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鹽町頭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汕尾市
- 地理位置:華南
介紹,歷史起源,地圖信息,
介紹
鹽町頭有很多老巷子,在父輩的閒談中有太多太多故事,故事裡的老巷子是我最嚮往的烏托邦般的世界....那時候的鹽町頭都是夜不閉戶的,大熱天的傍晚家人會把巷子沖洗得乾乾淨淨,晚上大家都在巷子的地上鋪蓆子睡覺,天空中布滿了晶亮晶亮的星星,雲飄過的時候總感覺是月亮在走路,大人會給孩子們講很多很多民間故事,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怪誕恐怖,悽美浪漫,無奇不有....
【鹽町頭拾遺】鹽町頭是汕尾市城區最為古舊的自然村之一,現屬汕尾市城區鳳山街道的一個居民社區,前身是海豐縣汕尾鎮鹽町頭村,後列為管理區,在城區居民化後成為居民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約10000人,旅居港澳和海外人口約有10000人,外來人口不詳,但不斷增加。
原鹽町頭生產隊分有農隊、漁隊和鹽隊,分別從事農業生產、近海捕魚和海鹽生產。鹽町頭有記載的歷史(從個別住戶的宗族族簿)至少三百年,原居民多以種田和捕魚為生,後來在政府(究竟是清代、民國政府,資料不詳,但應為民間開始,後由政府統管)統籌下才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有序海鹽的生產(屬汕尾鹽業局管理,鹽工來自各地,鹽町頭人居多)。
鹽町頭原居民為雜姓,比起海陸豐其他地方的獨姓或者少姓鄉村的傳統特點顯得有點“前衛”。這是因為鹽町頭的地理位置促使這特點的形成,因為鹽町頭地處原香洲大隊和汕尾鎮區(狹義範圍為第一至五居委轄地)交界處,汕尾鎮內居民化較早,他們沒有生產資源。十八鄉和更遠地區的農產品和家禽都通過離鹽町頭不遠的“番薯市”(現在汕尾城區三馬路口至第四國小路段)向鎮區輸送,相對而言鹽町頭接觸外地人的機會很多,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從田乾、埔邊、沙港、十三鄉甚至海豐其他鎮區遷移進來,於是鹽町頭形成了多姓雜居的自然村。各地人員和諧相處。
鹽町頭神宮是出了名多的,有宮廟的就有四座,分班是頭社供奉關帝君的關爺宮,美社(舊稱尾社)供奉真武大帝的真武宮,還有中社宮(資料不詳)和三社合奉的“祖宮”。每逢大節日或者“神生”(就是被供奉的主神誕辰),都有鹽町頭的善男信女捐獻,多數是捐戲(稱為“題戲”)。鹽町頭四個神宮都設有戲台,也就是說鹽町頭境內有四個戲台,這在汕尾城區乃至海陸豐都是首屈一指的。一般捐戲的戲資現金到位後,理事會(多是鹽町頭的長者,在鹽町頭長者的地位很高,他們有自己的老人理事會,主持這些節日活動事宜)聯繫經常光顧的戲班,多數為白字、西秦戲中,偶爾也有潮劇,以前鹽町頭有過一個自己的西秦白字戲班,後來解散了,多是邀請海陸豐的戲班來唱戲。
戲台是固定的水泥建築,以前的戲台是露天的,到了八十年底末全部加建上蓋,到了“做戲”的時候,就不用再重新搭竹棚讓戲班用以表演和化妝。而台下的觀眾席都有竹棚擋雨遮陰(因為有夜戲和日戲),觀眾可以不怕風吹雨打了。記得兒時跟隨婆婆看戲,有時候是會給大雨驅趕的,相比之下現在的觀眾幸福多了。
舊時的孩子們最喜歡看戲了,不是因為戲好看,是因為戲棚下面有很多人在叫埋零食熟食,有油炸碗仔糕、油炸瀨尿蝦、黑皮甘蔗、冰棍(當時還沒有雪糕)、油柑山楂、大碗粥、雲吞麵、噹噹糖...什麼都有,誠然比魯迅寫的社戲場面還精彩百倍。
歷史起源
