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劍龍的頭尾長大約是9米,高度則大約4米。對
人類 來說,劍龍是相當龐大的動物。但是在它們所生存的年代中,還有許多更為巨大的
蜥腳類 恐龍。另外沿著弓起的背部脊線,有兩道形狀類似
風箏 的板狀物平行排列;在尾部的靠近末端區域,則有兩對尖刺向水平方向延伸。這些裝甲可以用來防禦一些屬於
獸腳類 的
掠食動物 ,例如
異特龍 與
角鼻龍 。
劍龍屬與人類的體型尺寸比較。 劍龍有4支腳,它們的前腳有5個
腳趾 ,而後腳則有3個;前腳只有內側兩趾具有蹄狀趾。劍龍的後腳比前腳更長,也更強壯,使身體姿態變得前低後高。它們的尾部明顯高於地面許多;而頭部則相對地較為貼近地面,離地不超過1米。
狹長的
頭顱骨 在整個劍龍身體中只占一小部分。在劍龍的
眼睛 與
鼻子 之間,有一個稱為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的洞口。這種特徵出現在大多
主龍類 (Archosauria;包含
鳥類 、恐龍、
翼龍目 與
鱷魚 等動物的
演化支 )動物中,其中現存的鱷魚已經失去了這個特徵。位置較低的頭部,可能用來尋找低矮的植物,並且以這些植物為食。劍龍的
前上頜骨 牙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角質的
喙 狀結構,這也顯示了它們的食性。劍龍的牙齒較小,並且呈三角形,因為平坦的研磨麵,顯示這些牙齒可能用來進行研磨食物。此外,牙齒在頜部的排列方式,顯示出劍龍擁有頰部,可以在進食時將食物置於兩側的頰部咀嚼。
劍龍的頭骨
劍龍的頭骨 劍龍的
腦容量 不比
狗 的腦容量更大。與整個身體相比之下,劍龍的頭部便顯得相當地渺小。劍龍的命名者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曾經在1880年代獲得一具保存完善的頭顱骨,顯示出劍龍的腦容量非常小,可能是所有恐龍中最小的一個。事實上,當動物的體重大於4.5
公噸 時,其腦部重量將不會超過80
公克 。這個現象使過去的人們認為恐龍是相當愚笨的動物,這種想法已經被廣泛地否定。
大多數關於劍龍的資訊是來自成年個體的標本,直到較晚近的年代,才發現了一些幼年時期的劍龍化石。在
1994年 ,美國的
懷俄明州 發現了一具亞成年個體的標本,頭尾長4.6米,高度為2米;活著時的體重則估計大約是2.3公噸。這具標本目前收藏在懷俄明大學地質學博物館(University of Wyoming Geological Museum)。在
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展出的一個較小標本,身長2.1米,背部高度為0.8米。
分類學 劍龍屬是
劍龍科 的
模式屬 ,也是其中首先獲得命名的屬。而劍龍科則是
劍龍下目 底下兩個科的其中一科,劍龍下目中的另一科稱為
華陽龍科 (Huayangosauridae)。劍龍下目屬於
裝甲亞目 ,在此亞目當中還包含了
甲龍下目 。劍龍下目中的動物在外表、步態與外形比較相似;主要的差異在於身上的板狀物與尖刺。與劍龍屬較為親近的物種還有
中國 的
烏爾禾龍 (
Wuerhosaurus )與
東非 的
釘狀龍 (
Kentrosaurus )。
起源 劍龍的骨架 -
法蘭克福 森肯貝格博物館
狹臉劍龍的重建圖 由於已發現的原始劍龍類,以及劍龍祖先的化石仍然很少,因此目前尚未明了劍龍的起源。在
莫里遜組 下層發現的一些
劍龍科 化石,地質年代比劍龍屬的生存時間早了數百萬年。這些化石與近親西龍屬(
Hesperosaurus )的化石都出現在
啟莫里階 早期。最早的劍龍科化石是
勒蘇維斯龍 (
Lexovisaurus ),它們出土於
英國 與
法國 的牛津黏土組(Oxford Clay Formation),時代是
卡洛維階 (Callovian)的早期至中期。
較早且較為原始的
華陽龍屬 (
Huayangosaurus ),是華陽龍科中的唯一屬,出現在侏羅紀中期的中國,時間大約是1億6千5百萬年前,比劍龍屬早了大約2千萬年。更早則還有
