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中衛市防震減災能力,有效減輕地震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結合《中衛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中衛市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一、發展環境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間,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寧夏地震局的指導下,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預防、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防震減災管理體系逐步健全,防震減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眾防災減災意識明顯提高,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能力逐步增強。
——防震減災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防震減災融合共治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市、縣(區)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了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等防震減災法規體系的建立,為規範和管理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提供法律依據,保障了依法行政的需要,防震減災法制建設得到加強。
——防震減災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增沙坡頭、紅羊、高台3個強震觀測點、紅寺堡1個地電觀測點,共7個測項16台(套)觀測儀器。對中衛市16個觀測台(點)進行數位化改造,所有儀器通過網路化連線實現了對觀測系統的實時監控、數據匯集、數據處理和信息服務,密切監視著中衛市及周邊地區地震動態,形成了全市以數位化為主的地震監測體系。對全市41名防震減災助理員、59名巨觀觀測員進行了調整充實,加強了巨觀觀測、震情速報和科普宣傳網路功能建設。
——震害防禦基礎工作成效明顯。抗震設防要求得到進一步加強,市、縣(區)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式;重大工程、生命線工程和高層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抗震設防的監管逐步規範;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穩步推進;塞上農民新居建設、農村危窯危房改造工程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使新建農村民居地震安全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地震應急救援能力逐步提高。加強地震應急預案管理,健全完善了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地震應急演練成為常態,組織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形式多樣的地震應急演練;政府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初步建立,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建立了以消防為依託的專業救援隊伍和部門、行業為骨幹及志願者隊伍為補充的地震救援隊伍,公眾地震災害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
——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明顯增強。市、縣(區)宣傳、教育、科技、地震等部門按照“主動、穩妥、科學、有效”的宣傳原則,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防震減災法制和科普知識宣傳,充分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唐山大地震紀念日、海原特大地震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紮實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顯著增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地震監測台網建設投入不足,台網布局不盡合理,地震監測預報能力仍然較弱。二是鄉村農居抗震設防能力不足,還存在少量的危窯危房和城中村。三是市、縣(區)地震工作機構、隊伍有待加強,存在弱化的趨勢。四是抗震救災協調運轉機制不健全;各類地震救援隊伍少,全市只有消防、武警、供電等8個專業及骨幹救援隊伍,裝備不足,救援能力不強;信息化建設存在短板,沒有專用地震應急系統,全市僅有軍分區所屬一套應急指揮系統,應急系統不健全,基礎數據缺乏有效的更新和共享機制;基層防震減災基礎性投入不足,地震系統沒有應急車輛,應急通信、供電、救援物資有限。
(三)“十三五”期間面臨的形勢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防震減災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公共安全對防震減災工作提出新要求。“十三五”時期,中國大陸處於明顯的強震多發時段,南北地震帶中南段中強地震活躍,我國西部仍然處於7.0級以上強震活躍期,而位於南北地震帶北段的寧夏及臨近地區長期無中強地震,強震的潛在威脅依然存在,“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意識不能鬆懈。“十三五”期間,是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市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密度加大,高層建築、生命線工程、重大工程、容易引發地震次生災害工程不斷增加,再加上我區部分農居、部分城市老舊建築、“城中村”建築抗震能力薄弱。我市今後一個時期受南北地震帶地震活動增強趨勢的影響,地震形勢更加複雜和嚴峻。
