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常用試劑
【反應劑】
配方一本尼迪克(Benedict)溶液
(2) 在50毫升加熱的蒸餾水中溶解8.5克
硫酸銅。
把
硫酸銅溶液緩緩倒入檸檬酸鈉-
碳酸鈉溶液中,邊加邊攪拌,如果產生沉澱,要過濾。本尼迪克
溶液配製後能長期使用(存放時間較久而產生沉澱是,取上層清液使用,不必重新配製)。
本尼迪克溶液用來測試食物、血液和尿中的葡萄糖,可測出0.15 ~0.20%的葡萄糖。這種溶液跟未知物同加熱時,如果未知物中有葡萄糖,會形成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物。
配方二裴林(Fehling)溶液
(1)把34.5克硫酸銅溶於500毫升蒸餾水中。
(2)把125克氫氧化鉀(鈉)和173克
酒石酸鉀鈉溶解在500毫升蒸餾水中。
上述兩種溶液應分別保存。在檢測葡萄糖時,使他們等量的混合,加入待測物的試管內,加熱到沸騰。如果有
葡萄糖,會形成紅色的
氧化亞銅沉澱物。
2、檢查澱粉的試劑
取6克
碘化鉀溶於20毫升蒸餾水中,攪拌到溶解後,加入4克碘,等碘充分溶解,在加入80毫升
蒸餾水,貯存在棕色
試劑瓶內。
碘液用來測試食物樣品或葉片中的澱粉,也用作染色劑,例如可染色
鞭毛、
纖毛和
細胞核等。
3、檢查蛋白質的試劑
配方一 米倫(Millon)試劑
在60毫升
濃硝酸(比重1.42)中溶解40克汞(水浴加溫可助溶),溶解後加入兩倍體積的蒸餾水稀釋,靜置澄清後,取它上層的清液備用。這種試劑可長期保存。
在待測物中加入少量米倫試劑,加熱,如果有蛋白質,會出現紅色。這種試劑不能用來測定尿中的蛋白質。
配方二 雙縮尿試劑
在3毫升待測物中加入1毫升10%氫氧化鈉溶液和1滴1%
硫酸銅溶液。如果有蛋白質,會出現
紫色反應。
4、檢查脂肪的試劑
取0.2克蘇丹Ⅲ(或蘇丹Ⅳ),放入純酒精中,加熱,使它充分溶解,成為飽和酒精溶液,過濾後密閉在
試劑瓶內保存備用。
酚酞試劑 取1克酚酞,溶解在100毫升60%的酒精溶液里,裝在試劑瓶內密閉保存。
酚態試紙 取1克酚酞,溶解在100毫升95%酒精溶液里,加入00毫升蒸餾水。把綠紙條放入酚酞溶液中浸濕後,取出,放在無
氨氣影響處晾乾。
酚泰試劑(試紙) pH值變色範圍8.2~10,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無色,再鹼性溶液中呈深紅色。
取市售
石蕊1克,放在80毫升10%酒精溶液中攪拌,使它溶解,然後過濾。把
濾液分成兩份。1份滴入稀磷酸或
稀硫酸,到出現紅色為止。另1份滴入稀
氫氧化鈉溶液,到出現藍色為止。在上述製備的溶液中分別浸濕濾紙條,隨後取出濾紙條,放在蔽光處、無
酸鹼性氣體影響的地方晾乾,即的紅、藍兩種石蕊試紙。
紅石蕊試紙在鹼性溶液中變藍,藍石蕊試紙在酸性溶液中變紅。
6、檢查二氧化碳的試劑
配方一 溴代麝香草酚藍溶液
取0.1克溴代麝香草酚藍,溶解在100毫升
蒸餾水里,滴入少量0.1%
氫氧化鉀溶液,使它成為弱鹼性溶液而呈藍色。
溴代麝香草酚藍溶液pH值變色範圍是6.0(黃)~7.6(藍)。待測物中如果有二氧化碳,會形成碳酸而使溶液變成黃色。
在蒸餾水中加入
生石灰(氧化鈣),變加邊攪拌,直到加入的生石灰不再溶解,呈飽和狀態時為止。在石灰水澄清後,傾出上層清液,用
濾紙過濾,放在密閉瓶內保存。
如果測定的物質中有二氧化碳,會生成碳酸鈣,使石灰水變渾濁。
7、檢查細胞生活力的試劑
檢查細胞有無生活力,可用
中性紅甲基藍試劑。配製的方法是先分別配製1%中性紅溶液和1%甲基藍溶液,這兩種溶液各取1份混合,用來鑑定細胞的死活。該試劑使
活細胞的
液泡染上紅色,而使
死細胞全部染成藍色。
常見處理方法
實驗動物的編號和分組
一、編號
實驗動物常需要標記以示區別。編號的方法很多,根據動物的種類數量和觀察時間長短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標記方法。
(一)掛牌法:將號碼烙壓在圓形或方形金屬牌上(最好用鋁或不鏽鋼的,它可長期使用不生鏽),或將號碼按實驗分組編號烙在栓動物頸部的皮帶上,將此頸圈固定在動物頸部。該法適用於狗等大型動物。
