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北極就在地球的北緯66°30′度。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圍是眾多的島嶼以及北美洲和亞洲北部的沿海地區。冰冷的海水攜帶著冰山從北冰洋流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極地區的氣候終年寒冷。冬季,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下,大海完全封凍結冰。夏季,氣溫上升到冰點以上,北冰洋的邊緣地帶融化,太陽連續幾個星期都掛在天空。北冰洋中有豐富的魚類和浮游生物,這為夏季在這裡築巢的數百萬隻海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是海豹、鯨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圍的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平坦,沒有樹木生長。冬季大地封凍,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夏季積雪融化,表層土解凍,植物生長開花,為馴鹿和麝牛等動物提供了食物。同時,狼和北極熊等食肉動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動物得以存活。北極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千百年以來,因紐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在這裡世代繁
衍聲息。最近,這裡發現了石油,因而許多人從南部來到這裡工作。
1909年,兩名美國人——羅伯特·皮埃里和弗雷德里克·都聲稱是自己首先到達北極,但是,誰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此後的各種研究證明,皮埃里至少到達過距離極點數千米的地方。
北極地區有多種定義。通常認為的北極地區為
北極圈(66
°34'N)以北地區,以
極晝和
極夜為特點。基於
氣候和
生態學因素,北極地區也可定義為七月份時的10℃
等溫線以北地區,而這一邊界與北極樹木線大致對應。文化意義上的北極地區則更為廣闊,包括了北極原住民的活動範圍。此外,北極地區在社會學和政治學上的定義是八個北極國家的北方領土,甚至包括地理上屬於亞北極地區的芬蘭的
拉普蘭省。
也有一些科學家從
物候學角度出發,以7月份平均10℃
等溫線(海洋以5℃等溫線)作為北極地區的南界,這樣,北極地區的總面積就擴大為27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布來劃定北極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範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究竟以何為界,環北極國家的標準也不統一,不過一般人習慣於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
北極圈作為北極地區的界線。
氣候
氣候寒冷,北極海區最冷月平均氣溫可達-40到-20℃,暖季也多在8℃以下。在西伯利亞觀測到的歷史最低溫度為零下70攝氏度。北極點的歷史最低氣溫為零下59攝氏度。
北冰洋的冬季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長達6個月。5、6月和9、10月分屬
春季和
秋季。而
夏季僅7、8兩個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40℃。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只達到-8℃。在北冰洋極點附近漂流站上測到的最低氣溫是-59℃。由於洋流和北極反氣旋的影響,北極地區最冷的地方並不在中央北冰洋。在西伯利亞維爾霍楊斯克曾記錄到-70℃的最低溫度,在
阿拉斯加的普羅斯佩克特地區也曾記錄到-62℃的氣溫。
越是接近極點,極地的氣象和氣候特徵越明顯。在那裡,一年的時光只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時節,太陽也只是遠遠地掛在南方地平線上,發著慘澹的白光。太陽升起的高度從不會超過23.5°,它靜靜地環繞著這無邊無際的白色世界緩緩移動著。幾個月之後,太陽運行的軌跡漸漸地向地平線接近,於是開始了北極的黃昏季節。
北極有無邊的冰雪、漫長的冬季。北極與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北極的冬天是漫長、寒冷而黑暗的從每年的11月23日開始有接近半年時間將是完全看不見太陽的日子。溫度會降到零下50多攝氏度。此時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為海岸已冰封只有風裹著雪四處掃蕩。
