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長64~77厘米。雌雄鳥體色相似。成鳥繁殖羽(夏羽)頭、頸、腰、尾上覆羽及
尾羽均純白色,背、肩部及翼上覆羽均為銀灰色。
初級飛羽銀灰色,端部白色。
次級飛羽銀灰色,各羽先端白色,腹面純白色。非繁殖羽(冬羽)頭、頸部純白,其上密布灰褐色細狀縱紋,後頸雜以暗褐色較寬的斑紋,其餘與繁殖羽相似。
幼鳥上體淡褐色,頭具褐色羽軸紋,上體和翅綴有赭色,形成不明顯的橫斑;初級飛羽淡菸灰色,內側較淡;尖端較暗,
羽軸皮黃色,有時具不明顯的褐色亞端斑;其餘飛羽具白色尖端,尾菸灰褐色,具白色斑。喉白色,其餘下體淡灰褐色,微具斑紋。
虹膜淡黃色(幼鳥虹膜褐色),眼周裸露部分黃色,嘴黃色(幼鳥嘴粉紅色),下嘴先端有紅斑,尖端黑色,腳粉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232~2700克,♀1221~2600克;體長♂640~800毫米,♀640~760毫米;嘴峰♂55~70毫米;翅♂440~510毫米,♀420~500毫米;尾170~210毫米,
跗蹠65~75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出現於沿海各地海灣、港灣、河口、荒島以及內陸大型湖泊、江河、外海小島等處。繁殖於
北極苔原、海岸和島嶼。非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遷徙期間偶爾進入內陸河流。
生活習性
習性: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苔原湖泊、海岸岩石和沿海上空。飛翔能力強,也善游泳,在地上行走也很快。主要在海上和海邊活動,即使繁殖期間也不遠離海岸。也見單獨在潮間帶的泥灘覓食,有時與其它鷗類結群覓食。
遷徙:在中國大陸為冬候鳥。
食性:主要以魚、
水生昆蟲、
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水生脊椎和
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
雛鳥、鳥卵和從船上扔下的魚內臟和廢物。繁殖期也常在苔原陸地上捕食鼠類。
分布範圍
原產地:比利時、加拿大、中國大陸、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德國、格陵蘭、冰島、愛爾蘭、日本、朝鮮、韓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墨西哥、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斯洛伐克、西班牙、
斯瓦爾巴群島和
揚馬延島、瑞典、英國、美國。
迷鳥分布地:奧地利、百慕達群島、保加利亞、捷克、香港、匈牙利、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
馬爾他、蒙古、黑山、摩洛哥、葡萄牙、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瑞士、突尼西亞、烏克蘭。
在中國見於黑龍江省
牡丹江、河北、山東
威海、江蘇沙衛山島、廣東沿海、台灣和香港地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8月,通常成對繁殖。偶爾也成小群營巢。通常在3齡時才性成熟和可以參與繁殖。營巢於臨近海岸的河流與
湖泊岸邊和
苔原地上。巢多置於靠近水邊的
懸岩上或平地上。巢甚粗糙,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枯草構成,內墊少許羽毛,巢大小直徑為25~27厘米,深8~9厘米。雌雄
親鳥共同參與營巢。每窩通常產卵2~3枚,偶爾4枚。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被有暗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9~89×50~63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27~28天。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北極鷗指名亞種 | Larus hyperboreus hyperboreus | Gunnerus,1767 |
2 | 北極鷗西伯利亞亞種 | Larus hyperboreus pallidissimus | Portenko,1939 |
3 | 北極鷗阿拉斯加亞種 | Larus hyperboreus barrovianus | Ridgway,1886 |
4 | 北極鷗加拿大亞種 | Larus hyperboreus leuceretes | Schleep,1819 |
種群現狀
北極鷗的全球種群數量約為34萬~240萬隻(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06),各國種群數估算如下:日本約有1000多隻越冬鳥,1萬~1百萬繁殖對;俄羅斯不少於1000隻遷徙鳥(Brazil 2009)。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