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黨的十八大明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北京市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階段,防震減災工作面臨新要求、新挑戰。
本規劃圍繞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大震巨災風險,緊盯制約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瓶頸,緊扣首都地震安全需求,科學布局全市防震減災工作,以期全面提升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滿足北京作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地震安全要求。
本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防震減災規劃(2016-2020年)》、《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編制。規劃期為2016-2020年。
一、 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國地震局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堅持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宗旨,認真落實防震減災各項部署,不斷完善防震減災工作體系,穩步提升城鄉防震減災綜合能力,具備了抗禦6級地震的能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1.地震監測預測能力顯著增強
現代化地震觀測台網基本建成。地震監測能力優於1.0級,定位精度優於3千米,具備了2分鐘自動速報、5-8分鐘正式速報、10分鐘烈度速報能力。地震預測探索工作穩步推進,建立了京區震情聯合會商機制,基本把握了首都地區的地震趨勢。
2.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大幅提升
全市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實施8.4萬戶棚戶區改造、6677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53萬戶農宅抗震節能改造。交通、水利、文物、電力等行業地震安全隱患排查與加固改造全面推進,抗震隱患大幅消減。全市重大和重點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審查全面覆蓋。完成了通州新城、順義新城、未來科技城、昌平東擴、東壩國際商貿中心區的活動斷層探測及地震小區劃,為城市副中心等重點發展新區規劃建設提供了地震安全保障服務。
3.地震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完善
建成市、區兩級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和市、區、鄉鎮(街道)三級地震應急預案體系。組建3支市級專業地震應急救援隊和23支區級地震應急救援隊,其中市地震應急救援隊參加了汶川特大地震救援行動。組建22支市、區級及社區地震應急志願者隊伍和612支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建成地震應急避難場所106處,總面積1700萬平米,可疏散280萬人。圓滿完成地震應急值守任務,有力保障了首都重大活動的順利開展。參與投資建設的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為全國各級各類專業救援隊和志願者隊伍提供了164批次的專業救援培訓,受訓人數12936人。
4.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全面展開
創建21個國家級、74個市級、144個區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6處國家級、10處市級、46處區級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和35所市級、54所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成地震與建築科學教育館。製作數批有針對性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材料,為全市每名中小學生免費發放了地震科普課外讀本。廣泛開展“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等系列宣導活動,大力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全市公眾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客群率達到75%,防震減災意識顯著增強,防災避險技能顯著提升。
5.防震減災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完善防震減災地方法規體系,修訂頒布《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進一步明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眾的防震減災職責義務。完善防震減災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市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印發防震減災法定職責清單,建立聯絡員、信息通報和年度任務清單制度。