到了四月份天氣才慢慢暖和起來冰雪逐漸消融大塊的冰開始融化、碎裂、碰撞發出巨響;小溪出現潺潺的流水;天空變得明亮起來太陽普照大地。五、六月份植物披上了生命的綠色動物開始活躍並忙著繁殖後代。在這個季節動物們可獲得充足的食物積累足夠的營養和脂肪以度過漫長的冬季。
北極的秋季非常短暫在九月初第一場暴風雪就會降臨。北極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在北極太陽永遠升不到高空中即使在仲夏時節它升起的角度也不超過23.5度。北極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在格陵蘭海域可達500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陸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
植物
北極地區(不含泰加林帶)的嚴寒氣候使得
樹木無法生長,因此當地的植被主要由生長接近地面的低矮
灌木、類禾本植物、
草本植物、
苔蘚和
地衣構成。這種植物帶被稱為
北極苔原。隨著
緯度升高,可供植物生長的熱量(主要是太陽能)大大減少。在極北地區,植物的
新陳代謝周期大幅放緩,達到了極限,因為最微小的節約對都有利於維持生長和繁衍。全年寒涼的環境使得北極地區的植物在大小、種類和繁衍能力上都有下降。在最溫暖的區域,灌木可以生長到兩米高,
莎草、
苔蘚和
地衣可以形成厚厚的覆蓋層;而在最寒冷的區域,絕大部分的地表是裸露的,植被基本上是地衣和苔蘚,間有少數
草本植物。
動物
北極熊和北極馴鹿
最有代表性和象徵北極的動物是北極熊。
北極熊Polarbear(Ursusmaritimus)
北極熊是世界上第二大的
熊科動物,也是第二的陸地食肉動物,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北極熊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直到在科迪亞克島發現了880公斤的
科迪亞克棕熊,北極熊才屈居第二(如果不計入亞種,北極熊仍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雄性北極熊身長大約240-260cm,體重一般為400-600公斤,甚至可達800公斤。而雌性北極熊體形約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長約190-210cm,體重約200-300公斤。到了冬季睡眠時刻到來之前,由於脂肪將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500公斤。北極熊雖然體型巨大,但頭部相對比較小,還細細長長的,和口鼻一起呈楔形,從側面看去頗有流線型的效果。它們的耳朵和尾巴也很小,據說這樣有助於減少熱量散發。北極熊雖然周身覆蓋著厚厚的白毛,但皮膚卻是黑色的,我們從它們的鼻頭、爪墊、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膚上就能窺見皮膚的原貌。而黑色的皮膚有助於吸收熱量,這又是保暖的好點子。北極熊的毛也非常特別,它們的毛中間是空的,這樣的構造可以把陽光反射到毛髮下面的黑色皮膚上,有助於吸收更多的熱量。另外,皮膚下面厚厚的脂肪層進一步把嚴寒隔絕在了身體外面。北極熊這種多層保暖措施是如此有效,以至於它們有時不得不四仰八叉地趴在冰面上以便好好涼快涼快。北極熊的毛髮在夏季雖然不像其他北極動物那樣換成深色的夏裝,不過也可能因為
氧化作用而微微變黃。2005年7月,在芝加哥附近的
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里,幾隻北極熊的毛髮竟然變成了鬱悶的綠色!原來,那年
芝加哥正經歷著酷暑,潮濕與乾熱交替出現,炎熱潮濕的氣候讓藻類歡天喜地,它們趁機鑽進了北極熊那中空的毛髮里,於是……北極熊的前爪十分寬大,在游泳的時候宛如雙槳,並掌握著前進的方向,而四隻爪墊上都長有粗硬的毛髮,不僅有助於保暖,還可方便它們在冰面上行走。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能聞到冰面下
海豹的味道。
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它們把家安在北冰洋周圍的浮冰和島嶼上,還有相鄰大陸的海岸線附近,基本呈環極分布。它們一般不會深入到更北端的地方,因為那裡的浮冰太厚了,連它們的最主要獵物——海豹也無法破冰而出,沒有食物,北極熊自然不會去冒險。生活在那裡的北極熊被我們分為六大種群:俄羅斯弗蘭格爾島-阿拉斯加西部種群;阿拉斯加北部種群;加拿大北極群島種群;格陵蘭種群;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俄羅斯法蘭茲約瑟夫群島種群以及西伯利亞北部至中部種群。
