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CILECT)理事學校和亞太地區電影年會執行主席,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18中國科幻大會優秀組織單位,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電影學院占地主校區達105畝;懷柔校區(在建)占地面積667畝,總投資約28億元,首期工程預計將於2019年投入使用。全日制在校學歷生近3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生3000人左右。有教職工527人,其中專任教師287人。下轄19個教學實施單位,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是一所能獨立進行故事片創作的院校。開辦19個本科專業,具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電影學院
  • 外文名:Beijing Film Academy
  • 簡稱:北電
  • 創辦時間:1950年6月
  •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藝術類
  • 學校特色:省部共建大學(2013年)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3年)
  • 現任領導錢軍(黨委書記) 
  • 碩士點:一級學科3個、專業學位2個
  • 博士點:一級學科3個
  • 院系設定:文學系、導演系、攝影系、電影學系、影視技術系、表演學院等15個院系 
  • 校訓: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 校歌:《光影之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 院校代碼:10050
  • 知名校友張藝謀陳凱歌唐國強蔣雯麗黃渤趙薇黃曉明陳坤劉亦菲楊冪周冬雨王俊凱
北影淵源,前身史略,艱苦創業,院系調整,曲折發展,改革開放,辦學實力,師資力量,院系概況,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國際交流,藝術研究,研究機構,研創成果,學術資源,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文化傳統,精神文化,形象標識,知名校友,知名導演,知名演員,校園環境,地圖信息,

北影淵源

前身史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電影團攝製了《延安與八路軍》的影片後,電影團團長袁牧之奉黨中央的指派於1940年夏攜帶該片的全部底片赴蘇聯莫斯科進行後期製作。袁牧之在蘇聯期間考察了莫斯科全蘇國立電影學院後,受到了很大啟發,產生了中國要發展人民電影事業也需要辦一個“中國自己的電影大學”的初衷。
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陳波兒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陳波兒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迅速進展,為迎接全國解放培養和積蓄幹部,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指示,當時,人民電影事業的唯一基地,東北電影製片廠從1947年初開始,先後辦了四期電影幹部培訓班,先後培養了520餘名幹部,其中440名幹部參加了電影工作,70餘名參加了部隊及地方文化工作。這些訓練班堅持的辦學方向和教育方針為建立中國自己的電影教育事業積累了經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周楊、夏衍以及袁牧之陳波兒等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領導人,面對舊中國遺留給電影園地的斷壁殘垣,規劃對它的改造、建設和發展時,感到需要一大批演工農兵、寫工農兵的電影專業人才。在一時還沒有條件辦起“中國自己的電影大學”的情況下,委派陳波兒從實際出發規劃實施。於是人民電影教育事業開始了它的初創階段。在陳波兒的領導下,謝鐵驪巴鴻、王賡堯等經過籌劃,並經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來總理同意,於1950年6月創建了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簡稱表演藝術研究所)。並於7月初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開始招生。

艱苦創業

1950年9月14日,第一個大專三年制的演員班38名學生舉行了開學典禮。
表演藝術研究所由陳波兒擔任所長。所址設在西城區石老娘胡同4號院,後又逐漸發展了三處校舍,即:石老娘胡同9號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積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積有2000平方米。表演藝術研究所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支部,隸屬電影局總支,為第8支部。
表演藝術研究所原址--西四石老娘胡同表演藝術研究所原址--西四石老娘胡同
演員一班於1951、1952年招收了兩次插班生,畢業時共有55名學生。
1951年新學年開始,又招了演員二班、編劇班,演員二班有24名學生入學,編劇班有37名學生。
1951年5月,表演藝術研究所改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簡稱電影學校)。
在當時,專業教師多是來自解放區、部隊和國民黨統治區從事革命文藝工作多年藝術家。任課教師先後有:王逸嚴恭謝鐵驪、陳懷皚、巴鴻、李露玲、肖龍、石聯星唐遠之、耿西、許之喬王震之吳天林藝等。當時在教學方面,開始學習已經介紹到中國來的蘇聯劇作及表演理論,並編寫了《演劇教程》等專業課教材。同時聘請了裴文中金克木分別講授《社會發展史》、《政治經濟學》,由王震之講授《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史東山蔡楚生講授《電影特性》。此外,夏衍周揚馮雪峰陳荒煤于敏俞平伯丁玲、聶紺弩、孫家琇艾青老舍盛家倫等著名文學藝術家,都來校進行專題講授。
表演藝術研究所時期,專業教師雖不多,教學計畫也比較單一,然而講授的課程卻涵蓋了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面,學生接受的知識面很廣闊。這一時期,無專門教學設備,條件簡陋,練功就在四合院內磚地上,影片觀摩要到電影院去買票。教室、宿舍冬天都是燒煤球爐子。學生實行供給制,條件雖艱苦,學風卻是團結、緊張、活潑、嚴肅。
1951年秋,演員一、二班、編劇班先後赴湖北漢陽參加土地改革6-8個月。之後,編劇班又深人石景山鋼鐵廠參加車間工會工作和石鋼工人共同生活了三個月。