經濟社會發展對防震減災工作提出新要求。地震作為一種突發性自然災害,強災往往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未來五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全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強震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呈現隨之增大的趨勢。高度重視並進一步發展防震減災事業,對保障經濟建設、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政府管理的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首次明確將防震減災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確定為國家戰略目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作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已經把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保障民生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防震減災工作管理和服務社會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社會發展的需要:“十三五”時期,我市城市建設和重大工程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社會財富聚集效應日益明顯。一旦發生破壞性地震,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也隨之加大,迫切需要加強地震監測預測、推進基礎探測、規範抗震設防監管、強化救援救助等地震安全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對經濟社會造成的損失,全社會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
社會公眾的需求:隨著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地震災害的關注和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地震知識、防震避險知識、地震信息、地震安全的需要不斷增加,參與防震減災活動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公眾對政府抵禦和防範風險以及應急處置能力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提高政府防災救災能力是社會公眾的迫切需求。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中衛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編制,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總目標,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宗旨,堅持防震減災與經濟社會相融合的發展道路,堅持依法依規管理,進一步完善“政府領導、部門負責、公眾參與”的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實施好防震減災重大工程,大幅度提升防震減災能力,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抵禦地震災害的局面,為“四個中衛”建設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發展目標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防震減災規劃的部署,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備綜合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發展目標是:
——協助寧夏地震局最佳化總體空間布局,基本形成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觀測系統,能夠監測全市1.0級以上的地震,5分鐘內完成市內及周邊地震速報,建成全市地震監測預測和烈度速報網,30分鐘內完成5級以上地震的烈度速報。按照寧夏地震局安排,建成中衛市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預警能力顯著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
——城鎮建設工程全部實行抗震設防;農村新建民居採取抗震措施,集中建設的農宅建設項目選址、建設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村民居抗震設防能力顯著提升。防震減災知識基本普及,社會公眾較好掌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和防震避險技能,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明顯提升。推進實施防震減災示範工作,推動防震減災成果不斷轉化為地震安全能力。完成中衛市沙坡頭區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及套用。
——地震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地震預警技術逐步在實踐中得到推廣套用;建成地震應急系統和基礎資料庫;進一步完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完善聯動協調、救災物資儲備和醫療保障機制,建立健全應急救援保障體系。
“十三五”防震減災具體發展目標(見附表1)
三、主要任務
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著力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地震災害防禦和地震應急救援三大能力,推進地震信息化和防震減災法制體系二大建設,努力實現防震減災“十三五”發展目標。
(一)提升三大能力
1.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一是完善地震監測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地震局的支持,進一步最佳化台網布局,加密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地震危險區域地震觀測站點,完善區域中心台建設;補充建設部分強震動台站,建成地震預警網與烈度速報台網,提升地震災害信息快速獲取能力。二是依法加強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提升地震監測能力。三是加強震情監測跟蹤和分析研判,提高地震會商質量,提升地震預測預報能力。四是繼續推進地震巨觀異常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建設,加強“三網一員”培訓和管理,提升群測群防能力。
2.提升地震災害防禦能力。一是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加強重大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改革管理方式、明確監管職責、簡化審批流程;以保障性安居工程、老舊小區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為重點,加強抗震設防工作;逐步推進市政管線、化工企業、交通樞紐中的橋樑等基礎設施以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潛在危險源的抗震隱患排查和除險加固,基本消除城市核心功能設施抗震隱患,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抗禦大震巨災的保障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落實《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確保新改擴工程全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加大減隔震實用技術和新型抗震建築材料的推廣和套用力度,學校、醫院、幼稚園、托老所、影劇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及特殊設防類、重點設防類建設工程優先選用減隔震等抗震技術和新型抗震建築材料。二是開展震災預防基礎探測工作。有序推進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察,完成中衛市沙坡頭區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及套用。緊緊圍繞全市戰略發展布局,開展生命線工程和重要鐵路、橋樑等甲類建設項目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和震害預測工作。
