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動物學術語)

動物行為(動物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動物的行為複雜多樣 ,按行為的不同表現可分為覓食行為貯食行為攻擊行為(同類)、防禦行為(不同類)、領域行為、繁殖行為節律行為(洄遊行為,遷徙行為)、社會行為、定向行為通訊行為等;各種行為都是動物對複雜環境的適應性表現。行為幫助動物更好的生存繁衍。不同的動物會有不同的行為,這些行為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的。按獲得途徑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

基本介紹

不同表現分類,覓食行為,攻擊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節律行為,社群行為,定向行為,通訊行為,行為途徑分類:,原理,

不同表現分類

覓食行為

覓食行為(foraging behavior)是通過自身獨特的方式獲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為,與之密切相連的是貯食行為,各種動物都有貯食行為,如螞蟻。這對於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是十分有利的。如:鯨魚吞吃小魚;蟒追青蛙。
食物鏈是生物之間的鏈條,每種植物和動物都是食物鏈的一部分。
部分動植物的食物鏈部分動植物的食物鏈
動物覓食行為動物覓食行為

攻擊行為

動物的攻擊行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同種個體之間所發生的攻擊或戰鬥。但不會造成致命傷害,只要一方認輸,勝者則立刻停止攻擊。在動物界中,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於爭奪食物、配偶,搶占巢區、領域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鬥。 巢區是指動物在正常生命活動中所利用的地方,如覓食、活動、休息、築巢、育幼等活動的區域,這個區域的範圍較大。
動物攻擊行為動物攻擊行為

防禦行為

防禦行為(defensive behavior)是指動物為對付外來侵略、保衛自身的生存、或者對本族群中其他個體發出警戒而發生的任何一種能減少來自其他動物傷害的行為。又分為初級防禦次級防禦,初級防禦不管捕食動物是否出現都起作用,它可減少與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而次級防禦只有當捕食者出現之後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後的逃脫機會。初級防禦包括:穴居或洞居、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 ,如:竹節蟲擬態。而次級防禦則包括:回縮、逃逸、威嚇、假死、轉移捕食者攻擊的部位、反擊等。如:烏賊釋放墨汁。
動物防禦行為動物防禦行為

繁殖行為

繁殖行為(reproductive behavior),是與動物繁殖後代有關的行為。主要包括識別雌雄動物、占有繁殖空間、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如:蜻蜓點水;夏日蟬鳴。
動物進行繁殖,首先要吸引異性、尋找伴侶。螢火蟲的閃爍光亮,春天裡的蛙鳴,長頸鹿的相互依偎,駱駝散發出的不同氣味,都是他們發出的求偶信號。許多動物會靠華麗的外表來吸引異性的注意力。比如雄性變色蜥會鼓起它們亮麗的喉袋吸引異性,並警告情敵趕快離開。
熱帶蝴蝶魚的皮膚里特殊的顏色細胞會隨著它們的行為發生改變。當雄魚準備交配時,它們會變得很興奮,也很有侵略性。他們不僅換了花紋的樣式,身上的顏色變得更加閃亮動人,而且將魚鰭豎起以使自己看起來更強壯威武。交配結束後,雄魚又會恢復原貌。

節律行為

動物的活動或運動適應環境中自然因素的變化而發生有節律性的變動,叫做節律行為(rythm of bhehavior)。包括晝夜節律、月運節律(潮汐節律)、季節節律、生物鐘。我們常說的:夜行性、晝行性、魚類洄游鳥類遷徙等都是節律行為。

社群行為

動物的社群行為(social behavior),是指同種動物間或異種動物間的集體合作行為。這種合作可以僅表現為暫時的和鬆散的集群現象,但更典型的是動物組成一個有結構的永久性社群,其中有明確的分工和組織(如階級和優勢序位現象)。許多社群是環繞著婚姻和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但配偶和親子關係本身還不能視為社群現象。蜂群之被視為典型社群,並非因為它是個血緣集團,而是因為內部有明顯的分工和組織。
動物社群行為動物社群行為