院系調整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以孫明經教授為首的南京金陵大學電影播音專修科、以陳河聲教授為首的蘇南文化教育學院電化教育專修科、以錢家駿、范敬祥教授為首的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動畫專修科的師生連同三校的教學設備,調來電影學校。至此,電影學校成為具有藝術系科和技術系科的綜合學校。它標誌著中國電影教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與此同時,學校遷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墳新建的校舍。新校舍占地3.3公頃,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其中排練廳300平方米、劇場1800平方米,教室、實驗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邊設定的簡易操場15000平方米。
院系調整後,1952年電影學校參加了全國高校統一招生,開辦了新聞攝影專修科、洗印專修科及蘇州美專轉來的動畫專修科三個兩年制的大專班,洗印專修科除大專班外,同時招收了洗印中專班;為發展民族地區的電影放映工作,舉辦了民族地區放映師資訓練班。直到1954年,又先後舉辦了新聞攝影幹部訓練班、第一期放映師資訓練班、俄文專修班等在職幹部培訓班。
1953年改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3年改名為北京電影學校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改名為北京電影學校。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99次政務會議上做出決定。“……電影局應積極準備條件,爭取四至五年內創辦電影藝術學院,培養電影人才,首先是編劇、導演、演員……”。在電影事業管理局制定的電影事業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畫中,列有在北京電影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北京電影學院的規劃。文化部並根據政務院的決定為解決建院後的師資需要,一方面派一批留學生去蘇聯和民主德國等地學習電影編劇、電影攝影、電影美術及電影工程;組織專人到蘇聯考察電影教育;同時聘請蘇聯電影教育專家來校講學培養師資。1955年11月由蘇聯專家B·伊萬諾夫、B·卡贊斯基、A·西蒙諾夫、B·安東年柯主持授課,以培養師資為重點舉辦了導演、演員、攝影、製片四個專修班,學員都是來自各電影製片廠具有相當實踐經歷的創作和製作部門的在職幹部,學制二年。學校同時配備了一部分師資力量協助蘇聯專家工作並隨班學習。
蘇聯專家在專修班的講授中,除了理論講授外,更重視課間影片作業的實習,學校為此在原來演出科的基礎上建立了實習辦公室,增添了影片實習設備和教學輔助力量。四個專修班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先後拍攝了《小白旗的風波》、《眾叛親離》等九個聯合作業影片片斷,演員專修班又排演了舞台劇《仇敵》和《第十二夜》。周恩來總理親臨觀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並接見蘇聯專家與學員,對專家的教學和學員的學習成績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1957年蘇聯專家伊凡諾夫指導學生1957年蘇聯專家伊凡諾夫指導學生
1955年7月,北京電影學院籌建小組“關於籌建北京電影學院工作的報告”,經文化部上報政務院。周恩來總理於7月24日親自批示給高等教育部並由綜合教育司於8月4日正式列人計畫。
從表演藝術研究所第一個演員班到專修班這一電影教育的初建的歷史階段,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急需與發展輸送了576名名專業的畢業生。這其中,如:酈子柏印質明趙聯龐學勤李孟堯孫羽張天民林汝為林農王炎於彥夫董克娜楊靜于洋張桂蘭李文化魏鐸沈傑常彥阿達等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以及汪流余倩劉國典孔祥竺韋彰等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
1956年6月1日,國務院批准北京電影學校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任命電影事業管理局局長王闌西兼院長,建院後,校址設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專業學系設定為電影導演系、電影演員系、電影攝影系和放映師範專修科。同時參加了全國統一招生。三個本科系(四年制)還要進行專業考試(含初試和複試),招收了86名學生。他們正是新中國電影隊伍中的第一批本科大學生。放映師範專修科招收了29名大專科學生。三個系的課程設定分: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講座課。在共同課方面又分:政治課、文藝史論課、外語、體育課。教材、劇目、參考書目等方面雖也有中國民族藝術教育傳統的內容,但教學計畫的框架基本上採取的是蘇聯電影教育體系。
北京電影學院搬遷至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號北京電影學院搬遷至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號

