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義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證悟自心遠離戲論的法界義,也就是指無分別智慧,這在登入聖地菩薩的相續中才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勝義菩提心
  • 所指:無分別智慧
  • 人物:聖地菩薩
  • 所屬:佛法
主題,方法,

主題

雖然大多數論著中,對勝義菩提心的禪修,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是對主題卻毫無提及。例如在一古老的著述中說:“我想勝義菩提心的意義是無我,遠離一切形式和遠離主客二元。”若要禪修此義,有(一)勝義菩提心本質的解釋。(二)心中生起勝義菩提心的實際方法。(三)指出修持各種法門的方法。
勝義菩提心的本質
某些為人們所相信的信仰,如印度教所描述的自我或靈魂聲聞乘二教派所描述的五蘊根塵識,由唯心論(Cittamatra)所敘述的自覺心等等,無非是對吾人執常本性的錯誤認知,並非是勝義菩提心。相反的,一切輪迴與涅盤的根本,是我們本來清淨心的本性,從本以來即遠離一切分別妄想,這即是勝義菩提心。就如龍樹菩薩所說:
“諸佛的菩提心即是不受自我,五蘊,及自覺
識心的種種分別妄想所障蔽,此即本有之空性。”
這是輪迴與解脫,快樂和痛苦的根本,因為假如行者了悟其本質,行者將同時了悟所有現象的本質,就如同提婆阿闍黎(acaryaAryadeva)所說的:
“一種事相的本質即是所有事相的本質,
所有事相的本質即是一種事相的本質;
誰能了解一種事相的本質,
即能了解所有事相的本質。”

方法

止觀雙運
止:依照將心持住的方法,摒除了一切妄想,將心安住在本有的光明中。
觀:先去除了主客二元的無明面紗,行者能深入透視每一種現象的本質,並且不會混淆它們,因此能見到心的本來面目。
如在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Ratna megha)中云:
“何謂止?即制心一處。
何謂觀?即完全了悟每一種個別的現象。”
同時,在大乘莊嚴經論中也說到:
“先以正確的方法將心安住,
即將心安住於心上,
並且完全了悟一切現象,
即稱為止觀雙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