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時,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有待提升。中心城區地震觀測台網受城市建設影響,觀測數據可信度降低。北部山區地震觀測台網密度偏低,觀測精度不高。京津冀三地結合部地震觀測台網需要建設完善。地下應力應變及介質結構動態變化監控能力不足。地震預測、地震速報、烈度速報、地震預警能力還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二是地震災害綜合防禦能力有待增強。城鄉建築抗震加固改造任務仍然艱巨,城市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綜合抗震能力有待加強。活動斷層探測精度和成果套用難以滿足城市規劃要求。超高超限特殊建築抗震性能尚未經受大震檢驗,抗震新技術有待進一步推廣。
三是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有待強化。地震應急基礎數據收集更新機制亟待完善。大震巨災情景構建技術有待創新,風險評價結果和輔助決策準確度有待提高。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制度建設和日常運維有待加強,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亟待規劃建設。社會動員機制仍需完善,地震應急志願者隊伍建設亟待規範。
四是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效能有待提高。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防震減災科普作品有待創新,科普精品較為缺乏,“網際網路+”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創新不足,體驗式、互動式的防震減災公共文化設施緊缺。街道社區防震減災宣傳作用發揮不夠,社會輿情回應與引導水平有待提高。
(二)面臨形勢
1.歷史地震災害背景必須客觀面對
北京處於華北平原、山西和張家口-渤海三大地震帶交匯部位,活動斷裂發育,歷史地震災害嚴重。宋遼時期1057年大興6.8級地震、康熙時期1679年三河-平谷8級地震死傷人數均達數萬。1976年唐山7.8級地震波及北京,造成400餘人死亡、5000餘人受傷。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客觀面對。
2.地震安全必須重點考慮
面對新時期首都城市建設發展新目標、新要求,必須提升防震減災精細化管理水平,補齊城市治理中的抗震隱患短板,全面消除老舊小區、棚戶區、城鄉結合部、文物古建築、農民住宅等薄弱環節的抗震隱患,大幅消減交通、水利、電力、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潛在危險源的地震安全隱患,提升大震巨災應對能力,確保首都地震安全。
3.社會共治能力必須全面提升
地震是群災之首,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成災面廣、次生災害多、瞬時毀滅的特點。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需要落實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眾的責任和義務,加強教育引導,調動社會多元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全社會協同共治能力,實現社會安定有序。
4.京津冀防震減災必須協同聯動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地震構造相通、地震災害相連,有必要以自然地理和構造屬性為導向,聯合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防震減災專項規劃,建立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協同解決制約跨行政區域的防震減災難題,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促進京津冀防震減災協同發展。
二、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根本宗旨,不斷完善首都防震減災工作體系,補齊城鄉抗震隱患短板,大力提升首都大震巨災的防範能力,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工作思路
1.堅持需求導向,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緊密圍繞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支撐首都城市功能,強化防震減災能力建設,在更高層次上謀劃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升大震巨災防範能力,滿足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地震安全需求。
2.堅持問題導向,夯實防震減災基礎
緊密結合北京防震減災工作現狀,針對地震監測預測預警、震災防禦、應急救援能力不強、公眾防震減災技能不高等問題,補齊短板,夯實基礎,努力突破長期制約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瓶頸。
3.堅持目標導向,統籌防震減災舉措
緊密圍繞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緊扣首都地震安全需求,強化頂層設計,科學確定目標,統籌重點任務和項目,落實防震減災發展舉措,完善體制機制,深化協同聯動,同步融合發展。
4.堅持創新導向,最佳化防震減災服務
緊密圍繞新時期發展理念和世界超大城市發展共性規律,審視和衡量防震減災發展實踐,堅持創新防震減災發展思路,找準著力點,不斷最佳化和豐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產品。
(三)發展目標