北極熊很適應寒冷地區的生活。它們那白色的皮毛與冰雪同色,便於偽裝,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層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腳板和小爪墊,北極熊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覆蓋著皮毛。多毛的腳掌有助於在冰上行走時增加
摩擦力而不滑倒。當然也不會畏懼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數分鐘之久。
捕獵北極熊受到了嚴格控制。北極的土著----
因紐特人,仍每年捕殺少量的北極熊。他們用北極熊的毛皮製衣。除了它那維生素A含量過高而有毒的肝,其他的都被吃掉。
鹿科
馴鹿屬的唯一種。又名角鹿。下分9個亞種。體型中等,體長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都具角;角乾向前彎曲,各枝有分杈,雄鹿3月脫角,雌鹿稍晚,約在4月中、下旬;馴鹿頭長而直,耳較短似馬耳,額凹;頸長,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闊,中央裂線很深,懸蹄大,行走時能觸及地面,因此適於在雪地和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走;體背毛色夏季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內側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灰棕,5月開始脫毛,9月長冬毛。分布於
歐亞大陸、
北美、
西伯利亞南部。中國亞種分布在大興安嶺西北坡,僅在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尚有少量飼養。
棲於寒帶、亞寒帶森林和凍土地帶。在中國主要生活在以
針葉林、
針闊混交林為主的寒溫地帶。多群棲,由於食物缺乏,常遠距離遷徙。以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為食,隨著季節變化也吃樹木的枝條和嫩芽、蘑菇、嫩青草、樹葉等。9月中旬至10月交配,妊娠期7~8個月,每胎產1仔,偶見2仔,哺乳期約5~6個月。雌性幼獸18個月性成熟,雄性稍晚,需30個月左右。
馴鹿為珍貴動物,茸、肉、皮、乳均可利用。中國黑龍江省的鄂溫克族用它作交通運輸工具。
馴鹿的中文名字有點名不副實,因為馴鹿實際上並不是人工馴養出來的。英文Caribou是指分布於北美的野生馴鹿,而把分布在北歐,經過拉普人管理和馴養的馴鹿叫做Reindeer。馴鹿的個頭比較大,雌鹿的體重可達150多公斤,雄性稍小,為90公斤左右。雄雌都生有一對樹枝狀的犄角,幅寬可達1.8米,且每年更換一次,舊的剛剛脫落,新的就開始生長。
馴鹿最驚人的舉動,就是每年一次長達數百千米的大遷移。春天一到,它們便離開自己越冬的亞北極地區的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年不變的路線往北進發。而且總是由雌鹿打頭,雄鹿緊隨其後,秩序井然,長驅直入,邊走邊吃,日夜兼程,沿途脫掉厚厚的冬裝,而生出新的薄薄的夏衣,脫下的絨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標。就這樣年復一年,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個世紀。它們總是勻速前進,只有遇到狼群的驚擾或獵人的追趕,才會來一陣猛跑,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揚起滿天的塵土,打破草原的寧靜,在本來沉寂無聲的北極大地上展開一場生命的角逐。幼小的馴鹿生長速度之快是任何動物也無法比擬的,母鹿在冬季受孕,在春季的遷移途中產仔。幼仔產下兩三天即可跟著母鹿一起趕路,一個星期之後,它們就能像父母一樣跑得飛快,時速可達每小時48公里。
北極麝牛、北極黃金鴴、鯨
麝牛貌似家養的牛,然而奔跑起來不像牛而像羊。它長著大鬍子,身上的毛長的可拖到地。動物學家研究表明,麝牛同
山羊和
綿羊更接近。麝牛的近親可以在熱帶地區找到,是四不像的扭角羚。麝牛不會分泌任何麝香。北極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麝牛群,其總數約7000頭。
北極最大的
