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甫北11號民居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十八甫路十七甫北11號,是廣州市第五批歷史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七甫北11號民居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十八甫路十七甫北11號
- 類別:歷史建築
十七甫北11號民居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十八甫路十七甫北11號,是廣州市第五批歷史建築。
十七甫北11號民居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十八甫路十七甫北11號,是廣州市第五批歷史建築。...
十八甫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是廣州一處重要的地名。為明朝發展起來的沿西濠西岸及下西關涌(大觀河)兩岸18條商業繁盛的街圩,是西關最早的商業區。現時十八甫大部分已成為民居,只有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路仍是廣州西側的中心商業區。舊時洋人稱十八甫街做Howqua Street(浩官街),因為伍浩官乃當時行主,同...
十七甫北11號民居 荔灣區十八甫路十七甫北11號 少崑崙蟾宮女舊居 荔灣區文昌南路寶華南10、12號 李祿超舊居 荔灣區文昌南路觀音直19號 德昌堂舊址 荔灣區下九路116號 皇上皇腊味店 荔灣區下九路3號 永安公司舊址 荔灣區楊巷路109號 豆欄上街14、16號民居 荔灣區豆欄上街14、16號 揚仁東11、13號民居 荔灣...
身歷茲土,心馳往古,奠我民居,實維神禹,當懷山襄陵之際,任手胼足胝之苦,及其地平而天成,於是考圖而貢,可數商賈往來,貨財所聚,為東南之都會,膡有資於天府。嘗披方輿之書,而考江湖之所由,或以為元氣之升降,或以為水月之盈虛,或以為海鰍之出入,是皆未有至論而徒說之疏迂,況登高能賦,可為...
孫慎行、孫星衍故居位於常州市雙桂坊59號。在雙桂坊現代建築的圍裹中,路南側鄰公園路的那組占地近900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宅院雖然顯得兩孫故居明式船廳低矮、衰邁,但它卻厚重不容小覷。因為它曾擁有過兩位歷史文化名人:明末著名東林黨人孫慎行及他的族七世孫、清代中期被譽為“天下奇才”的孫星衍。孫慎行、孫星衍故居坐...
其地廣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塏,民居蔑昏墊之困,萬物極蕃阜之豐,遍覽越邦,斯為勝地”,此城就是今天的越南首都河內。對南詔:南詔軍屢犯劍南西川(治今四川成都),進逼成都。乾符元年(874年)冬,高駢奉命前往西川。南詔軍自安南之役以來,懾其聲威,請和退兵。高駢到成都後,發步騎5000追至大渡河,殺獲...
2013年5月8日凌晨,鄭州市孫莊僅存的兩座清代民居,一座倒在了挖掘機的“巨手”下,另一座被大火燒成了灰燼。鄭州西流湖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稱,拆遷工作都是依法進行的。拆遷之前,指揮部已與所有房主簽了賠償協定。對於拆遷指揮部捆綁了孫寶珠、搶走其手機的說法,該工作人員否認了,稱拆遷指揮部不可能這么乾。...
不料陸元方一知道此事,馬上搖手反對,誠懇地對商人說:“錦繡園的格局設計本為民居,要來做酒樓並不合適!”商人見陸元方如此誠懇與不護短,大受感動,決定先以高價買下錦繡園,解除陸家經濟的困窘。親屬成員 家世 高祖:陸完,字楚卿,梁朝琅邪太守。曾祖:陸丘,字子岳,梁朝黃門侍郎。祖父:陸琛,字潔玉,陳...
白塔鎮高遷古民居是吳氏宗族聚居的古村落群,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間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歷史上曾出過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吳芾、南宋左丞相吳堅、明代左都御史吳時來等高官。田市鎮李宅古村落在歷史上處在浙東南沿海與浙西內地山海交匯之地,為台溫兩地的陸路商業樞紐網點。古民居建築以“三透...
每春夏之交,溪水泛濫,淹沒民居,鞠患之,鑄鐵牛三鎮於中流。”黃氏族譜也有鞠公“造鐵牛以鎮水患,鑿龍腰以灌田園”的記載。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黃鞠回想自己為官數載,“伴君如伴虎”,往事不堪回首,就鐵了心,破壞地脈,不讓後代步入仕途,免吃苦頭。為此,他在霍童邊營造36墩72壙,鎮住龍穴,...
