資料分析,婆蹉國最終併入居樓國。
佛陀生前未到過此地。
13、居樓(Kuru)國
居樓國,東面與般闍羅國相連,南面與婆蹉國相連,西面是乾陀羅國,北面至喜馬拉雅山腳。
都城為因陀羅普斯太(Indraprastha)城,意譯天帝城。有學者考證此城在現今印度國首都新德里市一帶,但並未被主流學界認可。
在吠陀時代中晚期,居樓國已經形成完備的國家治理制度,在國王統治之下,剎帝利貴族和婆羅門教祭司予以輔佐,實行嚴格地種姓制度管理,這也成為在其後紛紛宣布獨立的新起君主制國家的統治範式。到列國時代,居樓國進入了發展停滯階段,其政治和文化影響力減弱。公元前四世紀,繼般闍羅國之後為摩揭陀國難陀王朝所滅。
根據佛典的記載,佛陀曾到居樓國的劫摩娑陀密(Kalmasadmya,又作劍磨瑟曇)城宣道,國王和地方官員不給提供居住的地方,佛陀只能露宿在大樹下,但佛陀依然宣講了《大念處經》等重要佛經。
14、乾陀羅(Gandhara)國
乾陀羅國,東南方向是居樓國,西北面與劍洴沙國相接,這裡是印度河上游的五河交匯之地,南亞次大陸歷史發源地之一,因處在東西文明的交匯之地,在吠陀時代已經達到高度文明。
都城為呾叉始羅(Taksasila,Takkasila)城,當時南亞次大陸八大商業城市之一,今為巴基斯坦國旁遮普省塔克西拉(Taxila)市。
列國時代,乾陀羅國為君主制。公元前五世紀,被波斯帝國所滅。孔雀王朝時,重新劃入印度版圖。
佛陀在世時,未到過此地。公元1世紀,這裡佛教興盛,並形成了融合西方雕塑藝術的佛陀造像製作中心,犍陀羅藝術對中國影響很大。
15、劍洴沙(Kamboja)國
劍洴沙國,位於十六大國最西部,印度河上游與斯瓦特河交匯處的平原地帶,西南部與乾陀羅國相接,其它各方向以興都庫什山脈山腳為界。
都城為陀跋利迦(Dvārakā,Dvarika)城,意譯多門城,今址不詳,可能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馬爾丹市附近。
據考證,這裡是說伊朗語的雅利安人部落的居住地,劍洴沙(Kamboja)人是阿育王石刻敕令所列各民族之一。在列國時代,該國保留著遊牧民族的習性,雖然實行君主制,但國王只是名義領袖,實際由各部落首領管理,貴族都是剎帝利種姓。此地以出好馬和騎手聞名。公元前五世紀,被波斯帝國所滅。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時期,歸入摩揭陀國版圖,阿育王在其都城附近刊布了遵守佛法的敕令。公元前二世紀,劍洴沙人與塞種人(大夏,也有觀點認為劍洴沙人是塞人的王族)聯合占領了南亞次大陸,建立了貴霜王朝,直至公元五世紀初,笈多王朝興起後式微。根據公元七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的記錄,原劍洴沙人的居住地此時歸在健馱邏國(即乾陀羅國)名下,但此時健馱邏國也是王族絕嗣,役屬迦畢試國。
佛陀在世時,未到過此地。
16、阿濕波(Assaka)國
阿濕波國,位於十六國最南部,溫迪亞山脈斷裂帶、訥爾默達(Narmada)河以南的德乾高原地區,是相對於其它十五個印度河-恆河地區的國家完全獨立的文明體系,與其距離最近的是其北面的阿般提國。
都城為補怛洛迦(梵語:Potalaka或potali)城,音譯又作:補多勒迦城、波坦那(Potana)城。史詩《摩訶婆羅多》則言都城名為Paudanya。無論此國都城為何,其今址均未考定。
關於列國時代的阿濕波國情況,歷史記載有限,僅能推知此時當地人的語言屬於泰米爾語系,而其它十五國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時期,阿濕波國被摩揭陀國收入版圖,此後很快又獨立。公元七世紀,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記錄此地為摩訶剌他國,都城在今納西克(Nashik)市,位於戈達瓦里(Godavari)河南岸,屬印度國馬哈拉施特拉邦。
佛陀生前未到過阿濕波國。隨著阿育王弘揚佛法,德乾高原地區佛教開始興盛,此情況有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保護遺產名錄的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為證,玄奘法師記錄此地為阿折羅伽藍及石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