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化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化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2年
- 設立年份:1984年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Láohuàcūn Cūnmínwēiyuánhuì
勞化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
勞化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原村委(大隊)駐地有河浜“勞化浜”而名。“勞化浜”從原名“老虎浜”諧音而來。歷史沿革解放前隸屬於陸橋鎮應天鄉。1950年屬祝南鄉勞化村。1956年為河塘鄉第...
益民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有益於人民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分別隸屬於應天鄉、永平鄉、陸橋鎮。1950年後屬祝南鄉節義村、西民村。1956年為河塘鄉第七農業合作社。1958年後為陸橋公社一大隊。1982年更名為益民大隊。1984年始為益民村。至2002年與勞化村合併為陸南村,益民村村名消失。
勞武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嘉言得名。地名含義 取“勞武結合”之意,故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勞武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明月鄉鳳尾村。1958年稱鳳尾管區。1962為鳳尾大隊。1967年更名為勞武大隊。1983年更名為勞武村。2003年由沙坎、頭山、勞武三村合併為人和村,地名消失。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的組成和職責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依照《山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直接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其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
村民委員會依法協助鄉級人民政府做好農村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工作,及時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人口較少的村,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文化教育、計畫生育、公共衛生、資源環境保護等工作。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原則上可以在原村公所(辦事處)轄區範圍內設立;村民小組原則上可以在原合作社或原生產隊轄區範圍內設立。村民小組長、副組長由村民小組會議推選和撤...
村民委員會決定問題,應當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村民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不得同憲法、法律、法規相牴觸。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具體職數由鄉、鎮政府根據村的規模和工作任務確定。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多民族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第七條 ...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根據工作情況,由財政給予補貼,補貼的標準和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根據工作情況,由財政給予補貼,補貼的標準和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三條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開展工作,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範圍內的事務。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委託村民委員會辦理有關行政管理事務,並對委託的事務依法承擔責任。第四條村應當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
(八)依法管理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九)教育村民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十)教育和推動村民實行計畫生育;(十一)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學技術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十二)法律、法規賦予的其他職責和任務。第九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3...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五條 村民委員會的職責:(一)向村民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依法納稅,服兵役,實行計畫生育,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二)依法對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發包,與承包者簽訂承包契約,管理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七條 選舉前,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向村民介紹候選人的情況,並組織候選人發表治村演說和回答村民的詢問。第十八條 選舉村民委員會,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召開選舉大會。人口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村民小組設投票站投票,老、弱、病、殘者不能到會到站投票可在流動票箱投票,投票站和流動票箱的票必須集中到...
男,1988年出生,2011年廣東省大學生村官,曾任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連北村民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為鶴山首位當選村委會主任的大學生村官。現任鶴山市古勞鎮副鎮長。人物簡介 姓名:侯錦強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88.12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畢業院校:廣東工業大學 專業:工業工程 學歷學位:本科學士 ...
硝廠村民委員會是貴州省的地名,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鎮社合一、撤鄉建社,建立硝廠生產大隊;1984年5月,冊亨縣進行機構改革,實行政社分開,建立硝廠村,成立硝廠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解放初期因發配勞改犯到此開採加工硝礦,後逐漸...
村民委員會應將農民負擔監督卡分發到農戶,並張榜公布籌資籌勞的事項、標準、數額。村民委員會按照農民負擔監督卡登記的籌資籌勞事項、標準、數額收取資金和安排勞務。同時,應當向出資或者出勞人開具省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統一印製的籌資籌勞專用收據。
第三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居住狀況、人口多少,按照便於民眾自治,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原則設立。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範圍調整,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鄉鎮人民政府)提出,並附村的集體資產處置意見,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第四條 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
嚴禁利用迷信活動造謠惑眾、騙取財物等現象。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又屢教不改甚至情節嚴重的,除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村民委員會還可作如下處理:1、利用村廣播予以通報批評。2、公開檢討作出反思。3、企業工作的,由單位按規定處理。勤勞村地名目錄 特色產品 加州鱸魚 青魚乾 爆魚白扁豆黑魚 汪丁魚 ...
對無正當理由不承擔籌資籌勞的村民,村民委員會應當說服教育,也可以按照村民會議通過的符合法律法規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進行處理。嚴禁突破限額標準籌資籌勞,不得用惠農補貼資金抵扣或者採取其他非法方式強行籌資籌勞。(十一)村民自願以資代勞的,要由本人或者家屬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不得強行要求村民以資...
農村自治組織是指由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簡介 村民委員會是農村自治組織 其產生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
第二十四條 對人均收入較低難以繳納鄉統籌費的村,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鄉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機構審核、鄉人民政府同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可適當核減鄉統籌費。第二十五條 農村勞務以出工為主,不得強制農民以資代勞。農民自願以資代勞的,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報鄉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機構審核同意...
注意:公路建勤工(包括車輛)、防汛、植樹造林、修繕校舍等義務工、農村勞動積累工,除本人同意出資外,不得強制推行以資代勞。第十二條 任何部門在農村設立機構或人員,應由主辦單位承擔經費,不得向村民委員會、合作經濟組織或農民攤派。第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提供有償服務,應按照自願互利...
在1998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對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作出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一)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二)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三)從村集體經濟所得...
2011年末,民和鄉轄明山、紅光、華英、太和、啟新、立千、勤勞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6個村民小組。2019年10月,民和鄉下轄7個行政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民和鄉,地處賓縣北部,松花江南岸。東與新甸鎮、賓安鎮接壤,東南與經建鄉相連,南與經建鄉、鳥河鄉毗鄰,西南與鳥河鄉接界,西靠松花江與巴彥縣富江鎮...
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審議和表決通過的籌資籌勞決定,村民應當自覺履行。對無故不履行的,村民委員會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村規民約督促其履行。對超出籌資籌勞限額、不履行籌資籌勞程式、強迫以資代勞和向農民籌資...
村民委員會應當將農民負擔監督卡分發到農戶,並張榜公布籌資籌勞的事項、標準和數額。第十條 相鄰村村民共同直接受益的籌資籌勞項目,應當由受益村協商、鄉鎮人民政府協調,按照分村議事、聯合申報、分村管理資金和勞務的辦法實施。第十一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按照農民負擔監督卡登記的內容收取資金或者安排出勞,並向出資...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實行地方自治,隸屬縣第三區。1988年,在鎮(鄉)以下設定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成立村民委員會。截至2021年10月,共和鎮下轄2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共和圩鎮。2011年,共和鎮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449萬元,比上年增長20.23%。國稅收入18258萬元,比上年增長14.64%;...
1986年6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使這一制度更加明確,它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按照法律規定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