棱背龍 (
Scelidosaurus ),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
英格蘭 ,約1億9千萬年前,這種恐龍同時具有
甲龍類 與劍龍類的特徵。德國出土的
莫阿大學龍 (
Emausaurus )是一種小型四足類恐龍;而美國亞歷桑那所發現的
小盾龍 (
Scutellosaurus ),年代更早,而且在機能上擁有雙足行動能力。這些體型較小、裝甲較輕的恐龍,同時與劍龍類及甲龍類有密切的親源關係。此外在
法國 ,有一個可能是早期裝甲恐龍所留下的足跡,年代大約是1億9千5百萬年前。
劍龍的骨架 - 法蘭克福森肯貝格博物館 物種發現 馬許(Marsh)在1896年繪製的劍龍屬插圖,圖中的劍龍擁有12塊背部板狀物與8根尖刺。劍龍屬實際上擁有17塊板狀物與4根尖刺。
狹臉劍龍的剛發現化石
劍龍最早為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在
1877年 所命名;在
19世紀 後期,馬許與另一位考古學家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之間有俗稱為“骨頭大戰”(Bone Wars)的競爭,而劍龍是首先被發現與描述、命名的眾多恐龍之一。化石的發現地點是
科羅拉多州 莫里森 的北部,屬於
莫里遜組 地層,這些最早出土的化石,成為裝甲劍龍(
Stegosaurus armatus )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劍龍
屬名 “
Stegosaurus ”的意義,源自“有屋頂的蜥蜴”,這是因為馬許一開始以為劍龍身上的板狀構造,是有如
屋瓦 一般地覆蓋在整個背上。幾年之後,又有許多較完整的化石出土,而馬許也發表了幾篇關於劍龍屬的論文。他描述、命名了許多物種,但是其中有許多尚未獲得公認,有些可能是無效名稱,或是現有種的同物
異名 。公認的數個物種當中,有兩種的研究較多,其他種的研究較少。莫里遜組發現的劍龍化石,多集中於第2到第6地層帶,第1地層帶曾發現一些化石,可能也屬於劍龍。
已知的物種 裝甲劍龍 (
Stegosaurus armatus ):意思是“附裝甲的有屋頂蜥蜴”,是最早發現的
物種 。已發現的化石包含兩具不完全的身體骨骼、兩個部分頭骨、以及至少30個化石零碎的個體。化石發現於
科羅拉多州 、
懷俄明州 、
猶他州 的
莫里遜組 。裝甲劍龍擁有4支水平的尾部尖刺,以及相對較小的板狀物。另外,其身長為9米,是劍龍屬中最長的一種。
狹臉劍龍 (
Stegosaurus stenops ):意思是“臉部狹窄的有屋頂蜥蜴”,是馬許在
1887年 所命名。其正模式標本是在1886年被發現,由馬修·費克(Marshal Felch)收集於
科羅拉多州 甘農城(Cañon City)北方的的花園公園(Garden Park)。在劍龍屬中,此物種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種,因為它們的化石包括了至少一具狀態完好的完整骨架。已發現至少50具不完整的幼體與成體骨架、一具完整
顱骨 ,以及4具不完整的顱骨。化石同樣發現於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猶他州的莫里遜組。狹臉劍龍的身長短於裝甲劍龍,約7米。它們擁有長且寬的板狀物與4支尖刺。
溝紋劍龍 (
Stegosaurus sulcatus ):意思是“有皺紋的有屋頂蜥蜴”("furrowed roof lizard"),是馬許在1887年根據一具不完整的身體骨骼所作的命名。傳統上,這個名稱被認為是裝甲劍龍的
異名 。現代多個研究提出它們是個獨立種。發現
模式標本 時,還發現一個尖刺,最初被認為是個尾刺,可能來自於肩膀處的肩刺。
長刺劍龍 (
Stegosaurus longispinus ):意思是“擁有長尖刺的有屋頂蜥蜴”,是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在1914年所敘述、命名。化石發現於