徐永昌故居位於太原市精營東邊街12號,門口那塊落款為“太原市人民政府”的“歷史民居”牌匾。是一座典型的民國時期傳統四合院,現存的建築占地面積2420平方米,建築面積375平方米,房屋24間,方亭2座,院西還保存有28米的長廊。建國後,徐永昌故居成為太原市民主黨派的辦公場所,今天依然掛著“中國民主同盟太原市委員會...
圖以上方為南,下方為北。圖中主要以城區內容為主,繪有官署、民居、寺廟、營房、城牆等。城北繪有遼河,河中有兵艦“天津”號和“大沽”號,另有未標名的兵船、民船數隻。此圖無比例尺,地物大多以立面形式繪製,寫實性較強。92cm×180cm 彩繪 5.夔州圖繪 此圖作者及成圖時間不祥,從圖中官署可知為清...
1951年,寺舍廢,改民居。廣孝寺(廣孝寺前,有宋高宗書“傳忠廣孝之寺”碑額,碑高丈余。寺有彌陀道場,杭僧元照書額。門外有麗句亭,刻唐賢詩賦於其上。寺前有辨才塔。寺內有辨才香閣,智永禪師之徒辨才曾居此。世傳辨才於雲門寺鑿暗檻置右軍蘭亭序真跡於樑上,唐太宗御史蕭翼以計取之。)、廣福院(...
安昌的小橋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態,古樸典雅,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其中最著名的是名為福祿、萬安、如意這三座橋,古鎮人家嫁女兒時,都要走全三橋。隨著根據師爺故居等古民居整修而成的“紹興師爺館”、“安昌民俗風情館”和“安昌文史館”等景點的開館迎客,給...
段正嚴即位時,各方入貢,“七月中元節,各方貢金銀、羅綺、珍寶、犀象萬計,牛馬遍點蒼。”好景不長,北宋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損十六寺”,壞民居無數。文治元年(1110年),東方三十七部反,相國高泰明(高升泰之子)出兵平定。不久,高泰明卒,由高泰運主國事。1116年,遣李紫琮、李伯祥為正副使入宋進貢...
民國十七年(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登入大亞灣,侵占華南。廣東黨組織先後在惠陽、東莞、增城、寶安等地建立人民抗日武裝,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2 月2日,這些人民抗日武裝改番號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尹林平任政委,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春,東江縱隊司令部設...
昌溪呈蝶形,北依來龍山、朱崗嶺,東連滄山、福金山,西臨安嶺、西山,南傍昌源河。昌源河發源於天目山西麓,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452.4平方公里,昌源河對岸為耿船頂、火焰山、觀音岩。整個村落面積達3平方公里。昌溪村東北角有滄山源自然村,其村呈燕窩形,故稱“燕窩山莊”,此處古民居一律不開正門,...
蓮溪寺於無數灰色民居的樓宇夾縫中挑出一抹鮮亮的明黃,續寫著它“大隱隱於市”的現代史。雖然紅塵在耳,市聲囂囂,但走進山門,便覺得寧靜。這個山門是新修的,有歸元寺昌明大師的題字。入山門內,首先看到的是整齊的花圃與菜畦,花紅葉綠,清雅宜人,也算是農禪並作的一點遺風吧。建築風格 寺內的建築基本遵循了...
鑊耳牆是嶺南傳統民居的特色,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飾有花鳥圖案。繩武圍傳承了崇文重教的精神,成了書香門第、仕宦世家。自李隸中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取恩科舉人起,至清末,繩武圍共出了8位舉人,14位貢生。龍門縣馬圖崗古村 馬圖崗古村隸屬龍門縣永漢鎮振東村,村中的廣府老圍屋曾是馬圖崗...
清末,陳垣祖父始建陳寧遠堂,多次擴建,有12間民居(12宅)、書館、太和堂、游泳池、自來水塔、花園、涼亭等建築。寧遠堂為廣東江門清代私家莊園,具有較高歷史價值。2002年,陳垣故居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學術會議 陳垣誕辰14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2020年在北京召開。活動由北京...