鯨是格陵蘭鯨,其身長20米~22米,體重可達150噸。剛出生的小鯨一般有三四米長,重兩噸左右。母鯨對它的孩子十分撫愛,遇到危險時就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小鯨,並發狂地擋住捕鯨船的攻擊。北極有一種形體較小、長相奇特的鯨叫一角鯨,體長僅4米~5米,重約900公斤~1500公斤。它的體形很奇特,頭上長著一個約1米~2米的角。當地居民給它起了一個渾名,叫它獨角獸。其實,一角鯨的“角”不是角,而是大牙,也有人稱它一齒鯨。人們研究一齒鯨特別對奇長的牙齒生理作用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分布在
阿拉斯加大部和
加拿大北極地區的
黃金鴴,秋天一到,先是飛到加拿大東南部的拉布拉多海岸,在那裡經過短暫的休養和飽餐,待身體儲存起足夠的脂肪之後,則縱越大西洋,直飛南美洲的蘇利南,中途不停歇,一口氣飛行4500多公里,最後來到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過冬。而在阿拉斯加西部的黃金鴴則可一日氣飛行48小時,行程4000多公里,直達夏威夷,然後再從那裡飛行3000多公里,到達南太平洋的馬克薩斯群島甚至更南的地區。而且,在這樣長距離的飛行中,它們可以精確地選擇出最短路線,毫不偏離地一直到達目的地,可見它們的導航系統是非常精密的,至於它們如何做到這一點,卻仍然是一個謎。
海洋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寒冷的一個。浮冰面積約占北冰洋總面積的2/3以上。北極點處海水深達2000多米,常年為後冰層所覆蓋。夏季,北冰洋上到處可見漂動的浮冰。
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金屬和非金屬礦藏的儲量相當可觀。北冰洋戰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國際航線經過北極上空。
資源
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漁業資源。儘管現階段開發油氣資源在技術上不可行,但全球變暖正在使北極地區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油氣開發今後可能會趨於可行。
旅遊資源
在北極點附近,每年近六個月是無晝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這時高空有光彩奪目的
極光出現,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或放射狀,北緯70°附近常見。其餘半年是無夜的白晝。
生物資源
海洋生物相當豐富,以靠近陸地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則越少。鄰近大西洋邊緣地區有範圍遼闊的漁區,遍布繁茂的藻類(
綠藻、
褐藻和
紅藻)。海洋里有
白熊、
海象、
海豹、
鯨、
鯡、
鱈等。苔原中多皮毛貴重的
雪兔、
北極狐。此外還有
馴鹿、極犬等。
北極光
極光 (Aurora)是發生在地球南北極上空特有的一種高空
物理現象,也是一種宇宙的放電現象。是由來自於太陽的高速帶電粒子流(亦稱
太陽風)到達地球的磁層空間時,受到地球南北極強磁場的吸引而進入地球空間,高速帶電粒子與地球上空的高層大氣發生一種複雜的相互作用和放電現象,產生出能量極強、範圍極大、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的彩色光帶,這就是極光。在南極見到的極光稱為
南極光(Aurora Australis),在北極見到的極光稱為北極光。極光在地球的南北極上空,有時也擴展到地球的中緯度地區。據科學家研究,極光的發生除了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外,還與太陽的活動,特別是每隔11年周期性發生的
太陽黑子活動——太陽表面的耀斑活動關係密切。為此,對極光的研究,不僅在日地關係、太陽活動的研究上和對空間環境的監測都有其重大的科學意義,對於人類的生存與經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例如,無線電通訊、雷達監測、大海航船、飛機和人造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常使用都與極光的發生有著直接的關係。甚至於伴隨極光活動的強電磁擾動對地面的高壓輸電設備也有影響。
因紐特人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Inuit)和拉普人(Lapps)。
別稱
外貌
身材不高,寬鼻子,黃皮膚(屬黃種人),頭髮又黑又直。
人口
世界上現有6萬多因紐特人,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
特徵
因紐特人能夠在冰天雪地中長時間地活動自如。
生活
因紐特人以漁獵為生,主要捕殺冰海中的魚類、鯨、海豹和冰原上的北極熊、北極狐。因紐特人與他們馴養的狗相依為命。這種狗以擅長拉著雪橇在冰面上奔跑而聞名,還能夠協助主人捕獵。
衣著