鹽町頭,古時叫鹽町寮。這裡原是品清湖畔大片的鹽田,鹽戶在此搭起眾多的鹽寮,或為家居,或為倉儲,蔚為壯觀,故有此名。後來,隨著海水消退,外側鹽町出現狹長沙壟,各地不同姓氏族人開始陸續遷入,於此築屋造房。宋元之際,大批福建沿海漁民為避戰亂遷居海陸豐。到了明代,汕尾周圍有名的“十八鄉”逐漸形成,鹽町寮也開始形成村落。清康熙以降,隨著汕尾港的形成和發展,汕尾立埠,集市出現,憑著漁鹽之利和優良港口,一時間桅桿雲集,貨暢其輪,與廣州、上海、汕頭、香港等地商戶聯裝,讓汕尾埠擁有“小香港”之譽,各姓族人把處於汕尾埠邊緣地帶的鹽町寮村當作進入汕尾埠的首先之地,定居繁衍,因人口數量居周圍村莊之首而有“十八鄉母”之稱。鹽町頭人農業、漁業和鹽業三業並舉,繁華而富足,許多村民成為赫赫有名的鹽商。當時, 鹽町寮村的大巷是其他“十八鄉”陸路進入汕尾埠的唯一道路,又因離汕尾埠最近,被視為“頭”,故改稱鹽町頭。
據介紹,鹽町頭一村之中竟有姓氏近100個,是名副其實的外來移民村。他們的祖先除大多來自福建,也有不少來自鄰近省、市山區鎮。當年,他們遠離故土,帶著香火,舉家而來,為了緬懷祖祖輩輩的先人,寄託後人的哀思,各氏人紛紛修建宗祠,以致於明清兩代“宗祠滿巷”。祠堂是一個家族繁衍、發展的標誌,記錄了家族的沿革與變遷,把綿延幾百年、上千年的家族史,都濃縮在宗祠神龕上供奉的一列列漆金黑色祖宗牌位上。每逢過年過節,紅白喜事,全族各房各戶都得在祖宗神位前燒香叩拜。
百年滄桑風采依然
這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鹽町頭祠堂的建築樣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常見的有“下山虎”、“四點金”、“三間過二伸手”,“九包五”……外形各異,有的呈四方形,有的呈7字形的,有的一字排開。即使在同一地段,相鄰的兩座祠堂,建築風格也是不同的。
大厝林氏宗祠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建築樣式為“九包五”,五進二天井,前有祠堂町,後有後巷圍屋,左右兩側房子形成火巷。主體結構為硬山頂式,抬梁與穿斗混合,門廳前台左右皆有墊台,兩條圓形石柱,前檐額壓檐披風,柱端兩邊梁架布滿了手工精細的雕刻,有鳥獸蟲魚、雲雷如意等,每根屋樑兩端皆橢圓形梁托,梁托上雕刻著彩雲、飄帶,檁上鑲嵌片片段預告雕,連梁鉤均刻有蟠龍等圖案,仰首凝望,玲瓏別致,令人嘆為觀止。
與之相鄰的陳氏宗祠雖然沒有宏大的建築群,但刻意在前面留出大片的空地作為花園,左右兩側植有古柏和槐樹,還挖有水井,前面雙重門樓,體現“千斤門樓四兩厝”的建築特色。
許氏宗祠和錢氏宗祠也屬左鄰右舍,都於近年重建,其氣派豪華在當地首屈一指。琉璃屋瓦,典雅莊重,雕樑畫棟,巧奪天工。正大門兩側皆有精美的器物擺設,許氏宗祠大門兩側雕刻精湛的石獅,而錢氏宗祠擺設的是兩個金光閃閃的大銀寶。這是不同的宗族文化背景在宗祠建築風格上的不同體現。
鹽町頭古祠堂還保留著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由於海邊多颶風,大部分祠堂普遍較低矮,許多古祠堂牆體由珊瑚石壘砌而成,行走其間,外牆泥體脫落露出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珊瑚礁石,讓人頓生遐想。
百年滄桑風采依然
這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鹽町頭祠堂的建築樣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常見的有“下山虎”、“四點金”、“三間過二伸手”,“九包五”……外形各異,有的呈四方形,有的呈7字形的,有的一字排開。即使在同一地段,相鄰的兩座祠堂,建築風格也是不同的。
大厝林氏宗祠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建築樣式為“九包五”,五進二天井,前有祠堂町,後有後巷圍屋,左右兩側房子形成火巷。主體結構為硬山頂式,抬梁與穿斗混合,門廳前台左右皆有墊台,兩條圓形石柱,前檐額壓檐披風,柱端兩邊梁架布滿了手工精細的雕刻,有鳥獸蟲魚、雲雷如意等,每根屋樑兩端皆橢圓形梁托,梁托上雕刻著彩雲、飄帶,檁上鑲嵌片片段預告雕,連梁鉤均刻有蟠龍等圖案,仰首凝望,玲瓏別致,令人嘆為觀止。