曲折發展

195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
1959年,增設了電影美術系,本科五年制。並進行了招生。
1960年,文化部決定新成立的北京電影工程學院的電聲、化工、機械三個專業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轉人電影學院,建立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工程系。
1961年,建立電影文學系,由文化部文化學院轉來二年級15名學生學習電影編劇和電影藝術理論,於九月初開學。
1963年,上海電影專科學校撤消後,美術系在校學生轉入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美術系(美61屆)繼續學習。
從1960年到1965年,由實驗電影製片廠組織的本科生各屆畢業班攝製的聯合畢業作業,短故事片20部、71本,紀錄片多部。其中《穿山巨龍》、《大木匠》、《父子倆》三部短故事片、《高爐電花》、《裝卸之歌》二部紀錄片曾在中國國內發行上映。
56班導、演、攝聯合畢業作業《穿山巨龍》56班導、演、攝聯合畢業作業《穿山巨龍》
這一時期,教學對象主流是本科系各專業,但仍堅持著為電影事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在職幹部。1959年曾建立過短訓部,為各電影製片廠培訓了“新聞編導”、“新聞攝影”、“錄音”、“洗印”四個專業的學員273名;這一年還舉辦了表演師資進修班,聘請蘇聯表演藝術家尼·潘可娃來校任教,1960年8月表演師資進修班結業,演出了蘇聯話劇《樂觀的悲劇》。攝影系舉辦了“電視攝影幹部短訓班”、“科教電影攝影短訓班”,導演系舉辦了“科教影片導演進修班”,工程系舉辦了“放映師範專修班”。作為教學改革的一項措施,1960年表演系試招收了一屆國中畢業生的六年一貫制的兩個教學班。
從1960年開始,學院攝影系先後接受了越南、高棉、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派來的學習電影攝影的留學生,導演系也接受了阿爾及利亞的留學生。
1959年3月,北京電影學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託,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攝製定期的新聞雜誌片《北京新聞》,以反映北京市各條戰線的建設、發展的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每月兩期。與此同時,還攝製了《建設密雲水庫》及北京工業、北京農業等方面的大型紀錄片多部。
北京新聞》於1960年被評為北京市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到1962年秋共發行了63期,由於電影膠片進口銳減,市委決定暫停攝製。
六十年代初期,課程設定加強了史論課的建設,增設了《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藝術概論》,制定了《學生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
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電影教育完全陷於癱瘓。1970年5月,全體教職工下放部隊農場勞動,接著又把全部校舍房屋、設備、影片資料、圖書移交出去,電影學院被掃地出門。
這一時期,電影學校在壓力下先後招收了“工農兵學員”的大專、中專、進修班等22個專業班。
四人幫”被粉碎後,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又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
1977年,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1977年,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
文化部為迅速重建北京電影學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長王闌西任組長,盧夢、鐘敬之、申伸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撥亂反正,恢復了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五個系本科的招生,文學系先以舉辦進修班主逐步恢複本科招生。舉辦表演師資進修班,各系並舉辦幹部專修班。為給民族地區培養電影幹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內蒙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表演、攝影、美術、錄音四個專業的本科班。
1982年7月,羅光達、周傳基以觀察員身份赴澳大利亞參加CILECT(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絡中心)會議之後,學院先後派出考察團考察了東、西方一些經濟已開發國家電影電視教育的現狀。
繼學院學術委員會恢復、創辦《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之後,建立了電影理論研究室,並先後組織了一系列有關電影美學、中國電影民族化的道路、中國優秀影片的創作實踐、電影與電視等專題研討會。教師們先後在《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及報刊、雜誌上發表了有影響的論文300餘篇。各專業教師先後完成的理論專著有70餘種,其中《攝影曝光控制》、《攝影鏡頭的性能與選擇》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國家一級),《元美學》、《色彩學基礎與銀幕色彩》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教材一等獎。1987年-1992年間獲國家及部級優秀教材獎共9種。
在史論課的建設方面,重建了7個國家的“電影研究”課程以及35門選修課程。
實行“學年學分制”、“二·四制”(按本科招生,兩年後根據學分成績,少數學生按大專畢業,其餘繼續學習)並在1985年級6個專業的新生班試行。
畢業生在教師指導的畢業演出中,其畢業作業《中彩》、《童年往事》、《隨風而去》分別獲得國際大學生奧斯卡電影節獎和東京國際大學生電影節的特別導演獎等。
北京電影學院校門北京電影學院校門
北京電影學院於1984年被吸收為CILECT的會員學校,並於1988年被選為理事學校。1991年6月6日,受CILECT的委託,由學院主持召開了“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電影、電視培訓研討會”,出席會議的有亞太地區22個國家和地區的35個高等影、視院校代表。
1984年,電影學院受權招收碩士研究生,並逐年擴展研究方向和擴大招生人數。此後又同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研究方向為電影歷史和電影理論的碩士研究生教學班。
1989年,建立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培訓中心,
1991年5月,學院制定了《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畫期間發展規劃綱要》。
1992年,學院決定建立“金燭獎”、“北京電影學院獎”,前者為獎勵在校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和職工;後者則為表彰學院師生及歷屆校友在電影創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電影作品而設立的榮譽獎,以弘揚電影教育並推進中國電影藝術的提高。獎項分大獎、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獎七項,1993年5月5日,舉行了首屆“北京電影學院學院獎”、“金燭獎”頒獎大會,獲獎作品及作者名單以金字鐫嵌在校園的金字塔碑上。
1993、1994年,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合作建立了跨校雙學位學制班。從1994年開始並擴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計畫。
1995年,與中國攝影家學會合作辦學,成立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並成立北京電影學院董事會。
2007年6月,學院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2011、2012年美國《好萊塢報導》雜誌推出的全球25所最佳電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電影學院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三名。
2012年,參與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申報成功北京市2011計畫培育項目——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3月,教育部北京市國家廣電總局簽約共建北京電影學院,根據共建協定,北京電影學院還將在通州區建設占地面積500畝的新校區,建成後可保障6000名學生在校學習,將比現有的學生培養規模增加一倍多。
2015年,北京電影學院舉行建校65周年慶典活動;中信國安投資有限公司與北京電影學院簽署了關於聯合辦學的戰略合作協定,北京電影學院相關專業的二級學院將陸續遷址到位於河北香河的中信國安第一城。
愛奇藝與北京電影學院啟動戰略合作愛奇藝與北京電影學院啟動戰略合作
2016年9月,懷柔校區建設項目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取得市政府《關於研究加快推進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落戶懷柔有關事宜的會議紀要》;10月取得市發改委《關於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函》,確定辦理各項開工前的相關手續;11月21日,《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與北京電影學院戰略合作協定》正式簽署;12月25日在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項目地塊內舉行開工儀式。
2017年1月10日,愛奇藝攜手北京電影學院,啟動“學院電影的網際網路表達”主題的戰略合作發布會。兩者在人才培育、作品及活動扶持、IP開發和項目基金合作、校企合作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為網路大電影及網劇產業培養專業人才,打造精品內容。
2018年11月24日,北京電影學院在2018中國科幻大會上獲得優秀組織單位。
2020年7月27日,記者探訪正在建設的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一期工程。工程已經進入最後收尾階段,正在進行體育場施工、圖書館裝修及綠化工程,預計2020年9月完工,2021年實現8個院系1400名師生入駐懷柔校區。

