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暮鹽場一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暮鹽場一工區
- 廢止年份:2002年
- 所在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Běimùyánchǎngyīgōngqū
北暮鹽場一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
北暮鹽場一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始建灘曬鹽田時稱為望須垌。解放後先後屬石頭埠場務所、石頭埠鹽業初級社、石頭埠鹽業生產合作社管轄,1958年轉國營後稱為北暮工區,先...
北暮鹽場化工廠 北暮鹽場化工廠,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 該廠原屬一工區管轄的一個土法氯化鎂、氯化鉀、鉀鎂肥車間,1972年從一工區分出,定名為北暮鹽場化工廠,1977年為北暮鹽場分場化工廠,1985年4月復稱北暮鹽場化工廠。2002年撤消。
北暮鹽場二工區 北暮鹽場二工區,北暮鹽場內部根據排序定名,該工區排列第二,故名。地名含義 “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 原是一工區三、四組,1999年從一工區劃出設立北暮鹽場二工區。2002年撤消。
北暮鹽場三工區 北暮鹽場三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 該工區原是北暮分場一工區第一生產小組,1983年分出設立北暮分場三工區,1985年改為北暮鹽場三工區。2002年撤消。
北暮鹽場六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 始建鹽田時稱為蛋場圍,解放後先後屬石頭埠場務所、石頭埠鹽業初級社、石頭埠鹽業生產合作社管轄;1958年轉國營後為蛋場工區,先後屬充美鹽場、竹林鹽場、石頭埠鹽場管轄;1961年成立北暮鹽場後為北暮鹽場二工區,1977...
北暮鹽場五工區 北暮鹽場五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 該工區原是北暮鹽場四工區第一生產小組,1993年分出設立北暮鹽場五工區。2002年撤消。
北暮鹽場四工區 北暮鹽場四工區,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北暮”原稱白墓,指白色的墳墓之意。歷史沿革 1971年在此成立北暮鹽場堵海隊,1974年改為北暮鹽場五七工區,1977年成立總場後改為北暮分場五七工區,1985年變更為北暮鹽場四工區。2002年撤消。
北暮鹽場孵化場 北暮鹽場孵化場,因駐地在北暮而得名。地名含義 主要在北暮鹽場從事孵化小鴨子。歷史沿革 2011年因虧本已撤消。
4、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及其鄰近海域的紅樹林主經分布於英羅港、丹兜海、老鴉港—鵝頸墩、禾塘嶺附近、北暮鹽場五七工區,榕根山等灘涂。5、海草床生態系統:保護區及其附近海域主要有淀洲沙、北暮鹽場海堤外、英羅港、英羅港口門外、淡水口、高沙頭、山寮九合井底七個海草床。至少發現有四種海草:喜鹽草(...
北暮鹽場(附照片)合浦珍珠養殖場(附照片)欽廉林場(附照片)三合口農場(附照片)赤江華僑陶器廠(附照片)合浦縣西場糖廠(附照片)合浦縣罐頭廠(附照片)合浦縣炮竹廠(附照片)合浦縣麻紡廠(附照片)合浦廉州中學(附照片)合浦縣人民醫院(附照片)合浦水庫(附照片)洪潮江水庫(附照片)湖海運河(附照片)璋嘉隧洞(附照片)垌...
早在北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朝庭在溫州設天富南、北監鹽場,其天富南監鹽場就設在蘆浦,約在今東門垟、石路、林家院三村之間。明時(1368)遷場廨於蘆浦城內,至順治十八年“遷界”毀,“展界”後恢復至解放後,因而鹽業、鞭炮、養蜻子為蘆浦三大經濟支柱。蘆浦好多村居地名均與南監有關,如1、東門垟村,...
中國鹽業博物館位於岱西養殖休閒園區內,以萬畝鹽場主產區為背景,以“貢鹽之鄉”為文化背景,以灰鱉洋為自然背景。圖片實物部分陳列著“煎煮”“板曬”“灘曬”工藝演變過程中的鹽業各種工具和文字、圖片、實物。鹽雕工藝部分陳列著50餘件晶瑩剔透、以反映海洋生物為主要內容的鹽雕作品。海鹽生產工藝更是可讓你親身...
