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蹠,拼音fū zhí,是指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
跗蹠,拼音fū zhí,是指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
跗跖,指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跗, 腳背,足上跗骨。跖,同“蹠”,指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蹠骨,腳掌。...
跗蹠,拼音fū zhí,是指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皮角質鱗狀。...... 跗蹠,拼音fū zhí,是指鳥類的腿以下到趾之間的部分,通常沒有羽毛,表...
頭小;頸細;嘴狹短而弱;翅形狹長,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級飛羽最長;尾相當長,呈凸尾狀;跗蹠短而強,趾長而狹,均適於行走賓士。 體羽大都為灰或褐色,無金屬光澤...
跖骨(metatarsus, metatarsal bones):又作“蹠(zhí)骨”。屬於長骨,共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跖骨近側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頭。...
劍鴴(學名:Charadrius hiaticula)屬中小型涉禽。額基黑色;頭上部的黑色條帶與灰褐色之間沒有白色的條紋相隔。具有白色頸圈和完整的黑色胸帶。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
旅鶇(學名:Turdus migratorius)是雀形目、鶇科的鳥類,共有7個亞種。體形較大;嘴形較窄,嘴長几為頭長的一半;嘴鬚髮達;翅形尖,相當長約為跗蹠長度的3倍,...
♀39-58g;體長♂251-315mm,♀240-295mm;嘴峰♂20-25mm,♀21-25mm;翅♂137-153mm,♀126-145mm;尾♂123-173mm,♀121-168mm;跗蹠♂16-22mm,♀17-21mm...
跗蹠和趾被羽、棕黃色。尾下覆羽棕白色,較長的尾下覆羽白色而具褐色羽乾紋。 虹膜橙紅色,嘴和爪暗鉛色,尖端黑色。 [1] 大小量度:體重♂208-305g,♀215-...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色較淡,呈角褐色;跗蹠和趾褐色。 [3] 大小量度:體重♂19-27g,♀18-26g;體長♂130-179mm,♀130-176mm;嘴峰♂12-14mm,...
♀6-10克;體長♂60-92毫米,♀75-92毫米;嘴峰♂7-9毫米,♀8-9毫米;翅♂46-50毫米,♀44-48毫米;尾♂25-31毫米,♀22-26毫米;跗蹠♂11-15毫米,♀9-...
第一枚初級飛羽短狹;尾長約為跗蹠長度的二倍;跗蹠黑褐色,形粗長而健。特別是雄性,擅長歌鳴。棲止鳴叫時,頭部仰起,尾則上下擺動,姿態活躍,鳴聲嘹亮,歷久不...
在它的前額上,還生有一個鮮紅色的大肉冠,叫做疣突,十分鮮艷而發達。它的臉頰呈紅色,嘴為藍灰色,嘴甲呈灰白色,跗蹠和蹼均為粉紅色。 [1] ...
翅形圓。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
體長♂230-252毫米,♀235-252毫米;嘴峰♂21-26毫米,♀21-25毫米;翅♂155-170毫米,♀150-171毫米;尾♂60-66毫米,♀58-67毫米;跗蹠♂41-45毫米,♀42-45...
環頸鴴(學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全長約16厘米。屬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顏色為灰褐色,常隨季節和年齡而變化。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
蒙古沙鴴(學名:Charadrius mongolus)屬小型涉禽,體長約20厘米。上體灰褐色;下體包括頦、喉、前頸、腹部白色。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
大小量度:體重♂18-20g,♀15-22g;體長♂235-240mm,♀185-236mm;嘴峰♂27mm,♀23-27mm;翅♂96-97mm,♀90-99mm;尾♂123-131mm,♀112-125mm;跗蹠♂9...
白眉歌鶇(學名:Turdus iliacus)體形較鴝類為大,約長23厘米。嘴形較窄,嘴長几為頭長的一半;嘴鬚髮達;翅形尖,相當長約為跗蹠長度的3倍,尾較寬且長,變化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