因紐特人穿著用獸皮縫製的衣服,能夠抵禦極地的嚴寒。
建築
因紐特人的房屋低矮而厚實,多用石塊和泥土壘成,有時也用冰雪來修築臨時性的住房。
簡史
史前時代
古中國人在北極
繼古愛斯基摩人向北遷徙之後,中、低緯度發展起來的古文明人也逐漸開始思考,他們所居住的世界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現今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最古老的地圖,是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巴比倫人的泥板地圖。圖上刻畫著公元前2800年前巴比倫人心目中的世界模樣。環形的河流圍繞著圓形的大地,而巴比倫則處於世界中心的位置。
古代中華民族也同樣經歷過“以我為中心”的階段,漢族人奉軒轅氏黃帝為祖先,後來發了大洪水,他的孫子鯀從天帝那裡偷來“息壤”為老百姓治理洪水,事業未竟而被天帝所殺。鯀的兒子禹繼續完成父親的事業,也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故事裡所講的事情。但是中國神話中的大禹,不僅是為民治水的英雄,而且也是一位週遊世界的探險家。在完成治水工程後,大禹便派天神太章用腳步測量大地。太章從東極走到西極,測得長度為23.35萬里又75步。大禹又派天神豎亥從北極走到南極,用一種叫做“算”的約6寸長的竹片測量大地,結果與東西距離完全相同。可見人們居住的大地應當是方方正正的,而自己處於四海環繞的正方形大地的中央,所以便合乎邏輯地自稱為“中央之國”,即中國。
後來,
大禹又親自去天邊探險,順便開展外交活動。他往東到過“扶桑”,那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到過“九津”和“青羌”的原野,攀登高山到過“鳥谷國”、“黑齒國”和有九尾狐的“青丘國”。他向南到過“交趾”,翻越天氣極熱的九陽之山,到了“羽人國”、“裸民國”和“不死國”。往西去過西王母三青鳥居住的“三危山國”,見到了只飲露水不食五穀的人;還到過堆滿黃金的“積金山”,見過“奇腦人”、“一臂三面人”。向北到過“令正國”、“犬戎國”,又穿過積石山,到北海拜訪了兼任海神與風神的禹疆。大禹告別禹疆後本打算回家,卻又在茫茫風雪中迷了路,反倒愈發向北走去,最後竟到了一個叫做“終北國”的地方。這個“終北國”,也許就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北極探險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記錄。儘管這次記錄出自於神話故事,儘管當時大禹的足跡可能遠遠沒有到達北冰洋岸邊,但這畢竟是炎黃子孫5000年文明史中與北極有關的並值得感嘆的一筆。
古希臘人在北極
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文明人類將目光投向北極,最早是從
古希臘開始的。因為,據說北極圈首先是由古希臘人確定出來的。他們當時發現,天上的星星可以分成兩組,其中一組處在世界的北方,一年到頭都能看得見。而另外一組則在天頂附近及偏南的位置,它們只是隨著季節周期性地循環出現。這兩組星星之間的分界線是由大熊星座所劃出來的一個圓,而這個圓正好是北緯66o33′的緯度圈,也就是北極圈。
事實上,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82~前500年)和他的學派極端鄙視大地是正方形或者矩形的說法,他們的哲學思維使他們堅定地相信,大地只有呈球形才是完美的,才能符合“宇宙和諧”與“數”的需要。而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則為“地球”這一概念奠定了基礎。他甚至考慮到為了與北半球的大片陸地相平衡,南半球也應當有一塊大陸。而且,為了避免地球“頭重腳輕”,造成大頭(北極)朝下的難堪局面,北極點一帶應當是一片比較輕的海洋。於是,有一個叫畢則亞斯的希臘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勇敢地扯起風帆,開始了文明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向北極的衝擊。他大約用了6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次航行,最北到達了冰島或者挪威中部,可能進入了北極圈。公元前325年,畢則亞斯回到了馬塞利亞(今法國馬賽)。
冰島、格陵蘭島的發現
畢則亞斯之後1200年,一個叫奧塔的古斯堪的納維亞貴族於公元870年第一次繞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北端的海角,轉過科拉半島而進入白海。與奧塔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還有一個叫弗洛基的挪威人被派去到西北方向尋找新的土地,結果發現了冰島。