與之相鄰的陳氏宗祠雖然沒有宏大的建築群,但刻意在前面留出大片的空地作為花園,左右兩側植有古柏和槐樹,還挖有水井,前面雙重門樓,體現“千斤門樓四兩厝”的建築特色。
許氏宗祠和錢氏宗祠也屬左鄰右舍,都於近年重建,其氣派豪華在當地首屈一指。琉璃屋瓦,典雅莊重,雕樑畫棟,巧奪天工。正大門兩側皆有精美的器物擺設,許氏宗祠大門兩側雕刻精湛的石獅,而錢氏宗祠擺設的是兩個金光閃閃的大銀寶。這是不同的宗族文化背景在宗祠建築風格上的不同體現。
鹽町頭古祠堂還保留著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由於海邊多颶風,大部分祠堂普遍較低矮,許多古祠堂牆體由珊瑚石壘砌而成,行走其間,外牆泥體脫落露出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珊瑚礁石,讓人頓生遐想。
鹽町頭祠堂以古樸渾厚的建築藝術造型,巧思多變的設計手法,充分顯示了海陸豐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這些巧奪天工的古建築藝術祠堂,除局部遭到人為破壞或自然災害而受損外,大部分還保存原建築格局的風格。
鹽町頭祠堂還是個民俗文化的博物館。在鄧氏宗祠“耀陽堂”,記者發現在祠堂正中屋頂橫樑上掛有一幅由器物構成的“魁星踢斗”圖。一個圓形小竹篩子中間,左邊由毛筆、小圓鏡、陰曆通書、鳳尾剪刀等組成“鬼”旁,右側由蒜頭、竹尺、筷子等構成“斗”邊,左右相合便成“魁”字。據了解,這是該祠堂整修上樑時所掛。
梓里傳說勵後人
提起古巷裡的“長工祠堂”,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明代的鹽町頭村,東、南兩面瀕海,東面品清湖水域至今村頭的1巷前,南面村邊靠著牛頭港口(即今天的“開山神廟”處)。牛頭港地形成牛頭狀,左右兩側有兩塊狀若牛角的巨石,遙遙相對,與村相連處有一塊荒埔,是牛的“肚腩”,地上連片密集的“蜈蚣草”成了惟妙惟肖的牛毛。傳說明朝年間,村里一吳姓鹽戶巨商,在“牛肚腩”上建起宗祠。由於該處系沙壩地,日久沙土流失。一日,地師對吳家說:沙走草失,何與肥牛?吳姓商人聽後遂將居家連同宗祠賣給一林姓人家,舉家遷居它鄉。
鹽町頭祠堂還是個民俗文化的博物館。在鄧氏宗祠“耀陽堂”,記者發現在祠堂正中屋頂橫樑上掛有一幅由器物構成的“魁星踢斗”圖。一個圓形小竹篩子中間,左邊由毛筆、小圓鏡、陰曆通書、鳳尾剪刀等組成“鬼”旁,右側由蒜頭、竹尺、筷子等構成“斗”邊,左右相合便成“魁”字。據了解,這是該祠堂整修上樑時所掛。
梓里傳說勵後人
提起古巷裡的“長工祠堂”,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明代的鹽町頭村,東、南兩面瀕海,東面品清湖水域至今村頭的1巷前,南面村邊靠著牛頭港口(即今天的“開山神廟”處)。牛頭港地形成牛頭狀,左右兩側有兩塊狀若牛角的巨石,遙遙相對,與村相連處有一塊荒埔,是牛的“肚腩”,地上連片密集的“蜈蚣草”成了惟妙惟肖的牛毛。傳說明朝年間,村里一吳姓鹽戶巨商,在“牛肚腩”上建起宗祠。由於該處系沙壩地,日久沙土流失。一日,地師對吳家說:沙走草失,何與肥牛?吳姓商人聽後遂將居家連同宗祠賣給一林姓人家,舉家遷居它鄉。
林家祖母是家中的掌舵人,她命人將吳姓宗祠推倒,並決定在原地修建林氏宗祠。一天黑夜,林氏祖母意外地在工地地下發現了一大缸秘藏的金銀,意外之財讓林家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大戶,在建宗祠規模得以擴大,建成“九包五”樣式。林家還廣置田產,家僕多人。一徐姓青年,在林家當了一輩子的長工,由於忠厚老實,吃苦勤勞,深得林家上下喜愛,徐姓長工死後,林家人特地在林氏宗祠後面為他建起徐姓宗祠,並由林家人負責管理祭祀。這就是“長工宗祠”的來由。