基本建立健全首都地震災害防治體系,顯著提升大震巨災防範能力,確保北京地區一旦發生6-7級地震,達到傷亡不大、城市不癱、社會不亂、應對有力、安置有序的要求;發生7級以上地震,基本實現首都核心功能不受太大影響的目標。具體指標如下:
1.活動斷層探測精度逐步滿足城市規劃要求。
2.城鄉建設工程抗震隱患基本消除,城市重大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顯著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設施基本達到抗禦大震巨災風險要求。
3.震後可提供5-10秒地震超快測報預警、1-2分鐘地震速報、5分鐘儀器烈度速報、30分鐘震源參數速報等公共服務,實現地震速報信息公眾全覆蓋。
4.地震觀測台網可監控地下應力應變及介質結構變化,產出地下雲圖。
5.應急技術系統可在震後20分鐘內產出震災快速評估結果,1小時內提供輔助決策建議。
6.市級專業地震應急救援隊伍裝備不斷完善,每年至少開展2次技能培訓、組織1次應急演練。註冊地震應急志願者培訓全覆蓋、演練常態化。
7.全市各區至少新建1個Ⅰ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每年至少建設或認定1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符合標準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全市疏散安置人數實現翻番。
8.全市公眾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客群率達到90%。建設全國領先、世界水平的首都地震防災教育博物館。全市各區每年至少創建1個市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1處市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所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各社區(村)每年至少開展1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至少設立1名地震災情速報員。各中國小校每年至少開展2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三、主要任務
(一)最佳化地震觀測系統,提升預測預警能力
聯合津冀協同開展區域地震觀測台網規劃布局,最佳化整合三地地震監測資源,加密重點地區測震和簡易烈度計台網,升級改造現有強震動台網,建設地震速報預警平台,實現地震超快測報、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
按照場源結合、以場求源、以源觀場的思路,構建物理意義明確、標準統一、抗干擾能力強、可靠穩定的北京地震前兆觀測台網,重點建設寬頻帶、綜合深井、GNSS觀測台網和人工主動震源觀測系統,實現地下應力應變及介質結構變化動態監控,產出地下雲圖。
建設延慶-懷來盆地、平谷-三河等重點地區地震觀測科學實驗場。通過新技術、新方法的套用,遴選適合本區域環境特點、穩定可靠的觀測系統,獲取強震孕育發生過程的地球物理場動態變化信息,深化地震預測相關科學問題認知,提升地震預測能力。
(二)探測大震風險源,提升風險研判能力
運用探測新技術,開展張家口-渤海地震帶、華北平原地震構造帶、太行山山前斷裂帶的深部結構探測,開展平原區殼幔結構、盆地結構探測和隱伏斷層精細化探測。研究區域地球動力學、構造應力場、活動斷層、斷陷盆地與大震孕育發生之間的關係,建立震源模型,利用寬頻帶、綜合深井、GNSS和人工主動震源觀測數據,綜合研判大震風險源,開展大震風險預警探索。
(三)消減城鄉抗震隱患,提升抗震設防能力
保障城市副中心、冬奧會和新機場等重點建設工程的地震安全。推進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城鄉結合部建設以及老城區平房院落修繕改造,繼續實施農民住宅抗震節能改造。推進橋樑、水庫、市政管線等基礎設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潛在危險源及文物古建築等的抗震隱患排查和除險加固。基本消除首都核心功能設施抗震隱患,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抗禦大震巨災的保障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
落實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確保新改擴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開展農村工匠《農村民居建築抗震設計施工規程》的技術培訓,推廣套用農村民居建築圖集。
在具備條件的新建學校、醫院、幼稚園、體育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推行減隔震技術套用,並納入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遴選庫。推廣套用重大工程緊急處置、工程結構健康監測和診斷等新技術。布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高層建築強震動監測系統,實現對典型標誌性建築物的實時監控。
(四)強化地震應急協同,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進一步完善市、區兩級地震應急決策機制,強化地震應急指揮部職能,健全協調聯動機制,提升決策支撐能力,強化統籌調動職能,提升指揮、協調處置水平。
完善地震實時災情獲取系統,研發低空飛行器數據採集技術,研發適合社會公眾使用的災情實時上報系統。依託手機熱力圖等手段,提升地震災害影響分布的獲取能力。完善震後快速決策支持系統,研發應急指揮專題圖件快速產出和推送系統,實現指揮部與地震現場信息互動推送,提升地震現場工作實時技術支持能力。