(二)打號法:用刺數鉗(又稱耳號鉗)將號碼打在動物耳朵上。打號前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擦淨耳朵,用耳號鉗刺上號碼,然後在烙印部位用棉球蘸上溶在食醋里的黑墨水擦抹。該法適用於耳朵比較大的兔、狗等動物。
(三)針刺法:用七號或八號針頭蘸取少量碳素墨水,在耳部、前後肢以及尾部等處刺入皮下,在受刺部位留有一黑色標記。該法適用於大
小鼠、
豚鼠等。在實驗動物數量少的情況下,也可用於兔、狗等動物。
(四)化學藥品塗染動物被毛法:經常套用的塗染化學藥品有
根據實驗分組編號的需要,可用一種化學藥品塗染實驗動物動物背部被毛就可以。如果實驗動物數量較多,則可以選擇兩種染料。該方法對於實驗周期短的實驗動物較合適,時間長了染料易退掉;對於哺乳期的子畜也不適合,因母畜容易咬死子畜或把染料舔掉。
(五)剪毛法:該法適用於大、中型動物,如狗、兔等。方法是用剪毛刀在動物一側或背部剪出號碼,此法編號清楚可靠,但只適於短期觀察。
(六)打孔或剪缺口法:可用打孔機在兔耳一定位置打一小孔來表示一定的號碼。如用剪子剪缺口,應在剪後用滑石粉捻一下,以免癒合後看不出來。該法可以編至1~ 9999號,此種方法常在飼養大量動物時作為終身號採用。
二、分組
(一)分組的原則:進行
動物實驗時,經常需要將選擇好的實驗動物按研究的需要分成若干組。動物分組應按隨機分配的原則,使每隻動物都有同等機會被分配到各個
實驗組與
對照組中去,以避免各組之間的差別,影響實驗結果,特別是進行準確的統計檢驗,必須在隨機分組的基礎上進行。
每組動物數量應按實驗周期長短、實驗類型及統計學要求而定。如果是慢性實驗或需要定期處死動物進行檢驗的實驗,就要求選較多的動物,以補足動物自然死亡和認為處死所喪失的數量,確保實驗結束時有合乎統計學要求的動物數量存在。
(二)建立對照組:分組時應建立對照組。1.自身對照組:是指實驗數據而言。實驗動物本身在
實驗處理前、後兩個階段的各項相關數據就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實驗結果,此法可排除生物間的
個體差異。2.平行對照組:有正對照組和負
對照組兩種。給
實驗組動物某種處理,而給正對照組用同樣方法進行處理,但並不採用實驗所要求的藥物或手段,負對照組則不給任何處理。3.具體分組時,應避免人為因素, 隨機把所有的動物進行編號,然後令其雙數為A組(實驗組),單數為B組(對照組)即可或反之。如果要分若干個組時,應該用隨機數字表示進行完全隨機分組。
動物的除毛、給藥方法
一、實驗動物的除毛
在動物實驗中,被毛有時會影響實驗操作與觀察,因此必須除去。除去被毛的方法有剪毛、拔毛、剃毛和脫毛等。
(一)剪毛法:剪毛法是將動物固定後,先用蘸有水的紗布把被毛浸濕,再用剪毛剪刀緊貼皮膚剪去被毛。不可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膚。剪下的毛應集中放在一容器內,防止到處飛揚。給狗、羊等動物採血或新生
乳牛放血製備血清常用此法。
(二)拔毛法:拔毛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拔去被毛的方法。在兔耳緣
靜脈注射或尾靜脈注射時常用此法。
(三)剃毛法:剃毛法是用剃毛刀剃去動物被毛的方法。如動物被毛較長,先要用剪刀將其剪短,再用刷子蘸溫肥皂水將剃毛部位浸透,然後再用剃毛刀除毛。本法適用於暴露外科手術區。
(四)脫毛法:脫毛法是用化學藥品脫去動物被毛的方法。首先將被毛剪短,然後用棉球蘸取
脫毛劑,在所需部位塗一薄層,2~3分鐘後用溫水洗去脫落的被毛,用紗布擦乾,再塗一層油脂即可。
適用於狗等大動物的脫毛劑配方為:
硫化鈉10g,
生石灰15g,溶於100ml水中。
適用於兔、鼠等動物的脫毛劑的配方為:1. 硫化鈉3g,
肥皂粉1g,澱粉7g,加適量水調成糊狀;2. 硫化鈉8g,澱粉7g,糖4g,甘油5g,硼砂1g,加水75ml;3. 硫化鈉8g溶於100ml水中。
二、實驗動物的給藥