這些攔潮海堤位於江蘇沿海,地處長江口以北,俗稱蘇北,它北起阜寧,南至啟東的呂四,全長約300公里。早在唐代(766年),當時的黜陡使李承受朝廷派遣巡視這裡時,發現沿海一帶風暴潮嚴重威脅著鹽場和農田的安全,便指令地方官員動員民眾由阜寧至鹽城修築沿海防潮堤壩,抵住潮水內灌,保證了鹽場和農田的豐收,故譽稱...
岸邊有一座廟宇———炎帝宮,它是當年鹽工修建的廟宇,它與裡面供奉的神像是自貢鹽場獨特的產物。河邊,具有濃郁川南風格的古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綠樹叢中,白窯青瓦,大紅燈籠高掛,營造出一個平民化的景點“河府人家”。商旗飄揚 四川華爾街 游過古鹽道,張家沱至王爺廟一段呈現的是繁華的都市景象。昔日自流井...
曹村有很多流傳千年的、很有歷史涵義的小地名,如:前莊(鹽莊)、前垟(鹽場)、燈場、供場、橫街、十字街、夏樓、正齋莊、書院池兒、書院坦、梅坦、桑園頭、花園底、緯門、曹門、老殿基兒、石件頭、皋塘頭、……等等等等; 這些小地名都記錄著曹村街繁榮盛世厚重的時代信息,承載著曹村街的歷史、...
流亭街道地貌屬平原剝蝕堆積地貌類型區,地勢基本呈東高西低狀,有少許丘陵土坡。白沙河兩岸多衝積層,海拔在5~10米之間。濱海灘地,主要分布於雙埠、李家女姑、葦村濱海沿岸的海退地段,地貌緩平,是海積平原,屬海積地貌,其坡降在0.1%左右。女姑鹽場(現空港工業聚集區)屬人工地貌。女姑山位於流亭街道的西...
一進城,發現兩小兒爭執,楚離上前解圍,並將小女孩若蘭送回家。過永嘉城左道找到城西若蘭家,發現官家鹽袋,追命懷疑永嘉城有人製造私鹽,去若蘭家旁邊的酒館調查,聽到牛二說起曬鹽的事,跟蹤牛二到城外過道,到達鹽場,與衙役戰鬥。城內右上寶箱:亂咒符X3;城外過道右側寶箱:荔枝膏X2;鹽場1左側寶箱:疾風符X1...
第十二集《滄海鹽田》濰坊,北臨渤海,擁有158公里的海岸線。5000年前夙沙氏在這裡“煮海為鹽”,興華夏鹽法之先、掀開海洋開發序幕。時至今日,這裡已是全國最大的海鹽及鹽化工生產基地。七月下旬,到了濰坊最炎熱的時節,對於羊口鹽場而言,卻是最佳的生產時間。攤曬製鹽,這種流傳近千年的中國海鹽傳統生產工藝,...
鹽町頭是廣東省汕尾市一地名,位於汕尾市城區,南北以四馬路、五馬路為界,東西以鳳苑路和文明路為界。町字是方塊的平整地的意思,多用來曬穀物或者海鹽,顧名思義鹽町就是有鹽的方塊地。以前的汕尾鎮盛產海鹽,當時鹽町頭村的出產量居汕尾之首,鹽場每當快要收成的時候,海鹽在鹽町裏白茫茫一片,猶如白銀...
其時,築於唐代大曆二年(767年)的捍海堰倒塌,“海潮倒灌,大片耕地棄荒;西水狂瀉,沖刷百里鹽場”。面對這種狀況,范仲淹提出重新修築海堤的主張,先後得到泰州知州兼江淮發運副使張綸和淮南轉運使胡令儀的大力支持,遂奏請宋仁宗於天聖三年(1025年)任命范仲淹為興化知縣,“董理築堤”。天聖五年(1027年)秋,范仲淹...