辦學實力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561人,其中專任教師336人,外聘教師85名。學校擁有“萬人計畫”入選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宣部及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高創計畫”領軍人才、全國及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師德先鋒、長城學者等人才百餘人次。此外,學校有多位教授在國內外重要電影(電視)節擔任主席、評審,在國內專業學術團體中擔任理事以上學術職務的教師數量眾多。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錄音系教學團隊(帶頭人:黃英俠)、攝影教學團隊(帶頭人:穆德遠)
北京市教學名師:穆德遠、鄭洞天、周登富、陳山

院系概況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電影學院有5個系、11個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礎部和培訓中心,總計19個教學實施單位,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是唯一能獨立進行故事片創作的院校;開辦了19個本科專業。
院系專業
系部專業
文學系
戲劇影視文學(創意策劃)、戲劇影視文學(劇作)
導演系
戲劇影視導演
影視技術系
影視攝影與製作、影視技術
攝影學院
攝影
表演學院
表演
聲音學院
錄音藝術、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藝術與科技
美術學院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新媒體藝術、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管理學院
文化產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電影學(製片與市場)
電影學系
電影學(電影評論)
動畫學院
動畫、漫畫、戲劇影視文學(動漫策劃)
數字媒體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
視聽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
高等職業教育學院
戲劇影視表演(高職)、影視美術(高職)
國際交流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註:本科專業學制4年,高職專業學制2年

