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在自然界中,不同種的動物之間往往存在著
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捕食者要設法捕食被捕食者,被捕食者會束手就擒、坐以待斃嗎?實際上,自然界裡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行為來防禦捕食者的捕食,這就是動物的防禦行為 。動物的防禦行為是動物對付外來侵略、保衛自身的生存、或者對本族群中其他個體發出警戒而發出的行為。可區分為
初級防禦和
次級防禦。
初級防禦
初級防禦不管捕食動物是否出現均在起作用,它有助於減少與捕食動物相遇的可能性。初級防禦有四種類型,即:
穴居、
隱蔽、
警戒色和
擬態。
警戒色
有毒的或不可食的動物往往具有極為鮮艷醒目的色彩,這種色彩對捕食動物具有信號和廣告的作用,能使捕食動物見後避而遠之。胡蜂和黃蜂的身體具有黑黃相間的條紋,它的作用不是隱蔽自己而是起警戒作用。每一個捕食動物在學會迴避警戒色以前,至少得捕食一個具有警戒色的動物,在嘗到了苦頭後才能學會迴避它,這就叫條件迴避反應,很多
脊椎動物都形成了條件迴避反應。
穴居
營穴居生活的動物使捕食者很難發現。
蚯蚓和
鼴鼠等動物終生都生活在地下並形成了極特化的習性和食性;野兔在晨昏和夜晚才在地面覓食,而在易被捕食動物發現的白天則隱藏在洞穴中。
擬態
一種動物如果因在形態和體色上模仿另一種有毒和不可食的動物而獲得好處,這種防禦方式就叫擬態。一種無毒的物種模仿一種有毒的物種叫
貝茨擬態,如食蚜蠅模仿蜜蜂。兩種有毒的物種互相模擬叫
繆勒擬態,這種模擬對雙方都有好處。
隱蔽
很多動物的體色與環境背景色很相似,因此不易被捕食動物發現。如
螽斯的體色是綠色的,水體表層的浮遊動物常常是透明的。北極地區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每年可變色兩次,夏季時雷鳥和雪兔是褐色的,此時它們在岩石和稀疏的植叢中棲息和覓食,但到冬季,它們全身變白,與茫茫雪原混為一體,所以它們在兩個季節都能隱蔽自己。蚱蜢為綠色不易被捕食者發現。這些動物多獨居。許多具保護色的動物常固定不動。有的物種能改變體色,比目魚可在數天內改變體色,而烏賊在數秒鐘內即改變體色。如果捕食者偶然捕到一隻具保護色的動物個體,反可能以該色為食物標記,但若防禦者具有一種以上隱蔽性(隱蔽多態現象)則仍可逃避捕食。如生活於蕹菜上的一種西非天蛾,其幼蟲有兩種形態:生活於葉背的呈綠色,生活於葉柄和莖的具黃、紫條紋。
次級防禦
次級防禦只有當捕食動物出現之後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動物相遇後的逃脫機會。次級防禦有十種類型,即:回撤、逃遁、威嚇、假死、轉移攻擊部位、反擊、臀斑和尾斑信號、激怒反應、報警信號和迷惑捕食者。
回撤
是穴居動物最有效的次級防禦手段,野兔一遇到危險就立即逃回洞內;管居沙蠶遇到危險則立即縮回到自己的管內。在同樣情況下,有殼動物會縮入殼內,有刺動物則會滾成球或將刺直立起來,保護其軟體部位。蝸牛、蝟、犰狳也採取這種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影響其他活動的進行如取食,同時也不知捕食者是否離去 。
逃遁
很多動物當捕食者接近時往往靠跑、跳、游泳或飛翔迅速逃離,有時採取直線運動,有時採取不規則運動。例如夜蛾和尺蠖蛾在蝙蝠離它們較遠時採取直線飛行,以便儘快飛出