如描寫日本民居與風俗:“板屋蕭然半畝元,栽花引水也清娛。客來席地先長跪,瀹茗同圍小火爐。”注云:“東人喜為園亭,貧僅壁立者亦種花點綴。離地尺許,以板架屋,席其上,客來脫履戶外,肅入跪坐,圍爐瀹茗,以淡巴菰相餉。”其中,詩歌為七言四句的竹枝詞形式,這是自唐代劉禹錫以來描寫民間風俗的經典...
鹹豐四年(1854年)正月初三,林俊到仙遊蓋尾與烏白旗首領朱三、陳尾再商舉義。王懿德奏調重兵“剿辦”。不久,朱三、陳尾被殺,林俊義軍從此退出興化。清軍以清查林俊為名,把蓋尾民居燒盡。械鬥記略 l、清鹹豐三年(1833)華亭區(鄉名無考)武舉人許捷南與地霸吳頭香二人各爭雄長,鼓眾械鬥,許為白旗,...
郭嵩燾故居位於湘陰縣文星鎮十字街,2002年,被公布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始建於嘉慶甲子歲(1809 年),現存故居占地面積278.5㎡(不含後院的346㎡),建築面積458㎡。建築為臨街商鋪式商住兩用民居建築,坐西朝東,門前為十字街,原有後院。墓葬 郭嵩燾葬於飄峰之塋(今汨羅市沙溪鎮劃江村)。總占地面積200...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為官有能名,升為江西道監察御史。不久後,因父親潘夔去世,而歸鄉守制。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正月服喪期滿,起復為河南道監察御史。同年,京師三大殿遭遇火災。潘季馴奉詔往南京搜尋大木修復宮殿,在不拆毀民居的前提下完成使命,使百姓安堵。為政有能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
史天澤在真定路任職時,修繕城池,加強武備。荒年缺糧,與戰士百姓同甘共苦。招撫流散民眾,治療戰爭創傷。幾年間,官府民居相繼修復。自蒙哥汗二年(1252年)起,史天澤以經略使之職治理河南多年,政績卓著。歷史評價 竇默:深識遠慮,有宰相才,則史天澤其人也。(《元史》引)忽必烈:①卿奕世忠勤,有勞於國,...
鄉北以白坑湖為中心,西南有鳳髻山、崎頭山,越西北有大林山,轉東北有小石山,組成一個巨大山字形,山環而氣聚。其間有無數細流,宛如蒼龍聚首於湖心,水涌而浪復。山環口,承東南之紫氣;水凝重,作練江之源頭。這樣的地形與水系分布現狀,將泥溝村分割成以“寨圍”為單位的上百個民居聚落。每個寨圍...
紹興十七年曾守惇建(12),取玉霄峰而名。嘉定十六年齊守碩修後軒。尤守袤記云:台州南西北三面逼山,獨東望諸峰差遠,雲煙空濛,外際溟海,蓬萊方丈,想見其處。舊有小亭在子城之上,紹興丁卯,南豐曾史君谹父改創,更名玉霄,距今三十年,摧敗傾欹,岌嶪欲壓。其下昔有茂林修竹,今皆翦伐,借為民居,溷...
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二十六日,徙福建海洋孤山斷嶼之民居沿海新城,官給田耕種,從左參議王鈍請也。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二月十六日,升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以稅糧愆期當罷,特宥其罪,召遣持節撫諭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宣慰使思倫發,思倫發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叛亂,定邊之...
解甲後從1918年曆時10載,修建家庭莊園胡氏山莊。新中國成立後,莊園曾用於辦學長達約半個世紀。作為保存比較完整的黔北特色民居,被列成為遵義縣、市及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胡公館,亦稱蝦子胡氏民宅。胡忠相雖是軍旅立身,但崇尚遵義“沙灘文化”中“耕讀傳家”及“書劍雙修”的境界。解甲後長期參與及資助各種社會、...
該故居坐南朝北,為典型清代蘭州民居。1921年,吳可讀族人出售此宅,由皋蘭縣興文社贖回,補修後歸興文八社財產管理處經營。故居大門高深,門額雙鉤鐫刻“吳柳堂先生故宅”7個隸體大字,下款鐫“民國十年歲次辛酉,皋蘭興文社贖回”,均為劉爾手筆。天井呈長方形,上房及東西廂房窗大門小,正面均為木板裝修,至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