懷俄明州 的莫里遜組,已知有一具不完整身體骨骼。此外,猶他州的莫里遜組也發現可能的化石。這個物種的特色在於4支較長的尖刺,有些人認為這個物種其實屬於釘狀龍屬(
Kentrosaurus )。長刺劍龍的身長與狹臉劍龍相同,約為7米。
在2008年,Susannah Maidment等人提出
西龍 、
烏爾禾龍 是劍龍的
次異名 ,將它們改列為劍龍屬的兩個種:繆氏劍龍(
S. mjosi )、
S. homheni 。他們更提出狹臉劍龍、
S. ungulatus 其實都是裝甲劍龍;而長刺劍龍則是個
疑名 。如果這個分類法屬實,劍龍屬的有效種只剩下:
模式種 裝甲劍龍、繆氏劍龍、
S. homheni ,而生存範圍將從
侏羅紀 晚期的
北美洲 ,擴張到
白堊紀 早期的
東亞 。這個分類法仍有待其他學者接受、評估中。以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為例,他認為劍龍、烏爾禾龍有足夠的差異,兩者應為不同屬。
可疑的物種 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
Diracodon laticeps 的尾刺
S. ungulatus的骨架模型 新分類物種
古生物學 劍龍屬是
劍龍下目 之中體型最大的一類,身長最長可達12米,其重量最高可能約5,000公斤;較為普遍的尺寸則大約是7到9米。馬許在劍龍發現之後不久,就根據其較短的前肢,提出了它們可能以兩腳站立的想法。不過到了1891年,馬許又因為考慮到劍龍的沉重身體,而改變了他的理論。關於劍龍的四腳步態已經沒有疑義;不過對於它們是否能夠以後腳支撐,並且與尾部形成一個三角架狀態,進而將身體抬高,以較高的
植被 為食,則仍然在討論當中。羅伯特·巴克爾曾經提出上述的想法,並遭到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反對。
與後肢相較之下劍龍的前肢非常地短,由
腓骨 (fibula)與
脛骨 (tibia)所組成的小腿,比
股骨 (femur;大腿的部分)更短。這顯示它們並不能非常快速地行走,因為後肢的腳步會受到前肢的限制,最快大約每小時是6到7
公里 。
第二大腦 狹臉劍龍的腦腔(紅)
馬許在描述、命名劍龍不久之後,曾經指出其
臀部 區域的
脊髓 ,擁有較大的通道,能夠提供空間容納一個比腦部大20倍的構造。這是一種相當著名的理論,認為如劍龍一般的恐龍,在尾部擁有一個“第二大腦”,而且可能用來控制身體的後半部動作。同時這顆“腦”也可能在劍龍遭受掠食動物攻擊時,暫時性地反應、幫助它們抬高身體。21世紀則出現另一種想法,認為這個也出現在
蜥腳類 的空間,事實上是肝糖體(glycogen body;或糖原體)的容納處。這種構造也出現在現存鳥類身上,其詳細功能還不明了,可能是用來幫助
神經系統 的
肝糖 供給。
板狀結構 紐約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所陳列的劍龍標本與模型。
劍龍身上最容易辨認的特徵之一,是由17塊分離的平坦骨板所排列而成的背部板狀構造。這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皮內成骨(osteoderms),與現今
鱷魚 與
蜥蜴 身上的一些鱗甲構造相似。這類骨板不與劍龍的身體骨骼直接相連,而是連線至皮膚上。最大的板狀物位在劍龍的臀部上方,高度與寬度皆為約60厘米。
過去的一些古生物學家,例如羅伯特·巴克爾(Robert Bakker),推測這些板狀物能夠改變角度,不過其他人反對這樣的想法。巴克爾認為這些骨板的內部為骨質,外部由角質覆蓋,這些尖銳骨板與尾刺能左右揮動,能夠有效地嚇阻掠食動物接近。在一般狀態下,這些骨板下垂至身體的兩側,橫躺的骨板,使劍龍的身體看起來較寬。巴克爾認為骨板包覆者角質的原因是,骨板化石的表面應該類似某些現今的動物,而這些動物也是由角質包覆者骨質核心。而巴克爾認為這些骨板若是具視覺上的性炫耀功能,將沒有足夠的肌肉將這些骨板直立,所以應是防衛用途。板狀物的排列方式仍有爭議,但是大多數的古生物學家都同意,它們是以互相交錯的方式平行排列於劍龍背部的中線上。