而格陵蘭島的發現者是一名挪威海盜,叫紅臉艾力克。他在當時已屬挪威管轄的冰島連續兩次殺人之後,被驅逐出境。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只好把一家老小和所有的東西都裝進一個無篷船里,懷著一線希望,硬著頭皮往西划去。經過了一段相當艱苦的航行之後,他終於看到了一片陸地。當時的氣候正處於全球小溫暖期的最佳氣候階段(歐洲人稱作“中世紀暖期”),可能使得像格陵蘭島那樣的高緯度地區也變成適於生命的環境。紅臉艾力克在那裡住了3年,覺得那裡是一塊很好的土地,於是決定回冰島去招募移民。為了使這個地方聽起來更加具有吸引力,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格陵蘭,即綠色的大地。當然,當時格陵蘭島南部沿海地區的夏季很可能真的是一片蒼翠的綠色。果然,一批又一批的移民攜帶著他們的家財和牲畜渡海而來。此後,格陵蘭島發展得蓬蓬勃勃,生機盎然,在其鼎盛時期,居民點有280多個,人口達數千人,建有教堂17個,不僅與歐洲建起了通商關係,羅馬教皇甚至還派人來徵收教區稅。然而,500年之後,即公元1500年前後,隨著世界氣候的又一次波動(進入小冰期),那裡的天氣變得寒冷起來,於是這個曾經繁盛一時的世外桃源,漸漸進入沉寂狀態。北極人類活動的這一個時期,可以稱為自發的地域發現時期。
北極航線時期
北冰洋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的發現
由於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使西方人相信中國是一個黃金遍地、珠寶成山、美女如雲的人間
天堂。於是,西方人開始尋找通向中國的最短航線——海上絲綢之路。當時的歐洲人相信,只要從挪威海北上,然後向東或者向西沿著海岸一直航行,就一定能夠到達東方的中國。因此,中世紀的北極探險考察史是同北冰洋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的發現分不開的。
1500年,葡萄牙人考特雷爾兄弟,沿歐洲西海岸往北一直航行到了紐芬蘭島。第二年,他們繼續往北,希望尋找那條通往中國之路,但卻一去不復返,成了為“西北航線”而捐軀的第一批探索者。
從1594年起,荷蘭人巴倫支開始了他的3次北極航行。1596年,他不僅發現了斯匹次卑爾根島,而且到達了北緯79o49′的地方,創造了人類北進的新記錄,並成了第一批在北極越冬的歐洲人。1597年6月20日,年僅37歲的巴倫支由於饑寒勞頓而病死在一塊漂浮的冰塊上。
1610年,受僱於商業探險公司的英國人哈德孫駕駛著他的航船“發現”號向西北航道發起衝擊,他們到達了後來以哈德孫的名字命名的海灣。不幸的是,22名探險隊員中有9人被凍死,5人被愛斯基摩人所殺,1人病死,最後只有7人活著回到了英格蘭。
1616年春天,巴芬指揮著小小的“發現”號再一次往北進發,這是這條小船第15次進入西北未知的水域,發現了開闊的巴芬灣。
1725年1月,彼得大帝任命丹麥人白令為俄國考察隊長,去完成“確定亞洲和美洲大陸是否連在一起”這一艱巨任務。白令和他的25名隊員離開彼得堡,自西向東橫穿俄羅斯,旅行了8000多公里後,到達太平洋海岸,然後,他們從那裡登船出征,向西北方向航行。在此後的17年中,白令前後完成了兩次極其艱難的探險航行。在第一次航行中,他繪製了堪察加半島的海圖,並且順利地通過了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之間的航道,也就是的白令海峽。在1739年開始的第二次航行中,他到達了北美洲的西海岸,發現了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正是由於他的發現,使得俄國對阿拉斯加的領土要求得到了承認。但是,前後共有100多人在這兩次探險中死去,其中也包括白令自己。
1819年,英國人帕瑞船長堅持沖入冬季冰封的北極海域,差一點就打通了西北航道。他們雖然失敗了,但卻發現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即北極冰蓋原來是在不停地移動著的。他們在浮冰上行進了61天,吃盡千辛萬苦,步行了1600公里,而實際上卻只向前移動了270公里。這是因為,冰蓋移動的方向與他們前進的方向正好相反,當他們往北行進時,冰層卻載著他們向南漂去。結果,他們只到達了北緯82o45′的地方。
1845年5月19日,
大英帝國海軍部又派出富有經驗的北極探險家
約翰·富蘭克林開始第三次北極航行。全隊129人在3年多的艱苦行程中陸續死於寒冷、飢餓和疾病。這次無一生還的探險行動是北極探險史上最大的悲劇,而富蘭克林爵士的英勇行為和獻身精神卻使後人無比欽佩。
1878年,芬蘭籍的瑞典海軍上尉路易斯·潘朗德爾率領一個由俄羅斯、丹麥和義大利海軍人員組成的共30人的國際性探險隊,乘“維加”號等4艘探險船首次打通了東北航線。