在動物實驗中,為了觀察藥物對機體功能、代謝及形態引起的變化,常需要將藥物注入動物體內。給藥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可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動物種類和
藥物劑型、劑量等情況確定。
1. 皮下注射 注射時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輕輕捏起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刺入,固定後即可進行注射。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
大鼠在背部或側下腹部;
豚鼠在後大腿內側、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脊背部
淋巴囊注射;狗多在大腿外側注射,拔針時,輕按針孔片刻,防藥液逸出。
2.
皮內注射 此法用於觀察皮膚血管的通透性變化或觀察皮內反應。 如將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溶液、顏料或致炎物質、藥物等注入皮內,觀察其消失速度和局部血液循環變化,作為皮膚血管通透性觀察指標之一。方法是:將動物注射部位的毛剪去,消毒後,用
皮試針頭緊貼皮膚皮層刺入皮內,然後使針頭向上挑起並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藥液。注射後可見皮膚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3.
肌肉注射 當給動物注射不溶於水而混懸於油或其他溶劑中的藥物時,常採用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選用肌肉發達、無大血管經過的部位,多選
臀部。注射時針頭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無回血現象即可注射。給大、小鼠作肌肉注射時,選大腿外側肌肉進行注射。
4.
腹腔注射 先將動物固定,腹部用
酒精棉球擦試消毒,然後在左或右側腹部將針頭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進約0.5厘米,再使針頭與皮膚呈45 度角方向穿過腹肌刺入腹腔,此時有落空感,回抽無腸液、尿液後,緩緩推入藥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較多。
5. 靜脈注射 是將藥液直接注射於靜脈管內,使其隨著血液分布全身,迅速奏效。但排泄較快,作用時間較短。
6.
淋巴囊注射
蛙類常採用此法,其皮下有數個淋巴囊,注入藥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頭部淋巴囊常作為蛙類給藥途徑。一般多選用腹部淋巴囊給藥。注射時將針頭從蛙大腿上端刺入,經大腿肌層入
腹壁肌層,再進入腹壁皮下,即進入淋巴囊,然後注入藥液。
(二)經口給藥法
1. 口服法:把藥物放入飼料或溶於飲水中讓動物自動攝取。此法優點在於簡單方便,缺點是不能保證劑量準確。一般適用於對動物疾病的防治或某些藥物的毒性實驗,製造某些與食物有關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2.
灌胃法:在急性實驗中,多採用灌胃法。此法劑量準確。灌胃法是用灌胃器將所應投給動物的藥灌到動物胃內。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針構成。
小鼠的灌胃針長約4~5cm,直徑為1mm,
大鼠的灌胃針長約6~8cm,直徑約1.2mm。灌胃針的尖端焊有一小圓金屬球,金屬球為中空的。焊金屬球的目的是防止針頭刺入氣管或損傷消化道。針頭金屬球端彎曲成20°左右的角度,以適應口腔、食道的生理彎曲度走向。
(三)其它途徑給藥方法
2.