定向行為

定向行為(orientation behavior)指群居的動物依靠某種感覺器官,在其活動區域中,可以進行定向活動。如候鳥遷徙過程中,飛行路線是固定不變的。通過觀察發現,鳥類在白天,大多是依靠太陽的位置來定向,晚間則依靠星辰來定向,這都是視覺定向。蝙蝠關在布滿鐵絲的暗室中,它能穿行無阻,即使把眼睛蒙上,也不會撞到障礙物。但如果把它的耳朵堵上,它就無能為力了,這說明蝙蝠的這種定向是聽覺定向。定向行為包括化學定向、視覺定向、聽覺定向。

通訊行為

通訊行為(communication behavior)指動物社群中要依靠信息的傳遞來達到行動的一致。包括視覺通訊聽覺通訊化學通訊、觸覺和電通訊。如:蜜蜂能夠通過精確的“舞蹈”準確地把花源的方位、距離等信息告訴其他個體。

行為途徑分類:

動物生來就有,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如:袋鼠爬到母袋鼠育兒袋內吃奶。
遺傳基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用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
二者關係
學習行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先天性行為很難形成學習行為
由此可見:1﹑任何一種動物都有先天性行為。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與遺傳物質有關。

原理

行為的生理機制 一般的行為需要有感受和應答的能力才能完成。原生動物行為最簡單,只有趨性,能感受環境的刺激並靠近或遠離之。腔腸動物有神經網,扁形動物以上有神經節和感受器,脊椎動物更有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等 ,感受器官也高度發達 。無脊椎動物已有內分泌 器官,而脊椎動物內分泌系統越來越複雜。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便是行為的生理學基礎。動物的行為需要內外兩方面的刺激:例如進食行為的內刺激為飢餓感,外刺激是通過視覺和嗅覺發現外界的食物。內在狀態(飽或飢)也常稱為動機。感受器接受信息,將它轉變為神經衝動,經感覺神經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在此解碼,並作出決策。運動神經又將決策送到肌肉或腺體等效應器,於是出現應答。反射指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內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應答。反射分為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先天的,條件反射是出生後在非條件反射基礎上通過訓練形成的,又有經典式條件反射和操作式條件反射之分。條件反射使動物更能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所謂本能就是一系列非條件反射;而學習過程實際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內分泌對某些行為有明顯影響,如性激素與性行為就有密切關係。內分泌系統活動又受神經系統的控制,因而也受環境影響。
行為的遺傳和發育 許多行為有其遺傳基礎。例如使“清潔型”和“不清潔型”蜜蜂雜交,發現其子代中出現 4種行為類型的個體,其個體數相近,這說明行為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本能行為比較定型。但環境是多變的,僅靠定型的本能行為無法應付種種“意外”,因而在絕大多數動物中都可見到程度不等的學習能力。在高等動物,適應環境的本領還可以通過行為學習傳給下代,這常稱為文化傳遞以區別於遺傳傳遞 。正是依賴這種文化傳遞 ,才出現了種種有“智慧”的動物,才出現了人類及現代文明。
學習的主要生理機制是I.P.巴甫洛夫的經典式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式條件反射見於所謂“嘗試與錯誤”即“試錯”的學習方式中。這種學習方式無論在動物還是人類都很常見 。事實上,在許多學習事例中,兩種反射都起作用。操作式條件反射決定了動物採取何種行為,而經典式條件反射則決定了動物採取這種行為時的動機強度。
頓悟學習常被視為最高級的學習方式,動物似乎是通過某種“推理過程”從零散的經驗中掌握了規律性的東西,例如黑猩猩能在短期內摸索學會利用工具取物。
還有一種特殊學習方式稱為印刻。例如幼鴨在孵出後的某個時期內對於它接觸到的活動物體可以產生一種 “依戀”現象,總尾隨其後。在自然情況下,這通常是其親鳥,所以又稱為親子印刻。但如在幼鴨時使它對另一種親鳥發生印刻,則幼鴨成熟後竟企圖與另一種鳥類交配 ,這稱為兩性印刻 。這種學習只發生在某一個敏感期內,而其後果持久且不可逆轉。敏感時期是由遺傳決定的,而各種動物的學習能力不同也是由遺傳決定的,因而有的學者提出“憑藉本能來學習”的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