教學建設

  • 硬體條件
北京電影學院錄音實驗室是全國高校唯一獲得國際聲音權威——杜比公司資格認證的實驗室;建築面積近7000平米的攝影棚已經投入使用;具有從電影拍攝到後期製作全流程教學和科研設備。北京電影學院社會實踐橫店影視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28萬元以上。
北京電影學院的影視實驗中心一直承擔著學院教學實習任務。在電影藝術專業教育和教學中,創作實踐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特色,影視實驗中心正是這個特色的扮演者,也是這個環節的實施者。全中心劃分為四個科:影像實驗科、綜合劇場科、影音資料科和實習器材科,在四個科之下細分為視頻實驗室、演播實驗室、照相實驗室、計算機室、實驗劇場、放映中心、影音資料室、語音室、拉片室、多媒體室、攝影器材室、燈光器材室、服裝道具室13個教學實習部門。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既是學生電影創作實踐的組織指導單位,又是教師藝術創新實踐的生產單位,能夠進行正規的商業電影生產,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片和學生畢業作品。
  • 質量工程
2007年6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北京市本科品牌專業4個,國家廣電總局本科重點專業4個,國家級教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部級精品課程1門,院級精品課程10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錄音藝術、動畫、攝影
北京市本科品牌專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
國家廣電總局本科重點專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聲音實驗中心
國家級教學研究基地:動畫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京電影學院社會實踐橫店影視基地
北京電影學院精品課程一覽表
序號課程名稱帶頭人開課單位級別
1
中國電影史
陳山
文學系
院級
2
影片分析
蘇牧
文學系
院級
3
紀錄片創作
司徒兆敦
導演系
院級
4
影視導演基礎
王心語
導演系
院級
5
電影攝影創作
穆德遠
攝影系
國家級,北京市市級,院級
6
現代攝影創作
趙非
攝影系
院級
7
電影美術概論
周登富
美術系
院級
8
動畫概論
曹小卉
動畫學院
院級
9
電影導演創作
鄭洞天
導演系
院級
10
電影鏡頭畫面
王鴻海
美術系
院級

學科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電影學院具有系統、科學的電影學科專業體系,設有3個博士和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下設藝術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電影製作學、表演學、管理學、動畫學和美術學等8個二級學科;與此同時,學校具有2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在電影、廣播電視、美術、戲劇、音樂、藝術設計領域招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另外還擁有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學科群。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藝術碩士(MFA)、公共管理碩士(MPA)
北京市高等學校學科群:藝術文化學科群

國際交流

北京電影學院1984年成為CILECT(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的會員學校;1988年被選為理事學校。2002年當選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年會的執行主席。2008年11月,學校成功舉辦了“2008北京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大會”,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近百所成員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長及代表出席了大會。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先後與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近30所電影院校建立了電影專業教育、學術研究、教師互訪與創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關係。先後聘請了38名中國國內外的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電影學術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為學校客座教授及兼職教授。該校每年還聘請外籍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交流。學院派出大量教師“走出去”,與各個國家電影院校進行學術訪問、專業交流,執行創作、教學和科研合作項目。
先後在近1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北京電影學院學生電影作品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影院校學生合作拍攝紀錄片、卡通片。“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於2002年由學校教授、著名導演謝飛提倡並創辦,已連續舉辦15屆,每年都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影視院校的近千部影視作品參展,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作者光臨影展,已成為在亞洲舉辦的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學生電影節。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創立於2001年,已連續舉辦17屆,是中國青年原創動畫作品展示和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參賽作品已從國內擴大到了國外,被稱為中國動畫短片的“奧斯卡”。該校也是首都北京對外留學生教育、教學最有影響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多次榮獲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的稱號。

藝術研究

研究機構

北京電影學院是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有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北京市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3個聯合共建機構,擁有中關村影視文化產業創新園和北京電影學院大學科技園。根據人才培養、藝術創新和電影產業發展的需要,學校還建有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動畫研究院、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電影人文社科研究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電影音樂研究院等機構。
國家級研究機構: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北京市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電影文化軟實力協同創新中心、先進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新媒體動畫技術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數字影視動漫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聯合共建機構:微軟數位化卡通與動畫實驗室、動畫數字影像實驗室、國際3D協會中國分會
校級研究機構:中國動畫研究院、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電影音樂研究院、中國電影衍生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視覺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研究院、中國電影影像研究院、中國民族文化影像傳承研究中心