從湖北恩施西北到今重慶雲陽,自古至今就是一個產鹽的中心,從漢代起,即設有鹽場鹽官,就清代末年而論,年產的鹽量,足供川東鄂西十五個州縣的消費。這一富源,也就是巴人初期發展的部分張本。在重慶忠縣的?井溝,附近就有現在仍在開採的鹽井,而在?井溝遺址中,出土數量巨大的陶製尖底器,時代為漢代以後,...
老護塘以東系中海濱平原,宋、元時一片斥鹵直走東南,為華亭“下砂鹽場”。欽公塘至人民塘之間的夾塘地區,系新海濱平原。明、清時期,長江主流改由南支入海,北端深泓逼岸,南部加速淤漲,清季延伸至今人民塘一線。1993年浦東新區管委會成立,川沙縣的建制撤銷,成立了浦東新區。建制沿革 梁大同元年(535年),...
宋代,龍溪縣濱海產鹽之區,有吳慣(海滄)、沐櫝、中柵(海門)三鹽田。明嘉靖末年,海澄建縣後改煮鹽為曬鹽,成為漳州三個產鹽縣之一。清初,海澄有浯州場,順治十八年(1661)沿海“遷界”,鹽田荒廢,復界後恢復。民國時期,港尾沿海民間仍有曬鹽。1958年海澄港尾卓岐鹽場建成投產,產鹽23噸,1963年,年...
貝殼堤:貝殼堤觀光帶主要位於防潮大堤北,包括西起高坨子,東至汪子島的貝殼堤岸。規劃建設有貝海拾趣、海韻茶寮、貝殼藝術園等。鹽田:貝殼堤島更有百萬畝鹽田,《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為鹽”。生態價值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貝殼堤島與濕地生態系統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貝殼...
” 巍然隆起的鹽嶺,勾畫出伍佑的特色,鹽場的興旺亦有此可見。從清朝晚期在伍佑設店開旗的垣商有慶仁昌、大德昌、朱成和、日升祥等十多家。他們大多是安徽歙縣人,往往自建鹽坨,儲存堆鹽,並配專人經營,運銷江南、皖北以至贛北、鄂東等地。他們雖身在異鄉,但鹽業經營的興旺卻使他們樂此不疲,沒有絲毫的...
2005年11月,大連外國語學院新校區開工儀式在旅順口區龍王塘鹽場新村舉行,旅順口區大學園區建設正式進入全面開展階段。 [15]2007年4月,大外新校區旅順校區投入使用,占地15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可容納1.8萬學生就讀。 [16] 里程革名 2013年4月,大連外國語學院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大學; [14]同年12月,學校獲批博士...
北有白面岩,深廣如廈。外有甘泉,東有鹽田。梧桐山是秋日登高的好去處,站在山巔,極目遠眺,海天一色,起伏的山巒似蒼龍飛舞。深圳全境盡收眼底。如今築盤山公路直通頂峰。山上建電視接收、發射台。北麓新建弘法寺,趙朴初題寺名,為梧桐風光增添一景。祈順,字致和,東莞棠梨涌人,明代天順庚辰進士。歷任兵部...
莫家樓是樓名、也是村名,是黃河邊的一個村莊。因為在黃河渡口旁,明朝初年莫姓人家在這裡建起了樓房,從此這個村莊就叫“莫家樓房”,人們簡稱“樓房”、“莫家樓”、“莫樓”、“莫家樓渡”。因為是鹽運碼頭,這裡設有鹽務局、鹽場,規模還不小。莫家樓渡口,位於衛寧平原中部衛寧、中靜公路交會處,由...
唐代,隸屬於揚州海陵縣(今泰州市)。北宋時,隸屬於泰州。南宋建炎 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元代,兩淮設 置29個鹽場,隸屬揚州府泰州興化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 泰州分司,始駐泰州。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清乾隆元年(17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