3.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一是著力加強地震應急準備。加強地震應急救援標準體系和規章制度建設,推進市、縣(區)各級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開展地震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分級備案,動態管理,提升地震應急管理和社會服務水平;加強市、縣(區)抗震救災指揮機構建設,完善區域、部門、軍地協同聯動、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健全“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相互協同”的抗震救災工作機制,加強對地震應急準備防範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積極開展社會化地震應急演練,檢驗預案,磨合機制,鍛鍊隊伍,宣傳社會,提高全社會的地震應急應對能力;推動地震應急管理納入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加強物資儲備能力建設,分級完善抗震救災物資和資金儲備體系,提高應急救援物資保障能力。依託公園、綠地、學校等,繼續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提高震後城市民眾的生存安全係數,增強臨時安置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大基層地震應急工作投入,強制配備應急設施裝備,逐步提高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人員密集場所、社區容災備災能力,認定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符合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標準的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依託社會力量,加大對基層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進一步壯大地震應急救援力量,切實提高震後社會動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加強重點危險區應急能力建設,制定專項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檢查、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落實各項應急防範準備,消除或減少地震次生災害損失。二是增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救援訓練場地,更新裝備器材,強化信息通報、培訓演練和工作聯動,每年組織市、縣(區)相關部門單位聯合開展1次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或地震應急知識培訓,切實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最佳化救援力量布局,建設區域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物資裝備器材庫,切實提升救援隊伍遠程機動和自我保障能力,提高對全市及鄰近地區突發地震事件的應急回響能力;加強地震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建設,建設市、縣(區)二級地震現場應急工作隊伍和物資裝備庫,滿足震後緊急開展現場工作的需要;推動市級地震巨災保險試點,完善災後重建救助體系。三是完善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加強市、縣(區)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地震現場應急指揮中心建設,藉助“智慧中衛”建設,開展大數據集成融合和分析挖掘技術套用,統籌建設地震應急基礎數據,實現部門間的地震應急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二)推進二大建設
1.推進地震信息化建設。一是完善全市地震信息服務系統,健全市、縣(區)地震信息共享網路平台,提供快速、高效的地震信息產品,提升地震信息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根據建設自治區級“地震雲”中心規劃,建立覆蓋市、縣地震機構、地震台站的高性能、多網融合的地震信息網路;建成市級地震部門的虛擬台網和市、縣應急聯動系統,地震台站及重點監視防禦區市、縣地震部門全部增設視頻會商系統;按照自治區部署,建成以“網際網路+”為特點的信息化綜合服務雲平台,面向各級政府部門、地震緊急救援隊及地震系統提供私有雲服務,面向社會提供公有雲服務,實現全區地震智慧套用信息基礎設施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承載,即地震套用系統在基礎層面共建共享,信息層面協同整合,運行維護層面統一保障。
2、推進防震減災法制體系建設。一是完善防震減災管理體系。加強地震人才隊伍建設,分級分類實施市縣基層防震減災工作人員培訓;進一步健全市、縣(區)防震減災工作機構,理順自治區、市、縣(區)防震減災工作職責,形成上下聯動、職責明確、分工負責的防震減災管理體系。二是健全防震減災法規體系。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部署,嚴格落實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提升防震減災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推動防震減災知識普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範疇,推動實施防震減災教育基地建設,強化公眾應對地震災害的意識。
四、重點項目和工程
(一)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建設
按照寧夏地震局總體部署,一是在中衛境內新建4個測震台站(基準站),改造現有中衛測震台站,組成新的測震台網。在中衛市、縣(區)新建6個強震台站(基本站),改造現有強震台站,組成新的的地震烈度速報台網。二是在沙坡頭區建設1個市級地震預警發布平台,通信方式全部升級為光纖傳輸,全面提高全市地震監測與地震預警能力。三是在中衛市、縣(區)中強地震區域,按照台距14公里的密度布設烈度速報台,共建設50個烈度速報台(一般站),組成中衛烈度速報台網,與寧夏烈度速報台網中心,形成寧夏周邊及南北地震帶北段的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能力。當寧夏及周邊地區發生5.0級以上地震時,震後5~10秒發出預警,2至5分鐘給出城市烈度速報結果,15分鐘內給出地震烈度分布圖,30分鐘開始持續給出災區範圍、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等災情評估結果,為地震應急反應和震後災害評估提供基礎信息。