研創成果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電影學院2007年成為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2012年,參與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
  • 藝術創作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既是學生電影創作實踐的組織指導單位,又是教師藝術創新實踐的生產單位,能夠進行正規的商業電影生產,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片和學生畢業作品。據不完全統計,青年電影製片廠創作或參與創作的電影作品,獲得國內外電影獎項77個。其中,《鄰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選1999年新中國電影五十年優秀影片五十部;《離開雷鋒的日子》、《沖天飛豹》、《秋菊打官司》、《勁舞蒼穹》、《大沙暴》、《台灣往事》和《婼瑪的十七歲》等獲得多項“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創作的影片,多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獎項和國內影視獎項。
據不完全統計,在新中國所拍攝的一萬餘部電影作品中,由該校師生校友擔任主創的約占70%。學校教師和畢業生,多次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等各種國家級重要獎項,獲獎影片百餘部(次)。教師和畢業生榮獲包括奧斯卡、柏林、坎城、威尼斯、東京等重大國際電影節的多個獎項。
  • 科研項目承擔
2014年度,學校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2項;2013年度,學校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項;2013年度,學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1項、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1項、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2項。
  • 科研成果獲獎
2014年度獲獎(總計9項)
獲獎成果名稱獎項名稱級別等級
發現“規定行動表演法”
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
國家級
二等獎
純粹的感性表達——華語青春片創作分析
中國高等教育影視研究學術論文獎
國家級
二等獎
電影聲音藝術與錄音技術:理事、創作與理論(第一輯)、(第二輯)
第13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省部級
二等獎
電影數字母板技術標準與兼容性淺析
2014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委員會電影技術論文徵文
省部級
三等獎
淺談數字時代的電影母版存檔
2014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委員會電影技術論文徵文
省部級
三等獎
台灣高校影視教育現狀管窺
2014年在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八屆“學會獎”評選中,榮獲優秀論文獎
省部級
三等獎
2014年中國虛擬現實產業峰會技術創新獎
2014年中國虛擬現實產業峰會技術創新獎
省部級
一等獎
全數位化後期製作中素材的自動挑選方法研究
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委電影技術論文徵文活動
廳局級
一等獎
電影聲音藝術與錄音技術:歷史創造與理論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八屆“學會獎”論文優秀獎
其它
其他獎
2013年度獲獎(總計7項)
獲獎成果名稱獎項名稱級別等級
獨特世界中獨特人物的塑造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獎理論評論獎
國家級
未評等級
數字電影高幀率技術套用與發展前景
論文獎
省部級
三等
鏡頭前的表演教學
優秀高教科研成果獎
省部級
一等
機遇與挑戰-探析電影院數字環繞立體聲還音系統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優秀論文獎
省部級
一等
基於自然用戶界面的環繞聲聲像控制器設計
論文獎
省部級
一等
遊戲場景設計中空間形態表現方法的研究
優秀論文獎
廳局級
未評等級
微動畫短片創作在動畫本科教學中的作用
優秀論文獎
廳局級
未評等級
以上表格內容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5年12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圖書館文獻總量37萬冊,其中館藏中外文獻總量32萬冊,系處資料室文獻總量44365冊(含電影膠片資料368部)。1949年以後中國國內出版的電影類書刊文獻館藏基本完整。每年訂購中文報刊400餘種,外文及港台期刊80餘種。
圖書館圖書館
館藏文獻資料以文藝及社科類為主,以影視藝術,影視技術及其相關學科為收藏重點。館藏文藝類圖書占全部館藏的60%。中外影視期刊品種全,具備連續性和完整性,是該館獨具特色的館藏優勢。該館特藏中國1949年以前的期刊902冊,內含豐富的中國早期電影資料,是研究電影發展史的珍貴文獻。建國後歷年攝製的影片分鏡頭劇本8700餘冊。擁有期刊全文資料庫、學位論文全文庫、視頻音頻資料庫、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電子圖書等20餘個資料庫,館藏影視光碟10000餘部。
圖書館於2004年啟動“北京電影學院館藏解放前期刊資料庫”、“館藏電影類外文圖書中文摘要資料庫”和“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等特色資料庫的建設項目。
  • 學術期刊
北京電影學院出版有《中國動畫產業年報》、《中國電影產業年報》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等期刊,其中:
學報學報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為電影電視藝術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02年《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和“北京高等學校優秀社科學報”,2004年被評為“北京高校優秀社科學報”,其中“大師研究”欄目被評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錢軍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胡智鋒
黨委副書記
張健
副校長
孫立軍、俞劍紅、扈強
紀委書記
支宏偉