皮膚給藥:為了鑑定藥物或毒物經皮膚的
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
致敏作用和光感作用等,均需採用經皮膚給藥方法。如兔和
豚鼠常採用背部一定面積的皮膚脫毛後,將一定的藥液塗在皮膚上,藥液經皮膚吸收。
3.
脊髓腔內給藥:此法主要用於錐管麻醉或抽取
腦脊液。
4. 腦內給藥:此法常用於微生物學動物實驗,將病原體等
接種於被檢動物腦內,然後觀察接種後的各種變化。
5. 直腸內給藥:此種方法常用於動物麻醉。兔直腸內給藥時,常採用灌腸的膠皮管或用14號
導尿管代替。
6. 關節腔內給藥:此法常用於關節炎的動物模型複製。
擴展知識
無特定病原體(Specefic pathogen Free,SPF)動物是指機體內無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存在的動物,但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蟲是容許存在的。一般指無傳染病的健康動物,是目前國外使用最廣泛的實驗動物,它的來源,既可來自
無菌動物繁育的後裔,亦可經剖胎取後,在隔離屏障設施的環境中,由SPF親代動物撫育。它不帶有對人或動物本身致病的微生物,但不能排除可經
胎盤屏障垂直傳播的微生物。
由於用疫苗和藥物進行預防及治療,或用淘汰帶菌動物來作出
SPF動物的方法並不實用(既浪費時間,又難保確除病原),故一般大多先培育無菌動物或
悉生動物後,再把其移到有封閉系統設施中去飼育繁殖。原則上SPF動物室內不容許存在病原菌,但在封閉的環境中,難免有很多非病原性微生物會逐漸進入動物機體中去,故亦有人把這個轉移過程稱之為通常動物化。SPF動物的祖先是
無菌動物,按理來說,無菌動物的子宮內和卵中是無菌的,然而,有些微生物實際上是通過其親代傳給胎兒的,因此,培育無菌動物和
SPF動物之前,就必須考慮這個問題。即應該嚴格地選擇剖腹產母體,該動物應未感染上規定的各種微生物和寄生蟲,最好通過幾代連續剖腹,來培育原種無菌動物後再培育SPF動物。
“SPF”一詞的含義是不明確的,因為在特定條件下,“非”病原體是可以成為病原體的。而且有些病原體缺乏有效的檢查手段。“SPF”是多年來使用的名稱。截至2013年還沒有更好的統一的名稱,所以仍沿用。有COBS(經剖腹產取得並飼養在屏障中的)、BS(在屏障系統中飼養)、DF(無病)等不同名稱的,都是指“SPF”動物。
內容簡介
根據我校教學實際和多年的教學經驗,本實驗教材在保留22個實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個基礎實驗,分別是:“多細胞動物的早期
胚胎髮育”及“
烏賊的解剖”。同時,著力編寫了5種常見
無脊椎動物的解剖實驗作為附錄內容,以增加高校動物學實驗材料的選擇度,也供有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動物學實驗技能之用。
為了能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並在實驗中做到獨立觀察和操作,作者重新自繪、改繪及收錄了實驗用圖364,幅,同時增加了複習思考和必要的作業題,以鞏固每一個
動物實驗的步驟、方法、技能,並通過實驗作業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目錄
實驗1 顯微鏡的使用和動物的基本組織
實驗6 蚯蚓的解剖
實驗10 昆蟲解剖和節肢動物主要類群
實驗11 昆蟲綱分類
實驗12 棘皮動物的形態結構和
無脊椎動物其他代表門類的認識
實驗15 蟾蜍的形態與結構(Ⅰ)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和泄殖系統
實驗16 蟾蜍的形態與結構(Ⅱ)循環和神經系統
實驗17 鱉的形態與結構
實驗18 鳥類(鴿和雞)的形態與結構
實驗20 家兔的形態與結構(Ⅱ)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
實驗21 魚綱分類和代表種類
實驗23 鳥綱分類和代表種類
實驗24 哺乳綱分類和代表種類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