鹽町頭人自小就受到祠堂文化的影響,男女老少對各姓氏源流及宗祠對聯都可以倒背如流。如陳氏宗祠的“穎川世澤, 水家聲”,林氏宗祠的“西河世澤,九牧家聲”,許氏宗祠的“高陽世澤,泰岳家聲”,錢氏宗祠的“彭城世澤,闌水家聲”、邱氏宗祠的“瓊山世澤,渭水家聲” ……舊時的訊息封閉,出外之人常靠背祖宗聯對認宗投靠。據傳,該村有一外出者,經常每到一處,先探出對方之姓,而後脫口而出說出宗祠聯對,讓對方相信自己是同宗族人,而受到熱情款待。
鹽町頭人的宗祠除祭祀先人外,還深含著長輩們對子孫後代的一片期望。企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門前一對桅桿豎,表旌門第是書香”。故此,他們在宗祠的神龕上,特意撰刻歌頌先祖業績,激勵後人拼搏的楹聯。如許氏宗祠“丹淑堂”的楹聯:“敬宗名相仲康名將叔徽名醫俱大名 萬古忠賢揚太岳,叔重善經用晦善詩道寧善書皆高善 千秋文史頌高陽”、鄧氏宗祠“耀陽堂”的楹聯:“耀祖德存忠存孝,揚宗公勤讀勤耕”,在濃郁書香的薰染下,果然,從這一座座宗祠里走出代代英才。如聞名粵東的拳師林媽來,大革命時期的農會會長錢馬見、抗日時期東江縱隊的重要領導者林昭存,蜚聲中外的國際人類學家楊成志……等等。
鹽町頭人自小就受到祠堂文化的影響,男女老少對各姓氏源流及宗祠對聯都可以倒背如流。如陳氏宗祠的“穎川世澤, 水家聲”,林氏宗祠的“西河世澤,九牧家聲”,許氏宗祠的“高陽世澤,泰岳家聲”,錢氏宗祠的“彭城世澤,闌水家聲”、邱氏宗祠的“瓊山世澤,渭水家聲” ……舊時的訊息封閉,出外之人常靠背祖宗聯對認宗投靠。據傳,該村有一外出者,經常每到一處,先探出對方之姓,而後脫口而出說出宗祠聯對,讓對方相信自己是同宗族人,而受到熱情款待。
鹽町頭人的宗祠除祭祀先人外,還深含著長輩們對子孫後代的一片期望。企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門前一對桅桿豎,表旌門第是書香”。故此,他們在宗祠的神龕上,特意撰刻歌頌先祖業績,激勵後人拼搏的楹聯。如許氏宗祠“丹淑堂”的楹聯:“敬宗名相仲康名將叔徽名醫俱大名 萬古忠賢揚太岳,叔重善經用晦善詩道寧善書皆高善 千秋文史頌高陽”、鄧氏宗祠“耀陽堂”的楹聯:“耀祖德存忠存孝,揚宗公勤讀勤耕”,在濃郁書香的薰染下,果然,從這一座座宗祠里走出代代英才。如聞名粵東的拳師林媽來,大革命時期的農會會長錢馬見、抗日時期東江縱隊的重要領導者林昭存,蜚聲中外的國際人類學家楊成志……等等。
能否打造“祠堂一條巷”品牌?
一條巷有60家祠堂實在罕見,鹽町頭的祠堂建造時間大多明清兩代,現今的村2巷,既是琳琅滿目的宗祠巷,又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築群。據介紹,不同姓氏的宗族祠堂如今存在三種情況:一是現在原址破舊,可以修復;二是個別宗祠變成了民房或宗祠家居混雜,很難完全恢復甚至無法恢復;三是經過翻修,以舊換新。
今年來,各姓宗族祠堂修葺如火如荼。記者在大厝林氏宗祠大門牆壁看到一張由該族人貼出的“告知”,大意是:大厝林氏宗祠舊時赫赫有名,如今,陳、錢、許等姓氏祠堂已煥然一新,而本姓祠堂仍破爛不堪,提議正月十五,本族人集中宗祠開會,通過重修決議。貼告者自稱86歲,因祠堂至今未能修繕而深感愧對祖先。
一條巷有60家祠堂實在罕見,鹽町頭的祠堂建造時間大多明清兩代,現今的村2巷,既是琳琅滿目的宗祠巷,又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築群。據介紹,不同姓氏的宗族祠堂如今存在三種情況:一是現在原址破舊,可以修復;二是個別宗祠變成了民房或宗祠家居混雜,很難完全恢復甚至無法恢復;三是經過翻修,以舊換新。
今年來,各姓宗族祠堂修葺如火如荼。記者在大厝林氏宗祠大門牆壁看到一張由該族人貼出的“告知”,大意是:大厝林氏宗祠舊時赫赫有名,如今,陳、錢、許等姓氏祠堂已煥然一新,而本姓祠堂仍破爛不堪,提議正月十五,本族人集中宗祠開會,通過重修決議。貼告者自稱86歲,因祠堂至今未能修繕而深感愧對祖先。
地圖信息
地址:汕尾市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