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傑,1941年9月出生於河南開封,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
1986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戰爭片《血戰台兒莊》。1988年,編導近代片《共和國不會忘記》。1991年,憑藉執導的戰爭片《大決戰2:淮海戰役》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94年,拍攝劇情片《金沙水拍》。1997年,執導劇情片《挺立潮頭》。2003年,拍攝劇情片《驚濤駭浪》,該片獲得第23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2006年,執導戰爭片《我的長征》,該片獲得第26屆金雞獎評審會特別榮譽獎。2010年,執導傳記劇《趙丹》。2014年,執導懸疑動作片《一號目標》,該片是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產優秀新片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12月16日,作為嘉賓出席了第3屆金丹若國際微電影節。
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參演電影,監製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1959年,17歲的翟俊傑從開封考入西藏十八軍文工團當演員,經歷了1959年西藏平叛中的找部隊、送傷員、押俘虜、掩埋戰友、開荒種地。
演藝經歷
1986年,翟俊傑與楊光遠合作執導戰爭片《血戰台兒莊》,這是中國第一部首次表現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影片,該片採用紀實風格,強調在紀實的風格中塑造出血肉兼備的人物,翟俊傑在片中扮演了壯烈殉國的川軍戰將王銘章,他因此憑藉該片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1988年,編導並出演了反映四川省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的近代片《共和國不會忘記》。1989年,《大決戰》攝製組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翟俊傑奉命擔任第五攝製組——國民黨統帥部的導演,他的主要任務是真實地表現出決戰之際國民黨統帥部的情景特別是蔣介石的形象。
1991年,憑藉執導的戰爭片《大決戰2:淮海戰役》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94年,拍攝由李克儉、王惠、李雲亮聯合主演的劇情片《金沙水拍》,該片講述了遵義會議召開之後,紅軍長征經過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故事。1997年,執導由張連文主演的劇情片《挺立潮頭》。
2004年,執導由鍾秋、夏雨、葛存壯聯合主演的傳記歷史片《我的法蘭西歲月》,該片講述了1920年至1925年,青年鄧小平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發生的一系列曲折跌宕的故事,獲得第7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華語故事片提名、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2015年12月16日,作為嘉賓出席了第3屆金丹若國際微電影節。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上映時間 | 名稱 | 主要演員 |
---|---|---|
1989年3月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翟俊傑、鄭在石、唐國強 |
1991年 | 《大決戰1:遼瀋戰役》(上、下) | 古月、蘇林、盧奇 |
1991年 | 《大決戰2:淮海戰役》(上、下) | 古月、蘇林、盧奇 |
1991年 | 《大決戰3:平津戰役》(上、下) | 古月、蘇林、吳志遠 |
1993年 | 《飛越、飛越》 | |
1994年 | 《金沙水拍》 | 李克儉、王惠、李雲亮 |
1997年 | 《挺立潮頭》 | 張連文 |
2003年 | 《驚濤駭浪》 | 巫剛、寧靜、李幼斌 |
2004年8月20日 | 《我的法蘭西歲月》 | 鍾秋、夏雨、葛存壯 |
2006年10月18日 | 《我的長征》 | 王伍福、王心剛、王霙 |
2010年11月28日 | 《趙丹》(25集電視劇) | 邢岷山、徐衛、于慧 |
2011年1月25日 | 《雪嶺上的雕像》 | 劉曉慶、盧奇 |
2014年5月23日 | 《一號目標》 | 孫維民、蔣勤勤、劉小鋒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
1988年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參演電影
監製作品
時間 | 名稱 |
---|---|
1960年 | 《女權》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5 | 第30屆 | 最佳改編劇本獎 | 《一號目標》 | 提名 |
2007 | 第26屆 | 最佳導演獎 | 《我的長征》 | 提名 |
2003 | 第23屆 | 最佳導演獎 | 《驚濤駭浪》 | 提名 |
1992 | 第12屆 | 最佳導演獎 | 《大決戰:淮海戰役》 | 獲獎 |
1989 | 第9屆 | 最佳影片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提名 |
1989 | 第9屆 | 最佳編劇獎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提名 |
1987 | 第7屆 | 最佳男配角獎 | 《血戰台兒莊》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2 | 第9屆 |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 《驚濤駭浪》 | 獲獎 |
2002 | 第9屆 | 優秀導演獎 | 《驚濤駭浪》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9 | 第12屆 | 最佳影片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9 | ---- | 冶金部鋼花獎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獲獎 |
1989 | 第1屆 | 中國電影節紀念獎 | 《共和國不會忘記》 | 獲獎 |
人物評價
翟俊傑身上散發著軍人所特有的氣質——英雄主義。他說這是軍人的時尚,並且把這種時尚盡顯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在他的電影作品中總是能夠看到“陽光”的態度,一種積極的、向上的、充滿青春的心態(新華網評)。
翟俊傑不僅在藝術上始終保持著年輕的創作心態,而他對年輕人的創作熱情也始終給予積極的鼓勵,他常說要理解年輕人的另類,要給予他們一個寬容的創作空間,因為他們對時尚最敏感,汲取最快。雖然有時候難免會產生一種偏激,但是藝術創作原本就是在失敗中採集果實,獲得經驗的。對於來求教的年輕人,翟導總是給予熱情的幫助和指導,他說藝術創作是一條艱苦的道路,要耐得住寂寞,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不斷地追求(搜狐娛樂評)。
在看翟俊傑導演的電影時,內心總是能夠隨著電影劇情發展和人物命運變換而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僅來自影片中的戰爭氣勢、慘烈的戰爭畫面,更來自於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英雄主義精神。從《我的長征》走到《血戰台兒莊》、從《大決戰》進入到《共和國不會忘記》,這種情感他是以自己的作品跟隨著中國革命的進程,穿越了歷史時空,展現了中華民族不朽的堅韌精神。觀眾在影片中重新走過、重新感受、重新讀解這段紅色歷史的進程(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