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遺址

北辛遺址

北辛遺址位於滕州市官橋鎮東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積約5萬平方米,遺址距今約7300至8400年,是中國在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國家命名為北辛文化。

北辛遺址在1964年山東省文物普查中首次發現,1978年冬至1979年春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發掘面積總計2583平方米,出土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餘件。

1980年,被棗莊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辛遺址
  • 地理位置滕州市官橋鎮
  • 面積:約5萬平方米
  • 發現時間:1964年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
  • 編號:Ⅰ-105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地址:山東省滕州市
  • 門票:免費
發掘過程,地層堆積,文物遺存,綜述,遺蹟類,建築類,文物類,遺址意義,文物保護,歷史文化,旅遊指南,地理位置,交通,

發掘過程

北辛遺址是196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沿薛河兩岸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的,當時採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風格不同的陶片,推測其年代可能要早於大汶口文化
北辛遺址位置示意圖北辛遺址位置示意圖
在1978年秋至1979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與滕州市博物館聯合進行了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發掘面積總計2583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角器。

地層堆積

遺址內的地層堆積,一般分為四層(有的探方缺第四層),在2、3、4層包含物中有相當多的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製作石器時打下來的石片、礫石塊等,數量比陶器片多。為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所不及。
第一層:耕土層,厚15—35厘米。
第二層:紅褐色土,內含較多的紅燒土塊,厚45—75厘米。出土陶片中以夾砂黃褐陶為多,器表面有窄堆紋組成各種紋飾,器形以鼎、缽為主:
第三層:紅燒土堆積,厚25—75厘米。出土陶片中夾砂黃褐陶。器表面有窄堆紋各種紋飾,器形以缽為多,鼎次之。
第四層:灰褐色土,厚15—50厘米。陶片有少量的堆紋、指甲紋,剔刺紋等。器形以缽為主,釜、罐、鼎次之。

文物遺存

綜述

北辛遺址的石器種類很多,分打制和磨製兩種,打制石器製作雖較簡單,但器形相當完整,有斧、鏟、刀、敲砸器和盤狀器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器身扁薄、平面略成梯形、橫剖面為扁橢圓形的石斧,用於砍伐樹木或開墾耕地,是一種用途較廣泛的工具。磨製石器通體磨光,製作比較精緻,有磨盤、磨棒、磨餅、匕首等。磨製石器中鏟的數量最多,形狀各異。石鏟器形較大,以矽質灰岩為主要石材,質地較軟,容易打磨,這種石鏟安柄後成為一種翻土工具,有的刃部長有約7厘米的縱直磨痕,說明這時期的翻土深度還是相當淺的。
北辛文化遺址北辛文化遺址
其它出土的生產工具也頗豐富,如骨器、角器、牙器還有蚌器,製作精緻,形式複雜,製作過程一般經過截、劈、削、刮等方法製成器物雛形,最後打磨表面。器形除鏃、魚鏢、鹿角鋤、蚌鏟、蚌鐮等與農業、漁獵有關的器物外,還有鑿、錐、匕、、笄、梭形器等。這說明當時的生產力低下,只靠農業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還要靠狩獵、捕撈、採集來補充食物,這些生存手段也是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

遺蹟類

窖穴兩個:在耕土層下露口,平面略呈橢圓形,相當平坦的生土底,為口徑略小於底徑的袋坑。另外還發現六十個坑,其形狀主要是口大底小的橢圓形,少數呈圓形和不規則形狀,口徑2.6米,寬1.8米。深1.2米,坑壁不規則,底部凹凸不平。在近底部集中堆放六個豬下齶骨,有行飯覆蓋著。H51坑中有相當完整的豬頭兩個。
瓮棺葬兩座:出於T705的第二層。M702位於探方東部,兩墓相距1.7米,均在耕土層下露出墓口。墓場東西向,葬具為兩個器1:1相對的深腹圓底罐,內有頭東腳西的嬰兒骨架一具。M703墓坑中有嬰兒骨架,其上覆置一件殘陶鼎,鼎兩側放一件骨鏃。

建築類

為女橋:為女橋是一座七孔平石橋,座落在王公村北溫水河上,是 用大石條平鋪在大型橋墩上而成,結構嚴謹,造型古樸,工細堅固, 南北長約30米、寬6米。傳說是孟嘗君的女兒婆家在昌慮(今土城)他為了讓女兒往返方便,修築此橋,故名。孟嘗君的女兒坐馬拉車在 此橋經過時,下車觀景,在橋上行走過,後人將其腳印與馬蹄印刻在 橋石上以作留念,今刻印尚存。(1986年春建新大橋時,將原橋拆除)。

盂嘗君為其女兒修“為女橋”盂嘗君為其女兒修“為女橋”

天主堂:天主堂座落在官橋村北首路東。1928年始建,1935年落成。 禮拜堂15間,與後院西樓兩間全系西式建築。其餘堂屋八問,南屋四間,西屋三間。大門向西沖大街,今尚存。