1905年,後來征服南極點的挪威探險家羅阿爾德·阿蒙森成功地打通了西北航線。他們的成功為尋找北極東方之路的努力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然而,這些以極其沉重的代價換來的成功,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多少喜悅。因為穿越北冰洋的航行實在太艱難了,所以毫無商業價值可言。這一持續了大約400年的打通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的探險活動,我們可稱之為北極航線時期。
科學考察
各國在北極建立的陸基觀測站和浮冰站多達幾百個,考察研究主要圍繞冰雪、海洋、環境、遙感遙測、生物生態等展開。
2007年8月2日,俄羅斯北極科考隊開展代號為“北極-2007”的北極深海考察。俄國家杜馬副主席、極地探險家奇林加羅夫操縱深海潛水器,將一面能保存100年左右、1米高的鈦合金國旗插入北極點以下4261米的北冰洋洋底。此舉意在證明,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從地質角度上看是西伯利亞大陸板塊的延伸。
俄羅斯北冰洋插旗行為發生後,美國政府迅速作出反應,派出“希里”號重型破冰船開赴北冰洋,對阿拉斯加附近的北冰洋洋底進行測繪研究。這是美國政府繼2003年和2004年之後的第三次測繪活動。美國於1947年在阿拉斯加成立海軍北極研究所,1958年成立美國科學院極地研究所,研究涉及聲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環境預報、冰、雪、永久凍土工程學、極地物質系統和人對嚴寒的適應性等項目。
早在1915年前後,加拿大政府便開展了針對北冰洋的探險和考察。1947年,加拿大設立北極東部研究小組和北極區海域生物研究所,1958年又設立海冰研究中心,主要進行加拿大北冰洋大陸架的調查。加拿大在其北部區域設定了30多個北極觀測站,2011年更是斥資1040萬加元在北極努納武特地區建立最新的現代化研究所。
北極地區周圍的陸地、島嶼已基本由北冰洋沿岸國家分占完畢。國際上公認的只有北冰洋中心區域是不歸任何國家所有的公共海域,世界各國可自由開展科學考察。越來越多的非北極圈周國家積極投身於北極事務。
印度政府踴躍參與北極事務,2007年8月,印度派遣第一支北極科考隊奔赴北極進行考察。
日本是亞洲國家中最早對北極進行探險考察的國家。1990年,日本政府正式設立北極圈環境研究中心,從事對北極海冰為中心的大氣、海洋環境變化的狀況等研究。
國際間合作
北極地區向來是國際政治的焦點之一。對北極地區進行首次綜合性科學考察是在1882~1883年的第一個
國際極地年。來自11個國家的11支考察隊對北極地區的天文、地理、氣象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有系統的科學考察。第二次國際極地年科考在1932年8月1日~1933年8月31日開展,參加的國家增加到34個,在北極建立了43個永久性的考察站。1957年是國際地球物理年,北極科考作為全球探測和研究的一部分,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1973年,美、加、丹、挪、蘇簽署旨在保護北極熊的多邊協定。1976年,美、蘇簽署保護候鳥及環境的公約。1986年,環北極健康國際聯盟成立。1990年,環北極的八個國家聯合正式成立國際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
北極領土要求
主條目:北極領土要求
1933年,
美國國務院發表了題為“兩極地區:在南極與北極領土要求的研究中,對地理與歷史資料的考慮”的報告。1941年,美國與丹麥共同在
格陵蘭島建立
空軍基地。
冷戰時期,由於北極地區是美國和蘇聯間最近的通道,雙方都在北冰洋沿岸部署了大量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場。加上北極的冰層為
潛艇提供了躲避
雷達等感測器追蹤的絕佳場所,在冷戰期間,北極地區一直是美蘇潛艇角逐的舞台。
根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個國家可以有十年的時間來宣告對其
專屬經濟區的主權。 據此,挪威(1996年),俄羅斯(1997年)、加拿大(2003年)和丹麥(2004年)都開展了對某些北極海區的領土要求計畫。
2007年8月2日,一艘
俄羅斯的探測深海小潛艇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在北極點附近成功下潛至海床,並一面1米高的鈦金屬制的俄羅斯國旗插在北極點下的
海床上,以“證明北極附近海域就是俄羅斯的領土範圍”。儘管這次下潛為科學探測,但在北極點下的海床插旗的行為引起了是否會展開對北冰洋海底的巨大油氣資源的爭奪的擔憂。
美國和加拿大都對俄羅斯插旗的舉動提出抗議,並宣布會以北極科考和軍事演習等途徑作出回擊。
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