這些板狀物的作用,長期以來經歷更多的爭論。一開始人們認為這是某種裝甲,但是卻又太過易脆,且所在位置也脫離了身體的兩側,真正需要防衛的地方。後來的研究者指出,這些板狀物能夠幫助劍龍的身體調節體溫。就如同
棘龍 (
Spinosaurus )、
盤龍目 異齒龍 (
Dimetrodon )的類似構造,或是類似
大象 與
兔子 的
耳朵 ,這些構造上含有一些血管會經過的凹槽,當空氣從周圍留過時,便能使血液的溫度降低。另有研究人員比較劍龍的骨板、
短吻鱷 的鱗甲結構,認為劍龍的骨板具有協助調節體溫的功能。
此理論遭到一些質疑,因為以近親肯氏龍為例,有一些板狀物是以表面積較小的尖刺所取代,顯示了散熱對於這類構造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板狀物的巨大尺寸,則顯示這些構造可能使劍龍看起來更加地高大,以威脅它的敵人、或是具有某種
性 誇耀 (或稱展示、炫耀;類似雄
孔雀 的尾羽)的視覺功能,以吸引它們的同類,雖然不論是雄性或雌性標本都擁有這種構造。另有理論認為,骨板除了讓劍龍看起來更大,還可以在遭到威脅時,將血液流通骨板上的血管,藉由骨板上的圖案,在視覺上顯得更有威脅;這項功能也可能用來吸引異性。200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構造可以用來作為辨識種類的依據,研究者認為其他許多類恐龍的特殊生理構造,可能也具有相同作用。而且在狹臉劍龍的臀部上方,也有平板狀的板狀物。
針對劍龍作探討的各種書籍與論文,最主要的主題是在其板狀結構的排列方式上。共有四種可能的排列方式:
劍龍的早期重建圖,甲板水平覆蓋在背部,尖刺散布於身體
板狀物如護甲一般水平地平躺在背上。這是馬許一開始的推測,也是劍龍名稱“有屋頂的蜥蜴”之由來。後來發現了更多且更完整的板狀物,顯示其排列方法是以板狀物的邊原來站立,而不是平躺。
1891年,馬許對於發表了更接近現今觀點的想法,他認為板狀物是以單排的方式排列,這種想法很快地又被排除。到了1980年代,一位
捷克 藝術家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又根據
鬣蜥 的背棘,描繪出了稍微修正過的型態,使得這種想法又再度出現。
板狀物以成對的方式排列在背上,這可能是最為常見的排列方法,例如在1933年的電影《
金剛 》中,劍龍就是以這樣的型態現身。不過並沒有發現任何大小與形狀相同的板狀物被發現。
板狀物以互動方式排列成雙排,這種想法最早出現在1960年代,並且成為最普遍的理論。主要原因是一具劍龍化石表明了這種排列方法。有一種反對的想法認為,這種型態未見於其他的爬蟲類,而且也很難理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演化。
尾部尖刺 劍龍的尾刺
過去關於劍龍尾部尖刺的作用曾有一些爭議,吉爾摩爾在
1914年 指出這些構造只有展示的功能;不過也有人認為此構造能用來作為武器。例如羅伯特·巴克爾(Robert Bakker)認為,劍龍的尾部較缺乏骨化的
肌腱 ,比其他種類恐龍的尾部更為靈活許多。而這樣的現象,也使尾部用作武器的推想變得相當合理。但是,卡本特提出尾部的骨板互相交錯,將限制尾巴的運動。巴克爾也觀察到劍龍能夠輕易的運用尾部。它們能以較長的後肢固定位置,並以較為強壯、但也較短的前肢移動身體,使身體旋轉以進行攻擊行動。後來麥溫尼(L. A. McWhinney)等人的研究發現,尖刺化石上有一些與外傷有關的傷痕,確認了這些尖刺在戰鬥中的功用。另一個證據是一節
異特龍 的尾椎,上面的刺穿口,與劍龍的尾刺相符合。
在劍龍屬中,狹臉劍龍擁有4支尖刺,每支長約60到90厘米。一些關於劍龍屬的骨板研究顯示,至少在部分物種當中,其尖刺伸出的方向與尾部成水平狀,而不是如一般所描繪的垂直狀。馬許剛開始將裝甲劍龍的尾部描述成擁有8支尖刺,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裝甲劍龍的尖刺數量與狹臉劍龍同樣只有4支。