繼續推進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編制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預案和疏散演練規程,強化運行管理。建立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遴選庫。研發公眾應急避難服務系統。開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與民防疏散基地相結合的試點工作。完善地震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推動超大城市地震巨災保險試點,完善災後重建救助體系。
建立健全地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和調用機制,強化技能培訓和演練。規範地震應急志願者隊伍管理,研發適合于海量應急志願者的培訓系統,強化“第一回響人”專業培訓,加強震後心理干預職業培訓。充分利用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培訓資源,建立定期培訓機制,進一步提升本市各層級應急救援隊和志願者的專業化培訓水平。
(五)拓展技術資源套用,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調動和發揮京區科研院所資源優勢,開展深井觀測、活動斷層立體監測、可控震源等技術套用,研究強震孕育發生過程的地球物理場動態變化。遴選巨觀觀測手段,最佳化巨觀觀測布局,豐富地震預測輔助支撐條件。
探索研究複雜震源結構、震源過程的地震危險性分析技術和城市地震區劃技術,研究城鎮地震風險評估技術和風險實時監測技術,提升建築物抗震設防技術支撐能力。
開展預警新技術套用,研發基於閾值參數的地震報警技術、基於台站自組網的地震預警技術、基於簡易烈度計和GNSS等非傳統觀測台站的地震預警技術。研發重大工程、特殊行業地震預警緊急處置關鍵技術和定向綜合地震預警信息服務平台。
開展大震巨災情景構建新技術套用,研發震源模型、活動斷層立體模型、地震動衰減模型、地面運動預測模型、新型工程結構強地震作用下易損性模型、建築物震害評估模型、城市群社會與建築環境模型等系列建模技術和情景分析技術,建立大震巨災可視化分析系統,開展技術集成示範套用。
(六)完善宣傳教育基礎,提升公眾應對能力
建設一批地震安全示範社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作和推廣一批優質的防震減災科普影視圖書作品。發揮基層社會動員作用,強化社區、學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持續開展防震減災科普讀本進中國小活動。
建設首都地震防災教育博物館,展示人類抗禦地震災害的歷史進程,開展互動體驗式市民教育培訓,訓練市民應急避險生存技能,豐富首都公共文化設施,成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全國示範引領作用,提升首都文化名片效應,拓展首都防震減災國際交流空間。
(七)加強地震信息發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推動行業數據共享,開放公共數據資源。建設市、區防震減災綜合信息公共服務系統和地震專用預警信息平台。依託市、區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北京服務您”應急信息快速發布平台等渠道,推送地震預警、地震速報、烈度速報等即時信息,發布防震減災重點項目建設、地震觀測台網建設、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小區劃、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地震安全示範建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等工作信息。
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實現對千萬數量級的市民進行科普宣傳的實時線上服務,傳播防震減災知識,培訓自救互救技能。建設建築物抗震性能公眾查詢平台,方便市民了解所處建築物抗震能力,增強主動防災意識,減輕盲目避險逃生導致的人員傷亡。
(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升防震減災合力
以自然地理和構造屬性為導向,打破行政區劃局限,聯合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防震減災專項規劃,建立區域防震減災資源共享機制、監測預警協同互助機制、震害防禦協同推進機制、應急救援協同聯動機制、科技創新協同促進機制,解決速報預測預警、區域活動斷層探測、區域大震風險源評估、區域應急協同聯動、數據容災備份等制約本地防震減災發展的區域性難題,提升區域防震減災合力,推動京津冀防震減災協同發展。
四、重點項目
(一)首都地震速報預警工程
速報預警台網建設。測震台網平均台間距20千米,強震動台網平均台間距10千米,簡易烈度計台網台間距1-3千米,用於地震超快測報、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
京津冀地震速報預警中心建設。整合京津冀三地地震觀測台網資源,建設中心機房、網路系統、信息發布平台。與市、區兩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北京服務您”對接,向公眾及時提供速報預警信息。布設新聞、教育、衛生、交通、供電、供水、供氣、供熱、通信、能源等行業部門專用預警信息終端,為行業安全運行保障提供預警信息。
預測台網建設。完善已有形變、電磁、地下流體觀測台網,重點區帶布設寬頻帶和GNSS觀測網,有效監控區域斷裂和構造塊體活動差異性,實現地下應力應變及介質結構變化動態監控,產出地下雲圖,推進地震預測實踐。建設主動震源觀測綜合台站,布設1個人工激發可控震源發射台,震源覆蓋達到200千米左右,用於長期重複觀測。
地震觀測科學實驗場建設。建設延慶-懷來盆地、平谷-三河地區地震觀測科學實驗場,布設地震觀測台陣、GNSS觀測台網、深井綜合觀測台網等。開展長期、密集、高解析度地震觀測和精細化地殼深淺結構與應力應變狀態研究,遴選適合區域環境特點、抗干擾能力強、連續穩定的觀測系統,打造集觀測實驗、理論探索、預報實踐、開放合作、人才培養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地震科學實驗平台。