歷任領導

歷任院長
姓名在任時間備註
1950-1951
1951-1956
1956-1959
-
1978-1982
代行院長職務
1980.10-1983.7
1983.7-1992
1992-1997
1997-2002
2003-2016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 校訓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主張“尊師重道”,他在90歲高齡的情況下,親自參加了公益廣告《尊師重道 薪火相傳》的拍攝,後來,為該校題詞“尊師重道 薪火相傳”。
季羨林題寫校訓季羨林題寫校訓
尊師重道
尊:尊敬、尊重。師:這裡不僅指傳道授業的教師、師傅,更包括中國電影行業的大師尤其是創辦該校的電影行業前輩們(如陳波兒、章泯、鐘敬之、吳印鹹等),也包括國際中國國內的電影大師們。重:重視、看重。道:首先指學校傳授的知識、理論、道理、規律、技能、技法,以及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也指做人的道德和人生的道路。
薪火相傳:又作“薪盡火傳”,原意為"前一根柴剛燒完,後一根柴已經燒著,火永遠不熄。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流傳。"這裡特指該校通過教學,將電影專業知識、技能和電影前輩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承下去。
“尊師重道 薪火相傳”的意思是:全院師生要努力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尊敬師長、大師,重視電影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繼承革命電影事業的光榮傳統,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創世界一流電影學院,多出德藝雙馨電影人才,多出服務人民、教育人民的好作品。
  • 校風
修身、勤學、精藝、踐行
修身”:具有涵蓋了思想政治修養、倫理道德修養、審美修養等多方面的豐富內涵。特別是強調關注思想意識和社會人文方面的修養的共識和自覺。“勤學”:意指一個合格的電影工作者必須將勤學養成為一種習慣。勤學不僅是學技巧,還要在生活中向生活學、向人民學。“精藝”:意指追求高水平的藝術素養和過硬的專業能力是北京電影學院全體師生在業務學習和藝術實踐上的自覺訴求。“踐行”:意指該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重視實踐、重視創作的教學特色和傳統。
  • 院校精神
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立德”:電影人首先要具有思想道德的修養和人文關切的情懷。“立言”:對於藝術的感悟不僅停留在感性,更要提高到理性。對於電影藝術的學術探討提倡各抒己見,平等交流。“立行”:藝術源於生活,電影的藝術實踐與生活密不可分。“立行”不僅指在生活中感悟藝術,更是指以藝術來陶冶人、陶冶人的生活。“求是”:“是”是真理,是真實,藝術的求真不是複製生活,而是高於生活、表達生活,這種表達的核心就是“求是”。“是”體現了生活內涵中的真理性,“是”又不是生活原生態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求美”:是藝術的使命和境界,理解“美”,關注“美”;表達“美”、弘揚“美”。“求新”:藝術是創造,求新既是指藝術形式的新,也是指內容的新。前者指藝術表達上的嘗試、創新;後者指關注生活中的新變化,關注時代的律動、反映時代的聲音。

形象標識

  • 校名
校名校名
  • 校色
校色校色
  • 校徽
校徽校徽
該標識遵循國際慣例,以北京電影學院的英文縮寫BFA中的A為字形結構,結合五角星和膠片的元素,多側面地表現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定位和鮮明特色,符合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
該標識的A字形結構,酷似漢字中的“人”字,表明學院以育人、樹人為宗旨;又形似建築中的屋頂,傳達出崇高向上的學術精神和爭創一流的信念。A字形結構中被剪裁出的負形五角星則說明了該校是中國電影明星誕生的搖籃,也定義出了中國特色。兩側呈階梯狀上升的膠片齒孔展現了一條通向遠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現了學院的眾多專業、院系。
標識運用紅、黑二色,象徵著電影的特徵和發展歷程,也寓意學校堅持正確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知名校友

建校以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數萬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學校在辦學歷程中,為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數萬名優秀的電影製作、電影理論研究、電影數位技術、文化事業管理及與之相關的專業人才,在國內外電影教育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培養的藝術人才中有陳強、謝添、龐學勤、于洋、吳貽弓、謝飛、鄭洞天、李前寬、郭寶昌和翟俊傑等老一代藝術家;也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唐國強、宋春麗、張鐵林、張豐毅、王志文、許晴、蔣雯麗、黃磊、陸川、賈樟柯等中青年電影人代表;還有徐靜蕾、寧浩、趙薇、陳坤、黃渤、周冬雨、關曉彤、王俊凱等一大批電影新銳。

知名導演

導演名單
級數導演專業其他專業
59級
60級
美術系:李前寬
61級
64級
76級
吳天明(進修班)
78級
82級
文學系:翟俊傑
83級
韓三平黃建新(幹部進修班)
84級
尤小剛孫周(幹部進修班)
85級
文學系:曹保平
攝影系:趙小丁
86級
章家瑞(進修班)
87級
表演系:王全安錢雁秋
89級
美術系:丁晟
攝影系:李大為
90級
高希希(研究生)
91級
文學系:滕華濤
93級
文學系:賈樟柯
94級
95級
伍仕賢程耳陸川(研究生)
97級
美術系:郝藝
99級
攝影系:寧浩
文學系:劉伽茵
01級
曲江濤(進修班)
02級
表演系研究生:畢志飛
06級
孫睿(研究生)、趙薇(研究生)
10級
攝影系:傅子恩