(二)前兆綜合觀測台網建設
按照寧夏地震局安排部署,調整最佳化全市前兆台網布局,建設多學科、高精度、高分辨的地震前兆監測網路,努力探索地震中短期預測。升級改造前兆台網監控中心,完善市、縣(區)地震台站建設,協調寧夏地震局實施中衛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地震監測預報系統工程建設。
(三)震災預防基礎建設工程
一是開展中衛市規劃區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分析評價。對規劃區地震構造條件、工程地震條件和強震動特點的詳細考察和深入研究,進行活動斷層探測和鑑定、地震危險性分析、場地地震動參數和地震地質災害區劃,科學評價城市規劃區的地震安全性,為抗震設防、工程合理避讓、土地規劃利用以及編制抗震防災規劃和應急預案提供科學依據。二是統籌美麗鄉村建設、移民搬遷等項目,結合農村危房危窯改造,幫助和引導廣大農民通過新建、改造和加固等多種方式,採用抗震技術,建造抗震性能好、造價合理的房屋,提高廣大農村的地震災害防禦能力。
(四)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程
一是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軍營、進宗教場所”八進活動,增強公眾防震減災意識,掌握防災減災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推動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質的提升。二是開展防震減災示範項目建設,創建自治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基地1所、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基地1所;創建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10所、自治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5所、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所;創建市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10個、自治區地震安全示範社區5個、國家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2個。縣(區)至少創建一個示範社區和一個示範學校;市級至少創建一個示範縣(區)和一個示範企業。
(五)地震緊急救援綜合能力建設工程
1.地震救援技能提升和應急避險服務工程。一是實施全民防震減災素質提升工程,按照寧夏地震局安排,市、縣(區)基層管理人員積極參加自治區開展的災害識別、信息上報、搜尋救援、緊急醫療救護等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基層管理人員發揮其組織民眾、開展自救互救的“第一回響人”角色,切實提高震後“黑箱期”的緊急救援效能。二是實施地震應急專業隊伍能力提升工程,更新市、縣(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裝備器材,完善武警救援隊訓練場地功能,加強培訓演練,切實提高對突發地震事件的應急回響與救援能力。三是實施應急避險綜合服務工程,結合抗震設防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城市人口規模等,推動應急避難場所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在全市範圍內建設國家標準的三類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涵蓋應急避難場所、公共服務和人口密集場所應急疏散設施設備、應急救援樞紐站點的應急避險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實現緊急避難、救助安置等綜合管理,並面向公眾提供避險救援、宣傳教育和服務引導等。
2.防震減災雲套用系統建設工程。按照寧夏地震局部署,配合建設自治區級“地震雲”中心,完善最佳化以自治區地震局信息中心為核心,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府和地震局、地震台站(點)、地震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的多級、跨行業、跨部門的地震專用通信系統,升級改造現有信息化基礎設施,整合地震監測、震害預防、應急救援等各類數據、信息資源,構建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為特點的全區統一的地震信息綜合服務雲套用系統,面向各級政府部門及地震系統提供私有雲服務,面向社會提供公有雲服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充分發揮市、縣(區)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的作用,發揮防震減災小組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發揮市、縣(區)地震工作機構在防震減災中的作用,完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和機制,建立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協調和諧、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協作渠道,提高防震減災管理能力。
(二)加強法規制度建設
根據改革發展的需求,國家和自治區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將進一步修訂完善,要認真貫徹落實修訂完善後防震減災法律法規,逐步推動完善地方法規、制度體系建設,依法推動防震減災規劃落實。
(三)落實規劃實施責任
明確政府、部門在防震減災規劃任務落實中的責任,細化規劃任務,落實責任。充分發揮市政府、人大、政協和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作用,加強檢查指導,定期開展規劃實施情況檢查,適時組織開展規劃任務完成情況評估,及時解決規劃實施中的問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將防震減災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政府考核體系,推動規劃目標任務全面落實。
(四)完善防震減災投入機制
市、縣(區)二級財政應分別建立健全事權與財權相統一、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的經費投入機制,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項目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個人投入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共同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