官僑天主敦堂官僑天主敦堂

唐代石刻造像石址: 唐代石刻造像石,在今北辛村東街口路南旁,基本方形,長寬各1米多,上雕三名人像圖案,中下刻楷書十餘字,俗稱囂像石、石婆婆,今尚存。

北辛村唐代造像石北辛村唐代造像石

文物類

石器:製作石器的石材,經山東煤田地質隊李春陽,劉希新鑑定:有礦質灰岩,泥質灰岩,花崗片石麻岩,雲煌岩等。這些岩石當地都有,可就地取材。其製法有打制、磨製兩種。
骨角牙器:發現的數量多,而且器類也較複雜。製作方法大體經過截、切骨料,再用劈、、刮製成器物雛形,然後磨成的器形有:魚鏢鹿角鋤、刮形器、棱形器、針、錐、圓鈕鹿角器等。出土物器計有鏃40件為4式;魚鏢12件為4式;鹿角矛形器1件;鹿角鋤10件為3式;鑿口件為2式;匕10件為2式,鹿角勾形器5件,牙刮削器2件;棱形器3件為2式;兩端錐形器1件;針36件,一端有孔,長短不一;錐25件為4武;笄55件為4式,扁平骨飾1件,骨管1件;牙飾5件為2式;圓鈕鹿角器2件;鐮5件,鋸齒形刃,安把處穿有一孔;鏟4件。
陶器:陶質分為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口夾砂陶除少數摻和碎片外,絕大多數摻和的砂粒都較細。陶色以黃褐色為主,泥質以紅陶為主。還有灰陶和灰黑陶,陶色一般較純正。缽的陶土較細,有的在口部外側有一周紅色,其下為青灰色,即所謂“紅頂缽"。
北辛遺址
自然遺物:有獸骨、魚骨、貝殼。經考古研究所周本雄鑑定。有家豬、牛、獐、梅花鹿、四不象,貉、獾、雞、鱉、龜、中國園田螺,青魚、麗蚌等。發現獸類糞便中含有相當數量的碎骨殘渣。經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有恆鑑定:屬食肉類動物,可能是狗或貉的糞便。龜甲片經葉祥奎鑑定:有現生種烏龜的腹甲和鱉屬肋板。

遺址意義

北辛文化遺址,即薛河流域部落,是中華大地上人類生活的最早的地域之一。
北辛遺址
一是從出土的石鏟石斧磨盤、磨棒、鹿角鋤蚌鐮和窖藏的穀物來看,當時的農業生產從耕作、播種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較為完備的工具,原始農業初具規模,農業生產已是他們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也是定居生活得以鞏固的重要保障。
二是通過出土的家豬型動物骨架和雞狗等遺骸來看,當時的家畜馴化已經開始,畜牧養殖業已近雛形。
三是從出土的陶網墜、魚鏢來看,當時的捕魚技術已相當高超。
四是從出土的骨針、石紡輪來看,當時開始用野生纖維和動物絨毛進行紡線和編織,北辛先民從身披獸皮過渡到穿衣的文明階段。
五是從出土的骨器、牙器、蚌器來看,當時的生產工具中截、、劈、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形,手工業已較為發達。
六是從出土的蓋鼎、紅頂缽、指甲印紋缽、紅陶壺來看,當時的制陶技術已比較先進,這些器物不僅講究生活的實用性,而且還講究審美的藝術性,特別是紅頂缽,據考古學家說,為東方的彩陶找到了淵源。
七是從出土的1件陶器的底部發現了一對酷似鳥足的刻畫符號,被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譽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
八是從出土的居住區的柱礎來看,當時的房屋結構已較為合理。從北辛遺址地層堆積上來看,北辛先民在這裡經歷了三個階段,生活了一千多年,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塊山前平原、三面臨河、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說明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地理環境優越,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北辛文化遺址北辛文化遺址
北辛文化所承載的內涵十分豐富,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學術價值,進一步開發研究,讓傳統的、優秀的歷史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
北辛遺址的堆積層厚達1.5米以上,反映了當時的居民在這裡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他們以石鏟、鹿角鋤等工具翻鬆土地,從事農業生產。制陶處在較原始階段,器類較簡單,手制痕跡比較明顯,但卻發現了使用單彩的“紅頂碗”,為其後東方原始文化中出現的彩陶追溯到了淵源。北辛遺址的發現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是中國史前考古的重要收穫。

文物保護

1980年,被棗莊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官橋鎮政府於1992年3月在遺址處建起“北辛文化”遺址紀念碑亭。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距今約6300至7300年,是中國在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由於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風貌,因而被國家命名為北辛文化。農耕已比較發達了,在定居的聚落中,人還可以進行狩獵、養殖等。

旅遊指南

地理位置

北辛遺址位於官橋鎮北辛村北部,距滕州市城區約28公里。遺址地處薛河故道南岸的高地上,三面臨水,這裡是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相對平坦,土地肥沃。海拔高度127~131米。遺址東西長600多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為7.5萬平方米。

交通

北辛遺址西鄰104國道、濟棗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東接京滬高鐵路。市內乘4路公交官橋鎮政府站下車6.2千米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