進食 劍龍與相近的恐龍皆屬於草食性,不過它們的進食策略與其他的草食性
鳥臀目 恐龍有所不同。其他的鳥臀目恐龍擁有能夠輾磨植物的
牙齒 ,以及能水平運動的下頜。而劍龍(包括劍龍下目)則的牙齒缺乏平面,使牙齒與牙齒之間無法閉合,它們的下頜也無法水平地運動。
在侏羅紀晚期的劍龍下目物種豐富,且在地理上分布廣泛,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所吃的食物包括了
苔蘚 、
蕨類 、
木賊 、
蘇鐵 、
松柏 與一些
果實 。同時由於缺乏咀嚼能力,因此它們也會吞下胃石,以幫助腸胃處理食物,這種行為也出現在現代
鳥類 及
鱷魚 當中。劍龍並不像現代草食性
哺乳類 一樣,這些物種以地面上低矮的
禾本科 植物(
草 )為食,因為這類植物是在白堊紀晚期才演化出來,那時劍龍早已滅絕許久。
關於劍龍低矮的覓食行為習性有一種假說,認為他們吃較低矮的非開花植物的果實或樹葉,並且認為劍龍最多只能吃到離地1米的食物。另一方面,如果劍龍如巴克爾(Bakker)所推論,能夠以兩支後腳站立的話,那么它們就能夠找到並吃到更高的植物。對於成年個體來說,能夠達到離地6米的高度。
在2010年的一項詳細研究,利用電腦進行、計算兩種不同的立體模型,分析劍龍進食時的頭顱骨
生物力學 作用、咬合力,計算時並考慮頭顱骨比例、大小、硬度等參數變化。研究的計算結果,發現劍龍的不同位置咬合力,分別為:頜部前段140.1
牛頓 、頜部中段183.7牛頓、頜部後段572牛頓。這顯示劍龍可輕易地咬斷質地柔軟的植物,但當咬下直徑超過12公厘的植物時,將會發生困難。根據這個計算結果,劍龍可能主要以低矮的小型樹枝、樹葉為食,而無法以較大型、較硬植物為食。
行為特徵 根據多個發現於莫里遜組的
足跡化石 ,顯示劍龍是小群體行動的動物,由多個不同年齡的個體構成小群體。一個足跡化石被發現有四、五個幼年劍龍,朝者相同方向行動;另一個足跡化石,則是一個幼年劍龍的足跡上方,另一個成年劍龍的足跡重疊在上方。在莫里遜組的恐龍里,劍龍可能比較偏好乾燥環境,不同於
異特龍 、
迷惑龍 、
圓頂龍 、
梁龍 。
大眾文化 劍龍的早期想像圖,由查爾斯·耐特繪製
劍龍是最廣為人知的恐龍之一,在
電影 、
卡通 、
漫畫 或是
玩具 當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形象。除此之外,美國的
科羅拉多州 在1982年宣布劍龍成為“州恐龍”(State Dinosaur)。
劍龍曾經出現在多部電影當中,並多與大型
肉食性 恐龍發生打鬥。在1954年的電影《
Journey to the Beginning of Time 》中與
角鼻龍 (
Ceratosaurus )戰鬥、1978年的電影《
Planet of Dinosaurs 》中與
暴龍 作戰、在1940年的
迪士尼 動畫電影 《
幻想曲 》中,首度出現以尾部尖刺作防衛的動作。在1933年的經典電影《
金剛 》(
King Kong )也有出現。
在
阿瑟·柯南·道爾 的小說《
失落的世界 》,第一章曾出現一個劍龍的骨架模型。在麥克·克萊頓的小說《
侏羅紀公園 》,一隻劍龍因為不適應現代植物與氣候,而躺臥在地面上;不過在1993年的電影版,劍龍的角色被三角龍取代。但在《侏羅紀公園》續集《
失落的世界 》中,劍龍是首先現身的恐龍之一。
另外劍龍還出現在1956年的紀錄片《
The Animal World 》、2001年的紀錄片《
恐龍紀元 》(
When Dinosaurs Roamed America )、1999年的電視節目《
與恐龍共舞 》(
Walking With Dinosaurs )第二部、以及2000年的特別篇《異特龍之謎》(
The Ballad of Big Al )、還有2008年的《
侏羅紀格鬥俱樂部 》(
Jurassic Fight Club )。劍龍還出現在許多兒童節目或動畫中,例如:《
歷險小恐龍 》、《
金剛戰士 》…。