出於地理上的原因,通過北極地區是從東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線。為此,許多探險家前仆後繼,打通了
歐亞大陸與北美大陸之間的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
二戰期間,英美為了向
蘇聯輸送戰略物資,開闢了
北極航線。後者成為了
同盟國與蘇聯聯繫的重要交通渠道。北極航線起點一般是
冰島,終點主要是蘇聯北方的兩個港口,
摩爾曼斯克和
阿爾漢格爾斯克。航線由1941年9月28日開通,由英國和
蘇聯海軍聯合掩護。至1945年5月,同盟國向蘇聯先後派出三十七支護航船隊和37艘單獨航行船隻,總計743艘運輸船,損失85艘。同盟國提供的戰略物資對蘇聯起了很大作用,也鼓舞了士氣和民心。
然而,
二戰之後,隨著
冷戰開始,北極地區成為了美蘇
潛艇角逐的舞台。雙方潛艇多次在北冰洋冰蓋地下遭遇。美國還曾經通過竊聽蘇聯地下電纜和潛艇來獲取機密情報。
2007年至2008年是國際極地年,新一輪的北極主權爭議也再次響起。
俄羅斯在北極點下海床插旗之後,加拿大在2007年8月7日至17日舉行了名為“Operation Nanook”的軍事演習。8月10日,加拿大總理宣布,將在北極地區新建一個軍事訓練中心和一座深水港。美國也計畫於2008年在阿拉斯加北段的巴羅觀察站建立季節性基地,部署直升機、小型船隻或者
固定翼飛機,用於執行海上搜尋、救援等任務。
污染
比起地球上其他地方,北極地區相對比較乾淨,但局部地區仍存在著較嚴重的污染,並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由於人造
化學品隨大氣及
洋流聚集至北極地區,許多地區的污染物含量比人口密集的都市中還要高。
格陵蘭、
加拿大北部等地的孕婦吸收過量化學物後,生女嬰的數量達到了男嬰的兩倍。另一個例子是北極的煙霞。北極地區冬季的嚴寒,造成含微粒雲團在空中懸浮而久降不下,並與
中緯度地區的大氣中飄移過來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氟利昂、煙塵和農藥等污染物結合,形成了北極煙霞。北極煙霞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主要是
歐洲工業國家和
前蘇聯工業排放的結果。此外,由於大量
候鳥來到北極地區,其糞便中攜帶的
汞和
殺蟲劑等化學成分也在嚴重污染當地
環境。
脆弱的生態系統
北極是地球上最後的大片未開發的土地之一,因此保護北極地區的
物種多樣性和
基因多樣性日顯重要。北極生物圈的弱小的生產力以及簡單的
生物鏈結構使得北極地區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自修復能力不強。越來越頻繁的人類活動已經對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北極地區的
地被植物很容易遭到破壞。作為眾多動物(其中不乏
瀕危物種)的繁衍地,北極地區生態受到破壞將會對這些物種產生巨大影響。
北極地區氣候變化
北極地區對
全球變暖效應十分敏感,因為北極冰山為浮冰,海水的溫度對其消融有莫大的影響。冰山消融愈為顯著。氣象模型預測北極地區溫度上升的幅度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這個事實引起了各國政府的巨大關注。其中,
格陵蘭冰川的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的升高。
美國加州蒙特利灣的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和
NASA以及波蘭科學學會海洋科學研究院合作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北極地區的冰山有可能在2013年就會全部消失。事實上,北極冰山消融的速度比預計中還要快。根據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北極冰蓋在2005年至2007年的融化面積相當於
法國國土面積的兩倍。
北極地區的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全是負面影響。冰層的消融使得所謂的“西北通道”出現,並可能成為一條快捷而易於航行的新商業航道。此外,北極地區冰雪的消融有可能為對冰層之下埋藏的豐富油氣資源的開採帶來希望。為此,國際社會對北極地區片水域的擁有權展開了爭論。
2008年2月29日,
挪威國際極地年秘書處運行秘書長奧利夫·奧爾海姆
博士預言,至2008年夏季北極極點冰蓋可能全部融化。而在2008年4月18日,多倫多大學的德里克·穆勒博士和
加拿大巡邏員組成的科研小組發現,北半球最大的
沃德·亨特冰架已斷成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