知名演員

演員名單
級數表演本科專業表演高職、進修班及其他專業
56級
62級
78級
80級
業餘表演班:張光北李成儒李強李勤勤朱琳趙寶剛
82級
84級
85級
表演系幹部專修班:寇振海唐國強宋春麗姜黎黎郭凱敏肖雄李鳳緒
87級
88級
89級
90級
進修班:李進榮
92級
93級
留學生:賈靜雯
94級
進修班:周浩東李宜娟徐光
95級
進修班:陸詩雨
96級
97級
98級
99級
留學生:柯有倫
高職:韓曉、韓雨芹楊蕊
進修班:郝柏傑張昊翔楊雪
00級
高職:韓雯雯、車曉周一圍、林家川、梁志成
進修班:厲娜
01級
高職:姚笛馬蘇張浩天練束梅、蔣依杉、李奕嫻
繼續教育學院:曹炳琨
02級
高職:郭明翔萬美汐熊乃瑾張天其趙文琪、舒硯、艾倫、陳燃
高職(配音班):黃渤、何欣
進修班:裴秀彬
03級
李悅銘周牧茵徐梵溪屈玥蔣婧沈泰唐於鴻李東學楚軼男、侯京健、李依玲、蔡嘉駿、黃璐
高職:張嘉倪葉一茜穆婷婷於莎莎、張函寧、杜沁怡、姜妍、何華東
04級
葉項明何亞男鄭凱何珺蕭浩冉鹿凌桀劉嫻李淨洋趙仕瑾朱子岩蘇倩薇馬容莉趙婷婷胡蝶、張鈞涵、程琤、張譯木、黃小戈、石天碩、劉博皓、秦伯坤、劉文昊、馬慶偉、胡琨、劉立、溫雯、耿夢謠、王帥、張稷軒、張玉潔
高職:王宣予、劉恩佑路晨康飛張曉飛亓航、李羲兒、高利虹、黃明、李鶴、熱依扎、肖茵、肖雨雨、趙廷峪
繼續教育學院:包貝爾、包文婧
進修班:何晟銘、吳建飛
05級
高職:方安娜周子涵屠育瑋、肖瑩、馬薇、翟文斌
06級
高職:葉青張檬趙思、李若嘉、洪連城
07級
繼續教育學院:何杜娟、湯晶媚
08級
竇驍潘之琳种丹妮伍冠峯蔡文靜啜妮喬喬夏子涵、孫健淇、王子睿、李亭哲
高職:李昊宇盛君張逗逗、趙越、王若涵、王子媚
09級
研究生:陳大偉
進修班:張天愛
10級
關雪盈張一山楊紫白雪余玥洪洋李現鮑天琦羅昱焜王靚雅裘曉潔王奕瑾朱夢瑤胡雯月、房鹿、刁成碩、尤靖茹、何宣林
專升本:翟浩然
進修班:劉萌萌、林思意
11級
研究生:黃愷傑張芷溪
錄音系:孫雪寧
進修班:何佳穎、盧沁希
12級
嚴禹豪何瑞賢尚語賢孫蘭秀梅祝向陽唐沸潮孫嘉璐董方胡馨王藝諾宋伊人王欣怡王千一靳芊芊黃思涵楊柳劉芮僑姜珮瑤、徐子力、蔣欣奇、嚴米拉、夏恩、梁霆煒、李俊霆、何美璇、孫楚鴻、王子騰、姜來、金玄念、尚如夢、金澔辰、戰天澤
研究生:潘之琳
進修班:徐歆雨
13級
徐好孫佳雨孫曉倫陳瑤華雯王一鳴孟子義范凌子杜憬儀王笑一、張家睿、張智坤、白瀾、李林軒、孟子萩、秦天宇、張淞、張晚意、劉源、王一菲、李俊瑤、張鑫、聶子皓、謝欣貝、王皓軒、朱一文、李昕哲、劉海寬
研究生:田雨嬌
高職:娜吉瑪、楊廷東、任宏識
14級
成梓寧聶聞遠盧宇浩范夢楊欣穎馮筱童劉益兵王順勇岳小涵王費澌、王沛然、劉承林、劉迅、徐紫茵、苗夕倫、辛瑞琪、陳雨鍶
高職:黃聖池、林世傑
15級
進修班:李左飛
16級
關曉彤郭俊辰盛蕙子張藝贏黃婧儀任雨萌吳曼思於昕仡、魏子涵、劉怡潼、周也、陳博豪
17級
18級
19級
陳飛宇、馮祥琨

校園環境

截至2016年12月,北京電影學院有主校區和懷柔校區(在建)。
主校區
北京電影學院主校區占地105畝,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懷柔校區開工儀式懷柔校區開工儀式
懷柔校區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位於懷柔區楊宋鎮懷柔新城08街區東南部,東至龍雲路(規劃路),南至祥瑞路,西至安平東路,北至懷耿路,占地約667畝,總規劃建築面積約33.9萬平方米,計畫總投資32億元。項目計畫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為178800平方米,建設內容有教學行政辦公、圖書館、各類實習用房、學生及教工宿舍、食堂用房等,首期工程預計將於2019年投入使用。
懷柔校區懷柔校區
新校區建成後,北京電影學院將依據六大電影獎項,以“金像星光”“華表凌雲”“金雞啼曉”“天壇抱月”“金馬奔騰”“百花齊開”為主題,設計校園景觀。未來北京電影學院將考慮依靠高校資源,在懷柔建設附中、附小。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