城市典型標誌性建築監控系統建設。套用物聯網技術手段,選擇典型標誌性建築和設施,布設強震動監測系統和應急回響系統,實時監控結構健康狀況和震災損毀情況,為平時運行管護和震後應急處置決策提供安全信息服務。
(二)活動斷層與強震風險源探測工程
重點開展夏墊、牛堡屯-禮賢、二十里長山等活動斷層精細化探測,探測精度達到1:5萬-1:1萬。套用新技術、新方法,開展中心城區主要隱伏斷層探測試驗。開展張家口-渤海地震帶北京段第四紀活動凹陷和延慶盆地深部地球物理探測,監控微震活動並刻畫發震構造幾何結構,綜合研判大震發震斷層、震級上限、發震機率和地震危害性。
(三)大震巨災情景構建與輔助決策系統建設
利用活動斷層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測結果,依託高密度地震觀測台網和人工主動震源觀測系統,建立地下三維精細結構模型、地球動力學模型、強震發震構造模型和地震動預測模型,研判大震風險源,編制大震風險源分布圖、強地面運動預測圖、地震災害風險預測圖。
建立地震災害應急基礎資料庫,開展典型結構抗震實驗、群體建築物地震破壞特徵評價和精細化建模。套用基於大數據及場景分析的大震巨災情景構建技術,建立大震巨災可視化分析系統。推進大震巨災情景構建實用化,震後快速產出災損評估結果,提供輔助決策建議,為地震應急指揮輔助決策提供場景支撐。
開展大震巨災應急任務與能力分析,系統查找災害隱患和減災薄弱環節,評定大震巨災風險等級,提出風險控制措施和對策,為編制巨災應急預案和應對巨災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四)首都地震防災教育博物館建設工程
本館建設以地震災害博物展示、體驗培訓、互動訓練、信息服務和示範功能為主,滿足公眾防災減災文化的迫切需求。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博物系統建設。以歷代各類地震儀器、地震文物、地震史料、地震遺蹟遺址模型為重點展項,展示地震科技成就和人類抗禦地震災害的歷史進程與經驗教訓。
場景系統建設。構建虛擬與現實場景結合、平面與立體形式結合的場景平台,展現地震發生過程、災害形成原因、監測預警原理、預測預報實踐、災害防禦和應急技術等防震減災成果。
體驗系統建設。建設模擬震動設施,構建地震多種次生災害情景,使公眾身臨其境,體驗災害、感受災害。
訓練系統建設。建設訓練設施,研發訓練評價考核系統,開展避險逃生、自救互救、應急疏散、現場救護及次生災害應對、震後避難生活、心理疏導等訓練,掌握生存技能。
服務系統建設。構建虛擬地震台網技術系統,提供開放式地震速報預警信息服務。共享數字科普館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綜合信息系統,提供線上線下服務。
主體工程建設。建築設計理念體現建築美學和行業特點,設計施工採用抗震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體現抗震效果,建設成本控制合理,體現經濟性。建成集建築美學、建築抗震、建築經濟為一體的示範工程。
(五)防震減災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建設
建設京津冀環形通信網,與全國地震專網互為備份。基於公共網路和政務專網,升級改造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地震監測預警、震害防禦、應急救援、科普宣傳教育等防震減災信息資料庫,搭建防震減災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提供實時與準實時線上套用與服務,拓展防震減災公共服務。
五、保障措施
(一)法治保障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等法律法規,強化首都防震減災發展戰略和公共政策研究,完善配套的地方法規與標準體系,規範部門職責履行和社會行動,為規劃目標實現提供法治保障。
(二)機制保障
加強市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日常機構建設,完善協調聯動、信息共享、情況通報等工作制度,建立運行高效、治理完善、監管有力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理順市、區防震減災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防震減災部門、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的作用。制定科學的防震減災考核指標體系,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防震減災工作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在制定專項規劃和任務計畫時,應落實防震減災法定職責和要求,與本規劃相銜接。
(三)人才保障
立足首都人才資源優勢,聯合京津冀三地資源,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搭建開放、合作、共享人才資源平台,為規劃實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四)投入保障
市、區兩級財政應分別建立健全事權與財權相統一、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的經費投入機制,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項目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個人投入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五)實施保障
完善規劃實施跟蹤機制,適時開展規劃階段評估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規劃實施中的問題,發揮規劃引領約束作用,推動規劃目標任務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