蝙蝠的搜尋區,但當蝙蝠離它們較近時,便採取飄逸不定的不定向飛行,使蝙蝠難以捕捉。非洲獵豹快速追捕瞪羚時,瞪羚在全力奔跑一陣以後,會突然停住,馬上改向一側跑去。如果它不拐彎,仍照直跑,那么它很有可能被獵豹抓住。瞪羚雖然跑得不一定很快,但它在奔跑過程中有急轉彎的特殊本領,因此它常常能從獵豹的爪下逃脫。
威嚇
不能迅速逃跑或已被捉住的動物,往往採用威嚇手段進行防禦。
蟾蜍在受到攻擊時會因肺部充氣而使整個身體膨脹起來,造成一種身體極大的虛假印象。螳螂遇到危險時會把頭轉向捕食動物,翅和前足外展,把其上的鮮艷色彩暴露出來,同時還靠腹部的摩擦發出像蛇一樣的嘶嘶響聲,這種行為常常可把小鳥嚇跑。
假死
很多動物都以假死習性來逃避捕食動物的攻擊。如很多
甲蟲、
螳螂、蜘蛛和哺乳動物中的
負鼠等。這些動物通常只能短時間地保持假死狀態,之後便會突然飛走或逃走。
轉移攻擊部位
有些動物是通過誘導捕食動物攻擊自己身體的非要害部位而逃生的。
眼蝶和
灰蝶的翅上常常生有一個或多個小眼斑,其作用是吸引捕食動物的攻擊,從而使身體的頭部或其他要害部位免受攻擊。很多蜥蜴在受到攻擊時會主動把尾巴脫掉,以後會再生出新的
尾巴。
反擊
一個動物在受到捕食動物攻擊時的最後逃生機會,就是利用一切可用的武器(如牙、角、爪等)進行反擊。大部分動物在遭捕捉後都會進行反擊。棲居在北極苔原地帶的
麝牛,在遇到狼的襲擊時,會把幼牛保護在牛群中間,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圍成圓陣,個個頭朝外,用犄角與狼搏鬥。在這種陣勢下,狼是無能為力的,最後一退了之。
防禦物質
防禦物質是動物進行防禦行為時,為了防禦自己免受攻擊、傷害而發散出的物質。特別是指當動物受到別的動物攻擊時,為保衛自己而分泌、發散出的物質。這種物質多為惡臭和刺激性的化合物。椿象類從
臭腺發散出有臭味的分泌物(成分是2-己烯醛、2-辛醛、2-癸烯醛等),麈芥蟲科的
步行蟲(Pheropsophus jessoensis)從尾部噴出有刺激臭味的物質(主要是醌類)。地膽科(Mel- oidae)、豆斑蟊蟲科(Epicaupidae)的成蟲所分泌的斑蟊蟲素(cantharidin)也可看作防禦物質。此外還有高等動物蟾蜍分泌的白汁、臭鼬的臭腺分泌物等。
案例
壁虎
當
壁虎遇到
敵人攻擊時,它的肌肉劇烈收縮,使尾巴斷落。剛斷落的尾巴由於神經沒有死,不停的動彈,這樣就可以用分身術保護自己逃掉。同時壁虎身體裡有一種激素,這種激素能再生尾巴。當壁虎尾巴斷了的時候,它就會分泌出這種激素使尾巴長出來。
海龍
海龍屬於海馬科,以其身上覆蓋的繁多的葉狀物體作為偽裝。這種生物生活在澳大利亞平靜、冰冷的海水中這隻海龍很有可能是這些動物中最漂亮女士了。
群體動物
有些群體生活的生物,個體沒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它們需要組成群體來防衛。如在白蟻、蜜蜂、螞蟻等昆蟲組成的幾十萬隻的群體中,這種防禦行為取食、禦敵有重要意義。還有當群體中某一個體受到敵害攻擊時,它能發現一種特殊的化學信號物質,使同伴得到信號後,引起警覺或逃避,如1隻螞蟻體內有100~700微克的警告物質,傳遞的半徑是1~10毫米,2鐘內氣味就會擴散到被警告者,同時螞蟻攻擊敵害時分泌的螞蟻酸還能起對敵害的麻痹作用。
意義
動物防禦行為是動物生存過程中演化出對生存與繁殖後代有利的抵禦不良理化因素和其他個體的侵害的行為,有利於動物趨利避害,是動物的適應環境的一種方式,對動物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